孩子感冒,信传闻不如信科学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ope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冬以来,各级医院儿科门诊中感冒的小朋友明显增多, 占儿科门诊就医人数的首位。由于年轻家长对孩子感冒缺乏全面认识,加上听老年人传授育儿“经验”,对于现在儿童感冒的种种传闻深信不疑。然而,各种传闻背后的科学真相究竟如何呢?
  
  传闻1
  感冒是小病 不发烧不理它?
  事实: 感冒是儿童感染性疾病的“百病之源”。婴幼儿支气管炎和肺炎多数是由感冒发展转变而来;许多小儿传染病如麻疹、水痘、幼儿急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以及病毒性心肌炎早期症状均为“感冒”;此外,上感还可以引起急性肾炎和风温热。因此,儿科专家强调,面对感冒,小病莫小看,若孩子感冒后出现其他症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复诊,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传闻2
  捂汗疗法效果佳?
  事实:捂汗的不良后果是患儿出汗过多极易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可能使病情加重;如果是运动出汗还会增加体力消耗,使抗病能力下降,不利于病情控制。此外,感冒后多动可能诱发病毒性心肌炎,加重病情。家有感冒患儿,应让他在家休息,发热者应卧床休息,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鼓励孩子进食富含营养的流质如牛奶、稀饭、面条等,发高烧时禁吃鸡蛋;多喂(饮)温开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500毫升。
  
  传闻3
  治感冒要用抗生素?
  事实:医学研究证实,引起感冒的病原体90%以上为病毒,使用抗菌素并不能有效地预防感冒继发细菌感染。对大多数感冒患儿来说,抗菌素治疗非但无效,反可引起机体菌群失调,有利于耐药菌的繁殖,诱发二重感染;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菌素都有程度不同的毒副作用。因此,家长和医生必须避免滥用抗菌素。
  
  传闻4
  逢热必用退烧药?
  事实:小孩感冒常常合并发烧(测量体温在38~40℃),滥用退烧药现象在当今家庭比较普遍且严重。现已公认,一定限度的发热(体温低于38.5℃)对机体有保护作用,有利于消除致病因素,不需要急于退烧。滥用退烧药有时比发热本身更不利,临床常用的退烧药也有程度不一的毒副作用。儿科专家一致认为,孩子感冒合并高烧时,可首先选用口服退烧药,一般不采用物理降温,禁止使用复方氨基比林。近些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首选的退烧药是扑热息痛(代表药为泰诺林口服液);次选药物是布洛芬(代表药物为托恩口服液)。
  
  传闻5
  挂盐水针好得快?
  事实:儿科门诊工作中,经常可碰到一些心急的家长在要求医生给孩子挂盐水针(医学上称为静脉输液),认为这样做容易尽快治好病,对发高烧者可迅速降温。但现有证据显示,挂盐水针并不能缩短病程,也不能快速退热,并不比打肌注针和服药效果好;且在病种复杂的门诊观察室输液易发生交叉感染,以致又添新病;任何药物都有两重性,有时还会产生输液反应,从而加重病情,给孩子带来痛苦。儿科专家还指出,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输液有严格规定,很多孩子感冒发烧都是吃药治疗。对于普通感冒,没有必要动辄采用静脉输液。
  
