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剂效应:弊大于利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tou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春天,在江浙沪一带首先爆发的H7N9型禽流感刚刚出现不久,江苏省卫生厅就官方发布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的中医药方,板蓝根冲剂赫然在列。不少市民为此到各大药店疯狂抢购板蓝根,造成板蓝根脱销。值得玩味的是,早在10年前的SARS病毒侵袭我国大陆时,板蓝根也曾被推到“前线”,号称可以防治“非典”。也难怪网友戏言道:“十年了,病毒都换届了,板蓝根却依然是主治。”
  板蓝根到底能不能防治H7N9这种新型的禽流感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估计是不太靠谱的。别说是H7N9,就是普通的感冒,板蓝根也只能起到清热解毒、缓解症状的作用,其实,由于感冒病毒的变种太多,现在的医学水平还没有高到可以发明出一种有效地治疗各种感冒病毒的药剂,因此说什么用板蓝根能防治新型流感病毒纯属无稽之谈。
  被当成安慰剂的板蓝根
  这些连普通人都懂的道理,政府卫生厅的医疗专家就想不到吗?为什么从SARS开始到H1N1、再到H7N9,板蓝根都是官方发布药方时必不可少的一味药呢?其实这里面有着相当大的学问。
  我们都知道,在医学上有一种很神奇的“安慰剂效应”,是说当病人相信自己吃下的药剂能够治愈自己的疾病时,即使他们吃下的只是普通的、没有任何作用的糖粒,也能产生与特效药相近的效果。很多医学家都在研究安慰剂效应产生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明确的原因,不过这并不妨碍安慰剂效应被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当中,帮助医生们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想要安慰剂生效,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让患者坚定地相信,自己吃下的药剂可以治愈自己的疾病。如果患者对药剂的作用深信不疑,那么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他的病很有可能得到缓解甚至治愈,这也许是因为信念使得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的强大的自愈功能被激发出来了。而建立信任则是一切的安慰剂效应得以实现的基础。
  一般来说,普通人对于专家或者是权威都会有一种天然的信任,因此比较容易相信他们的判断。所以安慰剂效应才能每每在临床治疗中起到奇效。而板蓝根在防治流行性感冒的过程中,实际上也起到了安慰剂的作用。政府想要利用医疗机构的权威性使普通市民相信板蓝根拥有防治新型流感的功能,如果人们真的坚信不疑,或许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稍稍抑制H7N9禽流感病毒。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板蓝根呢?答案很简单,因为板蓝根是一种最“草根”的中药,在各个城市的各大药店都能轻易购买到,而且它价格便宜,即使需求量大也能够保证供货,更妙的是,普通人即使没生病,少量食用板蓝根也不会对身体产生太坏的影响。当人们知道有这样一种人人都能买到的廉价药材可以防治可怕的流行病时,对这种疾病的恐慌就会降低很多。否则,如果卫生厅发布信息说,目前没有办法防治H7N9,人们的恐惧情绪就会更甚,这样不仅对治病无效,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副作用惊人的安慰剂效应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政府选择板蓝根当安慰剂还真是明智之举,但殊不知,安慰剂效应的副作用也同样惊人。安慰剂虽然在某些情况下的确有效,但是它的疗效与真正的药品相比还是有所差距的。而且安慰剂如果短期内不能见效,病人的信心丧失后,安慰剂就再也没有效果了。
  更严重的是,如果被患者发现自己其实服用的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而是安慰剂,被欺骗的怨恨和愤怒还有可能使得患者与医疗者之间的信任全盘崩溃,甚至带来夸张的“反安慰剂效应”——当患者不相信一种药品可以治疗自己的疾病时,即使这种药品真的可以治病,但却无法在这样的患者身上起到应有的效果。
  现在政府使用板蓝根当安慰剂,利用的就是民众对于政府权威的信任感。可是一旦民众发现其实政府滥用了自己的信任,很可能会造成极端的反向效应,使政府的公信力大幅度下降。
  其实安慰剂效应的运用远远不止发生在医药学的领域,在我们如今的生活中,也时常见到,而其副作用也同样大得惊人。比如在过去的一些自然灾害或特大交通事故中,政府曾瞒报少报死亡人数,其目的是想要减轻大众的恐惧,以免造成大范围的恐慌。如果说政府出示的经过缩水的死亡人数就是一种安慰剂,那么当人们发现它其实不过是一副“假药”之后,安慰剂的负面影响也就浮出了水面。到后来,一旦发生特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公众在面对政府公布的死亡人数时,往往第一反应就是“肯定死的比这人数多得多!”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即使政府公布的明明是准确的人数,公众也要在心里为这个数字翻上几倍,人们自己吓自己,很容易造成不良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想要利用“安慰剂效应”一定要谨慎小心,而且不要不管场合随意滥用,否则一旦“安慰剂”被看破,人们对于权威者的信任就会毁于一旦,甚至还会为未来埋下不信任的种子,起到反效果呢!
