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可的故事,应该从一个叫做《中戏军团》的视频说起。这个原创视频在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上获得超高点击量和评论数,是一场集结了包括陈道明、胡军、姜文等“中戏男神”霸气强悍、英姿飒爽的军装秀。苏可凭借《一代枭雄》“沙里宾”一角帅气出镜,引发广泛关注。穿上军装的苏可,虎虎生威,精神抖擞;换上西装的他,气质沉稳,运筹帷幄。在影视圈风生水起的他也是中戏老师,翻开他的履历你会发现: 童年时期就跟随谢铁骊导演拍了电影版《红楼梦》,深得刘晓庆喜爱,童星身份入行却始终保持低调,不以为意……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留校任教,潜藏在娱乐圈的大学霸非他莫属。苏可给我的第一印象比想象中“高冷”,但是话匣子一旦打开,他却比屏幕上“接地气”,即便是采访安排在他刚指导完学生话剧彩排,马不停蹄赶到现场的他,也丝毫没有倦意,娓娓道来一个从军装说起的故事。
穿上军装不只“撩妹”
《太阳的后裔》火出天际,与男一号的军人身份有着莫大关系。而坊间向来有军人的“寸头”是检验一个男生帅气与否的唯一标准一说。在这一点上,苏可赢在了起跑线上。《一代枭雄》“沙里宾”一角简直是为他量身打造,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人物,“精忠报国,傲气凌人,强势果断,深沉内敛……”这个男人是复杂且多变的。垮垮的枪,却有着坚强的胸膛,宽宽的肩,上面曾经压着家国的重担。能够完美诠释出这个角色与苏可军人家庭出身有着莫大的关系。
换句话说,从小便有的“军人情结”让苏可能够成功驾驭“沙里宾”。苏可在部队大院长大,爸爸是指挥家、作曲家,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原团长,妈妈是空政歌舞团的歌唱家。受到来自部队文艺工作者家庭日积月累的熏陶,他从小便对艺术心存偏爱。如果说《一代枭雄》“沙里宾”一角奠定了苏可“军装杀”的群众基础,那么年初的谍战大戏《潜伏在黎明之前》中的双料间谍大反派“萧文华”便是苏可在“军装控”中的全面逆袭。何以见得?
苏可饰演保密局高级特工“萧文华”,英气十足,眼神坚毅,男子汉气概十足。在剧中,他有不少打斗戏份,精湛演技和高超身手吸引众多观众眼球。与胡军、杨烁三人搭戏,激情十足。现在回忆,苏可称,“《潜伏在黎明之前》故事环环相扣,剧情错综复杂,‘萧文华’一角非常具有挑战性,我想把他演得又酷又帅,内心很丰富。”苏可的想法最终在屏幕上得以完美呈现。有人说,身高一米八一,五官清秀俊朗的苏可“穿上军装便可撩妹”,而我却认为,苏可的帅气,不光源于外在形象,更在于他对角色有自身的解读,走心而非“走肾”。
为演戏常常“走火入魔”
《潜伏在黎明之前》中的三大硬汉,都是《中戏军团》中可圈可点的人物。他们在戏里“缠绵纠葛”,在戏外也有着剪不乱理还乱的关系,胡军算是中戏的大师兄,杨烁小一些,苏可是中戏老师但也是两人的师兄弟,师出同门的三人在片场是什么状态?令人诧异的是,他们平时在生活中无话不说,可是在拍摄过程中,三人张口闭口都在聊戏。“这与演员的创作习惯有关系,我在进组之前看剧本,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进组后,我的脑子里想的全部是这戏该怎么演,这个角色该如何表达,甚至会变得有点走火入魔。”
