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生本课堂的路上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ts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大力提倡、全面实施的“规行减负”教育举措,是恩惠学生一生成长的风向标。“规行减负”的深远意义自不必赘述,“规行减负”这一词组在教育教学的范畴内,也有其林林总总的操作层面和技巧,这里我仅就教学平面上的点滴实践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走在生本课堂的路上我们尽收眼底的风景。
  一、内容规范的学案让学生的预习工作事半功倍
  推行生本课堂后,导学案和学案作为师生教与学的有效途径,在我们的课内外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践操作中我们也和老师强调,在学案的内容设计上要有规定动作和框定内容,不能随意创新,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潜入生本课堂深水区的时候是安全的,不至于发生呛水事件。教育教学工作从基础做起、稳扎稳打一定是对的,否则就会让我校生本课堂这辆大巴行使在冰雪路面,极其危险。也就是说我们要在抓牢基础的前提下,抓好能力训练,真正实现生本课堂的又好、又快推进。例如在相关预习环节的具体要求是这样的:前置性作业的安排要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和预习目标的检测;针对新授内容而设置的预习题,难易程度的把握上要适中;预习题的数量和质量上一定要紧扣教材,进行拓展延伸;预习题的设置上要呈现出一定的梯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水平;预习题的讲解上要尊重学生的发言权等等。总之学案作为教师在课内外和学生进行研讨学习的媒介,它的规范性会把学生真正指引到了乐学、会学的路上,这条路也让他们的学习生活变的回味无穷,悠哉美哉!
  有了方向性和目标性的学习过程乐趣自然就会增多,自然就避免了学生在盲目的“奔跑中”累的筋疲力尽,以至于丧失了“走路”的欲望,那还何谈领略知识殿堂的风景。
  二、小组文化建设上的分层带动理念大有成效
  最初按照我校“361”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我们按照孩子的学习成绩等情况在小组分配上采取30%优等生,60%中等生,10%差等生的潜规则来划分小组。走着走着我们就发现,那些60%中等生似乎有停滞不前的迹象。他们课堂上似乎只要管好自己就行了,因为那10%的差等生归好学生教。同时我们又觉得那10%的差等生真的实在太差了(为师的我们这样想也许是一种罪过),他们有时候真的拖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后腿。于是乎,我们这样改进了一下方案,小组成员间实行分层管理,让帮带过程更有实效性。一个3带两个6,6个6带一个1,听着似乎绕嘴,简而言之就是让优等带中等,中等带差等,这样就人人有责任,人人都参与,人人都别想停下来,因为总有人拽着你前进。把自己的所学给别人讲明白也是提高自己的过程,而对于那些往日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孩子们从强迫他们说话,说明白话,说完整话,说别人教给自己的话,进而让大家有自己的语言,这都是一种学习和进步的表现。凡事贵于坚持,我们不懈的努力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来柳暗花明处的风景真的会让人眼前一亮。
  小组文化建设上,我们实行分层管理、逐个培养后,现已初显成效,但每个班级中还有几个“参与点”极其“高”的孩子,游离于课堂之外,他们似乎还是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大家都讨论的热热闹闹,他们却还是在自己的小王国里想入非非。这样的学生任课教师一定要严密关注,打铁必须趁热,但要磨光它则需从容,也就是说让这样的孩子一节课钻心不是难事,难得是你要坚持不懈的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让他们对学习真正产生兴趣。我们的确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不能把这份责任就一直推给时间,什么是很长,这段距离不能太长,因为孩子们在长大,岁月不待人,如果等他们都毕业了,我们还这样冠冕堂皇的说还有意义吗?所以记着天天做点什么为学生,想着学生节节课都有机会进步,这样学生毕业的时候他们会感激你,而且这份感激真的会很久远。
  生本课堂的本义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积极的参与思考,在思考中获得新知。用小组建设做牵引,对于我们这样一所教育教学主客观力量都相对薄弱的学校来说,可操作性和操作的成功性都很强,这一途径更是“规行减负”工作实施的良好手段之一。
  三、学生的发言从模式化向个性化逐层推进
  我们这样一所地处边陲小镇的寄宿制学校,很多主客观因素让来自农村家庭的孩子学习的主动意识很差,或者说有的学生还不能把话说明白、说完整,更谈不上说的美了。针对学生的基础较差且差距悬殊的现状,生本课堂的推进过程中,在学生的发言上我们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像我校三年级的孙新,似乎天生就是个口齿伶俐的小丫头,老师只要稍稍一点拨她就能成为“老人”,这样的学生哪个班都有,他们因为生本课堂的平台磨炼,如今都活跃在学校以及区、市等各级各类活动中。他们在生本课堂中发言的时候,老师就不必牵强的要求什么,他们表达可以有自己的多样化、个人化的主持风格,老师们在把好关的前提下,要鼓励他们这样做,这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我总觉得走寻常路是对的,但不走寻常路也不一定是错的,让这样的孩子小脑袋活起来一定是对的。而像三年级的谢秀东这样的小顽皮,下课的时候喊得比谁都响,上课了他就沉默不语,开始的时候老师就要从程式化开始一句一句的教,哪怕是鹦鹉学舌也是好的,你要确定并坚信孩子不是鹦鹉,他的智商能让他通过一段时间的学舌而令人刮目相看。
  带领学生走在生本课堂的路上,我们且行且喜的收获着属于我们的风景,正如“规行减负”这项工作有起点却不能预设终点一样,崇尚教育本真的我们会一直在生本课堂的路上努力着,坚信我们会收获更多美丽的风景!
