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公开课》的传播策略与文化认同建构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HZP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考古遗存既是一种文化载体也是一种媒介,考古出土遗迹、遗物透过自身的形象源源不断地传递着文明历程与文化信息,考古文博电视节目《考古公开课》以公共课堂的形式成为观众探寻中华文明的桥梁。该节目设置别出心裁,塑造出考古知识的全新媒介形象,通过独特的叙事视角和传播策略对中华历史文化进行艺术化表达,并深度诠释和传播了“工匠精神”,将电视节目的娱乐性与文化价值、社会价值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普及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促进全社会中华文化认同机制与建构学习型社会的作用。
  【关键词】《考古公开课》;媒介形象;传播策略;文化认同
  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产品只有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消费,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达到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目的,这就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所在。”[1]当前,以数字化和互动性为特征的新媒体日益发展,全面影响着社会文化生活[2],也是我国“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途径,全方位、多层次传播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与历史是新媒体应肩负起的重要责任。从2019年10月起,CCTV-10科教频道推出了一档大型考古文博栏目《考古公开课》,并同时在CCTV节目官网播出,通过独特的叙事视角和传播策略,带领全国人民一起走近考古人、认识考古学、了解近年来我国田野考古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拉近了观众与历史遗存之间的距离,传播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目自开播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益,也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学习的平台,受到了不同年龄观众的喜爱;在抖音、西瓜视频等App上截取该节目的精彩片段还被大量点播,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自觉消费”的文化产品,从而“达到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目的”。
  一、考古知识的媒介形象
  中国考古学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我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其自诞生至今成果颇丰,正如《考古公开课》节目主持人陈志锋所言:“考古领域的重大发现一次次地轰动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这些奇迹不断地改写着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历史。”可是对于我国的普通大众来说,考古学依然是非常神秘而又陌生的,特别是受到《盗墓笔记》《鬼吹灯》这类已经被戏剧化了的文学影视作品的影响,大家对于古代遗址、墓葬,甚至一些出土器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恐惧感,迫切地想了解将这些作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工作者們的工作过程和状态、遗迹遗存背后的故事,揭开考古的神秘面纱。近些年,有一些比较受欢迎的与考古相关的电视节目陆续登上央视荧幕,比如CCTV-2推出的藏宝类综艺节目《鉴宝》通过现场嘉宾的竞猜、与专家的互动,讲解传世文物、展示文物价值;CCTV-3推出的《国家宝藏》以综艺形态演绎了国宝重器的传奇故事,唤起国人守护国宝、守护历史的责任感[3];CCTV-4推出的《国宝档案》,节目短小精悍,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国宝级文物重器进行揭秘,让观众了解国宝的历史等。从整体来看,这些节目都更注重文物知识的普及,较少传播大众所关心的考古内容。
  《考古公开课》采用的是一种“公共课堂”的形式,通过电视节目进行考古知识与考古重要成果的全民科普讲座,节目主持人就是讲座司仪,每期请到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博专家以及文化学者就是教师,授课对象包括现场的6名学员和他们身后30名观众以及场外的电视观众,场内外观众观看节目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通过这种综艺化学科教育的媒介形象,形成一股特殊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让观众真正了解考古学以及它对于全人类的重要意义,从而让历史走进生活,成为探寻中华文明的桥梁,唤起每一位国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4]
  二、《考古公开课》的叙事视角与传播策略
  (一)技术性策略——别出心裁的节目设置
  《考古公开课》采用循序渐进的叙事方法,以“引入—讲授—提问—探究—总结”的过程组织起每期内容来传播知识点。以第一期节目《人骨里的秘密》为例,通过先导片的引入,针对殷墟遗址M54商代大墓墓主人提出“他是谁?”“他来自哪里?”“为什么葬在这里?”的一连串疑问,使观众产生问题意识;然后由主讲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何毓灵研究员针对引入的问题、结合考古发掘影像资料进行全方位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专家也向现场的学员和观众提问、互动;讲解结束后由学员进行提问、专家作答,从而解答观众集中感兴趣的问题;在探究环节,对于讲解和提问过程中有关体质人类学的问题请来了相关专家王明辉研究员进行专业分析;最后由主讲嘉宾进行内容总结,并回答节目开始时埋下的伏笔。通过节目展示了殷墟的重要考古成果;利用了大量现场教具进行“体验式教学”,让大众了解手铲、探铲等考古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如何利用出土人骨辨认身份,甲骨文的特点与释读等;普及了“体质人类学家”“锶同位素示踪方法”“氧同位素分析方法”等一系列考古学专用术语。整个课堂精彩纷呈、气氛热烈、互动性强,对于专业知识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吸引观众去了解考古知识、探寻中华历史奥秘与文明进程。
  (二)权威性策略——传统文化的艺术表达
  《易经》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与精神的集中体现,在社会发展中有着核心而崇高的地位,共同的文化铸就了共同的思想和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5]《考古公开课》每期一个主题,以考古重大成果为物质载体,采用点面结合的叙事方法,讲述中华文明的深刻内涵;对遗迹、遗存进行还原性阐释,对出土的重要文物进行深度解读,从不同侧面追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感。
