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门诊输液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60214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研究最大限度地减少门诊输液安全隐患的改进措施,以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门诊输液室2006年1~12月接受输液的18 854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并将小儿输液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归类与分析,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把整改后2007年7月~2008年6月接受输液的19 071例患儿作为实验组。分析比较两组小儿输液的安全情况。结果:通过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降低了小儿门诊输液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不断改进输液室的设置与合理的操作流程,加强操作技术的培训以及查对与巡视等措施,并加以实施,可有效地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安全隐患 护理对策
  
  由于儿科病人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尤其是婴幼儿对口服给药不能配合,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医生往往会依病情需要而选择静脉给药,因此使门诊小儿输液量逐步上升。为了确保输液安全,我们对门诊输液室2006年1~12月、2007年7月~2008年6月小儿输液出现的安全隐患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患儿输液的安全性明显提高,从而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选择我院小儿门诊输液的患儿,将门诊输液室2006年1~12月接受输液的患儿共18 854例作为对照组,将经分析原因后采取相应整改措施后2007年7月~2008年6月接受输液的患儿共19071例作为实验组。
  方法:收集门诊输液室登记资料后,进行归类与统计分析。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 果
  
  对照组18 854例患儿,发生安全隐患有13例;其中医嘱缺陷3例、药品问题2例、穿刺因素3例、药液外渗2例、其他因素3例,发生率为007%。实验组门诊输液的患儿19 071例,发生安全隐患有4例;其中医嘱问题1例、药品问题1例、其他因素2例,发生率为002%。我们将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输液安全隐患进行了对比,可见两时间段门诊输液安全隐患有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①医嘱因素:正确的医嘱是安全输液的基础,医嘱存在缺陷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药物剂量与患儿实际年龄、病情不符。由于医药市场活跃,新药不断推出,每种药物有多种规格、制剂,同种药物有不同商品名,导致医生对新药的规格、小儿每公斤药剂量不熟悉;二是不合理配伍用药。因新药配伍禁忌对照表目前尚未公布,无法核查,可因两种药物混合后发生反应。②药品因素:个别药品存在质量问题,如注射液里有杂质,粉剂不能完全溶解等,还有些药物外包装相似,极易造成视觉混淆,如地塞米松被当成病毒唑,头孢噻肟钠被当成头孢他啶等。③穿刺因素:门诊输液室患者及家属人员众多,环境嘈杂,工作量大且较被动,护士的情绪容易急躁。大部分家长对“一针见血”的期望值较高,在未能如愿时对护士有意见,护士要是未能调整自己的情绪,耐心对家长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很容易激发矛盾,引发纠纷。④药液外渗:10个月~3岁的患儿对注射心理反应强烈,自我约束力差,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经常出现患儿用手牵拉头皮针,导致针头被拉出血管外的现象,还有因家长照顾方法不正确或穿刺的原因引起局部药液外渗,而导致局部肿胀。⑤其他因素:一是患儿因素。由于小儿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特别是婴幼儿一旦输液过程中发生病情变化,不能用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护士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将延误抢救时间。因1~3岁的患儿好玩好动,部分患儿无法在输液区完成整个输液过程,家长因缺乏医学知识或担心孩子哭闹加重病情,而顺从孩子的意愿带其到室外走动或逗留。但一些药物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可导致药效下降,还可能引起药液污染,导致输液反应或其他意外。对照组中就有2例。二是部分家长因临时有事或小孩不耐烦等原因,擅自调快输液速度,而导致心衰、肺水肿的发生,据统计有80%患者调快滴速。对照组中就有1例。三是门诊输液室病人密度大,较嘈杂,患儿同名同姓的时有出现,加上家长此时的注意力不集中,护士在核对患儿姓名时,家长容易出现错误应答,由此极易造成输错液体。实验组有2例属此情况,在注射前再次核对时才得以避免。四是患儿就诊时陪护人员较多且不配合,造成拥挤,空气流通不畅,无法严格按病种隔离治疗,易导致交叉感染。
  安全隐患相应的对策:①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监督制度:采取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重点教育,使每位护士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医嘱,护士收取输液治疗单后,必须将门诊病历医嘱与医嘱单核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药名、剂量是否有误,发现有疑问要及时与医生联系,待问题解决后方可执行。②改进输液室的设置:执行24小时在班制的特色服务,病人任何时候到达都能得到及时的治疗,给一些脱不开身的家长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还营造了和谐、温馨的治疗氛围,在输液室配备了电视机、舒适的病床及输液椅等,改变了传统的白色工作服为粉红色的护士服,降低了患儿的恐惧感,增加了护士与患儿的亲和力,从而建立了和谐的护患关系。③设置合理的输液流程:对输液流程要做合理的调整,做到接药、配药、注射、巡视,要分工明确,工作到位,责任到人,对每一环节都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④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术水平。随着门诊输液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多,护士不仅要掌握输液的相关理论和技能,还要掌握新药的药物性能、配伍禁忌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要组织低年资护士学习常见疾病的观察及急救处理方法,对于输液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应制定相关的处置流程,并创造机会让护士参加专业知识培训班的学习,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要通过操作演示、老同志带新同志等方法加强培训,熟练掌握血管的选择原则、正确的持针方法、进针的角度以及穿刺后的固定等基本知识,把“人性化服务”的理念贯穿到整个静脉输液过程中,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家长的满意度。由于患儿机体各系统功能发育不完善,生病时多表现为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所以必须加强巡视,对哭闹不安的婴幼儿要特别重视,需排除因静脉刺激、药液外渗或恐惧所致外,还警惕是否为药液过敏输液反应等所致的不适,对使用化疗药物、甘露醇、葡萄糖酸钙等必须选择大、直、部位容易观察的静脉,并在治疗单、巡视卡上记上明显标志,30分钟左右巡视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穿刺部位的情况。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在注射前简单告知家长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强调不能擅自调节输液速度和输液过程不能把孩子抱到室外,以免发生药物污染、输液反应或其他意外事件时得不到及时的抢救。
  综上所述,随着法律制度的健全和普及,患者的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由于目前新药的不断推出、小儿输液难度的加大及家长要求较高等,从而导致了小儿门诊输液安全隐患的存在。通过我们对门诊小儿输液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归类和分析,制定了改进输液室的设置与合理的操作流程、加强操作技术的培训以及查对巡视等相应的整改措施,提高了护士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有效地降低了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凌云,陈朔晖,诸纪华,等.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28.
