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策略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FIPAUT8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用问题引发教与学之间的和谐共振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互动进行的学习探究过程,应力求和谐共振。为此,教师设计问题时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问题要富有情趣,能够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与排斥;问题要具有挑战性和诱惑力,以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问题要能够让师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碰撞,互动推进,使教与学保持协作与互动的张力。
  一位老师在教《社戏》(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时引导学生体会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第一个班级他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请同学们谈谈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从课文里找依据。
  学生经过思考后也能基本说出,但课堂气氛平淡,回答问题的只是部分“乖”学生。那位老师在第二个班级上课时换了一种方式提问:
  如果你来到平桥村,你愿意与哪位小伙伴交朋友呢?
  “交朋友”很对孩子们的胃口,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瞬间,课堂上呈现出与前一堂课截然不同的热烈气氛。
  上述案例中,教师设置的前一个问题是按照概念化的套路设计的,问题平淡无奇,因而激发不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反馈不畅,难怪回答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相反,后一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角度新颖、有趣,切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引起他们心灵的共振,掀起了他们情绪和智慧的浪花。这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中,准确地体验其中的思想感情。一个设计巧妙而又轻松的问题,很自然地消除了教学隔阂,师生间沟通顺畅、协调,形成了融洽的課堂教学氛围。
  怎样才能设计出能够引起师生和谐共振的问题呢?教师可以通过下面几个途径和方法,来营造“合力效应”,实现问题教学中的和谐共振:
  1.设计问题时尝试“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学习心理和学习需求,设计师生最易产生共鸣的问题,消解师生间的交流障碍,使问题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2.设计问题时巧用“思维暴露”。问题及提问的过程有意地暴露出作者和教师的思维,让学生了解到提问的目的与重点,获得有计划、有序列、有坡度的信息引导,获得解决问题的钥匙,这样师生才能默契配合,达到和谐共振。
  3.设计问题要追求“合力效应”。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教与学的行为统一在教学目标这个共力点上,创设平等的教学情境和积极向上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使教师的外力推动和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生谐振,形成教学合力。
  4.设计问题要“引入矛盾,变直为曲”。教师可以深入教材,在问题中引入对立意见,巧用对比,设置有“矛盾”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心理冲突”。提问要变中求新,平中出奇,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问,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学生乐于回答问题。
  二、问题设计要内蕴丰富,引人思考
  课堂问题不是为问而问,点缀课堂;不是为析而析,肢解课文。一个问题的提出,不只局限于单一的知识面和教材内涵的表层,而要能够引发学生对教材文本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引导学生巡山问路、探幽发微、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同时,也应注意整堂课的问题数量要合理,有层次成系统,借助一个或几个问题,能整合教学内容,延展思维轨迹,简化教学头绪,吸引学生整体参与,达到简洁高效的目的。在教《范进中举》(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时,语文老师抓住“噫!好了,我中了!”这句意味深长的点睛之笔设计问题:
  比较范进中举前后生活境遇的变化,说说范进中举后哪些方面变“好了”。
  这一问题能以一当十,改变课堂教学中无序、零碎、频繁、肤浅问答的状况,有效地克服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零敲碎打的弊端,使教学重点突出,教学环节简捷而有深度。教师也正是准确地抓住“噫!好了,我中了!”这个与上下文内容和文章主题密切关联的“关节点”,使设计的问题直指教学重难点又带有全局性,巧妙地将范进中举前后的情节贯穿起来,将情节梳理、形象分析、主题和艺术手法把握等教学目标点节融合在一个问题的解答之中,由此牵动学生对课文进行多步骤、深层次的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一气呵成,省时高效。
  研究此课例,对于课堂阅读教学问题的设计,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认识:
  1.要深入解读文本,解读出自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设计主问题,并转换成阅读教学。
  2.要找准突破角度,抓住文本的主要矛盾,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如从文章的主题、结构、语言或文章的标题、联结点、空白点、事件的发展变化和人、事、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认知点、兴趣点、情感点等方面入手设计主问题。
  3预设的主问题要有包孕性、开放性,能生成子问题,既能统摄全文,引发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讨论,又能成为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
其他文献
白天,当你头顶蓝天白云;晚上,当你仰望璀璨星空,你一定会感叹,我们头顶的这片天,是多么洁净呀,不像我们生活的地面上,垃圾随处可见。这种想法嘛,在几十年前还是正确的,可是现
期刊
1981年秋,我奉命去陕北神木石峁遗址进行考古调查试掘工作,这是我继参加临潼姜寨遗址、蓝田怀珍坊遗址、礼泉北牌朱马嘴遗址之后第一次独立执行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任务,虽然说,
1 前言 城市道路、城市建筑、城市绿化等因素,以多种形式的组合,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城市空间。各种形式的城市空间,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空间序列。这些空间序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在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而“探究性”教学正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传统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新课标”实施背景下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一、“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探索知识的欲望逐步提高,这是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网络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也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冲击。有的学生因为迷恋网络游戏,迷失了自己;有的学生则因为网络让自己在浩瀚无际的天空中如鸟儿般自由飞
对周民族历史文化的探索,无疑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被最先关注的课题之一。至迟,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就已受到高度的重视。1931年,就有燕京大学钱穆教授《周初地理考》的发表~
台湾台泥集团董事长辜成允,因为受父亲辜振甫的影响,做足了文化修养的“功课”。他喜欢摄影,圈里人称“技艺不输专业”;他喜欢音乐,曾经是一位发烧友。他特别钟情于中华传统
文章从产业集群发展的角度来探讨目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新组织模式,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现有发展模式和局限性,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组织模式的内涵及构成。
课堂教学不能是教师的表演,也不能是事先预设程序的再现。理想的课堂是充满自由轻松的氛围、孩子积极主动的参与,在互动中学习。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构筑理想的课堂更是老师
一、两枚泥坑钱    四年前,我在重庆地摊上第一次见到有20多枚泥封的古钱,挑选了其中六枚,这里介绍其中的两枚。初购时,不见钱文,去掉硬泥后,出现一层黑锈,擦拭几下,再置于便携式显微镜下,可以见到银白色的水银古。其中图1“元”字附近有两处用钢针挑了一下,肉眼就可见到水银古,照片上发白的地方就是它的影证,黑锈下面是一层红色包浆,包浆下就见钱肉了。简言之,泥坑钱只有一层黑锈及红色包浆,而无常见的红、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