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

来源 :国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l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企》:在您看来,除去行业环境改善等外部条件之外,中国节能这几年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王小康:首先,得益于国资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国资委提出了“三个突出”、“四个能力建设”、“四强四优”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等一系列工作要求,具有很強的指导意义,中国节能都坚决执行。
  其次,得益于中国节能发展目标的正确、战略执行的坚定和工作思路的稳定,我们确立了一个专注(专注于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五个致力于(即致力于城市节能环保基础设施,致力于工业领域节能减排,致力于资源综合利用,致力于新能源和清洁技术,致力于生态修复与生命健康)的发展思路,旨在将中国节能打造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技术集成能力最强、世界一流的节能环保综合服务运营商。此后,中国节能的产业结构虽有微调,但都是在此思路的指引下,没有出现发展方向的变化和动摇,避免了人心浮动和思路摇摆。
  再次,中国节能领导班子和骨干队伍有激情,整个团队的精神状态非常好。作为企业领导,除了要有管理能力之外,还要富有激情,要有基于现实的广阔想象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员工而言,大家一致践行着“团结干事、和谐办事、用心做事”的工作心态,一直为集团的奋斗目标而共同努力。
  《国企》:您认为,在过去至将来一段时间,中国节能乃至整个中国节能环保产业遇到的最大困扰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王小康: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除政策法规滞后幽拘限制之外,还受到市场的开放程度、民众的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甚至某些方面的开放程度超过了西方。但对内的开放却没有跟上,其具体表现就是地方保护主义。有些地方政府,为保护地方企业,在外地企业获取当地节能环保资源的时候设置不合理障碍,影响了行业的公平、有琦剞步。
  同时,由于不少公民的节能意识相对滞后,对于节能环保产业的理解还很不够,比如城市垃圾处理必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垃圾填埋只是把问题遗留给后代,而没有实质性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就技术而言,所谓垃圾焚烧产生二嗯英的说法有失公允。实际上,垃圾的不当处理会产生更多的]愿英,科学焚烧处理反倒使二嗯英的数量大大减少,只要坚持技术标准、规范化运营,一定能够有效控制有害气体的产生。在国际社会中,垃圾焚烧也是发展趋势,外国焚烧企业的数量虽然减少,但处理规模却在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改进。当然,民众意识的进步需要长时期舆论的引导,中国节能愿意为此做出应有的贡献。
  《国企》:您同时提出了“十二五”是中国节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王小康:是的,这取决于三个方面。
  宏观环境来说,
  “十二五”时期带来节能环保产业的市场机会可谓千载难逢。初步估算,“十二五”期间,仅中国市场的环保投资就达3万亿元,节能投资上万亿元,新能源的投资更是数万亿元。
  产业环境来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经历了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到_r提升产业集中度的关键阶段。目前的产业集中度不足10%,国家统计局统计范围内的1105家环保装备制造企业,总产值不过700亿元。因此,我预计产业兼并重组浪潮不久将到来,中国节能将大展身手。
  经历这几年的发展,中国节能已经在产业中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和很强的专业队伍,这是我们下一步发展的无形资产;中国节能的综合服务能力较强,很多客户非常看重这一点;再者,节能环保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一次性投资大,利润回报周期长,这几年的投资都到了回流期。
  所以我认为,无论内外环境,中国节能都即将迎来最好的时候。
  《国企》: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节能未来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有哪些规划?
  王小康:节能环保产业涉及面广,产品门类众多,中国节能将认真分析已有产业的特点和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对能发展成行业内前三名或名列前茅的产业。加大投资力度,尽快使其成为集团的重要业务板块,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同时,由于目前不少省市都在争取央企投资。鉴于各区域投资环境不同,集团实力有限,战线不宜过长,因此中节能会把有限的资源投到投资环境好、合作关系好、项目收益好的地区,有针对性地开拓重瓿区域市场,形成区域优势。
  目前中国节能存在专业公司和区域公司两类经营主体。下一步集团将要求专业公司更好发挥专业优势,坚持走专业化经营发展模式;区蟛沦司要更号发挥区域优势和综合经营性特点,走“—业为主、相关多元、区域,鬯部”的发展道路。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要按照市场化原则,通过合理有效的利益机制,积极促进专业公司和区域公司的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放大集团化经营的协同效应。
  《国企》:中国节能提出要在未来五年跻身世界一流节能环保企业行列,您如何看待国际竞争问题?
