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老高速公路交叉枢纽互通立交设计探讨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3p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推动公路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然而,互通立交在设计时,其内容以及深度方面往往存在不足,严重影响公路的运营效率。本文基于公路互通立交设计的新理念,以人性化设计为基础,对以往互通立交在设计时存在的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为后续互通立交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互通式立交;设计;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2.352.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互通立交设计方式对于促进公路运输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可以有效的带动当地经济全面发展,全面的提升公路整体水平,保证交通运行效率,可以实现综合效益的提升。但是当前的实际情况,与发达国家对比分析,我国的互通立交设计理念还是比较落后的,应用效果也比较差,根本无法达到正常的运行需要。因此,必须要将互通立交设计新理念应用到实践中,将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施工单位也需要更新设计新理念,加强和国际先进技术的交流学习,不断的应用先进技术,可以更好的提升公路交通运行效率和质量。
  1 道路枢纽互通立交的设计理念
  1.1 重视调查,因地制宜
  在设计前期应当重视实地的考察,考虑多种因素,例如,市政管线、已有的建筑物等,取得较为准确的一手资料,这样可以大大减小因考虑不周而出现问题的概率。且设计应当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之前的案例,每个区域的地质情况、交通需求都是不一样的。
  1.2 以功能需求为本
  在功能和成本的平衡中,应当侧重于功能。过于控制成本,自然而然地会降低工程的功能性,久而久之,功能方面的缺陷会逐步暴露,最终要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淘汰。这样就会陷入“落后—重建—落后”的循环中,从长远来看,这样做并不能节约成本。因此,设计需要有前瞻性,不仅看到当前的问题,还要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2 道路枢纽互通立交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互通立交选型不够合理
  对于公路枢纽建设来讲,互通立交类型的选择绝对是重中之重,虽然互通式立交的本质其实是多种或1种匝道的混合体,但在互通立交类型不同的情况下,其特征、工程以及建设要求也各不相同。其实,在互通立交实际设计的过程中,不重视类型选择的现象十分普遍,同时,设计人员对工程现场实际了解不足,也会导致选型不够合理。
  2.2 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的合理应用可以更好的保证立交设计水平得到提升,使得交通运行更加的便利,而针对部分地区中的地质条件较差、水文环境复杂的地区中,如果没有选择合适的施工地点,必然会导致自然灾害的存在,进而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这就会导致公路交通使用寿命的缩短,也会导致周边环境被严重破坏。因此,设计人员要合理的应用合理的利用自然环境,避免在劣势的地带中进行施工,从而可以保证互通立交项目施工之后可以使得交通更加的便利。此外,为了能够充分的保护自然资源,立交设计不能设置在矿区开采地带,避免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而针对于农田与耕地等资源的占用方面,要根据自然规律进行设计,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从而可以提升互通立交项目的设计水平,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2.3 交通量
  匝道所承受的交通量通常来源于以下方面:经济增长导致交通量有所增加,完成建设后为了缓解旧高速公路的荷载压力,诱导车辆在新建公路行驶所增加的交通量,正常增加的交通量。在互通设计前期,要大量收集交通量资料,准确预测未来交通情况,计算设计小时交通量,将这项数据作为匝道设计的主要依据。在设计匝道的过程中,交通量的单位为每小时通过的车流量,在设计图纸上需要将匝道不同方向的交通量反馈出来。
  3 加强互通式立交设计要点措施分析
  3.1 合理选择互通段位置
  在选择互通立交的互通位置时,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既有线路的走向以及新建高速公路的线路走向规划,同时要充分考虑互通段的地形地貌特点、周边地区的道路分布、新老线路的平纵指标要求以及设置间距等因素,从而确保高速公路互通的安全畅通以及其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同时,如果转向主次流量存在明显的差异时,应选择定向互通立交型式,并应采取斜交方式来进行新老高速公路的交叉处理,这样可以为互通匝道设计创造便利条件。
  3.2 互通式立交公路分合流的设计
  互通立交分合流路段的设计要点在于出口易于识别,入口视野开阔,相邻出入口的距离合理,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结合规范的要求进行。对于出口,目前最常规的做法是直接式出口,方便驾驶员判断;入口采用平行式入口,方便驾驶员择机并入主线交通;出入口的间距设计方面,要结合实际的车辆行驶操作长度和标志的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匝道与主线分合流设计,要充分考虑主线平纵面线型指标,结合交通量,选取合理的平纵面指标与主线平顺过渡。
  3.3 合理选择跨线方式
  为了避免互通立交在施工阶段影响老高速公路的正常交通,设计人员应采取将新建线路以及其互通匝道上跨既有线路的方式来进行設计。当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避免采取将墩台设置在既有线路的中央隔离带处的设计方案,从而降低互通立交施工对老高速公路正常运营的影响。此外,在线型选择时应尽量采取跨线桥相对集中以及跨线次数较少的线型方案。例如,当存在两座邻近的匝道跨线桥时,应采取合并跨越方式,同时应合理控制老路的主线合流路段长度以及合流节点数量,尽量在交通量流出主线后再对其进行转弯分配处理。
  3.4 变速道路的设计
  变速车道设计也是互通立交设计方案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难度比较高,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该路段的行驶速度和和主线速度之间的协调性,特别是在分流地带中容易导致车辆行驶错误的情况,需要预留一定的车辆转向空间,且要确保匝道宽度、角度等方面的数据达到标准的要求。此外,对于某些位置上的大型机动车、重载车辆比较多的主流道路,设计人员必须要综合分析车辆重量、惯性、速度等方面的因素,该路段对于道路的承载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应该适当的限制车辆行驶速度,进行线路线形的优化与设计,应用先进管理理念,以保证交通可以正常的运行,不会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
  3.5 注重线形指标与交通量的要求
  首先是线形指标,在设计过程中,平纵指标的选取对于后期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圆曲线半径过小或者纵坡过大,会降低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小行车的安全性,且容易造成拥堵,导致其使用功能的降低。其次是交通量的确定,这在规划设计中也是一个要点。它是确定立交形式和规模的重要依据,要经过充分的论证与实际调查,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现状、当地政府的规划政策等,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交通量未来的增长及诱导交通量,以此为依据选择合适的立交形式及规模。
  4 结语
  新老高速公路交叉时,由于限制因素比较复杂,因而对互通立交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并结合新老高速公路的特点,严格遵守相关的设计规范,准确把握相关的设计要点,对设计方案不断进行优化选择,从而提高互通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保证互通立交的通行能力,提高互通立交通行的安全性和畅通性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促使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士贵.公路和城市道路互通式立交设计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4):70-71.
