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是一种文化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ds13241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性育己,共性育人
  有一座城市,市民们坚持进行爱心接力,人们默默地做好事且不留名。而且,不是三分钟热度,而是一坚持就是8年。8年中,风雨无阻,无怨无悔。于是,形成一种好人文化——这座城市就是江苏省张家港市。
  8年前,“张闻明”只是很少一些人。8年后,“张闻明”已从张家港移动通信公司一个小小团支部的默默奉献,扩展为整座城市的爱心接力,像一场接力赛,参加的人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大。今天,在“张闻明”的感召下,张家港已涌现出300多位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这些平凡人,却做着不平凡的事。于是,这座城市,就到处都是好人。
  好人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德,是一份爱心。弘扬好人文化,世界才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张家港市委书记徐美健表示:“作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正探索在社会转型期,在人们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多元多变新形势下,如何培育好人文化,使其成为社会风尚,让做好人成为一座城市的道德标杆。”好人多了,坏人自然就少了。这样,没有道德的人,没有素质的人,将会失去立锥之地。
  一座城市文明与否,有没有亲和力,不在大厦盖得多高,也不在马路修得多宽,更不在标志性建筑有多么光鲜,而在满城都是好人。做好人是一种价值取向。其实,只要付诸实践,就会发现,原来做好人并不难,甚至是举手之劳。关键是有一种好人氛围,关键是要有榜样引导,关键是坚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让善和美得到弘扬、得到好报的社会氛围,让多行善举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让“好人有好报”成为人们朴素的做人信仰,人们自愿选择做好人。
  一个好人,影响着另一个人;一群好人,就会影响所有人。让好人身边的人,学好人,做好人,这个好人就不再是单枪匹马了。很多来自身边的感动,最有号召力、最有感染力、最有说服力。被好人感动的人,就会善心发现、良心发现,加入到爱心接力中,默默地跑好自己的那一棒。
  用感动换行动,用爱心换真心,竟有这样神奇的接力力量。不是人们不想做好人,而是复杂的社会环境,让好人伤心,让英雄流泪。美德不应只是一句漂亮口号,好人也不应常常遭人误解。这样,一座城市,一个社会,见义勇为的好人、助人为乐的好人、拾金不昧的好人、诚实守信的好人、奉献爱心的好人,才会满街满巷。于是,好人就会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成为一种做人的信仰,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好人有好报,源自民间。老人们总是这样教育后代,做人要行善积德。管子在《牧民》中说道:“四维不张(即礼、义、廉、耻),国家乃亡。”把“义”提升到国家存亡的高度。苏州大学社会管理学院教授方世南深有感触地说:“要让好人文化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必须建立好人成长的激励机制、长效机制,从而,在全社会树立好人有好报的正确价值导向。”
  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使一座城市逐渐形成争做好人的道德风尚。好人,应该得到社会尊敬,得到社会赞扬。对好人的尊敬和赞扬,是一种肯定。是一种提倡。大力弘扬好人文化,就会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可触可学的道德标杆,争做好人将成为一种时尚。
  编辑 张金余
其他文献
朋友小桑苦恼不已。他的儿子今年读初二了,脾气变得越来越古怪,父子间的感情,也越来越生疏,越来越生硬,一点不融洽。小桑无奈地说,为了这个儿子,他可谓呕心沥血,没想到,到头来,儿子却不买账,不领情,甚至故意和自己对着干。我这是何苦呢?小桑感慨。  小桑对儿子的付出,我们有目共睹。可以说,他是一路陪着儿子长大的。儿子从上幼儿园开始,每天都是他负责接送,十年如一日。开始是骑自行车,后来买了摩托车,再后来又