  王小康:国际竞争不仅是国际市场的竞争,而且包括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巨头之间的竞争。在国际市场方面,我们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同时也要进一步拓宽国内市场。
  应该注意到,发达国家在支持和鼓励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正通过主导国际节能环保标准的制定,迫使发展中国家以高昂代价进口其技术装备,限制和阻碍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输出。他们正试图通过新一轮的国际规则,促进节能环保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因为发达国家通过产业转移,将大量耗能、污染的非低碳产业转移至国外,本国市场已相对饱和,必须抢占全球低碳经济市场。
  在此背景下,中国节能必须将压力转变为动力。一方面可以从发达国家已走过的经济发展道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发挥自身固有优势,尽快抢占低碳经济时代的制高点,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争夺产业的国际话语权做出应有贡献。
其他文献
国有企业和“三中全会”特有缘分,历史上曾有几次“三中全会”成为国企改革的“发动机”。当历史的车轮转动到了2003年,又一次具有历史开创意义的“三中全会”召开了——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深化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产权制度也被凝练为16个字:“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由此国企改革在改革思想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除了改革思路的创新外,国企改革的实践也迈
期刊
随着节能、环保、新能源的主业方向逐渐确立,中国节能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明晰科技创新体系,增强企业软实力,一艘节能环保产业航母隐然成形    中国节能得享大名,不过是这两年的事,,在此之前,从计划经济体制内转变过来的中国节能很是走过了一段艰难而痛苦的转折期。  1988年,根据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由当时的国家汁委节能局转型而来的节能公司,代表国家负责安排使用“雨大节能措施”专项资金和“全国节能基本建设
期刊
公有制建立以后最重要的是管理问题    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一直在思考,全民所有制企业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管理制度。他说:“所有制问题解决以后,最重要的是管理问题,即全民所有的企业如何管理的问题,集体所有的企业如何管理的问题。这方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所有制是相对稳定的,在所有制性质相对稳定的时期内,在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却不能不变革。“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是改变
期刊
党的十七大以来,各级国资委按照党的十六大的要求,坚持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创新,认真履职,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云南省国资委自成立以来,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健全完善国资监管体系,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实现了省属国有资产五倍的增长,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新国企”现象,有力地推动着云南的经济发展。理念创新助推省属企业发展  《国企》: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您如何看待云南国
期刊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全会表决通过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卜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以下称“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机制,完善国有金融资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监管体制。同时,健全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国有资本
期刊
近年来,在市场浪潮的不断冲击下,在消费者需求持续变化的过程中,在跨国医药巨头强力竞争中,不少传统中药企业生存艰难甚至黯然退场。云南白药却一枝独秀,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复合增长率连续10余年超过35%,市值连续多年居中沪深两市100余家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之首,从中医药产业的跟随者成长为领军者。更重要的是,这家百年老企业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气息,让大家对其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传奇白药  
期刊
美国救“有毒资产”却不救合理债务,已经把全世界拖入危机。美国的民主政治明显缺乏纠错能力,中国要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开辟新道路    当前美国金融动荡呈现危机新特点    近来美国的政治经济动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美国国会围绕提高债务上限的激烈争吵,让世界各国为美国是否会发生债务违约忐忑不安。尽管美国国会在8月2日的最后期限临近时终于达成协议,人们却并未感到宽慰,反而陷入了更大的恐慌,8月4日西方主
期刊
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证明,开放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基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才能实现中国经济腾飞。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国有资产比重与西方国家相比要大得多,像某些学者主张的简单照搬西方模式把庞大优质的国有资本存量快速卖掉,推行全面私有化的政策不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因此,无论从保证中国在国际战略机遇期的国际竞争力还是从中国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稳定性
期刊
并不是所有搞私有的国家都富强了,中国企业应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现在的媒体、学术界都在讨论关于国有企业的问题,一种声音认为应“国退民进”,而不应该“国进民退”。其实,这种声音背后的关键问题是,对于一个国家发展模式和全球经济发展模式认识上的成见,或者说是认识不全面的结果。如何更好地评价中国的国有企业,我认为首先应该系统地比较不同国家所走道路带来的不同结果;其次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逻辑问题和对
期刊
非公企业雇佣的劳动力超过半数的,社会贫富分化理应由它们来负责    贫富分化和权力腐败,是当前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出路在哪里?“自由派”认为根子在于国企“国进民退”,从而搞得“国富民穷”,两极分化。这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    “自由派”的完整肖像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过程,就是中国经济从以国有为主的计划经济向以非国有为主的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转型期指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