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信仰遇到战争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p_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战钢锯岭》中主人公道斯坚持的信仰及普世爱的观念,在战争中显示了人性的希望和对生命的尊重。面对战争的摧毁,信仰的留存是经过艰难抉择的结果,信仰的留存及意义是值得人们思考和探讨的话题。
  影片中主人公道斯对自己信仰顽固的坚持引来了众多争议,中外的批判点在于他过于善良、过于勇敢无畏,不像一个真正的人;他如此坚持自己的信仰、尊重生命,而美国仍然在战争中肆意地轰炸其他国家的领地、毁灭众多生命,甚至他最后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战争的促进者、加速了杀戮,因而他的善举在战争中缺乏意义,他不拿武器的行为与“逃兵”无异,而且缺乏军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被认为是美国在作为战胜国和拥有强权的前提下进行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等价值观念的输出。总之,从各个角度人们都能用某种观念去批判这部影片。笔者试从信仰留存、普世之爱与战争的冲突等角度来解读这部战争片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思考如何看待美式战争片的价值观输出问题。
  一、信仰留存与摧毁信仰的战争
  虽然道斯坚持《摩西十诫》第六诫坚决不拿武器杀人,但是他的战友在战场上厮杀。21世纪以来,美国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接着又空袭利比亚和叙利亚,摧毁了当地人的家园,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这也成为美式战争片令人不解和诟病的地方,即影片表现的坚守信仰与实际行动大相径庭。
  人们必须承认美国军事行动的破坏性,却也不能忽视,无论是正义还是非正义的战争都会对人类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美式战争片在宏观上展现了战争的无情,更在微观上反映被历史记载中忽略的人性因素,即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和信仰的思考。尼采说“上帝死了”,人们在信仰上已经可以不完全依赖于上帝,但是也陷入寻找一种新的道德标准和寻找自我的迷茫之中。战争前后出现的“垮掉的一代”也在文学上反映出这种精神困境。战争带给人类巨大的伤害,支撑人们的信仰也会随之崩塌,这是美国实际行动与信仰相背离的缘由之一。但是,留存的信仰使人们在战争中确认自己是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带给人度过战争的希望,也不是所有背离与上帝之约的人就不再信仰上帝。影片展现了人们的信仰遭遇战争时内心的痛苦、抉择和坚持,这正是人的智慧和魅力所在,也是影片闪耀的人性之光。
  从生命角度来看,影片从战士对战争的态度来挖掘细微的人性。他们也害怕、厌恶战争,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对战争的恐惧和强烈的求生意识,而道斯坚持的“可笑的”信仰在这时给予他们生的希望。
  从信仰角度来看,在战争环境中,参战者面临信仰与战争的冲突,他们有自己的理由必须拿起武器保卫祖国。但是,他们内心很挣扎,大多人看似违背了信仰,实际上依然忠于上帝。道斯的哥哥不认为战争是杀戮,道斯的上级解释“不应杀人”是不要谋杀,战争是完全不同的情况。另一位军官说信任《圣经》,但不能用信仰击败日本人。道斯的父亲参加过战争,仍用摩西十诫教育孩子,道斯被审判时他积极求助当年的上司为儿子辩护。在战场上,认为道斯是懦夫的史密提一直保护道斯。其他战友从对他拳脚相加到尊重这个异类,并在即将上战场前和他一起做久违的安息日祈祷。一个士兵在拿枪射击时嘴里含着一个十字架,以上可以看出他们还存有信仰。
  还有战争片《狂怒》中几个主人公其实仍然信仰上帝。正如“圣经”念的《以赛亚书》:“我又听见主的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我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他们认为上帝拣选了他们去忍受战争的痛苦,去完成解放祖国和人类的使命。因为他们确信“不论世上的政权败坏到何种地步,一切事情还是在神的管理之下”,并且这种苦难不会永久持续下去,“最后将以拯救和复兴收场……最后整个国家将借着祂得以复兴,成全神起初的旨意”。
  这样事与愿违的事件在中国历史上也可以找到,《史记·孔子世家》中记录了孔子返回卫国途中被蒲人拦截,答应他们不会去卫国,之后却立即启程去了卫国,孔子说在武力威胁下的盟誓神是不会认可的。孔子有自己行事的原则,而被迫做一些事的情况是存在的,单从这一件事,人们不能说孔子就是一个不遵守诺言的人。类似地,人们也不能单从残暴的战争就判断某人或某国丧失信仰。战争的残酷无疑是对影片宣扬的信仰泼了一盆冷水。大多数人面对战争很难遵守与上帝的约定,但内心的挣扎不会减少。而留存下来的信仰带给人希望,所以宣扬信仰留存的战争片恰恰从另一种角度提出反战的主题,因为战争与信仰相违背,战争摧毁了生命,所以更要反对战争。
