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对小陇山林区白皮松的生长习性、分布规律、保护状况作出分析,并结合其生存环境和保护条件,就其资源的保护措施展开如下讨论。
[关键词]白皮松资源 小陇山林区 分布 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S79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400-01
1. 林區及植物资源简介
小陇山林区的地理位置定位在N 33°32’~34°41’,E 104°22’~106°42’之间,地域跨度较大,具体位置地跨定西、天水以及陇南三地区(市区),管辖1个下属林场,按照热寒带区域性质划分,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中间区域,山林区内雨水丰沛,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因此在其林区内有着十分丰富的职务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本林区内的裸子、被子、蕨类、苔藓类植物共有2750多種,经辨别有224科945属。
2. 白皮松资源的生长习性和分布特点
对白皮松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该类树种属于喜光根深型树种,因此对种植土壤的要求并不高,抗风能力较强,对于一些烟尘及二氧化硫类的污染物质抵抗力强。树木植株成熟后,树形树姿形态各异。白皮松由于其树皮呈乳白色,树干斑白,表皮外观与羽毛和鱼鳞十分相似而被命名为白皮松。樟子松、欧洲赤松、长白松、赤松以及白皮松被人们并称为五大“美人松”,白皮松的木材质地十分坚硬,树种自然散发松香气味,表皮纹路美观,因此也常被作为家用、文具以及建筑的热门用材。对于中药选材来说,白皮松的球果和种子都是极佳的中药材料,球果能够起到镇咳、平喘、消炎的功效,而清香的种子则有着润肺通便的功能。
作为东亚地区唯一一种三叶松,白皮松是我国的特产的罕见树种之一。在湖北西部、湖南北部、四川北部、河南西部、山西太行上、中条山、陕西秦岭以及甘肃的东南部都存在有白皮松的散生林或小块纯林分布。
海拔1800m以下山地是小陇山林区白皮松分布比较集中的位置区域,由于其相对集中面积已经达到了5.1万亩,结合我国的白皮松分布资源情况而言,该林区属于较大的资源分布区域之一。混交林分是本林区白皮松资源的分布形式,侧柏、黄连木、栋类是陇南地区徽县境内嘉陵江流域的永宁河、红崖河白皮松林中数量较多的树种。而天水市北道区境内渭河流域的悬崖白皮松林则分布有油松、辽东栋、椴、鹅耳栋以及华东松等树种。
3. 白皮松林保护实施现状
“天保”工程的实施和进行已经让小陇山林区的林业实验局对白皮松优良树种的价值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林业实验局通过人员选拔和单位部门的构建而成立了林政稽查中队,相应的森林公安局也设立了下属派出所和警务区,进一步使得林区的管护责任得以落实,同时也加强了保护巡护的力度。宣传活动的开展频率也有所增大,以一些像《野生珍稀植物保护条例》、《森林法》等与林区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宣传内容,让林区群众对白皮松树种的保护认知有所提升。同时对白皮松开展了初步开发,组建并成立了小型采种基地,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较为具体的规模状态,但是在不断发展的现在,一定会对其进行构建完善。
4. 保护措施施行的意义
由于我国境内白皮松分布区较大的林区不多,因此小陇山林区的保护实施能够为我国植物区系的演变以及物种的检测提供价值性较高的研究资料。虽然该林区的白皮松大多分布于深林区,完成程度较佳,但是由于长期没有遭受过大程度的自然或人为破坏,因此对环境的变化和改变十分敏感。林区的地貌属于石灰岩熔岩性质,地形陡峭,谷深山高,土层厚度较薄,对此区域的自然环境进行评价分析,总体来说该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还是十分脆弱的,一旦遭到了一些不可抗自然灾害或人为故意破坏时,将遭受不可逆转的毁灭,恢复难度极高。
5. 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
5.1 综合利用,合理开发
小陇山林区白皮松种质资源保护基地的建立使得这一珍稀树种的种质资源能够在生地得到较为全面且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改善加上适宜区域的种质资源培育,能够让其群落保持稳定状态,使得其生物多样性有所强化;合理的开发和科学的利用,进一步促进了白皮松种、苗的生产标准化、基地化、集约化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使得甘肃南部及周边省市区域造林绿化对白皮松种、苗的需求得以满足。
5.2 宣传的加强,提高基本认识
为了使得白皮松珍惜树种的保护措施的施行取得更加的效果,保护林区的相关部门可以对职工和社会宣传白皮松树种价值的重要性,让他们对该树种资源在理性和感性方面都有所认知,用身心去体会人类发展与生态资源之间的关系,了解白皮松物种保留的好处和优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来对其价值和意义进行广泛宣传,引起社会关注。
6.归纳总结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小陇山林区珍稀树种白皮松的分布现状与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作出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笔者坚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国的资源保护一定会有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晓玲.小陇山林区白皮松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J].甘肃林业. 2010(04)
[2]李斌,顾万春.白皮松分布特点与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研究.2008(02)
