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教育是新世纪教育发展战略中一个重大项目,要将信息化教育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充分、恰当、有效地用于教育教学中,从而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适应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度发展;信息技术;信息教育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制高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教育也成为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全球信息化的高度显现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高度发展,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信息社会的普遍形成,以培养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的信息教育将成为主导思想。广大学生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快速获取、综合分析、组织加工并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自主学习的基础。信息技术教育开始深入人心,因而信息技术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笔者认为,切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一、 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是动手
信息技术课程虽然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但只有理论指导,没有实际动手操作,信息技术课就变成了单纯的理论课。在新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将取代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学不能一刀切,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任务,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在课程的实施上,笔者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倡导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让学生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
二、 以鼓励方式促进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逐步发展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能力。鼓励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鼓励下以学生为主的学习过程,课堂上多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表扬鼓励,这种做法会让学生有成功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从而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更为强烈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创造型的人才。积极性总是由于任务的驱使而产生的。老师只要及时地鼓励和作简单的引导,学生就会很有兴趣地探究下去,让学生在一种宽松、自主、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在教学中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利用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对计算机教学来说,简单,适用。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方式,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对优化课堂教学也很有帮助。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成功,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在积极的相互交流中,各种智能相互交融,取长补短,每个个体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需要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设计问题,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就是通过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信息技术教与学的过程与信息问题的解决是息息相关的,离开了问题解决,信息技术将失去意义。由于理论课没有那么直观、生动,学生对理论课不感兴趣,教师也觉得理论课难上。有一部分内容属于计算机理论知识,如专业术语、原理、硬件,如果单纯将这部分的知识在黑板上讲,学生听起来会比较枯燥,学生既难以用心去听,课堂气氛也很难活跃起来,结果将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还有可能使学生丧失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我们把理论课转移到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升华所学知识。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与教育观念更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全面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信息技术课程更要强调学生能够主动地将所学内容应用于自己的学习活动、日常生活,直接体现信息技术的基础性工具的意义,并认为,应用的过程正是学生信息素养切切实实地继续提高的过程。在上课时采用的是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把一些抽象的知识用多媒体课件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加强校园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根据本校特有的教育资源,补充丰富的教育内容,创造大量适合高中生的教育方式的教育信息资源,建立校园信息技术中心。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根据整体规划、量入为出、应用带建设、分期实施的原则,逐步添置和更新教师办公室电脑、教室电脑、网络中心等部门电脑,鼓励信息技术教师在已有的信息资源中进行整合、应用,结合教学实际,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从而全面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软件建设方面,安装好校园网网络系统上的各种应用系统。如网络办公管理系统、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通信信息服务系统、视频点播、电子阅览室、电子考试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等应用产品。网络办公管理系统主要面向学校的各级领导及各职能部门,要能够实现对网络数据的查询、修改、添加、删除等操作,同时,应该能够满足支持视频传送的要求。网络环境下的學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传输功能相互讨论,取长补短。把实时的教学和主动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随时随地学习;电子阅览室可以建立网络化的图书管理系统,为全校师生乃至校园外的学生提供全天候服务;后勤管理系统能及时了解学校的固定资产及办公设备等方面情况。
总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探索的东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必将不断变化。作为教师,也应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探索信息技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更大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继华.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新思考
[J].信息技术教育,2005(4).
[2]李馨.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协调发展[J].中
国电化教育,2005(5).
[3]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浙江义乌私立群星学校)
关键词:高度发展;信息技术;信息教育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制高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教育也成为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全球信息化的高度显现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高度发展,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信息社会的普遍形成,以培养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的信息教育将成为主导思想。广大学生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快速获取、综合分析、组织加工并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自主学习的基础。信息技术教育开始深入人心,因而信息技术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笔者认为,切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一、 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是动手
信息技术课程虽然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但只有理论指导,没有实际动手操作,信息技术课就变成了单纯的理论课。在新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将取代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学不能一刀切,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任务,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在课程的实施上,笔者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倡导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让学生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
二、 以鼓励方式促进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逐步发展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能力。鼓励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鼓励下以学生为主的学习过程,课堂上多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表扬鼓励,这种做法会让学生有成功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从而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更为强烈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创造型的人才。积极性总是由于任务的驱使而产生的。老师只要及时地鼓励和作简单的引导,学生就会很有兴趣地探究下去,让学生在一种宽松、自主、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在教学中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利用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对计算机教学来说,简单,适用。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方式,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对优化课堂教学也很有帮助。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成功,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在积极的相互交流中,各种智能相互交融,取长补短,每个个体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需要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设计问题,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就是通过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信息技术教与学的过程与信息问题的解决是息息相关的,离开了问题解决,信息技术将失去意义。由于理论课没有那么直观、生动,学生对理论课不感兴趣,教师也觉得理论课难上。有一部分内容属于计算机理论知识,如专业术语、原理、硬件,如果单纯将这部分的知识在黑板上讲,学生听起来会比较枯燥,学生既难以用心去听,课堂气氛也很难活跃起来,结果将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还有可能使学生丧失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我们把理论课转移到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升华所学知识。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与教育观念更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全面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信息技术课程更要强调学生能够主动地将所学内容应用于自己的学习活动、日常生活,直接体现信息技术的基础性工具的意义,并认为,应用的过程正是学生信息素养切切实实地继续提高的过程。在上课时采用的是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把一些抽象的知识用多媒体课件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加强校园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根据本校特有的教育资源,补充丰富的教育内容,创造大量适合高中生的教育方式的教育信息资源,建立校园信息技术中心。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根据整体规划、量入为出、应用带建设、分期实施的原则,逐步添置和更新教师办公室电脑、教室电脑、网络中心等部门电脑,鼓励信息技术教师在已有的信息资源中进行整合、应用,结合教学实际,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从而全面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软件建设方面,安装好校园网网络系统上的各种应用系统。如网络办公管理系统、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通信信息服务系统、视频点播、电子阅览室、电子考试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等应用产品。网络办公管理系统主要面向学校的各级领导及各职能部门,要能够实现对网络数据的查询、修改、添加、删除等操作,同时,应该能够满足支持视频传送的要求。网络环境下的學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传输功能相互讨论,取长补短。把实时的教学和主动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随时随地学习;电子阅览室可以建立网络化的图书管理系统,为全校师生乃至校园外的学生提供全天候服务;后勤管理系统能及时了解学校的固定资产及办公设备等方面情况。
总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探索的东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必将不断变化。作为教师,也应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探索信息技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更大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继华.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新思考
[J].信息技术教育,2005(4).
[2]李馨.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协调发展[J].中
国电化教育,2005(5).
[3]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浙江义乌私立群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