  二、普世爱与残酷的战争
  影片中还有一处令人不解的是,道斯不仅救自己的战友,还救了几个日本敌人。有人认为他过于善良,而不像一个真正的人;有些外国评论者认为,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战争促进者,他这种“善行”加速了杀戮。因为他救了日本兵之后,他可能难逃被美军处死的命运,他救了战友就令他们能更早上战场杀敌。
  这些评论不无道理,道斯的做法是基于基督教普世爱的价值观念。道斯铭记耶稣说,我把一个新的命令给你们,即你爱别人,有如我爱你。他在救人时只考虑这个人作为一个生命的意义,这个人有生命危险那么就竭力救助他,无论是战友还是敌人。有观点认为,道斯救人没有丝毫犹豫显得超过普通人的善良,其实该观点忽略了他的成长过程,他小时候险些将哥哥打死,母亲重申主的告诫,成年后他救了一个人的生命,在医院中看到患病的人们和毁容的士兵们,遇到身为护士的爱人,爱人支持他做军医并在他临上战场前送给他一本夹着自己照片的《圣经》。以上都交代好,道斯是经过内心挣扎才成长为一个珍爱生命、勇敢救人的人,而不是一个见死不救的人。
  笔者认为这是在一个特殊的地点,即战场上,并且以一个特殊的身份,即军医,来展示何谓普世爱和坚持这种观念的意义。在兵戎相见的战场上,道斯以一己之力的确不能改变战争的走向,但是他只做好自己能做的,就是救人、挽救生命。从生命的角度来说,人们不能对道斯进行责难。如果说他的做法对战争无关痛痒就可以忽视,放弃近在眼前的生命,像那些“战争机器”麻木冷血,那么战争就变得更加可怕,一丝人类的希望之光也将熄灭。
  如果人们觉得道斯的普世爱很虚假,电影《红一纵队》会让人更理解。结尾中士刺伤了一个德国兵,在得知战争结束又听到德国兵还活着时迅速去救他并让他好好活下去。参与战争的厮杀有时是迫不得已,敌我之分只取决于一个外加的时间节点或者取决于我们自己,而生存和生命在无情的战争中是最宝贵的,“战争中唯一值得荣耀的就是幸存”。在战争中,普世爱被特殊化,被放大来诠释其中的含义,而从生命角度来看,普世爱就是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要珍惜的内涵是值得肯定的。
  中國战争片《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等影片都有个人为他人、集体献身的故事。虽然道斯也说到,他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但是普世爱的着眼点是强调尽全力去营救每一个人的生命,无论对方外在的身份是什么,也不在意自己会遭受的最坏结果。人们表现的牺牲是个人替代某人或集体去承受苦难,这是个人对战争做出的最顽强的斗争,都是为了拯救生命、保卫国家,是悲壮的,也是令人感动的。虽然中国没有以“普世爱”命名的价值观,但是同样具有大爱的精神,其共同着眼点就是生命、爱他人和爱国,因而也无所谓排斥对方和谁对谁错之分。那么人们在批判道斯普世爱的观念和做法过于善良时,是否忽视了爱国者做出的奉献也是英勇无私的?
  三、价值观输出与战争片
  美国战争片的确强调价值观,如上文所述基督教的信仰和普世爱的价值观。影视反映本土的文化,必然带有自身的价值观念,这也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艺术的核心。因为战争这一特殊题材使得美式战争片遭到许多批判,认为它是价值观念的输出和虚假的信仰。实际上,美国基督教普世爱的观念、拯救普世的义务感和使命感以及其建国的自由、平等、民主意识已经深深印刻在政治经济、日常生活、娱乐文化当中。除了美式战争片、美式英雄片,爱情、历险记、科幻等类型的影片也同样能够找到价值观的痕迹。人们不能因为对方与中国的不同,就批判、排斥甚至阻止其在中国发展,任何一种传统得以留存都有其根源和合理性,需要正视这种差异。美式战争片的信仰也促使人们思考中国文化作品中应坚持和展现的传统因素是什么,而不是害怕和批判价值观输入。一部战争片不能仅描述战争的动作场面、身体的支离破碎,还需从无数流逝的生命和国土满目疮痍的悲伤中,反思人类遭受的重创,更应该珍视的是什么,使人类免于再次受难。
  (天津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
其他文献
一  一九九零年,祖父去世,维系这个家族的最高长者离开了。那时,父亲已从部队转业,在故乡北部的一个城镇上班,三叔尚在部队,农村老家只有二叔留守。第二年,我们跟着母亲来到父亲工作的地方生活,从此离开了农村。曾经很庆幸,城镇的生活条件远远好于农村,只有十多岁的我第一次住进有暖气的房间,第一个冬天手脚没冻坏,第一次感受到了上中学也可以每天回家吃饭的幸福……  也许,从那时起,我已成为游子。但是,逢着寒暑
期刊