  (责任编辑:张华伟)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伴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辽宁文综卷历史部分试题的“脱教材”现象愈来愈明显,几乎在全部试卷中看不到任何教科书的影子。现在的历史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历史学科考查对基础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说明提出“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理清文章脉络,赏析文中优美的、富有深意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批注”学习,积极进行问题的探索、文本的研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体会作者对家庭、对生命的责任和爱;能对“尊老”这一生命的责任有更好地理解,培养“尊老”的良好品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批注”学习,积极进行问题的探索、文本的研读。  难点:能
生物科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21世纪的领先科学,更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将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合理地整合到课堂上,创建理想的教育和教学环境。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也是最理想的信息技术就是多媒体技术,它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教学手段,发挥了其特有的作用。它“活化”了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自由选择、自主调控的条件,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获得知识的渠道,在教学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笔者就多媒
摘要:由于滞后性,教材不可能将最新发生的时代事件作为数学情境补充进去。因此,教学中如何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创设精彩的时代情境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情境;时代情境;情境串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明确提出:“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数学知识本身固然重要,但是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长期起
摘 要:近年来,职业教育备受社会关注。本文以河南省濮阳市为例,首先阐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背景,接着分析了濮阳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师资队伍  近年来,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濮阳市中等职业教育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目标,以实施职业教育攻坚工程为主线,得到了较快发展,濮阳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11所,其中国家中等
教学内容  《有趣的实验》(苏教版第十二册第十二课)思考练习3:斯帕拉捷为什么能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教法一]  师:课文学完了,相信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谁来说说,斯帕拉捷为什么能够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  生:因为斯帕拉捷对蝙蝠能在夜间飞行充满了好奇。  生:因为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生:斯帕拉捷有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的精神。  师:斯帕拉捷揭开蝙蝠夜行秘密这件事对你有什么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有意义、有效率、生成性、常态性、有待完善。构成一堂好课的因素是复杂的,这当中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主要因素,也包括了其他一些次要但不能忽视的因素。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相对稳定的因素,也有许多时时变化的即时性因素。不管怎样,上好一堂课都离不开教师的钻研,下面以三改《鸟岛》课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
摘 要:英语辩论教学的任务应围绕辩论所需的话题知识和语言知识而设计。学生通过完成由浅入深的教学任务,不断加深对课文信息和话题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为辩论奠定语言和思维基础。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实时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监控和指导,从而达到有效语言输出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输入;动态监控;英语辩论    英语辩论作为激发学生进行有实际语言意义的交际活动,是英语教学中一项要求较高的语言输出,
当我第一次站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感到激动。看看这张笑脸,摸摸那个脸蛋,他们多像一枚枚蓓蕾,渴求着阳光雨露。每日清晨,一句句“老师,早上好”的问候,给我带来一天的快乐;每天傍晚,一声声“老师,再见”给我留下明天的希望。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也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从他们身上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所拥有的幸福和快乐。  还记得2008年12月末
毋庸置疑,教学是为了学生。因此,教学应从学生出发,这就是教学的立场。然而,尽管新课程实施已多年,但反观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有些老师往往还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把自己的需求当作学生的需求,以自己的兴趣代替学生的兴趣,使得品德教学常常是低效甚至无效。要想实施真正的、有效的品德课堂教学,就必须关注学生当前的生活需要,确定有意义、有价值的沟通点,在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建立一种“意义牵涉”、“利益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