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的综合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民族声乐的表演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满足社会的需要,教师就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培养高素质的民族声乐方面的人才,例如,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加入歌剧表演艺术,提升民族声乐的教学水平。文章主要分析了民族声乐教学和歌剧表演之间的衔接关系,并提出教师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融入歌剧的方法。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歌剧;表演艺术
引言
从表演形式上看,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歌剧表演是对民族声乐的继承和发展。同民族声乐相比,歌剧表演的内容以及方式更为丰富。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融入歌剧表演艺术,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也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声乐表演技巧,进而促进民族声乐教学水平的提升。
1、歌剧表演与民族声乐的关系
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根源是我国传统声乐艺术体系,民族声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伟大传承。通过对我国传统声乐艺术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民族声乐艺术的表演形式脱胎于传统戏曲的表演,并进行了一定的改造。民族歌剧是民族声乐艺术表演的最高水平,因此,民族歌剧与传统戏曲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两者之间又不尽相同。例如,民族歌剧在表演的过程中注重的是对故事的演绎,而传统的戏曲则需要把戏曲中人物的复杂情感也展现出来。把歌剧表演融入民族声乐教学中,可以锻炼学生声乐演唱表演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对民族歌剧内容的理解。可以说民族歌剧表演艺术是对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继承。
2、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
2.1以歌剧表演艺术对民族声乐进行传承
民族声乐是我国声乐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可以说是对传统戏曲的延伸,传统戏曲中的手、步、眼等都与民族声乐表演都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在传统戏曲中,表演者需要通过模仿,体会所扮演人物的情绪、特征等,将人物形象完美的塑造出来,而在声乐表演中,表演者也需要从模仿开始着手,了解不同地域民歌的独特性,进而掌握民族声乐中的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声乐表演。如今的民族歌剧和传统戏曲相比,也具有一定的差别,民族歌剧的表演体系相对较小,且对表演者没有过多的要求,其表演内容也浅显易懂,往往与表演者实际相结合,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为灵活、自然,能够将所扮演人物的情感充分地展现给观众。而传统戏曲对表演者的要求较为严格,表演内容十分复杂,需要运用独特的腔调将人物情感释放出来。例如,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彭丽媛在《党的女儿》中的表演,通过将表演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丰富传统戏剧表演发声方式等,使田玉梅这一角色形象更加贴近生活,在观众的眼中鲜活起来。
2.2歌剧表演能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现阶段的民族声乐教学主要是以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由于民族歌剧艺术是我国声乐艺术表演过程中一种最高的形式,所以科学的将歌剧表演艺术与民族声乐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提升民族声乐的教学效果,从而提升学生的民族声乐能力。因此,在评价歌剧艺术水平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表演者的形象、形体和表演能力等几个方面。从某种程度上分析,歌剧艺术与传统的音乐会存在差异性,其演员不仅要表演好自己的角色,还需要表演其他声部,涉及多个和声和重声,这充分说明了歌剧表演艺术的综合性较强。同时,在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不仅仅只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表演,而且还需要注意和声和重声部分的表演,以免影响整个表演的效果。由上可知,合理地将歌剧表演艺术与民族声乐教学衔接起来,对促进民族声乐专业的学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3歌剧表演能丰富民族声乐教学
在声乐教学中融入歌剧表演艺术,可以有效增强声乐教学效果。教师在声乐教学中纳入歌剧表演,可以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实现自身多能听辨能力的提升,同时,在与其他同学配合时,也能够快速发现自身的不足,主动取长补短,促进自身表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现阶段我国民族声乐专业的学生中,有很多同学存在重声轻情的情况,过于追求声音上的华丽效果和技术表现,忽略了情感的表达,导致人物形象未能得到良好的塑造,观众难以体会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情感。歌剧表演的融入,可以让学生在歌剧表演过程中充分体会所扮演人物的内心情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学会用情感表达方式,增强自身表演的感染力。例如,学习歌剧《江姐》时,学生会在分析歌剧内容的过程中,了解了《江姐》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感受到故事中所表达的情感。学生被江姐的英雄气概所感染,在进行表演的时候就能融入江姐的角色之中,更好地呈现表演。只有真正理解了作品的思想情感,才能在表演中表现出来。学生通过歌剧表演的学习,深入地感知了作品角色,在学习民族声乐课程或进行民族声乐作品表演时,也能更好地向观众诠释出音乐的内在意义。