  传闻6
  西药不如中药好?
  事实:感冒多由病毒引起,许多中药口服液或汤剂治疗成年人病毒性感冒确实有一定的疗效。对普通感冒无并发症的年长儿来说,单独服用中药可能有疗效。 但对于5岁以下婴幼儿或体弱儿来说,单用中药制品(如板蓝根冲剂或银黄口服液等)治疗效果欠佳,有时还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使孩子病情迁延或加重。采用中药治疗西医结合治疗孩子感冒效果更佳。在感冒初期可选用病毒唑按每日每公斤体重5~10毫克,分两次肌肉注射,连用三天,同时服用抗病毒中药制剂效果更理想。
其他文献
孩子的变相反抗是多种多样的,它通常表现为语言上的冷淡或是行动上的缓慢,对父母的要求采取回避与抵制政策,或是对父母的某种敌对或依赖。孩子的变相反抗,本质上是孩子对教育过程中不当方法及不感兴趣的事物的抵触。  沉默寡言。表现为孩子不回答任何问题,或是以短语及口头禅来回答各种问话,如“嗯”、 “知道了”,但在行动上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反应。造成的原因是孩子不认同家长的提议,或是担心答案不合父母的意,也有可能
到了夏天,许多孩子的胳膊、手腕、手背上会长出一些针头大小的白色小疙瘩,这就是沙土性皮炎,俗称“沙土手”。病因是皮肤受到水、沙土、肥皂的多次刺激摩擦后,防御机能降低,加上阳光照晒以及汗液浸渍,从而导致发炎。  儿子壮壮前后得过好几次沙土性皮炎,第一次把我们全家搞得人仰马翻,痛苦崩溃,有了经验后,后面几次就能淡然处之。现在我跟大家分享一下经验。四次皮炎,从两个月到几天,从过度治疗到顺其自然  壮壮的第
一天中午,我和了一点面,给儿子铁锤烙了几张葱油饼,又做了一小锅紫菜蛋花汤。那天的葱油饼似乎特别香,铁锤一边吃着饼,一边抬起头来对我说:“妈妈,小孩如果遇到了一个不会做饭的妈妈,是不是很不幸呀?”我想了想,好像也有道理,一日三餐几乎都是妈妈在准备,同样的食材,若用心就可以花样翻新地做出好味道,若只为填饱孩子肚子,自然是风味欠佳了。  我笑着问铁锤:“那我属于哪一类妈妈呢?”铁锤回答说:“你是会做饭的
儿童喜欢色彩,他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但这种感知,并非一出生就形成。  视网膜上,锥状细胞负责对色彩和彩度的敏感;婴儿刚出生时,它们尚未分化完成,还较为短小。相对而言,掌管黑、白和物体明度的柱状细胞,则较为成熟一些。所以,此时孩子眼前的世界,还只是一出“黑白电影”。  所幸,孩子的视觉器官发育迅速。在4个月大时,他开始能看得见周遭的色彩,比如红、黄、蓝、绿等基本色。  但此时仅仅是能看到而已,并不
夏天到了,小区里的孩子一下都成了光头宝宝。这光头宝宝自然招人喜欢,见到的都会忍不住摸一把宝宝的脑袋,妈妈们也连称省事又清凉。可是儿科专家却表示,再热也别给孩子理光头。  不卫生,更不安全  孩子皮肤的防御功能还不够完善,虽然剃光头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排汗,但汗液里的盐分也会直接刺激皮肤,引起头皮瘙痒。一出汗,孩子就会不自觉地用手去抓挠。  由于孩子头皮上存有大量金黄色葡萄球菌,一有破损,细菌就会趁机
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  孩子被食物和异物阻塞气道,通常表现为突然呛咳、不能发声、不会哭、喘鸣、呼吸急促、皮肤发紫,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当孩子被异物呛到时,送去医院抢救是稳妥的方式,但由于异物阻塞气道,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4分钟,如果4分钟内无法将异物取出,孩子窒息死亡的概率就很高,等到了医院已经回天乏术。所以家长掌握一定的急救技巧非常必要。  拍背、扣喉是错误方式  大
上面的食物,哪些是长在地下的呢?请圈出来。
落叶篇  小区有工人整饬树木,一些分叉的树枝都被锯了下来,我跟儿子壮壮一起采摘了一些新鲜的叶子。此外,家里还有一些要扔掉的松子壳。这两种材料是很简单,不过,也许我们能让他变得不简单?  我的想象力有限,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也有局限性,所以这次和壮壮一起贴画,他是主导,我的作用只是帮忙摆正位置和固定。  松子壳的形状很特别,壮壮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青蛙的眼睛,就这样我们最先贴了一只青蛙。因为青蛙,小朋友
假期里,带小乖回乡下待了几天。  我牵着她的手,一起在院子里远眺群山,突然想起上一次回来。那时她还未满两岁,也是在这个院子里,也是眺望那群山。我抱着还长得楞楞的她,站在成排成排的、南方常见的聚群砖房前,指着角落说:“看!”  砖房的角落连着山隅,每年三四月份,都有一丛鸡草莓果子会红。  多数鸡草莓由许多籽团团抱地,聚成一粒小指甲盖的大小;这丛鸡草莓却与众不同,每天只红一粒,一粒只有一个籽。那年的小
材料:小纸皮,彩色画笔,剪刀,圆规,胶水,松果,皮筋,热熔胶枪。  1、如图用纸皮画出大约长7CM的猫头鹰的头部,并用圆规画出眼睛。  2、使用橙色的画笔上色。  3、用废纸或是报纸剪出两片水滴形状的翅膀。  4、利用彩笔将翅膀卷一下。  5、将橙色的眼睛先粘贴到头部,依次再粘褐色的眼睛,最后粘上白色的反光条。  6、用热熔胶将橡皮筋粘到猫头鹰背部。  7、把翅膀粘到眼睛两侧背部。  8、将头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