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链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35827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是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和发展思维的有力工具。以“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教学为例,通过相关问题链帮助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理解对比实验,发散思维,设计出合理的探究方案,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加深对对比实验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发展学生的化学思维。
   关键词:问题链;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因素;对比实验
   一、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学过通过制取装置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以及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知道制取氧气时装置选择的依据以及氧气的性质,这些为本课题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但在学习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学生接触到的知识都是固定的,不具备一定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比如,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只要在实验前限定高锰酸钾的质量,规范操作,当实验结束时所消耗的时间和收集到的氧气的质量基本都是固定的,所以学生可以按照课本中提供的实验步骤收集氧气,但是没有思考在实验过程中是否会出现一些因素影响反应速率,缺乏对知识的深度思考。之前,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但是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应用,致使很多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不够深刻。另外,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常出现的错误是: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将二氧化锰误认为是反应物;认为有无添加二氧化錳不仅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还会影响生成物氧气的质量;认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只有添加催化剂。
   为此,本课题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发展水平上,要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通过科学探究以课本提供的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为铺垫,进行思维发散,探究其他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熟悉设计对比实验的思路。
   二、以问题链教学模式为引导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学思路
   基于上述分析,本节课从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方法开始,通过驱动性问题来启发学生总结出高锰酸钾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不同点;再引导学生找到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亮点就是添加了二氧化锰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启发学生通过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再次复习催化剂的特点;最后通过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其他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进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经历“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来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
   (二)主要教学活动设计
   任务一: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的确定
   实施策略:在回忆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知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找到需要探究的影响因素。根据这一框架,在此环节提出主要问题: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有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再将主干问题拆解成4个子问题,为化解学生思维障碍提供一定的支持。考虑到学生凭已有知识难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从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这两种物质入手给学生以引导。在这一环节,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分小组讨论最终确定了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这一过程重在让学生经历旧知回顾—思维拓展—迁移知识这一过程。
   任务二: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的实验方案设计
   实施策略:教师先抛出本环节的主要问题: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该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各小组根据本组的兴趣选择影响因素,之后根据教师在此主要问题下提出的问题链进行分析和讨论,在问题链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下促进学生思维的形成。学生在思考并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形成科学探究的思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不同影响因素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影响因素的特点,通过师生互动分析研讨,最终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设计出相应的实验方案。
   任务三:通过做实验得出不同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的结论
   实施策略:教师先抛出本环节的主要问题:不同的影响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有什么影响?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做相应的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相互质疑、补充,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严密的思维。最后,教师通过本节课研究的影响因素拓展到生活中,在生活中过氧化氢的使用也是比较普遍的,启发学生在课下继续从生活角度入手对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结合小学数学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通过创设一定能够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的情境,来促使学生产生主动的求知欲望,并且在情境中主动调动思维积极性。融情入境,就具体数学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分析、探究与发现,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学以致用。情境教学的创设能够让数学教学更能贴近教学内容,也更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实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而保证
摘 要:纵观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不高几乎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新课改要求从重视基础能力培养转变到核心素养培养上,实际上就是要求变革教学的各环节,教师应适当变革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减轻师生压力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目前的教学效果很难让人满意。总结了变革课堂模式有何意义,介绍了几点改进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变革   数学知识点一般为固定的,但是教师并不一定
摘 要:提问式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一项有效随堂互动模式,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不仅可以通过阶段性的考试来进行测验,而且可以在随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简单的提问来获取。小学数学课堂引入提问式教学同样具有良好的效果,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意义和具体的应用环节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提问有效性   素质教育的目的不再只限于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是什么,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
摘 要:“微主题”活动由于选题范围小、用时短、实施环节相对简单、方法指导相对集中,在教育界慢慢活跃起来。我园紧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积极践行“课程游戏化”,对如何围绕儿童经验开展微主题课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并取得一定成果。   关键词:微主题;儿童经验;课程;幼儿园   微主题,即细小、精深的主题,是指幼儿围绕共同关注的“某一个微小的议题”或“某一个微小的资源”
摘 要:一个学校文化特色鲜明,具有与其他学校所不同的育人风格、育人体系以及育人的成果,包含有学校独特的管理模式、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因此,结合校情通过科学定位来打造和美特色文化,需要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与实施,现结合我校课程研究,对课程实施方式再做一阐述和探索。   关键词:和美文化;内涵;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学校文化被称作是学校发展的灵魂。通过展示学校形象,不断提高学校的文明程度。学校文化是
摘 要:有人趣谈“高中物理难于上青天”,这虽夸张,但也真实。物理课程内容丰富、知识烦琐、抽象复杂,许多学生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学习效率不佳,物理成绩处于“下游水平”,如何转变这样的教学形势便成为高中物理教师开展物理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物理教师要想让高中物理绽放精彩,就必须协调变化物理教学课堂的每一环节,将高效的因子注入课堂,学生才会“乐学”“善学”,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才会高质、高效。   关键词:高中物
摘 要:新课标明确规定了小学阶段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的基础性地位,并把它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點内容,是贯穿整个起始年级阶段的教学内容,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认识到识字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段;有效识字;方法探究   汉字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只有认识汉字、运用汉字才能更好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促进自身的进步。在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大量识字。识字量的多少对各门学科尤其是语文学科的学习几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而,作为语文教师,应当不断探索适合小学生识字的方式方法。从授予学生系统的识字方法、在“玩”中学习汉字、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汉字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汉字的习惯这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方法   识字是小学语文学习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部分。汉字从
摘 要:人工智能是当前最具战略性挑战性的前沿技术领域,国务院已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将影响未来社会的发展。目前物理课程教学活动中,不重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兴趣低落、能力不足等,不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以全纳教育、可持续发展、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等理念为引导,提出融入人工智能创客教育,激活物理课程活力的做法,对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作有益的探索和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秉承新教学理念的同时,还需要紧紧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教师要上好上活高中思想政治课,真正守好课堂这个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精心策划课堂教学,让生活成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一个介入元素,同时也让社会资源走入学校与课堂,不断延伸学生学习的空间,开阔他们的视野,助力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并从教育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