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调查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i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江西省四个村庄的个案调查发现,当地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单调,主要以消遣娱乐型、社交型为主,而学习型、发展型活动所占比例较低。同时,政府提供给当地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因此,亟需转变当地农民闲暇观念,引导农民进行健康积极的闲暇时间消遣方式;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当地农民形成科学的闲暇时间消遣方式。
  关键词: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公共文化服务
  一、调查目的
  闲暇时间又称空闲时间、余暇时间,是人们在劳动时间之外,除去满足生理需要和家务劳动等生活必要时间支出之后剩余下来的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1]。研究显示,随着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农民的闲暇时间日益增多[2]。因此,有关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然而,大量调查显示,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却存在诸多问题[3],其本质是农村公共文化缺失。众所周知,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尤其是农民闲暇生活质量。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早在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2005)提出“力争到2010年,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4]2006年9月13日,政府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5]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道:……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已经成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推进我国社会转型的一项重要任务。[6]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7]2012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文化部门做出了 “文化建设的重点要向农村和西部地区倾斜”的重要决定。[8]
  江西既是一个文化大省又是一个农业大省,截至2012年末,全省共4450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3289万人[9]。江西省积极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制订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题规划,并制订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在相关政策措施的引领下,江西省在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2005年,江西省安排6000万财政经费用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2006年增至1亿元,从2007起,则上涨至每年1.2亿元。2010年,江西省共举行了1.4万场送戏下乡文化活动,28万场,送电影下乡活动,8500场乡镇文体活动[10]。
  那么,截至目前,在村级层面,江西省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具体情况如何呢?为了全面了解江西省村级层面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笔者所在的调研团队对江西省四个村落进行了走访调研。以期发现当地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为国家和相关部门制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提供相关依据和参考意见。
  二、调查方法
  利用“一村一大”大学生暑期返乡时间和学校发放的《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调查问卷》及自编访谈提纲,从2014年7月20日到8月30日,对江西省四个村落进行走访调研。调研中根据当地人口分布,兼顾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状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济收入等各种类型,选择年满18周岁、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的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向被调查对象念出每道题目,被调查对象作答后,调查员准确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82份,回收82份有效问卷,有效率100%。调查中,选取部分农民作为访谈对象,进行深入访谈。问卷资料使用SPSS(20.0)进行处理,访谈资料,整理后统一进行编码。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及闲暇时间消遣方式
  1.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男女人数比例大约为1:1.5,男性略多于女性。同时,当地文化程度集中在初中和小学,高中及以上所占人数较少,说明当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当地大部分群众居住在偏远的农村,且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谋生,在农村的大部分是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及留守儿童。95%以上的家庭都有家庭成员外出打工,年收入在1500元至生5000元之间最多,低于1500元的人数占到被调查者的14%,说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这与江西省地处中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有关。
  2.当地农民闲暇时段
  调查发现,54%的农民在春节有空闲时间,19%的农民在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有空闲时间,15%的农民在农闲时节有空闲时间,12%的农民全年基本赋闲。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地农民的空闲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调研中,村民C说:“现在村里的土地都卖给卷烟厂种烟叶了,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在种地上了。”
  3.与过去三年相比,个人闲暇时间变化及原因
  与过去三年相比,42%的农民认为闲暇时间增多了;40%的农民认为闲暇时间减少了,11%的村民认为闲暇不增也不减,差不多;7%的村民说不清。说明当地农民的闲暇时间与过去三年相比,变化不是很大。
  进一步访谈发现,导致闲暇时间增加前三位的主要原因是农业机械应用广泛,打工机会减少,年龄增大、体力下降;而导致空闲时间减少前三位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支出增多,有儿童需要照顾,打工机会增多。
  4.闲暇时间主要的消遣方式