苏可的这个状态和王志文等人很像,他们都把片场当成了战场,进入片场便所向披靡,正是因为喜欢,才有了这份执念,工作起来才能够达到走火入魔的状态,“虽然拍戏的过程很苦很累,但是当你在修改剧本磨合台词的时候,这是享受的过程。不经过努力,你是无法撞大运的。”每次拿到剧本,苏可都要反复研读,“第一遍是解剖这个剧本,第二遍着重塑造这个人物,既要用心去感受这个人物又要真实地表现出来。而不是去演,演出来的东西太假了。”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苏可在塑造《最后诊断》的“沈知鱼”时,大众对苏可出色的表演功力尤其认可,但是苏可也因为投入太猛,用情太深,致使杀青后对这个角色迟迟难以“出戏”,“沈知鱼”是留美的医学博士脑外科医生,在自己的事业上精益求精,有高度的责任感,在经历了困难曲折最后获得了成功。他是常人眼中的社会精英分子,也是每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社会成员,他喝闷酒、耍酒疯,也会弹吉他用以发泄抑郁的情绪和自娱。这个角色很出彩,也让苏可对人性感触很深,“这其实是一部讲嫉妒心的作品,人的嫉妒会让你丧失良知……”苏可就是这样,对人物的内核能够抽丝剥茧,一语中的。
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典范
与苏可交流不像跟一般演员交流,因为表演系老师的这一身份,他具备师者言传身教的天然秉性,现实主义表演学派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作为“体验派”,要求的不是模仿形象,而是“成为形象”、生活在形象之中,并要求在创造过程中有真正的体验。而苏可认为,表演除了学习现实主义,也应该去尝试体验布莱希特、周星驰的无厘头等各种各样不同的表演方式。学富五车的苏可在片场时常会跟导演、演员们讲戏。苏可曾说,“演员和老师就像两只手,伤哪一只都不行。”殊不知,这两个身份在苏可身上呈现出来的,正是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典范。
时下流行“小鲜肉、小鲜花”,作为演员和老师双重身份加持的苏可怎么看待这一现象?作为演员,他说,“我理解小鲜肉受欢迎,存在即合理,这是由市场、观众共同决定的。”的确,商业的属性无可厚非。而作为老师,苏可说,“我当然希望我的学生外在形象气质都好,但从专业角度看,外在只是一个方面,内在素质、个人修养、理解力等对于演员来说才是重要的。生活中有各色人等,演员也需要演绎生旦净末丑。”不管是老师还是演员,苏可认为“演技”和“颜值”都不是矛盾对立的,你看苏可的学生,王凯、邓超等个个都是颜艺俱佳,各有担当。
那么问题来了,要如何提高演技呢?听到这个问题,苏可淡然一笑,再次提到了真理——“功夫在戏外”。“这不是说你拿到剧本后,在演戏时间之外去用功。而是体现在一个人对待每一天的态度,每经历一件事情的感受,你对周围的观察与感悟……”初见苏可可能会觉得他腼腆,但从他眉宇间透露出的聪慧与灵气,也许正是很多人口中“演员这一职业是靠天吃饭”的真实写照,而他在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后,也不忘辛勤躬耕,这样的师道风骨 与艺者典范会让他的路越来越坦荡。
穿上军装不只“撩妹”
《太阳的后裔》火出天际,与男一号的军人身份有着莫大关系。而坊间向来有军人的“寸头”是检验一个男生帅气与否的唯一标准一说。在这一点上,苏可赢在了起跑线上。《一代枭雄》“沙里宾”一角简直是为他量身打造,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人物,“精忠报国,傲气凌人,强势果断,深沉内敛……”这个男人是复杂且多变的。垮垮的枪,却有着坚强的胸膛,宽宽的肩,上面曾经压着家国的重担。能够完美诠释出这个角色与苏可军人家庭出身有着莫大的关系。
换句话说,从小便有的“军人情结”让苏可能够成功驾驭“沙里宾”。苏可在部队大院长大,爸爸是指挥家、作曲家,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原团长,妈妈是空政歌舞团的歌唱家。受到来自部队文艺工作者家庭日积月累的熏陶,他从小便对艺术心存偏爱。如果说《一代枭雄》“沙里宾”一角奠定了苏可“军装杀”的群众基础,那么年初的谍战大戏《潜伏在黎明之前》中的双料间谍大反派“萧文华”便是苏可在“军装控”中的全面逆袭。何以见得?
