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之我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好数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严密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几点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主动性渐进性互动性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正在推行素质教育,以便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现代数学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受升学等因素的影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讲究实效”,只重视讲授基础知识而忽视学生对数学的真正理解,对思维方式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高顾及甚少,使学生的思维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难以提高。在此我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强化思维训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1.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要使学生学好数学,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其次,教师要把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数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数学能力都离不开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灵活性、敏捷性、严密性、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程度,是否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自如,灵活变通。教师应该注意指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迅速性和直接性。有了敏捷的思维,学生才能更简捷地分解题目,提高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该项做专门性训练,比如限时解题、以果求因等训练。思维的严密性表现为思维过程要符合严密的逻辑规则,学生由于审题马虎造成遗漏条件,或者由于思维过程跳跃性太大等原因,往往造成解题错误,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此现象,可以把类似的“陷阱”题整理出来强化训练,而且要严格要求学生一开始就写清每一步推理过程。思维的批判性是指能够严格、仔细地思考问题,客观地检查与评价自己的思维过程与思维结果,并对此加以调整和校正。
  
  2.增强学习的渐进性
  
  高中数学对于初中数学而言,绝对是知识深度、广度、能力要求的一次飞跃。高中数学许多部分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值的求法、排列组合的实际应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立体空间概念等。现状是:学生年龄小,经验有限。不少学生容易急躁,贪多求快,囫囵吞枣,取得一点小小成绩就骄傲自大,遇到一点小小挫折就一蹶不振,对数学“谈虎色变”。这些都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应对这一挑战的重担就落在了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和研究教学方法的二线教师肩上。高中数学教学的首要原则就是“循序渐进”。有的教师眼中只有高考一个目标,一味地赶进度,使劲往学生脑子中灌。其实这样适得其反。数学学科肩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实用性,对能力要求特别高。所以如果数学教学不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必然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掉队,不仅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影响其成绩,这种“能力分流”的情况对于教学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所以数学教学一定要讲究“活”,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对能力强的同学针对性培养其自学的能力。由于新课程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多样性的基本理念,因此新课程的讲授需要新方法,应该与时俱进,对以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加以改进。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師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数学学科的本身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考虑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只限于对概念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而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因为新观念中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想,而且包括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掌握方法、形成思想,学生才能终身受益。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创新发展,启迪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
  
  3.强化学习的互动性
  
  1.心境的创设。教师要注意心境的创设,以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教师要严格控制讲授的深度和难度,使大多数学生能消化吸收,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素材。高中数学更多地注意论证的严密性和叙述的完整性,整体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因此,高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利用好初中知识,由浅入深过渡到高中内容,利用旧知识衔接新内容。高中教师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做到心中有数,高中数学新授课就可以从复习初中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新内容。如在讲立体几何时要先引入初中平面几何的概念与相关公理、定理。
  2.情境的创设。高中数学教学要注重创设数学情境,增加感性认识,特别是在讲授一些著名的、重要的定理时,要创设情境,尽量做到再现数学家的发现过程,在同等情境下让学生去探索,并进行引导,使他们达到真正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引入勾股定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这是一个基本定理,传统上认为是由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所证明。据说毕达哥拉斯证明后即宰了一百头牛庆祝,因此又称“百牛定理”。在中国,《周髀算经》记载了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相传是在商代由商高发现,故又称之为商高定理;三国时代的赵爽对《周髀算经》内的勾股定理作出了详细注释,作为一个证明。法国和比利时称为驴桥定理,埃及称为埃及三角形。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叫做勾,较长的直角边叫做股,斜边叫做弦。教师最好能把伽菲尔德证明勾股定理的故事也讲出来。
  3.多媒体应用。应用多媒体有几大好处。首先,可以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再次,有利于突破难点;最后,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组织教学,促进思维过渡,注意理论观点对数学思维活动的反指导作用,注意从具体的时间活动中发展并丰富数学教学观念系统。数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思想,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教材内容等,积极引导学生思维,教会学生思维,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开展《内经》消渴证治理论研究,揭示《内经》消渴证治理论的医学内涵,认识《内经》消渴证治理论对后世相关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影响,为目前中医临床消渴病的诊治提供理论参
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以发散思维为重要标志。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我认为不仅要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必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性。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在解题过程中,已知和未知的沟通,解法的正确选取,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的引导。数学思想方法是思维导航的“指南针”,只有正确熟练地运用数
[目的]研究新疆4大酿酒葡萄产区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为构建新疆酿酒葡萄主产区的微生物菌库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从新疆酿酒葡萄主产区采集土壤样品,提取总DNA,通
摘要: 改革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環,本文从培养数学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指导学习方法,给学生学习的钥匙;鼓励质疑,使学生激起向权威挑战的勇气;鼓励学习创新,让学生学有创见四个方面探讨了数学探索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数学学习探索能力培养  
数学教育的实践和历史表明,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明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学生成才观,准确定位数学教学内容,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选择合适的高职学生的教材,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数学教育对高职学生不可或缺    1.高职数学教育有助于学生提高掌握职业技能的能力。  从职业学校开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之一。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转变“封闭式”教学观念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性的建构活动,而并非对于知识的被动接受。有的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教师应教会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创造性地去学习。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在课堂里语言是教师使用最多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把要传授的知识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通过教师的语言轻松获得知识,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因此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数学课的语言艺术体现在下述几点。    1.教学语
摘要: 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达、计算、推理、交流、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方面。本文依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符号感的培养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符号感 培养    新课标指出:“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
课后习题是一座蕴藏含量十分丰富的矿山,只要你去开发就会挖到意想不到的矿物。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虽有不少创新和改革,但大部分试题的原型还是取自课后习题。  例如1:△ABD、△AEC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BE=DC。  本題是八年级上册14.3的第八题。现将原题图中的任意角改成直角,其他条件不变,这就成了2007年的黄冈市中考题。所以,我们复习时需改变传统的那种“以多取胜,以量取巧”的做法,深入
所谓“学程导航式”是一种在新课标引领下,强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方式。“学程导航式”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点“人”,特别是把学生看作重要的资源因素,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和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在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自学后的起点实施教學,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