  图5显示,当地乡村居民在闲暇时间主要的消遣方式是看电视(28%),诳街(17%),玩手机(17%),打牌(15%),串门(11%),没有人去参加宗教活动。根据田翠琴等人的研究,农民闲暇活动可以分为消遣型、社交型、学习型、和闲呆型四种类型[11]。说明当地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单调,主要以消遣娱乐型、社交型为主,而学习型、发展型活动所占比例较低。   进一步调查发现,在看电视方面,93%的村民都会看电视,只有7%的村民从来不看电视。已有调查显示,农民闲暇时间看电视的比例高达90%[12],这与本次调研的结果相当一致。主要收看的节目排在前三位的主要是新闻(32%)、电视剧(31%)和娱乐节目(18%);30%的村民会每天看新闻联播;71%的受访者不看报纸;53%的居民没上过网,而上过网的村民中34%的人上网是为了娱乐,22%的人是为了社交,20%的人是为了看新闻。这与许晓芸等人的研究结果非常接近,多数农民把闲暇时间都用在了消遣娱乐上,主要有闲呆、看电视、打牌、打麻将、闲逛(城市农民工)、闲聊等方式,他们的闲暇生活单调,空虚、寂寞、无聊,闲暇时间利用率低[13]。村支书L透露:“逢年过节,农民多数在家看电视或相互串门、划拳喝酒,打牌赌钱,基本上没有文化生活。村里从来没有组织过任何文化活动。”
  在“现在的农民空闲时间过多,不向以前那样勤快”条目上,60%的人不赞同;在“当前农民的休闲时间的方式不利于提高收入”条目上,72%的受访者不赞同;在“现阶段农民休闲方式过于单一”条目上,52%的村民不赞同;在“没有外出打工的青年农民存在过度休闲现象”条目上,60%的受访者不赞同;早“带钱打扑克、麻将是一种不文明的现象”条目上,56%的被调查者不赞同;在“适当的休闲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会质量”条目上,80%的农民赞同;在“适当的休闲有利于融洽家庭关系”条目上,87%的受访者赞同;在“农民休闲时间变长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条目上,75%的被调查者赞同。说明被调查村民对目前当地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偏差,这这可能与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低有关,本文早些时候已显示本次调研的农民的文化水平多数是小学、初中程度。因此,亟需转变农民闲暇观念,引导当地农民进行健康文明的闲暇时间消遣方式。
  5.农民的宗教信仰状况
  74%的受访村民没有宗教信仰,23%的村民信仰佛教,只有3%的村民信仰“耶稣”教(基督教)。有宗教信仰的村民也只是每年一次或者偶尔去参加宗教活动。他们信教的目的大部分是为了治病、保平安,获得帮助等。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农村地区广大农民已经不再封建迷信,但是仍有少部分村民相信迷信。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受到市场价值的冲击,信仰宗教的目的变得实际。
  (二)当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
  访谈中,6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地方政府和村委会不重视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在现实中,农村供给最多的有线电视、阅报栏。农民最希望政府建设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却是电影院、图书馆和老年活动室。可见,农民需求与农村实际供给严重脱节。
  而且,农村家里具备的文化设施不容乐观,大部分家庭有有线电视,但是大部分家庭没有健身器材、图书报纸和有线广播,有网络的家庭不足一半。在居住地3公里以内,大部分村仍然不具备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和老年活动室。可见,当地农村文化服务设施相当贫乏,应该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农民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他们有充裕的闲暇时间,却无专门的闲暇场所。
  进一步访谈发现,88%的受访村民认为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发挥作用最大。村民认为送电影、送戏下乡是当地搞得比较好的文化活动。村民坦言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的理由主要是气氛轻松,适合朋友聚会,内容丰富健康,能得到教育或享受。94%的受访者对当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满意,他们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将用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挪作他用,根本不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村民H说:“乡政府前几年还搞送电影下乡,这两年啥也不搞了。”村民W说:“很多年前,我们镇里还有一个电影院,常年不修,后来就废弃不用了,现在被乡政府自己占用,重建了作为乡干部的宿舍楼了……”说明当地农民有公共文化的需要,但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四、讨论
  缘于特殊的自然、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本次调研所在地的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较大问题。针对当地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单调和公共文化服务严重不足的现状,建议:
  (一)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高农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而农民自身存在一定局限性——文化素质较低。农民文化素质低,使得谋生手段比较原始——主要靠出卖劳动力以便养家糊口。几乎所有青壮年都外出打工谋生,留下的老人、妇女、孩子限于自身文化素养低,也没有科学利用闲暇时间的方式。相关部门应该想法设法提高当地农民的文化素养,转变农民的闲暇观念,引导农民形成科学的闲暇时间消遣方式。首先,加大宣传。大力宣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其次,应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吸引农民朋友的眼球。再次,切实组织相关文化活动,让每一位农民朋友参与其中。
  (二)构建当地农民需要的文化服务
  “需求即人们的本性”。[14]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充分反映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日益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公共文化服务是否符合农村大部分居民的实际需求,是衡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的标准。当前,我国正努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这其中最为薄弱环节在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15]。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应依据农民需求,通过农民制度性参与来决定构建什么、怎么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问题。
  (三)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及社会自治组织力量等多方参与建设。但是从目前全国各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践经验看,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都处于绝对地位,没有充分调动起社会及民间力量参与进来。当地政府由于思想认识、财政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远远达不到农民的需求。目前,江西省农村地区发展相对落后,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多方协调运行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相关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端正思想认识,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袁方.社会百科词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
  [2] 范松仁.欠发达地区农民休闲问题研究——以江西为例[J].求实,2010,07:91-95.
  [3] 丁佳,司汉武.从文化失调理论看农民闲暇生活的拓展与丰富[J].商业时代,2010,11:144-145.