  《考古公开课》每部分知识点都邀请业界权威专家来讲述,提升“荧屏课堂”的学术性,将很多课本上无法学到的中华传统文化赋予媒体语言的艺术加工并广泛传播,让每个收看节目的中国人都深深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真实魅力,并为之感动,从而认识到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将灿烂的华夏文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比如在《玉见良渚五千年》一期节目当中,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刘斌研究员通过讲述良渚玉琮的产生、发展和传播引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演变讨论,透过考古迹象可以看到四千多年前的中国从陕北到广东都有文化的交融与互动,我们今天一直强调的“华夏一体”在上古时期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并且良渚玉琮一脉相承发展至今,从这样一个角度让大家看到中华文明五千多年不断裂是实实在在的,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从文明起源之初就已经奠定了礼仪之邦的“礼制”文化基础,并通过文化交融与传播实现社会共同进步。   (三)趣味性策略——工匠精神的深度诠释
  当前我国大力提倡“工匠精神”,这是一种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与职业精神,《考古公开课》提炼出吸引观众的两个维度,从而将这种精神深度诠释。
  第一个维度是历史的“物”的维度。通过对考古成果中恢弘城址、精美器物等这些令观众感兴趣的“物”的剖析,展示出我国古代先民的工匠精神,他们在历史的各个阶段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承托起中国人民平凡中的崇高与伟大。比如节目中展示的良渚水坝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大型建设工程遗存,在当时生产力极其不发达的情况下,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地设计出较为科学的防洪体系,并用原始的生产工具将浩大的工程建造完成,优化了生存环境,为人类发展书写了划时代的一笔,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真正的愚公移山式的生产实践。通过在节目中观看该历史遗迹,让观众感叹上古奇观的同时更被先民的劳动和创造精神所折服,并进一步引发对自身学习和工作的反思,转化为进步的动力。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6]“我们学习历史,就要学习和吸取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思想财富,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7]《考古公开课》节目正是号召全社会都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将祖先的文化基因和优秀精神吸收内化成为当今发展的源泉。
  第二个维度是当前“人”的维度。把握观众想要了解现实中考古人的需要,展示考古工作者常年奋战在田野考古一线,以工地为家、吃苦耐劳、踏踏实实工作的真实状态。比如在《消失的阿房宫》一期节目中,阿房宫考古队队长李毓芳用考古工作成果结合历史文献以及一系列的分析指出阿房宫并未建成,只建造出了大型夯土台基和三面墙体,其范围仅是“阿房宫前殿”范围,火烧阿房宫只是传说,考古工作者顶着巨大的压力,本着科学、求是的精神不仅还原了历史事实,还为制定合理的遗址保护规划提供了基本依据。在《人骨里的秘密》一期节目里,主讲嘉宾何毓灵老师剖析了考古工作的真正意义是解开尘封的历史,让大家了解出土的器物所承载的温情和价值,彻底扭转社会上“考古就是挖墓”“考古就是寻宝”的片面认识,指出考古永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把“团队精神”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号召全社会在工作中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实现共同进步。正如每一期节目的开篇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切磋琢磨、考古论今”那样,通过考古人孜孜不倦的工作,将古人“切磋琢磨”的物化成果转化成今天的学习与讨论,让中华子孙都热爱中华文明,永远保持优秀的华夏品格。
  三、凝聚和喚起文化记忆与情感,促进文化认同建构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而文化认同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凝聚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和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8]《考古公开课》通过唤起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凝聚了民族文化情感,从而促进文化认同的建构。
  “情感是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黏合剂’,可以生成广义的社会与文化结构的承诺”[9]。文化情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实现团结与强大的内在力量,《考古公开课》通过作为文化载体的考古实物与考古现场的多角度展示与分析,以及融合大量的美学内容与审美方法,凝聚了人们的文化情感。在《四羊方尊的故事》一期节目中,清华大学历史系彭林教授细致分析了国宝四羊方尊的欣赏方法,从器型、构图、纹样工艺特点等,全面分析了这一著名青铜器的审美特点,并且讲述了不同地域出土的青铜器的美学特征,还进一步引申出了古代饮酒的礼仪。在《良渚——“玉”见千年》一期节目中,故宫博物院的徐琳研究员系统地为观众讲解了玉的基本知识和我国不同时期玉器的特征,通过对料、工、形、纹等四个方面的解析,传授给观众欣赏与鉴定古代玉器的关键所在。节目中展示的不仅仅是这些美好文物,更让全国人民学会了一种认识美、对待美的方法,穿越历史长河去欣赏中华五千年博大精深之文化情怀,激发起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从而建立共同的文化情感,实现文化认同。
  “每种媒介都会打开一个通往文化记忆的特有的通道”[10],该节目通过每一期不同的具体媒介物质,或是一件器物、或是一座建筑基址,甚至古人的遗骨等,紧贴人民当下生活论古示今,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碎片。在《甲骨识文》一期节目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先生指出汉字的发明源于“诚信”,是我们当今社会提倡的诚信守礼之源;通过梳理商代甲骨文中瘟疫和疾病的记载,指出中国传统医学是智慧的医学,治病和治国紧密相连;分析甲骨文中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精华与特点,指出学习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是当代中国人应尽的责任。从甲骨文入手将汉字发展所包含的属于中国人特有的品格和历史记忆构建起来,从而唤起观众对中华文明的归属感和深层热爱,并进一步转化成文化认同。
  四、结语
  “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11]《考古公开课》利用考古学为主线的多学科交叉,采用丰富多彩的视觉手段,邀请学术界的顶尖学者,不仅传播考古学知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更是追溯中国记忆,唤起每一位中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意,坚定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的责任感。该节目通过独特的叙事视角与传播策略对科教类电视栏目的娱乐性、互动性进行了探索,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节目还进行了“网课”互动,与以往的该类型节目形成了鲜明对比,将电视节目的娱乐性与文化价值、社会价值有机结合起来,为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建构文化认同机制做出了贡献。
  [本文为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基金资助课题“中原地区史前至夏商庭院建筑研究”(课题编号:Y2019-7);郑州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示范课程重点项目“艺术概论”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21ZZUKCSZ027);郑州大学2020年度青年骨干教师项目“中原地区先秦庭院建筑综合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9.
