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大学生在多种情绪图片与表情图片刺激下是否存在不同程度的注意偏向,以及考察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通过网上招募广州某大学本科生42例(男女各21例;年龄21~25岁),选用3种效价情绪图片和5种面部表情图片作为刺激材料,采用情绪Stroop任务,比较被试在情绪性刺激与中性刺激下的的反应时和错误率。结果:积极、消极和中性图片诱导的错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极图片诱导的反应时长于中性图片[(654±92)ms vs.(636±77)ms,P<0.05],而积极图片与中性图片诱导的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7±81)ms vs.(636±77)ms,P>0.05];厌恶表情诱导的错误率高于中性表情[11.3%vs.3.4%,P<0.001],开心(2.6%)、伤心(4.2%),生气(3.2%)与中性表情诱导的错误率均无统计学差异;5种表情诱导的反应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伤心(638±92)ms,开心(633±83)ms,厌恶(650±98)ms,生气(645±96)ms,中性(645±90)ms,Ps>0.05];且反应时和错误率均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P>0.05)。结论:情绪stroop任务中,消极图片和厌恶表情刺激可诱导出大学生的情绪注意偏向,分别表现为反应时延长和错误率增高;情绪注意偏向的行为学表现性别差异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