[关键词]白皮松资源 小陇山林区 分布 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S79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400-01
1. 林區及植物资源简介
小陇山林区的地理位置定位在N 33°32’~34°41’,E 104°22’~106°42’之间,地域跨度较大,具体位置地跨定西、天水以及陇南三地区(市区),管辖1个下属林场,按照热寒带区域性质划分,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中间区域,山林区内雨水丰沛,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因此在其林区内有着十分丰富的职务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本林区内的裸子、被子、蕨类、苔藓类植物共有2750多種,经辨别有224科945属。
2. 白皮松资源的生长习性和分布特点
对白皮松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该类树种属于喜光根深型树种,因此对种植土壤的要求并不高,抗风能力较强,对于一些烟尘及二氧化硫类的污染物质抵抗力强。树木植株成熟后,树形树姿形态各异。白皮松由于其树皮呈乳白色,树干斑白,表皮外观与羽毛和鱼鳞十分相似而被命名为白皮松。樟子松、欧洲赤松、长白松、赤松以及白皮松被人们并称为五大“美人松”,白皮松的木材质地十分坚硬,树种自然散发松香气味,表皮纹路美观,因此也常被作为家用、文具以及建筑的热门用材。对于中药选材来说,白皮松的球果和种子都是极佳的中药材料,球果能够起到镇咳、平喘、消炎的功效,而清香的种子则有着润肺通便的功能。
作为东亚地区唯一一种三叶松,白皮松是我国的特产的罕见树种之一。在湖北西部、湖南北部、四川北部、河南西部、山西太行上、中条山、陕西秦岭以及甘肃的东南部都存在有白皮松的散生林或小块纯林分布。
海拔1800m以下山地是小陇山林区白皮松分布比较集中的位置区域,由于其相对集中面积已经达到了5.1万亩,结合我国的白皮松分布资源情况而言,该林区属于较大的资源分布区域之一。混交林分是本林区白皮松资源的分布形式,侧柏、黄连木、栋类是陇南地区徽县境内嘉陵江流域的永宁河、红崖河白皮松林中数量较多的树种。而天水市北道区境内渭河流域的悬崖白皮松林则分布有油松、辽东栋、椴、鹅耳栋以及华东松等树种。
3. 白皮松林保护实施现状
“天保”工程的实施和进行已经让小陇山林区的林业实验局对白皮松优良树种的价值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林业实验局通过人员选拔和单位部门的构建而成立了林政稽查中队,相应的森林公安局也设立了下属派出所和警务区,进一步使得林区的管护责任得以落实,同时也加强了保护巡护的力度。宣传活动的开展频率也有所增大,以一些像《野生珍稀植物保护条例》、《森林法》等与林区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宣传内容,让林区群众对白皮松树种的保护认知有所提升。同时对白皮松开展了初步开发,组建并成立了小型采种基地,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较为具体的规模状态,但是在不断发展的现在,一定会对其进行构建完善。
4. 保护措施施行的意义
由于我国境内白皮松分布区较大的林区不多,因此小陇山林区的保护实施能够为我国植物区系的演变以及物种的检测提供价值性较高的研究资料。虽然该林区的白皮松大多分布于深林区,完成程度较佳,但是由于长期没有遭受过大程度的自然或人为破坏,因此对环境的变化和改变十分敏感。林区的地貌属于石灰岩熔岩性质,地形陡峭,谷深山高,土层厚度较薄,对此区域的自然环境进行评价分析,总体来说该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还是十分脆弱的,一旦遭到了一些不可抗自然灾害或人为故意破坏时,将遭受不可逆转的毁灭,恢复难度极高。
5. 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
5.1 综合利用,合理开发
小陇山林区白皮松种质资源保护基地的建立使得这一珍稀树种的种质资源能够在生地得到较为全面且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改善加上适宜区域的种质资源培育,能够让其群落保持稳定状态,使得其生物多样性有所强化;合理的开发和科学的利用,进一步促进了白皮松种、苗的生产标准化、基地化、集约化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使得甘肃南部及周边省市区域造林绿化对白皮松种、苗的需求得以满足。
5.2 宣传的加强,提高基本认识
为了使得白皮松珍惜树种的保护措施的施行取得更加的效果,保护林区的相关部门可以对职工和社会宣传白皮松树种价值的重要性,让他们对该树种资源在理性和感性方面都有所认知,用身心去体会人类发展与生态资源之间的关系,了解白皮松物种保留的好处和优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来对其价值和意义进行广泛宣传,引起社会关注。
6.归纳总结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小陇山林区珍稀树种白皮松的分布现状与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作出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笔者坚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国的资源保护一定会有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晓玲.小陇山林区白皮松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J].甘肃林业. 2010(04)
[2]李斌,顾万春.白皮松分布特点与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研究.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