  [2]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
  [3]张兵娟,刘停停.中华文明的历史记忆传播与文化认同建构:以大型电视文博节目《国家宝藏》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9(1).
  [4]夏语檬.历史、记忆与认同:仪式传播视角下的《国家宝藏》解读[J].新闻爱好者,2018(4).
  [5]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求是,2019(12).
  [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181-205.
  [7]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J].中共党史研究,2011(10).
  [8]李国良.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N].学习时报,2016-10-27.
  [9]乔纳森·特纳,等.情感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
  [10]张兵娟,刘停停.中华文明的历史记忆传播与文化认同建构:以大型电视文博节目《国家宝藏》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9(1).
  [11]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128.
  (作者为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博士生)
  编校:王志昭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的媒体融合经过六年的实践创新完成了阶段性的目标。随着《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的出台,媒体转型进入了深度融合期。從媒体内容生产的变革过程中可以看到思维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媒体生产在数字化思维影响下经历了数字报、门户网、“互联网+”等阶段,而社交网络和互联网平台的兴起,推动着媒体融合生产从数字化思维向数据化思维进行转变,这种转变需要从思想上懂得“数
摘要:在互联网和多媒体背景下,动新闻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为新闻的制作、表达与传播提供了新途径。因其独特性,动新闻相较于传统新闻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无形之中拓宽了新闻的受众面。本文对四个部分进行研究,首先介绍动新闻的概念与特点,其次概述动新闻的内容创作表达与传播,然后分析现阶段动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探寻和优化新媒体视域下动新闻的传播与发展途径。  关键词:动新闻;
摘要:近年,移动互联、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人工智能等新興技术快速发展,推动社会进入一个高度信息化、智能化、泛媒介化的信息传播阶段。图书的传播也随之迈向了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包括嗅觉在内的泛媒介化沉浸传播时代,近年互动解谜游戏书的走红即是这一传播形式的集中表现。本文分析互动解谜游戏书IP开发现状、适合沉浸传播模式的优势所在及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沉浸传播;
本文从构建立体化的传播渠道以及建立以大众传播对象为核心的互动性体验传播机制等方面,对基于自媒体平台的壮族三月三n民俗活动传播策略进行了探讨,为三月三民俗活动在大众中
摘要:本文基于传播学的角度,对新媒体、突发公共事件、高校舆论引导、5W传播模式的相关理论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并运用5W传播模式,对高校舆论引导中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这五个要素进行分析,在强化公共突发事件舆论导向功能的同时,尝试将传播学的方法和理念引入高校舆论引导研究,力争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新媒体;突发公共事件;高校舆论引导;5W传播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6
随着世界迈入信息化时代,新闻报道与传媒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与变革,不仅体现在其所承载和传递的信息量呈几何级增长,以自媒体为代表的各种新型信息收集和传播方式
期刊
【摘要】通过基于文化间传播的理论来考察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表现和策略,阐释了文化间传播的含义,分析了中国文化的文化间传播现状,最后提出中国文化的文化间传播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中国文化;文化间传播;媒介;有效传播  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关系出现了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并存的态势,国际舆论环境复杂多变,我国正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要发展期,需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
摘要:在传媒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变革带来了传播媒介的创新,信息传播方式也因此发生变革。在传播领域,虚拟技术的应用为沉浸式新闻模式的创设提供了支持,为新闻传播开辟了全新的路径。从技术的角度分析,数字虚拟技术可以颠覆人体感知,促进人们综合感知能力的开拓,是一种十分新颖的媒介形式。本文对数字虚拟技术进行分析,阐述该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数字虚拟技术;新闻传播;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G2
新媒体依靠数字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传播媒介有手机、网络、电影、动漫等形式.这些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受众价值观、消费理念等转变.传统戏曲观赏模式以剧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重要内容,传承非遗是发扬民族精神和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环节.然而,随着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民俗性、文化性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