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审“北京办法”或引爆新一轮改革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aohu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2月8日,北京市人社局、北京市科委等单位联合发布两个“办法”,即《北京市深化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和《北京市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首次将两个研究系列纳入社会化评价,首次实行科研人员分类评价。这两个“办法”也被称为“北京办法”。“北京办法”的发布,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不少专业技术人员认为,此举或将引爆新一轮职称改革。
   我国自1986年发布职称改革方案,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定、聘任制度迄今,在推进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和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等方面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实施35年来,一些弊端也陆续暴露,片面强调学历、论文、外语以及论资排辈、标准和职称比例不合理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北京办法”展现三大亮点


   北京市此次发布的两个“办法”,按照“干什么、评什么”,分层、分类为两类科研人员量身定制了清晰的职称评价标准,提出了职称评审代表作清单,完善了研究员“直通车”评价机制,建立了自主评价和社会化评价的分类管理模式。“这无疑是在愈发受到诟病的职称评审制度方面丢下一枚‘炸弹’,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引爆新一轮职称改革。”河南省政府参事、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研究员如此表示。
   他说,针对过往职称评审中暴露出来的弊端,“北京办法”至少有三大亮点:
   第一,对科研人员实行分类评价,符合科研规律。在规模比较大的科研队伍中,有些人员擅长从事基础研究,有些人员乐于从事应用研究,有些人员热爱基层,愿意进行技术推广。有了分类评价方法,有利于各种类型的科研人员各展所长,形成复合型的更加吻合社会实际需要的创新团队,这是实事求是精神在职称评审中的具体体现,既科学,又可行。
   第二,对突出贡献者可以破格晋升职称。北京市进一步完善高层次科研人员职称申报绿色渠道,取得国家级人才表彰奖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担任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论文等,可申报研究员“直通车”评审。对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难题、取得重大基础研究突破、作出重大贡献的科研人员,可破格申报高级职称评审。
   第三,首次将两个研究系列纳入社会化评价,破除体制外科研人员职称申报“玻璃门”,打通体制内外科研人员的评价渠道,实行分类管理模式。北京市高校、科研机构等职称自主评聘单位的科研人员,通过单位职称评审即聘任到岗位。对于企业、智库等非公单位的科研人员,可按照“个人自主申报、行业统一评价、单位择优使用、政府指导监管”的社会化方式,参加市科委或市社科院分别组织的两个研究系列职称评价,科研人员取得职称资格后,企业、智库等用人单位可根据需要自主择优聘任。

还有更多“雷点”需要触及


   事实上,针对职称评审中的弊端,在“北京办法”出台之前,已有一些地方开始“趟雷”。早在2003年,温州开发区就实行社会化评价来评定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2018年9月,媒体报道南京理工大学的职称评审改革,没论文也能评职称。2019年4月20日,浙江省人社厅出台《关于推进工程领域职称社会化评价改革的意见》,提出以用为本,市场评价;转变职能,放管结合。
   在国家层面,相关部委也多次发文,从学风建设等方面触及职称评审中的一些问题。如2020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提出破除评职称唯论文不良导向,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职务)评聘的直接依据,以及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科技部还专门发布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提出论文发表不再作为对应用型人才评价的限定性条件。
   职称评审将何去何从?张占仓说,“北京办法”和不少地方、部門陆续出台的政策,无疑都是有益的探索,他希望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台更加合理、规范、科学的全国性的职称评审改革方案,更好地调动、凝聚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王天定说,职称评审改革是一个导向性极强的工作,它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科研水准,进而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在积极推动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时,应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
其他文献
时光的脚步总是匆匆向前,不容你稍事休息,就奔向了2021年的征程。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所有人的心都为之牵动;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让全球发展晦暗不明;受到严重冲击的国内经济,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巨大压力……   面对重重考验,我们向科学要方法要答案,交出了令人惊叹的答卷:中国科学家第一时间向全球共享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基础;5条技术路线15个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已有
期刊
新冠疫情的到来非常突然。2019年12月底,一些医生开始在临床上看到新冠病毒所引起的一些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随即,公众产生了严重的恐慌。  网络上到处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谣言,大家都在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而这个时候,我们对所有的事情也并不清楚,所以还谈不上做什么科普。但是显然,在当时,科普的需求已经存在了。  那么,我们是在什么时候进入到科普的时间节点呢?抓住恰当时机,回应公众需求  回到新冠疫情发
期刊
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今后你的生活将有哪些大不同?一起来看盘点!婚姻很神圣,保护更细致  你的结婚对象隐瞒重大病史怎么办?民法典明确,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其中,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在离婚方面,民法典规定了三十天“冷静期”。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
期刊
不少人晚上有关了灯躺在床上刷会儿手机再睡觉的习惯。专家提醒,黑暗环境中刷手机,屏幕亮而周围环境暗,光线对比度强,对眼睛刺激大,时间长了会损害视力。   今年35岁的孙先生每天晚上11点左右关灯上床,上床后刷一两个小时的手机才入睡。最近,他发现视力越来越差,以为是刷手机导致眼疲劳而没在意。最近几天,他发现左眼看不清了。   在武汉市第四医院眼科,接诊的杨蕾蕾医生检查发现,孙先生的左眼眼压高至40
期刊
科学导报讯 记者马骏 1月9日,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山西研究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山西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及实现路径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太原召开。该项目的启动,展示了山西点燃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新引擎的决心。   项目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赵沁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山西研究院院长、太原理工大学校长黄庆学,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艾凌宇,山西
期刊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0年度《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约1000万人新发结核病,约140万人死于该病。结核病依然是全球头号传染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日前发布的2020年度《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约1000万人新发结核病,约140万人死于该病。结核病依然是全球头号传染病!  无独有偶,11月12日,南京林业大学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南京林业大学关于一名学生结核病例的情
期刊
2020年12月31日晚21时,首都科学讲堂特别节目——“2021科学跨年之夜”在北京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成功播出,薛其坤等11位科学家接力演讲,为公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学盛宴。这是我国内首次以电视科学演讲方式,邀请重要领域科学家接力演讲陪公众迎新年的知识跨年活动。■ 黄哲雯摄  2020年12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民族实验小学开展“挥别2020 迎接2021”迎新年主题教育活动
期刊
1月11日,由中鐵装备集团自主研制的“海宏号”盾构机顺利贯通大连地铁五号线火车站站至梭鱼湾南站区间海底隧道,这标志着我国成功攻克大盾构下穿海域岩溶地质这一“世界性难题”,为世界范围内的“穿江越海”隧道中海底岩溶地层、长距离硬岩大盾构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期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强化科技战略支撑”。这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充分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指明了方向。   国家是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在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方面具有明显比较优势
期刊
廉洁教育应该是全民教育,是覆盖全社会的系统工程,而不仅仅是针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廉洁教育也是一种养成教育,应该从学校教育特别是大、中专院校教育抓起。廉洁教育应该是大、中专学生在校学习的必修课。   一、学校廉洁教育铺就学生人生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