  [2]朱献忠.浅谈互通式立交线形设计中的几个要点[J].湖南交通科技,2019(02):44-47.
  [3]彭涛,王瑞琪.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分析[J].黑龙江科技息,2019(19):212.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人们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改变出行方式,机动车购买量迅速提高。机动车是当前我国人们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在农村大部分地区也得到了普及,大量机动车上道,不仅给交通运输带来了巨大压力,排放出的尾气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預计到2020年以后,我国将实现从机动车大国到机动车强国的转变,汽车保有量已经到达历史最高点,预计机动车总量将达到2亿台左右,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无疑将会
期刊
摘 要:主要对现代测绘技术在公路勘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公路工程测绘任务,而后在分析公路工程测绘技术的发展要求基础上对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行讨论,最后结合某项目实例,对现代测绘技术的操作要点解析。  关键词:现代测绘技术;公路勘测;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U412.24 文献标识码:A  1 公路工程测绘任务  对于公路工程来说,由于其所处区域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其中所用到的测绘技
期刊
摘 要:AFC系统中的车站服务器(SC)是与终端设备紧密相连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对车站终端设备进行状态监控、收集终端产生的交易和审计数据,规范系统的数据管理、运营管理及系统维护管理的技术要求。服务中的车站服务器向下提供正确的服务模式、参数分发、时钟同步等,向上提供交易数据、运行状态、客流报表等,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所以,车站服务器的正常运行是终端设备(TVM、GATE、POST)给乘客提供优
期刊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工程建设中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及建设工程传统的质量安全管理模式,重点对某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安全一体化咨询服务管理模式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对今后质量安全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质量管理;安全监控;一体化咨询  中图分类号:F426.92;F273.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
期刊
摘 要:目前,综合监控系统已经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该系统的应用是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综合监控系统;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A  0 导言   地铁工程综合监控系统(ISCS)通过与地铁各相关机电专业系统进行数据接口以及数据信息共享互联,从而实现地铁工程各机电系统间信息的互通、互联以及资源共享
期刊
摘 要:面对密度、速度以及大客流的快速增长而带来的压力,CBTC系统作为当前主流信号系统的应用模式,无疑成为提高地铁线路运营效率的最佳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CBTC系统的结构和特点。  关键词:CBTC系统;特点;应用  中图分类号:U231.7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CBTC系统是一个安全的、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中。它的特
期刊
摘 要:金属钢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度好、变形能力强等特点,一般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其制作工期短,架构简便,可操作性强,其工业化程度高,在铁路工务桥梁系统应用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钢材极易受到影响导致生锈腐蚀,因此防锈和储存管理成为了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铁路桥梁;钢材;防锈  中图分类号:U445.73 文
期刊
摘 要:通过分析山西省交通智能化的框架、原则和目标,阐述了交通智能化的主要内容,分析结果表明,交通智能化是交通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将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与现代交通开发利用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实现交通运输、运营管理等过程的智能化运行,对于提升交通生产水平、保障交通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关
期刊
摘 要:道路翻浆冒泥一直是我国铁路出现最频繁的基床病害之一。要减少和杜绝翻浆冒泥的发生,满足基床排水设计与规范,就必须采用合理的材料、技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高度重视基床施工技术、工艺、机具及现场质量控制。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解决好基床防排水问题,是确保减少基床翻浆冒泥的关键。  关键词:地铁路基;整体道床;翻浆冒泥;原因分析;整治  中图分类号:U216 文献标识码:A  1 翻浆
期刊
摘 要: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对固定检测器采集的地点车速数据、交通流量数据和手机切换技术提取的路段行程时间数据进行时间、空间和语义的一致化处理,最后用路段平均车速对道路交通状态进行评估,以山东省济乐高速南延段为例,采用该多源数据融合模型相较于固定检测数据融合模型,得出的路段平均车速误差值减小。  关键词:交通状态;神经网络;异构数据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行驶在高速公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