《小城三月》是萧红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篇小说。萧红“半生尽遭白眼冷遇”,当时她正处在乱世动荡和人生坎坷中,已经走到生命的最后阶段,却没有因为疾病而停笔。萧红书写了一个二十年前的爱情悲剧,在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回望中,小说是否倾入了作者切肤的生命体验?翠姨追求的情感以悲剧结尾是萧红人生悲剧的映射吗?这个20世纪40年代完成的有关婚恋自由的文本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又有着怎样的意义?本文以小说的主要人物为切入
期刊
塞林格的短篇小说《威格利大叔在康涅狄格州》中,埃洛依斯对故去多年的恋人沃尔特难以忘怀,她甚至丧失了对丈夫和女儿的爱与耐心。然而,孩子是母亲情感状态的投影,埃洛依斯透过自己的精神牢笼伤心地看到女儿由于缺失细致的母爱而变得闭塞、陷入固执的幻想,母女间各自的执拗引发的一场大哭带来的是情感的洗礼与顿悟。  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赛林格的短篇小说《威格利大叔在康涅狄格州》(1948)于1953年与其他短篇故
期刊
在这个精巧的世界,情感之游丝在每个角落流荡。在天蓝色的映衬下,围栏的绿色织带中,宽广肥厚的草场上,林木深谷的怀抱里,远处身着白色衣裙,嘴唇如牡丹殷红的小小身影在碧绿之中更显纯洁无瑕。这片油彩般的土地,这位如诗般的漂亮姑娘,这个曾略带血腥气息的“白鹿林”,却无法逃离被侵蚀玷污的结局。暴风般命运的肆虐将这片静饶、纯洁之地,这灵动鲜活的生命如无辜的花朵一样,摆弄、摧残,使其零落。她嘴角微微上扬,略显孩提
期刊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茶人三部曲》是茶文化小说的经典之作,作者王旭烽以茶文化为核心,坚持文化理念,用清丽柔婉而又劲力内敛的笔力建构了一个奇绝壮丽的茶文化世界,并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新时期寻根文学有关民族性探讨的意识。本文从文化角度切入,通过对文本中茶人、茶事等一系列分析,力求呈现出王旭烽文学与文化完美融合的审美追求,同时揭示该作品中蕴含的民族意识和文化心理。  一、从来佳人似佳茗——茶人人格情操
期刊
“在我的小说中,人物之间往往没什么爱情或是别的某种联系。不过《大教堂》是个例外。”在具体语句连接中产生张力,把日常生活环化为小说世界是卡佛小说独特新颖的体现。《大教堂》单向式的叙事视角隐含着主体建构下人之分裂的对立矛盾,在直接的交往中却逐渐化解了这一紧张,达成了和谐。文本分析并不是要落脚于文本结构的逻辑形式,而是展现文学世界的纵深面向和多元的意义。  卡佛是美国当代短篇小说家,因其新的语调和文学质
期刊
王尔德在其童话故事《快乐王子》中塑造了两个至美的人物形象,故事以收获不朽而美丽的铅心和小燕子被安放天堂收尾,充分展示了人性善良的光辉,包含了王尔德“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主张,但是故事的结局再次落到了道德的层面上。本文通过探寻王尔德艺术自律的审美语境,着重从人物塑造、结局的角度分析其与唯美主义的联系,证明童话故事的结局与王尔德本身主张的艺术自律性相违背。  一、王尔德的审美语境  奥斯卡·王尔德的名
期刊
随着后经典叙事学对于叙事范围的扩大研究,诗歌作为一门独特的叙事被逐渐提上叙事研究日程,以叙事学视角分析诗歌的叙事构建模式,旨在深入挖掘诗歌表层与深层的意义生发结构机制。文学巨著《红楼梦》含有大量的优秀诗词曲赋,这些诗词在书中不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更是起到衔接情节、预示人物命运、彰显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具有极强的叙事性。本文拟从叙事学视角,从叙事话语、叙事视角以及叙事意象入手,探究《红楼梦》诗词叙
期刊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美国导演兼独立制片人罗杰·科尔曼制作了一系列根据爱伦·坡的小说和诗歌改编的电影。而拍摄于1964年,改编自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丽姬娅》的《丽姬娅之墓》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部作品。通常情况下,短篇小说在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会存在篇幅过短和内容相对有限等方面的问题,因此电影剧本会对原著进行调整和补充。作为短篇小说改编电影的《丽姬娅之墓》,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意象选取和主题
期刊
本文以小说《炸裂志》中人物的英雄形象为切入点,结合人物特点及其命运,着重把握英雄形象的异化表现,发现人物英雄形象的演变实质,在感受小说所展演的历史与人心核裂变大观的同时,深入地了解人物反讽背后所暗藏的荒谬社会。  “反英雄”是与“英雄”相对立的一个概念。“英雄”本就是一个伟岸的词,凡是被它的光环所笼罩的人,都被视作超凡的存在,他们身上往往具有高尚的人格、强烈的感情、坚定的信念、非凡的能力、执著的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