其他文献
蜂鸟是世界上已知最小的鸟类,最小的蜂鸟体长只有5.5厘米,它们和蜜蜂一样主要以吸食花蜜为食。不过,虽然它们已经比普通的鸟类小了很多,但仍然不能像蜜蜂那样钻进花朵里采蜜。为了获得食物,蜂鸟也有自己的办法。它们长着长长的喙,通过快速地扇动翅膀可以让自己保持悬停。这样,它们就可以像打针一样将喙直接插入花朵,悬停在空中吸取花蜜。同时,蜂鸟还有一项独一无二的特技——倒飞。这样,它们饱餐之后就可以利用倒飞的方
病人为什么反应迟钝?  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得了流感,在床上躺了好几天之后,你发现自己这几天突然变得很笨,记忆力大幅衰退,学习新知识变得很困难。人们通常认为,疾病让大脑的反应速度变慢了。然而,大脑和脊髓组成的中央神经系统一直就是一个“紫禁城”,当血管中的血液流向大脑中枢时,就会遭遇到捍卫大脑中枢的“城墙”——血脑屏障。血脑屏障可以阻止血液中的很多有害物质进入脑组织,只允许葡萄糖等必需分子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公元前1341-1323年)在18岁上就神秘地死了。自1922年,他的保存完好的坟墓被挖掘以来,在考古学界,他的死因成了争论的热点。有的说他死于谋杀;有的说他是被毒蛇咬死的;有的说他死于疾病,至于什么疾病,又有麻风病、疟疾、血友病和肺结核之争;还有的干脆认为他是从轿子里跌下来摔死的。  但是所有这些死因猜测都忽略了一条很重要的线索:图坦卡蒙死前拥有一副非常女性化的身材,比如大乳房
狗是人类最早驯服的动物之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狗与人类建立了密切而又复杂的关系。人们对狗是如此的宠爱,把它视为朋友,视为家庭的一员。狗不仅聪明、活泼、忠诚,而且还很会讨主人的欢心。但狼在人们的心目中,却是那样的可恶和凶残,一提起狼,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起狼子野心、狼狈为奸、恶狼当道等成语。  事实上,狗是由狼而演化来的,始终和狼十分相近。科学家曾在4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化石附近找到狼的化石,
克莱尔·切斯金是个普通的美国人,因为眼睛受损而一直活在昏暗的世界里。她只能勉强看到离她特别近的大型物体;她可以分辨出人们的面部轮廓,却看不清他们的表情;同样,她可以看到高楼大厦的大致形状,却看不到大厦更具体的细节;看远处的物体?更是想都别想。  不过现在,切斯金的世界逐渐“亮”了起来,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种新式仪器。这种新型的仪器安装有摄像仪,能够便捷地将所摄到的景象转换成一系列声音信号,即声景,
大脑有个“体验模拟器”  想象一下,假设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后1小时了,你会用这1小时做什么呢?你会不会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到最奢华的饭店大吃一顿呢?或者冲到上司面前细数你对他的种种不满,将这些年积压在心中的怨气全部发泄出来?或者拿着把刀将你的仇人大卸八块?你具体会做什么很难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人生的最后1小时里,多数人会做一些平时不敢做或不能做的事。  与想象自己的生命戛然而止不同,当我们知道自己前
一位老爷爷接小孙子放学,见他耷拉着脑袋,两眼还饱含泪珠,经再三盘问,原来是老师让他画老虎,他却把老虎的鼻子画歪了,老师当堂指出来,同学都哄然大笑,因而他感到很委屈。这时,孙子满脸疑惑地问爷爷:“爷爷,你不是总夸我挺聪明的吗?为什么今天我就不聪明了呢?”经孙子这么一问,爷爷有点不知该怎样回答,陷入了沉思中:这孩子连这点小挫折都经受不了,是不是别人夸他聪明太过了,以致于他认为自己聪明做任何事就都会成功
奇特的穿门实验  2011年 ,美国圣母大学的加百利·雷万斯基教授在一个实验中发现,我们日常进出的大门似乎是个不祥之物,因为它可以偷走我们之前的记忆。在实验中,参与者要从一张桌子上拿起一件物品,放进包里,然后走到另一张桌子前放下。这两张桌子有时是放在同一个大房间里;有时则是分别放在两个房间里,参与者需要穿过一扇门才能到达另一张桌子。当参与者经过一扇门或在同一个房间内走过相同的距离时,研究者会询问他
“临时抱佛脚”也有效  在学习当中,很多学生都有“平时书本扔一边,考前熬夜抱书念”的现象。但是,有一部分学生临时抱佛脚很管用,哪怕只看一两天的书,也能考个不错的成绩;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是考前突击复习毫无效果,照样挂科亮红灯。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将这种情况归结为“智商问题”,认为前一种学生“天生聪明”、“善于学习”,而后一种学生则“脑子笨”、“理解能力差”,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两类学生
一个人即使拥有极高的智商,也常常会办些傻事。  法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福楼拜说过这样一句话:地球尚有边界,人类的愚蠢却无极限。在他眼里,愚蠢无处不在:从好管闲事的中产阶级间的八卦,到专业学者侃侃而谈的演讲,甚至连“法兰西思想之父”伏尔泰也没有逃过他挑剔的双眼。福楼拜将人生最后几年的时间全部投入到搜集成千上万种的愚蠢实例当中,想要完成一部《愚蠢百科全书》,可惜的是,他没能在有生之年完成这部巨著,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