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与编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探讨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chouzhu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成了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文章以数控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 以《数控车床与编程》为例,阐述了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认识, 并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对实训环境、课程与配套教材、师资队伍等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数控车床与编程;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4-0072-02
  Abstract: For Hig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 has become an advanced teaching method. Taking the CNC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NC lathe and programming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expound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analyzes Practic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w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environment, curriculum and supporting materials, teachers. It also expounds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he real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process.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 the CNC lathe and programming; teaching process
  一、理实一体化一体化教学概念
  “理实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育与教学、学习与训练的理念、模式和体系,是中国传统的“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的体现,是西方职业教育领域“行动导向”、“职业导向”、“做中学”、“双元制”等思想、理论和实践的概括和运用。这种教学法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数控专业的应用
  数控技术专业是我校的省级示范性专业,最早实施了一体化教学模式。针对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数控车床与编程》课程是其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依托数控车削加工中的典型案例,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讲解相关的工艺知识、编程知识及操作加工方法。作为我校的精品课程,主要特色如下。
  (一)编制模块化教学配套的教材
  在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本课程原有的课程结构、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组织教研室教师编写了一套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的《数控车床与编程》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内容按照零件的加工难度分成若干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含一个零件完整的工作过程,即:工艺、编程、检验、加工、检查。教材降低专业理论的重心,突出与实践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在结构和内容上以项目任务为驱动,侧重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过程。校本教材中充分体现了教、学、做。
  (二)理论实践环境真实化
  实验设备是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为了开展课程,我院建立了智能装备制造实验室,柔性制造系统实验室,CAD/CAM实训室,其中数控加工中心5台、数控车床4台、计算机80台,数控仿真系统节点80台,保证两个教学班的顺利课程进行。这些实验室和设备为数控理论实践教学的环境真实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内完成零件的编程、仿真加工、实际加工整个完整过程。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三)教师双师化
  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学校制定了系统的教师培养计划,先后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让专业教师到企业中进行顶岗锻炼,每年每人至少到企业实践1个月,这样我们的教师不但可以了解专业的最新发展和发展趋势,还可以真实的接触企业,参与企业生产,使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得到更好的锻炼。
  三、成功的教学案例
  以该零件图为教学案例,在授课过程中,按照如下教学环节,把零件的实际加工工艺过程转化为课程语言,引导学生完成课程的项目化教学。
  (一)分析零件图纸信息
  选择使用数控车床完成图1所示零件的加工,本零件为配合体,零件1与零件2相配,配合锥面用涂色法检查,要求锥体接触面积不小于50%。选定零件1毛坯为:¢50×97、零件2毛坯为:¢50×46,按图纸要求完成零件节点、基点计算,设定工件坐标系。
  (二)制定正确的工艺方案
  (1)粗、精加工加工零件1左端外型。
  (2)切5×¢38两槽。
  (3)用G71粗加工工零件1左端内型,用G70精加工工零件1左端内型。
  (4)调头较正,手工车端面,保证总长95,打中心孔,顶上顶尖。
  (5)用G71粗加工工零件1右端外型,用G70精加工工零件1右端外型。
  (6)切4×¢24槽。
  (7)用G76螺纹复合循环加工M27×1.5外螺纹。
  (8)用G71粗加工工零件2内型,用G70精加工工零件2内型。
  (9)切5 ×¢28内槽。
  (10)用G76螺紋复合循环加工M27×1.5内螺纹。
  (11)将件2旋入零件1,粗、精加工件2外型。
  (三)刀具选择及切削参数的选择(见表1)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数控编程的教学中使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实际案例驱动教学过程,改变传统的数控系统指令教学方式,将“数控编程即是对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G代码的表达”的思想贯穿于教学,充分发挥实践环节的作用,实现数控编程知识传授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编程的适应性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虹.数控设备与编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浅谈“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科创导刊,2012,3.
  [3]邓刘生.浅谈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12,5.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不同弯度的铜镍合金管道在海水冲刷下的腐蚀规律,为弯头腐蚀控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铜镍合金在海水中的极化曲线作为边界条件,通过k-ε湍流模型模拟30°、45°
影响高校课堂教学的因素较多,文章认为"既有信息"是在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关注的要素。通过以市场营销学课程为例,经过两次问卷调研,确认了大学生"既有信息"的存在,明确了其价
目的建立固体发动机在海上值班时的长时域振动载荷谱,对振动造成的发动机药柱损伤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数据实测获得了固体发动机值班时的部分载荷,使用非参数雨流矩阵外推法和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摘 要:“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不但具有理论素养还具有实践能力,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岗位需求,文章从江浙沪地区各选一所高校来分析此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工作室制的结合情况。  关键词:环境设计; 教学模式;工作室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21-0009-02  Abstract: Th
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中的核心技术,SIP协议作为下一代网络最重要的协议之一,已经被广泛应用于VoIP系统中。 SIP协议无法支持SIP信令和媒体流的NAT穿越,从而限制了其在广域网上
目的评估某光学平台初始设计方案在随机振动条件下的稳定性是否满足设计指标,并提出设计改进方案。方法基于随机振动条件下结构相对位移的理论研究,建立动态载荷下结构相对变
目的提高环氧涂层的耐候性能,简化多层涂层体系的施工工艺。方法以氨基官能团硅树脂和聚酰胺为固化剂,共同固化环氧树脂,利用硅树脂中聚硅氧烷链段的表面迁移特性,制备得到一
在立体匹配技术中,宽基线匹配技术具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宽基线条件下,由于摄像机视点范围的变大,使得同一空间目标在两视图上的方向和尺度都发生变化。同时,透视变形使得目标的形状也发生变化,所以需要选择具有仿射不变特性的局部特征实现立体匹配。文中对近年来的基于特征的宽基线立体匹配技术进行了归类总结,包括特征提取算法及算法分析、相似性度量方法以及误匹配的剔除算法等。最后指出了宽基线立体匹配算法迫切需要解
目的研究分析东海某一海上平台海水用篮式过滤器发生的腐蚀和堵塞事故原因。方法从海洋平台海水系统用篮式过滤器的原理、工艺流程、材料选择、滤网精度,滤芯设计、人工操作
针对目前的产品设计知识表示模型或是只局限于产品设计的某一阶段,或是局限于某一设计领域,对产品设计知识的概念存在着分类不清等不足,文中提出一种产品设计知识本体构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