苏可饰演保密局高级特工“萧文华”,英气十足,眼神坚毅,男子汉气概十足。在剧中,他有不少打斗戏份,精湛演技和高超身手吸引众多观众眼球。与胡军、杨烁三人搭戏,激情十足。现在回忆,苏可称,“《潜伏在黎明之前》故事环环相扣,剧情错综复杂,‘萧文华’一角非常具有挑战性,我想把他演得又酷又帅,内心很丰富。”苏可的想法最终在屏幕上得以完美呈现。有人说,身高一米八一,五官清秀俊朗的苏可“穿上军装便可撩妹”,而我却认为,苏可的帅气,不光源于外在形象,更在于他对角色有自身的解读,走心而非“走肾”。
为演戏常常“走火入魔”
《潜伏在黎明之前》中的三大硬汉,都是《中戏军团》中可圈可点的人物。他们在戏里“缠绵纠葛”,在戏外也有着剪不乱理还乱的关系,胡军算是中戏的大师兄,杨烁小一些,苏可是中戏老师但也是两人的师兄弟,师出同门的三人在片场是什么状态?令人诧异的是,他们平时在生活中无话不说,可是在拍摄过程中,三人张口闭口都在聊戏。“这与演员的创作习惯有关系,我在进组之前看剧本,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进组后,我的脑子里想的全部是这戏该怎么演,这个角色该如何表达,甚至会变得有点走火入魔。”
苏可的这个状态和王志文等人很像,他们都把片场当成了战场,进入片场便所向披靡,正是因为喜欢,才有了这份执念,工作起来才能够达到走火入魔的状态,“虽然拍戏的过程很苦很累,但是当你在修改剧本磨合台词的时候,这是享受的过程。不经过努力,你是无法撞大运的。”每次拿到剧本,苏可都要反复研读,“第一遍是解剖这个剧本,第二遍着重塑造这个人物,既要用心去感受这个人物又要真实地表现出来。而不是去演,演出来的东西太假了。”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苏可在塑造《最后诊断》的“沈知鱼”时,大众对苏可出色的表演功力尤其认可,但是苏可也因为投入太猛,用情太深,致使杀青后对这个角色迟迟难以“出戏”,“沈知鱼”是留美的医学博士脑外科医生,在自己的事业上精益求精,有高度的责任感,在经历了困难曲折最后获得了成功。他是常人眼中的社会精英分子,也是每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社会成员,他喝闷酒、耍酒疯,也会弹吉他用以发泄抑郁的情绪和自娱。这个角色很出彩,也让苏可对人性感触很深,“这其实是一部讲嫉妒心的作品,人的嫉妒会让你丧失良知……”苏可就是这样,对人物的内核能够抽丝剥茧,一语中的。
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典范
与苏可交流不像跟一般演员交流,因为表演系老师的这一身份,他具备师者言传身教的天然秉性,现实主义表演学派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作为“体验派”,要求的不是模仿形象,而是“成为形象”、生活在形象之中,并要求在创造过程中有真正的体验。而苏可认为,表演除了学习现实主义,也应该去尝试体验布莱希特、周星驰的无厘头等各种各样不同的表演方式。学富五车的苏可在片场时常会跟导演、演员们讲戏。苏可曾说,“演员和老师就像两只手,伤哪一只都不行。”殊不知,这两个身份在苏可身上呈现出来的,正是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典范。
时下流行“小鲜肉、小鲜花”,作为演员和老师双重身份加持的苏可怎么看待这一现象?作为演员,他说,“我理解小鲜肉受欢迎,存在即合理,这是由市场、观众共同决定的。”的确,商业的属性无可厚非。而作为老师,苏可说,“我当然希望我的学生外在形象气质都好,但从专业角度看,外在只是一个方面,内在素质、个人修养、理解力等对于演员来说才是重要的。生活中有各色人等,演员也需要演绎生旦净末丑。”不管是老师还是演员,苏可认为“演技”和“颜值”都不是矛盾对立的,你看苏可的学生,王凯、邓超等个个都是颜艺俱佳,各有担当。
那么问题来了,要如何提高演技呢?听到这个问题,苏可淡然一笑,再次提到了真理——“功夫在戏外”。“这不是说你拿到剧本后,在演戏时间之外去用功。而是体现在一个人对待每一天的态度,每经历一件事情的感受,你对周围的观察与感悟……”初见苏可可能会觉得他腼腆,但从他眉宇间透露出的聪慧与灵气,也许正是很多人口中“演员这一职业是靠天吃饭”的真实写照,而他在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后,也不忘辛勤躬耕,这样的师道风骨 与艺者典范会让他的路越来越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