他是一位听话的男孩儿,家住呼和浩特市,父母都在一家企业工作。懂事的他自小就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由于是家里的独生子,妈妈把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希望他能够考上名牌大学,光宗耀祖。  小学毕业,该上中学了。为了给他找一所好学校,妈妈可谓是费尽了心思。经过多方打听,妈妈得知呼和浩特市某实验中学是全市最好的中学。这所中学是完全中学,从初中直升本校高中。不仅如此,这所中学的升学率位居全市第一,每年考取
你用流泪来呈现,必然用流泪收场  父亲家财千万却花天酒地,父母自然离了婚。父亲再婚后,继母是个坏脾气的人,加之父亲对他的冷漠,这些都深深刺痛了少年李蒙的心。  值得欣慰的是,母亲没有再婚。当她知道儿子的委屈后,给前夫打了电话,说要接李蒙到姥姥家玩几天。那天,母亲来到学校,李蒙欣喜万分,可就在母亲准备带他走的一转身,继母突然出现,并冲了过来,不由分说地朝母亲的后背砍了两刀,原因是母亲骚扰了她的家庭。
六年前的国庆假期,罗映珍和丈夫罗金勇回家探亲,途中三名男子引起了丈夫的警觉,经验告诉他,这些人可能带有毒品。于是他出示了警官证,要求检查。那三人见行迹败露,抓起路边的石块和木棍扑向罗金勇,猛击他的头部。造成他重伤。受伤后他没能跟妻子说一句话,就昏迷了。当缉毒队员闻讯赶来后,躺在妻子怀里满头是血、稍稍清醒的他说了最后一句话:“八百多克、八百多克……”这是他估计毒犯携带毒品的重量。从此他成了植物人。 
“新晴万景供游戏,一枝珍重倚春看。”他说,我就珍重你这一枝。他叫朱雷。  那一年夏天,朱雷与一个娇小玲珑的女孩相见,喜爱说笑话爱开玩笑的他说:  “这是谁家的妹妹啊?”她随即说道:“你又是谁家的哥哥呢?”见他皮肤白白的,眼睛黑黑的,嘴角总向上扬着,帅气而开朗,她想,自己要是有这么一个哥-哥也着实不错。这年,她十三岁。  不久,他们又相聚了,几个小伙伴们在一起谈开了理想,她说:“我长大了去卖冰棍。”
在这个忧伤而明媚的季节,我从我单薄的青春里打马而过,穿过紫堇,穿过木棉,穿过时隐时现的悲喜和无常。  当第一缕春光唤醒惺忪的睡眼。暖暖春风吹过,蒲公英依旧守护着那永恒的约定,白色的绒毛飘向远方,传播着生与希望。  依稀记得,那时的我们,贪玩且贪吃;那时的我们,突发奇想,去栽一棵橘子树;那时的我们,无忧无虑,想到做到;那时的我们,会天天在橘树旁嬉戏,只为让它不会孤单,快乐地长大……  然而,时光不再
“木深,听说你刚从英国回来,是真的吗?”  “木深,你在伦敦待了多久?”  “木深,你有照片吗?给我看看好不好?”  “木深,木深……”  刚从英国回来的木深,一下课就被同学围了起来,但木深一句话也没有说。  木深的父亲因为工作的原因常常更换住处,木深跟着父亲去了很多国家,但是父亲只让木深待在旅馆的房间里。  于是,木深既没有英国的照片,也不知道英国到底是什么样子,围着她的同学很快散去了,木深感到
沈从文年轻时曾遭受过深重的奚落与歧视。抗战时期,沈从文在西南联大任教。当时的西南联大教授真可谓星光璀璨,刘文典便是其中一位。这位以研究《庄子》闻名的大师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满腹经纶,学贯中西。通晓欧美多国语言。有一次防空警报响起,他看到沈从文也在躲避行列,他非常不屑地指着沈从文说道:“我跑是为了《庄子》,学生们跑是为了保留下一代希望,可该死的,你干吗跑啊?”沈从文羞得满脸通红,无言以对。  后来沈从
2013年8月,白岩松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的新书《心胜》的座谈会。会上,主持人问白岩松:“当今社会的物质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重新去提‘心胜’,有什么意义呢?”  白岩松说:“心胜是内心的光明与力量,意义非常重大。就像我们过去坐硬板凳的时候,你会感慨,硬板凳很难受,因为穷嘛,但是腰杆儿很硬;富裕了,坐沙发了,却发现得软骨病了。我说这些,不是让我们回到坐硬板凳的时候,而是沙发继
金圣叹是个才子,思维敏捷,文学素养深厚,在当时就是很有名气的文学评论家。聪明人往往恃才自傲,特立独行。  有一年,他的家乡苏州来了个新知县叫任维初,上任之初就搜刮民脂民膏,并把国库的税赋粮高价出售,谋私利,老百姓怨声栽道。正好这一年顺治皇帝驾崩,康熙即位,金圣叹等众多士子到巡抚衙门告状,巡抚不但不惩治贪腐的知县任维初,还以聚众闹事的罪名将他们下狱。解到江宁以后严刑拷打,金圣叹受刑不过大喊先帝。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