3、如何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引入歌剧表演艺术
3.1重视从多个层面引入歌剧艺术
民族歌剧表演的综合性较强,不论是角色扮演中的歌唱、形体、动作还是眼神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通过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或一些青年教师,在传统音乐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以至于影响歌剧演绎水平。因此,教师在进行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應该自觉渗透一下歌剧史或关于歌剧方面的理论,加深学生对经典剧目的熟知度。教师应该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表演中追求“戏歌兼备”。与此同时,学校要不断完善教师队伍,聘请一些专业老师,他们不仅要有专业的演唱技术,最好具备歌剧表演技能,这样就可以在示范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表演能力提供帮助。
3.2通过歌剧引导个性民族声乐表演
从字面意思理解,创造就是让艺术表演具备个人特色,成为独一无二的一种创作。歌剧的表演中,表演者在原有设计基础上,通过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可以进行二度创作,使歌剧中的人物更有特色,更加鲜活。调查我国的声乐教学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经过专业化的培训之后,可以通过声音、动作技巧上的处理来展示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但是他们通常没有较强的个人特色,不容易被人记住。我国一些知名民族声乐演唱家,比如宋祖英、彭丽媛,之所以能够受到大众的喜欢,歌曲广泛传唱,原因就在于他们有较强的个人风格。因此,教师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可以将歌剧表演方法应用到声乐教学中,使得学生树立自身独特的音乐风格。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仅仅依靠声音技巧的民族声乐表演者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所以,教师可以将歌剧表演艺术融入民族声乐教学中,将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提升学生的表演水平,增强民族声乐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婷.民族声乐教学和歌剧表演的自然衔接探究[J].音乐时空,2016,(04):83-84.
[2]高利萍.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J].艺术科技,2016,29(04):397.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歌剧;表演艺术
引言
从表演形式上看,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歌剧表演是对民族声乐的继承和发展。同民族声乐相比,歌剧表演的内容以及方式更为丰富。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融入歌剧表演艺术,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也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声乐表演技巧,进而促进民族声乐教学水平的提升。
1、歌剧表演与民族声乐的关系
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根源是我国传统声乐艺术体系,民族声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伟大传承。通过对我国传统声乐艺术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民族声乐艺术的表演形式脱胎于传统戏曲的表演,并进行了一定的改造。民族歌剧是民族声乐艺术表演的最高水平,因此,民族歌剧与传统戏曲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两者之间又不尽相同。例如,民族歌剧在表演的过程中注重的是对故事的演绎,而传统的戏曲则需要把戏曲中人物的复杂情感也展现出来。把歌剧表演融入民族声乐教学中,可以锻炼学生声乐演唱表演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对民族歌剧内容的理解。可以说民族歌剧表演艺术是对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继承。
2、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
2.1以歌剧表演艺术对民族声乐进行传承
民族声乐是我国声乐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可以说是对传统戏曲的延伸,传统戏曲中的手、步、眼等都与民族声乐表演都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在传统戏曲中,表演者需要通过模仿,体会所扮演人物的情绪、特征等,将人物形象完美的塑造出来,而在声乐表演中,表演者也需要从模仿开始着手,了解不同地域民歌的独特性,进而掌握民族声乐中的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声乐表演。如今的民族歌剧和传统戏曲相比,也具有一定的差别,民族歌剧的表演体系相对较小,且对表演者没有过多的要求,其表演内容也浅显易懂,往往与表演者实际相结合,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为灵活、自然,能够将所扮演人物的情感充分地展现给观众。而传统戏曲对表演者的要求较为严格,表演内容十分复杂,需要运用独特的腔调将人物情感释放出来。例如,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彭丽媛在《党的女儿》中的表演,通过将表演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丰富传统戏剧表演发声方式等,使田玉梅这一角色形象更加贴近生活,在观众的眼中鲜活起来。
