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华:野路子上开奇葩

来源 :现代世界警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ticlis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宋庆华相识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1991年,我调入重庆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被安排到新闻联络组,这个组负责采写内部新闻向全市新闻报刊投稿,并与其保持工作联系。他和老牟先我几年到宣传处,我们三人同坐一间办公室,等我步其后尘来到他俩身边,他们已是在全市各大报刊经常发表大块通讯稿的“名记”了。
  那时他还不到而立之年,从渝中区分局刑警队选调市局来做职业写手。他的说话处事为人,依然还是刑警队员的风格,雷厉风行,幽默洒脱而持重干练。他脸上架了副眼镜,只有伏案写稿和凝神读书时,才显出些内在的斯文和儒雅。不管是否有外出采访,常年早上上班,他仍习惯将办公室的地拖得干干净净的,光亮映人,湿漉漉的拖把一直要拖净整个长长的公用过道,然后去楼下打瓶开水,将三张办公桌抹干净。记得刚报到的第二天,他就带我到市局大院的各个处室,把我介绍给大家,并给我介绍所到处室的业务工作。等到午饭时,我为致谢想请他出去下馆子,他却说,我们以后还长,还是吃食堂吧!
  这就是当年宋庆华给我留下的印象。
  后来,我们都走出了宣传处,直到今天我们都珍惜着那几年的友谊。他的每一个所到之处,工作都做得风生水起,我在市局大院之外时常听到他很好的口碑。
  三十多年的警察生涯,宋庆华从刑警到公安作家,并非他一生的既定目标,纯属野路子上盛开的一朵奇葩。
  迄今为止他并不是哪一级的作协会员。用他的话说,他写小说是蹚野路子走来的。只是笔之所至,心之所言。他的确不是科班出身,从他能写通讯的那天起,到今天的文学创作,其间用了三十年。他算是凭经历和读书自学悟出门道来的那类作家。
  斗转星移,世事却并非过眼烟云。他在公安这个火热的大熔炉里,战天斗地,走马灯似的变换过多个岗位,刑警、记者、领导秘书、治安特业科长、基层指导支队长、治安副总队长、科通处长、副县长兼公安局长,到如今的轻轨总队副总队长。瞧他这一长串的履历,不难想象他生活的历练因此而深刻和宽厚。
  在常人眼里,坐主席台上面对一大片警察的领导,似乎很提神。却少有人留意他包里的一个本和一支笔——他有一个埋头做笔记的好习惯。入警时他师傅说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走到哪里,那本子上他都留下笔尖的墨迹。走访调查,开会记录,甚至出差晚上睡觉之前还不忘记上几笔。三十多年来,日积月累,他留下这样的笔记百多本,大的小的,薄的厚的,说不上汗牛,但足以摞上屋顶。
  当今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心性都发生了巨大的嬗变,现在很多人都少读或不读书了。而宋庆华却是例外。读书是他长期坚持的爱好,办公室的案头上总摆着几本夹有书签的书,有文学名著的大部头,有哲学经济等各类书。他说,要当好一个基层领导不拓宽知识面,不学习新东西是不行的。
  他也有见缝插针的本事,无论工作再忙,哪怕一小時、半小时的时间,他都能够将精力很快地投入到书本的字里行间,直到被来人打断,再夹上书签。他的车里有书,驾驶员开车的时候,常常是他读书的时候,读几页抬头望望窗外的景色,让眼睛休息几分钟,又开始埋头读书。他的公文包里、单位寝室以及家里的床头,总是搁着几本书,让他在外出工作的间隙和在家休息的时候,都有书籍陪伴。连他身边的民警都说,像他这样当官又酷爱读书的人实在不多见。他喜欢跟人讨论交流读书心得,爱逛新华书店,知道时下的畅销书有哪几本,每当这个时候,只要他不着警服,你会忘了他的身份,全然以为他是某校的教师抑或某大学的教授。
  他的笔记繁茂芜杂,记录了几十年来公安工作的见闻与亲历。那是日记体的,年月日天气都很清楚。他说他不知道同事们是怎样记录过往工作的,而他的笔记确有可圈可点之处。与人之别在于,工作是主体,上级的精神、贯彻的措施以及他要发言的要点,居中占了大半篇幅,而几乎每页天头地脚都辟有一小块,记录着有关当事人的形象、表情观察以及他当时最真切的杂感。
  那一块块满是蝇头小字的“飞地”,用笔尖勾出,像区域地图那样不规则地嵌在日记中。他的生活经历,主要在刑警和从政这两块。检点他的历练,最富血性和苦乐以及最艰厄、深刻的也正是这两块。年轻时血气方刚,雷厉风行地跑案子,如今翻阅日记,他的耳边都还响着呼啦啦的风,当给一个个犯罪嫌疑人戴上手铐,总觉得很有一种叱咤风云的自豪感;中年走上领导岗位,尤其是被派去渝西北那座县城做副县长兼公安局长时,他看到的最好的演员都在生活里。有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有人事业辉煌,博得了无数掌声、鲜花和荣誉,到头来却触犯法律,罹难血光,走进牢狱。所幸的是那一页已经成为历史了。
  这就是宋庆华和他的笔记本。工作总是置于首位的。他习惯动脑,如今的公安工作不断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必须依靠基层领导去思索、探究;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要变成民警队伍的实际行动,需要基层领导去勇于创新求变。而在遇到问题和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他留心并记录了身边发生的一切,然后分门别类、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措施。
  近几年,从渝西北的潼南县局调回市里,他不再独当一面、殚精竭虑担当维护一方平安的大任了,除了做好副职分管工作之外,他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了。他整理翻阅那些手记文字,重新审视他走过的从警生涯,总觉得内心里有种冲动油然而生。这种冲动,对于一个已过天命之年的警官而言,是弥足珍贵的。
  于是那些本子成了他工作之余创作小说的源头——它来自生活的陶冶,来自他从警从政的历练。他用它来创作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绝对意外》(群众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这三年来,《啄木鸟》和《红岩》杂志、《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又陆续发表了他的中篇小说《刑警的后脑勺》等二十余万字的中短篇小说。