  [4] 国务院公报.人民政府网[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161057.htm
  [5]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9/13/content_5087533_6.htm.[EB/OL]
  [6] 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tj/2013-11-14/c_118121513.htm.[EB/OL]
  [7] 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17jlzqh/.[EB/OL]
  [8] 今后文化建设重点向农村和西部倾斜.文化部[EB/OL].http://cn.chinagate.cn/indepths/20111h/2012-03/05/content 24811365.html
  [9] 江西省统计年鉴2013[EB/OL].http://www.jxstj.gov.cn/resource/nj/2013CD/indexch.htm
  [10] 徐涟,屈菡.点燃农村文化的星星之火[N].中国文化报,2011-12-08.
  [11] 田翠琴.农村妇女发展与闲暇时间的性别不平等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4,05:25-31.
  [12] 刘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13] 许晓芸.农民闲暇生活的特征及其优化路径——以西北黄土高原W村为个案[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36-41.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建设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受到关注。然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的发现直接关系到我国高校的就业状况和高校本科生专业的设置,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大学生就业  农经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农村基层部门、农村金融财会、农业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许多农经专业的毕业生极少愿意到农村和西部地区
期刊
摘 要:孝义市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是典型的依赖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县域经济体,近年来,孝义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城市转型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孝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煤炭产业和焦化产业转型为重点,结合孝义在农业发展、资源发展、区域发展中的转型思路,探讨了孝义市转型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孝义;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  孝义市是一个典型的以煤立市的县域经济体,作为城市主导
期刊
摘 要:国家治理是国家建立以来出现的一种政治现象,也是建设人类文明必须经历的一个程序。国家治理是变化发展的,治理国家的措施也会跟着变化,治理水平也是跟着社会发展不断向前发展的。国家治理的能力程度是检查一个国家各种组织科学性和管理水平的标尺。十八大三届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仅是我国社会转型的一部分,也是我国当前化解社会问题的主要措施。提高治理水平是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个基础环节,也是党和国家工作中
期刊
摘 要:吉登斯在《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一书中提出了很多重要的福利思想,而增强社会福利的“包容性”是他整个社会福利改革思想的目标定位。他在这本书中对“包容性”社会从概念到政策都作了分析和论述,本文通过对其“包容性”社会福利思想的解读,认为吉登斯在这本书中阐述的“包容性”实际上有机会平等、消除社会上层与下层之间的排斥、达到社会团结互助的含义。  关键词:第三条道路;包容性;平等;福利思想 
期刊
摘 要:为企业发展注入军队文化内容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军队文化集中体现在执行力、学习力、创新力“三力”上,执行力、学习力、创新力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其丰富的内涵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三者之间与企业发展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缺一不可。本文基于此,结合工作实际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对执行力、学习力、创新力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企业实现高效管理提供一定的思想基础和保障。  关键词:执
期刊
摘 要:在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一书中用了很多篇幅去阐释大众传媒在消费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大众传媒的高速发展,才有了今天的消费模拟时代。人们在这个模拟时代中逐步地消失于“符号”的海洋里。  关键词:消费社会;大众传媒;拟象世界  1.从“1”到“1”的异化与蜕变  1.1 什么是消费社会  在政治经济学上,消费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链条中最终的环节,是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
期刊
摘 要:自古以来,伦理问题一直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左右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在人类社会,正是因为有伦理的存在,人们潜移默化地树立一套套对主客观事物的衡量标准,它告知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合乎道德,什么又有悖道德,而社会对道德的定义又缺乏一个能被所有人都接受的标准。  关键词:生活中的伦理;进化论;智能设计论;道德  一.关于人从何而来的假想  以前当被问及“人是从何而来的?”这个问题的时
期刊
摘 要:当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品牌的竞争,本文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的特点,以隆庆祥企业为例,阐述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品牌建设的重点,总结了隆庆祥企业品牌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生命周期理论;品牌建设;隆庆祥  一、引言  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是产品质量之间的竞争,更是企业品牌间的竞争。随着我国企业品牌建设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企业也塑造了一批
期刊
摘 要:国家权力作为党和政府管理社会的载体,对于我国城镇化进程有着巨大的驱动作用。本文通过梳理建国以来国家权力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和控制力的演变过程,来论证国家权力介入处于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社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国家权力驱动作用的前提和手段,旨在充分发挥国家权力的优越性,降低其危害,从而推动城镇化有序发展。  关键词:国家权力;城镇化;驱动  国家权力对农村的渗透程
期刊
摘 要:当前形势下,铁路施工建设规模较大、要求高、投资规模广,并且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趋势,铁路施工项目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因此,做好铁路施工项目财务管理工作,将是铁路施工企业进入成本竞争时代的有利武器,本文主要对铁路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财务管理;铁路施工项目;资金  对于整个企业的生存发展而言,铁路施工项目财务管理是最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在运转经营中会受到外部市场环境和企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