2.2歌剧表演能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现阶段的民族声乐教学主要是以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由于民族歌剧艺术是我国声乐艺术表演过程中一种最高的形式,所以科学的将歌剧表演艺术与民族声乐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提升民族声乐的教学效果,从而提升学生的民族声乐能力。因此,在评价歌剧艺术水平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表演者的形象、形体和表演能力等几个方面。从某种程度上分析,歌剧艺术与传统的音乐会存在差异性,其演员不仅要表演好自己的角色,还需要表演其他声部,涉及多个和声和重声,这充分说明了歌剧表演艺术的综合性较强。同时,在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不仅仅只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表演,而且还需要注意和声和重声部分的表演,以免影响整个表演的效果。由上可知,合理地将歌剧表演艺术与民族声乐教学衔接起来,对促进民族声乐专业的学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3歌剧表演能丰富民族声乐教学
在声乐教学中融入歌剧表演艺术,可以有效增强声乐教学效果。教师在声乐教学中纳入歌剧表演,可以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实现自身多能听辨能力的提升,同时,在与其他同学配合时,也能够快速发现自身的不足,主动取长补短,促进自身表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现阶段我国民族声乐专业的学生中,有很多同学存在重声轻情的情况,过于追求声音上的华丽效果和技术表现,忽略了情感的表达,导致人物形象未能得到良好的塑造,观众难以体会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情感。歌剧表演的融入,可以让学生在歌剧表演过程中充分体会所扮演人物的内心情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学会用情感表达方式,增强自身表演的感染力。例如,学习歌剧《江姐》时,学生会在分析歌剧内容的过程中,了解了《江姐》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感受到故事中所表达的情感。学生被江姐的英雄气概所感染,在进行表演的时候就能融入江姐的角色之中,更好地呈现表演。只有真正理解了作品的思想情感,才能在表演中表现出来。学生通过歌剧表演的学习,深入地感知了作品角色,在学习民族声乐课程或进行民族声乐作品表演时,也能更好地向观众诠释出音乐的内在意义。
3、如何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引入歌剧表演艺术
3.1重视从多个层面引入歌剧艺术
民族歌剧表演的综合性较强,不论是角色扮演中的歌唱、形体、动作还是眼神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通过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或一些青年教师,在传统音乐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以至于影响歌剧演绎水平。因此,教师在进行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應该自觉渗透一下歌剧史或关于歌剧方面的理论,加深学生对经典剧目的熟知度。教师应该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表演中追求“戏歌兼备”。与此同时,学校要不断完善教师队伍,聘请一些专业老师,他们不仅要有专业的演唱技术,最好具备歌剧表演技能,这样就可以在示范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表演能力提供帮助。
3.2通过歌剧引导个性民族声乐表演
从字面意思理解,创造就是让艺术表演具备个人特色,成为独一无二的一种创作。歌剧的表演中,表演者在原有设计基础上,通过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可以进行二度创作,使歌剧中的人物更有特色,更加鲜活。调查我国的声乐教学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经过专业化的培训之后,可以通过声音、动作技巧上的处理来展示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但是他们通常没有较强的个人特色,不容易被人记住。我国一些知名民族声乐演唱家,比如宋祖英、彭丽媛,之所以能够受到大众的喜欢,歌曲广泛传唱,原因就在于他们有较强的个人风格。因此,教师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可以将歌剧表演方法应用到声乐教学中,使得学生树立自身独特的音乐风格。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仅仅依靠声音技巧的民族声乐表演者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所以,教师可以将歌剧表演艺术融入民族声乐教学中,将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提升学生的表演水平,增强民族声乐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婷.民族声乐教学和歌剧表演的自然衔接探究[J].音乐时空,2016,(04):83-84.
[2]高利萍.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J].艺术科技,2016,29(04):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