  2016年底以《绝对现场》为代表的六篇警察小说(29万余字)又在群众出版社结集出版,这无疑是对他文学创作的再一次鼓励。
  宋庆华是个以严肃态度对待写作的人。他所创作的小说,重点都不囿于写破案,而是在于叙述案件辐射开去的社会面,勾勒出社会各个阶层或领域的人,如何角力挣扎,顽强奋斗,官商渗透,人性沉沦。案件只是一个载体或是一隅视角,他期望通过小说讲述故事,让读者看到当今社会精彩纷呈的众生世相,看到警察队伍里的职业精神。
  他在他新书的序言里写道,没有在黑夜里椎心泣血地反思过,不足以语人生;没吃过皮肉之苦,尝过切肤之痛,经历过生死的考验,不能够深刻剖析这个时代和社会。优秀的作品绝不是浅表写写人人所见的云雨翻覆,还应当涉及社会的深层次问题,还应当深触人的灵魂世界和把握时代的
  脉搏。
  然而,文学创作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写过或正在写着,才知道创作是件艰难的事。他的小说出版之后,陆续收到读者的一些反响,褒贬有之。他都将它们当做一面镜子来反观他下一部作品的创作。已经面世的文字,不可改变,正在写着的东西可以求新。他告诫自己要写慢些再慢些,慢是一种打磨。对笔下塑造的人物,小说的语言乃至细节都应该有更生动形象的描写;对涉及以往的政治事件还该有更加深刻的反思,更加精准的表达。
  如今的宋庆华依然是把目光放在工作上,为了每天市民出行的平安,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山城重庆轻轨旋转的滚滚车轮,列车沿着或卧行或高架的蜿蜒双轨,嗖然往返穿行都市的水泥森林、涵洞、江边,从终点回到起点,从日升跑到日落。
  轻轨平安即是城市的平安。列车停歇了,下班了,当城市亮起万家灯火,他才能够在灯下伏案,才能安静地在键盘上敲打他的下一部作品。
  我们期待他写出更多的好作品。
其他文献
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然而他却在短短10年里将羽绒制品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的文化程度只有大专程度,然而他所创办的羽绒品牌却连续7年全国出口第一。如今的他仍然谦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社会对建筑行业的人才需求也就越来越高。许多中职院校也针对社会需求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但是在近年来的实践观察中,可以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多媒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多媒体以准确的语言、精致的画面、色彩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英语的魅力,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极大热情,从而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1.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1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是创造力的源泉。多媒体课件集图像、视频、声音、动画等于一体,创造出新颖别致、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情境,将单调枯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尤其是语文学科,如果不去提前预习在课堂上你就无法与学生合作学习,甚至你就无法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
期刊
现如今,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全面的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旨在以更为人性化、合理性的方式来培养新一代的人才资源,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为积
荣毅仁是中国民族企业家的杰出代表之一。建国初期他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当时的工商界率先垂范,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沿着这条光明的道路一直走过来,并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他的一生充满神奇色彩,其中他和知人善任的开国元勋的深厚友谊最值得一书。毛泽东评价说,“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周恩来称他为红色资本家
李嘉诚是一个非常强调信息重要性的人,从20岁起,他便热衷于阅读其他公司的年报,除了寻找投资机会,也从中学习其他公司会计处理方法的优点和漏弊,以及公司资源的分布。他还自
姬建锋教授,1961年9月生,陕西省铜川市人,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88—198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心理学研究生班学习,2002—2004在
“我最初设定的目标是1000万棵,开始种了3万棵,结果伤损不少,我就跟我员工讲,就算3万棵全部死掉了,那离我们的目标还有997万棵,努力在所不惜!”——台湾最大的牛樟树经营团队
科技馆的参观人员大多数都是青少年,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驱使他们到科技馆进行参观学习.由于现今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国家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