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wei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突飞猛进、社会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趋向信息化,我们的教育与教学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新挑战,也迎来了新机遇。我们的教育和教学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大关系: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依赖,它融洽了师生的情感,营造了愉悦的氛围,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真情可以感化别人,教师亦是如此,教师与学生应似兄弟姐妹关系,这样才能与学生有所沟通,有所理解,促进教学。
  民主平等的关系还应体现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必须左右逢源,上下求索,兼容并收,纳天地之真,山川水秀,揽云雨,接霜雪,去糟粕,蓄精华,厚积而薄发。教师应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用水,学生口渴会去寻找泉水,去满足需要,在感受泉水的甘美后会激发学生利用泉水的欲望,学生会创造性地对泉水加以利用,或挖沟或埋管,明道暗引,去滋润万物,利世利民。
  
  二、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教”重在引导,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教育学和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的成长起决定因素的是非智力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恒久的毅力和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是先扶持学生走,后引导学生走,授人以渔,传点金术。促进学
  生摸石过河,探走迷宫。学生的“学”是学知识,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在“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质疑,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勤于动手,形成个性,具备特色。培养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厌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变学了为学好。把“学”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的生成,发展,提升,学生的“学”重在好乐,“知之者莫若好知者,好知者莫若乐知着”。贵在持续,水滴石穿,妙在创新,新则出奇。师生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三、阅读与说写的关系
  
  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阅读就是看(或读)人家的文章。阅读能力指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阅读文章,接触的只是文字,作者想表达的内容、思想、感情、意境、情趣等等,都蕴藏在文字里面,靠读者凭借文字自己去理解,去体会。只有反复阅读,才能理解词句的意思,欣赏文章的表现手法,品味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趣味,读进去,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想开去,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阅读重在自学,光课本内容还不行,还应多读课外书籍(包括报刊杂志),以提高阅读能力,扩充视野。阅读贵在积累。量变促质变,只有积累大量词汇和佳句,才会说写用词恰当,语句生动,幽默形象有趣。阅读巧在运用。要“以读促说”,“以读带写”。阅读不是鹦鹉学舌,照本宣科。阅读是春蚕吃桑叶,沙沙有声,明蚀食,消化了叶面,吸取了养份,吐丝能织
  锦,裁剪成衣裳,破茧可化蝶,飞腾向天地。
  
  四、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其内容和思想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可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 提高能力。课文教学内容从社会生活中来,应回到社会生活中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引导学生,从无字处读书,读社会这本活书,从中体会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和生存法则,道德准则,察人间百态,看世上千姿。去发现真善美,去揭露假丑恶。走向自然。引导学生看日出日落,月圆月缺,云展云舒,花开花落,潮起潮涌,雁去雁归。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见老牛舐犊,知父母恩情。学《桃花心木》,懂得去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大树。学《生命·林子》,引导学生到山上去观察发现:不成林的松树,乱枝纵横,树干又短又曲,只能做薪柴;郁郁葱葱的松林,棵棵松树秀颀,挺拔,棵棵可能成为栋梁,从而明白一个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走向生活,引导学生体会:“柴、米、油、盐、
  酱、醋、茶”七件事,品尝“酸、甜、苦、涩、麻”五样味,去经历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去体会荣辱进退,名利得失,到野外去放风筝,明白手里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五、考试与评价的关系
  
  考试的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淡化记忆内容为主的考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考试方法,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辩论、课题研究、情景测验等,部分学科开卷考试。
  考试是评价的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对学生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行为观察、情感测验、学习日记或成长记录等方面,更要关注学生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对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进行客观描述并力求采用激励性语言来评价。
  总之,只要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就会获得全面的发展,只有在教育和教学中把握好这五大主要关系,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的创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由于中考作文分值比例高,难度大,因此,它成了众多家长和考生关注的焦点。有些同学“谈文色变”,无话可说。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写作困境,而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改革课堂教学,善于点拨学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最终形成能力。    一、解读“新课标”对作文的要求,把握中
期刊
生活是一种信仰,无论周遭的风景多么烦嚣,只因为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没有碎掉,于是无论难易,生活都值得我们为之坚持甚至受苦。我们的童话,我们的灵魂,永远留存一片净土。  我的一位朋友,曾经这样描述她向往的生活:  一间林中的小屋,溪流环抱。窗外绵雨刚过,天边还没有彩虹,而是一团柔和的光。我静静地靠着门框。房间的另一端,老式的留声机幽雅地流着飘渺的音乐,细琢中,已逝的一切仿佛重新归来。尘封已久的美好在记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所以教师如何实施创新性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育新形势下重大课题。本文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问题做了研究,并提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  由于现代体育教学的灵活性、多样化的特点。建立了以“学”为主,重视学生学习的教育理念,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教师则是完成这一神圣使命的重要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从幼儿园教育到到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共同任务。创造力是指在一定动力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高新技术飞速发展,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急需培养一批又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
期刊
语文是工具性的基础学科,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日用工具。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语文的地位和作用将显得更加突出。语文素质的提高对整个中华民族科学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当前推进的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  阅读作为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且是一个人终身受用的一种能力。“阅读可以改变人生,改变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
期刊
一、改变英语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内心热情    1、多变的教学方法:  (1)随机应变,适当删除添补,提前推后。“书本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我们教师在教授内容时,可以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删除添补,可以把一些内容提前或推后。比如说,在学生刚接触英语时,我们暂且不要急着让学生去学会什么单词、句子,可以把一些有趣的活动提前。如把“stand up,sit down ”。这一环节提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期刊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工具。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作为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其语言还有更多的功能,也应有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语言不仅要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那么教师的语言该具有哪些特性呢?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个问题。    一、语言的知识性    韩愈早在《师说
期刊
摘要:一直以来,我们常在探讨优秀教师的标准。其实,在读了《 外语教育往事谈》后,我觉得简单可行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的认可”。一个得不到学生认可的老师是愧对“优秀教师”这一称号的。一名教师,不管你有多高的学历,不管你有多少的荣誉称号,也不管你有多大的名气,学生们不买账,他们要的是实惠-课堂的精彩、实用、有收获。一名教师,也只有把课上好,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才能真正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而当我们认
期刊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但在大学收费“门槛”快速升高的现实面前,大家都感觉到,仅有优异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孩子考上大学是一件高兴的事儿,但孩子上学的学费也几乎是家里最大的支出项目。难怪现在很多家长都感慨的说:如今要培养一个大学生真是太“贵”了!    痛并快乐着,大学梦难实现    那些考上大学却因为家庭贫困而交不起学费的考生及其他们的家长,他们都是优秀的高考生,含窗苦读十几载,奋
期刊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最显著的特征。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任务。可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小学这个基础教育阶段必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法点燃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更新教学观念,提倡趣味教学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