  2 王虹,扬小文.输液滴速问题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4,21(11):46.
  3 傅卫青.门诊输液室患儿的安全管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8):746.
  4 许美珍.急诊输液病人的安全管理.护理学杂志,2001,16(4):309.
  5 洪楚云,叶小芳.门诊输液中心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与防范措施.现代临床护理,2006,3(6):69.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上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分别从医务人员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社会因素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并说明剖宫产的利弊,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的主要方法,但剖宫产也会带来较多的手术并发症,提倡在母婴安全的前提下自然分娩。  关键词 剖宫产率 相关因素 护理干预    相关因素    医务人员因素:医务人员为了避免医疗纠纷而放宽剖宫产指征,对剖宫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5年4月~2008年8月收治各种原因造成的断指(趾)病人200例,经再植手术后,成活患指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效果可靠。本组200例,利器伤50例,撕脱伤112例,绞轧伤38例,男145例,女55例,年龄18~40岁,成功185例,失败15例。  术前准备:①手术间的准备:手术间常规清洁消毒,室温控制在25~28℃,湿度50%~60%。②器械准备:手外科清创包、显微器械
期刊
关键词 胎膜早破 观察 护理措施    资料与方法    2004年9月~2008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7608例,发生胎膜早破患者613例,符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妇产科学》第6版标准;年龄19~40岁,平均29岁,初产妇492例,经产妇121例;孕周28周~42周,孕36周以下112例,36周以上501例。  胎膜早破距分娩时间1~5小时346例,6~12小时181例,13~24小时50
期刊
关键词 剖宫产 护理    资料与方法    本组剖宫产术式全部为硬膜外麻醉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年龄24~42岁。第1胎123例,第2胎88例,2胎以上28例。其中,单胎197例,双胎43例。分娩过程中因异常情况急症手术157例,择期手术83例。术后出现腹部疼痛108例,寒战75例,低血压23例,发热22例,母乳不足15例,尿潴留12例。    护理问题与原因分析及对策    疼痛:一般术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行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方法:对78例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经治疗平均35天,眼压降至手术值,及经过术前与术后的精心护理和对术后并发症的严密观察及护理措施的及时落实,患者眼压升高、眼痛、视物不清、恶心、呕吐等症状均消除。结论:对患者进行术前精心准备和术后细心护理及对术后并发症的严密观察及护理措施的及时落实,是提高疗效,提高治愈率
期刊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肾病 预防 护理    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识别    糖尿病患者6个月内连续尿检有3次微量白蛋白尿在20~200μg/ 分,且排除其他可能引起UAER增加的原因,如泌尿系感染、心力衰竭、运动、原发性高血压、酮症酸中毒等,即可诊断为早期DN。  DN的预防  血糖控制:纠正代谢紊乱和严格控制血糖于正常水平是预防及治疗DN的关键。控制血糖主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饮食疗法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39例肝癌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围术期整体护理。结果:除3例高龄患者于术后2周内因肝功衰竭并出血死亡,其余32例做1次,104例均做2次以上,临床效果良好。结论:加强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整体护理,是保证肝癌介入化疗术成功的关键,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效提高生存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围术期 整体护理    资料与
期刊
摘 要 目的:调查新生儿院内感染情况,帮助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通过对长春某医院重症监护室(NICU)1990年度相对隔离室改进后与2003年度院内感染发病率的比较,以及1990年度院内重症监护室感染疾病的分布,制定加强在职教育,加强呼吸道管理、基础护理,强化医院消毒效果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等防治措施,减少NICU患儿院内感染的机会,应用临床信息系统提高护理质量。结果:科学性、先进性的预防控制
期刊
临床资料    2001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30例破伤风患者,男26例,其中1例为幼儿,女4例。    护 理    用药护理:按医嘱准确、及时使用TAT、镇静解痉药、肌松剂、抗生素、降温药等,观察并记录用药后的效果。保持输液通畅,在每次抽搐发作后应检查静脉管道,防止因抽搐引起的输液管堵塞或脱落而影响治疗。  呼吸道的护理:是破伤风患者护理的重点,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对破伤风病
期刊
手术病人入院后,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将会减轻、消除病人的紧张与恐惧,使病人入院后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医护工作,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促使病人康复。现将10余年的临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恐惧不安:病人入院后尽快了解病人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对病人表现出的恐惧不安情绪,要耐心劝说,向病人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的程序,时刻注意病人的心理变化,以消除病人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