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风云激荡中的美院生活
1958年9月,我第一次来到杭州南山路98号的浙江美院,校门外柳浪闻莺,风光旖旎。3个月前,它刚由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更名过来,因此我们这批学生是顶着浙江美院的校名第一批入校的。
我们同期入学约有40个人,油画系六到八个,版画系五六个,雕塑系不到十个,国画系最多,十七八个,我就读的正是国画系。
日常教学,平日往来,校园里基本就这四个系。但如果认为浙江美院1958级,只有四个系,却是错了。这一年,美院也未置身世外,同全国大学一样,掀起了讴歌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多快好省”地创作和大放“美术卫星”的热潮。
我们入学时,学校机构已经膨胀起来,新办了工艺美术系、民间美术系、工农专修班、舞台美术班和连环画宣传画工作室。这些专业纷纷向外招生,本科生由上年的213人,骤增至444人。同时,还增设了浙江美术出版社、浙江工艺美术研究所、浙江幻灯片制片厂等附属机构。只是,这些都是适应形势的外围组织,传统优势专业仍是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四个。
美院生活的确如我预想的那样,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先说团结,上世纪50年代本是个讲集体主义,讲团结合作的时代,无论是下生活采风、写生,还是教育与生产结合,大办工厂、大炼钢铁,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互助;再说活泼,美院是艺术院校,汇集着一群艺术青年,大家思想驰骋、创意无境,即便是在“大跃进”这种纲举目张的年代,依然浪漫不改,氛围轻松灵动。而说到紧张和严肃,既与当时的政治氛围相关,也是时任院长潘天寿教授的教学风格使然。
我入学这年,潘天寿正式执掌美院。他的大名,我们入学前就如雷贯耳。大学的本科教育基本都是四年制,但浙江美院不循此例,潘院长规定学制五年,第一年有点预科或考察期的意味。美院自20年代传承下来的灵魂是“清醇之兴趣,高尚之精神”,强调德艺并重。多出的一年时光,既考察学生在技艺和学识上是否跟得上,适合走艺术道路;也考察德行,包括艺术态度,艺术追求,艺术精神,强调做真正艺术家。
前面说过,第一年属于试读性质,因此没有班主任,靠学生自治自理。我是团员,根正苗红,思想进步,主持团支部工作。杭州一中考上来的陈家泠做班长,那时他叫陈家邻,还没有给自己取这个风雅的名字。我们一见如故,沟通融洽,配合默契。
1958年,中央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方针。政治运动的热浪日益高涨,美院虽是艺术院校,但全国一盘棋,也不能例外,又是下乡参加秋收劳动,又是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现场教学。但觉校园内人潮涌动,川流不息,各项活动风起云涌。
教素描课的顾生岳老师,画得好,水平高。当时他在政治上追求进步,要求入党,所以非常积极地投入到下乡劳动中,带领我们到半山钢铁厂写生、劳动,谦虚接受工农兵教育。我们班就在顾老师带领下,在这家钢铁厂上了第一节课,非常具有时代意象。
两个月后,全班回校,稍事安顿。连轴转,还是下乡。
这次去海宁。海宁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观潮胜地,每年中秋节前后,可以在此观看有“天下奇观”之称的海宁潮。但我们没有观潮,也没有寫生,纯粹去劳动。具体点说,就是拔络麻,做麻绳,做粗麻绳。劳动持续了两个礼拜,我们又打道回府。
此时,第一学期已经临近结束。一入学就劳动,一劳动就两三个月,同学们都在想,什么时候可以真正进入学习阶段呢?大家都渴望进入教室画画。
潘天寿院长亲自上课
学院当然要教学,劳动结束后,便让同学们上专业课。
专业课以临摹为主,临摹是基本功,国画班集中临摹永乐宫壁画、任伯年的手稿、王石谷的山水,还有夏圭、马远、沈石田……大师都是大师,但临摹枯燥,又没有创作的乐趣,可能当时的氛围如此,大家兴趣不大,我也是。但院里有要求,这是必修课,规定动作。老师说,一定要临,不临不行,否则啥叫科班出身呢。
我们临古代名家,也临老师的画。顾坤伯老师,山水画名家,将自己的作品拿来给学生们临摹。那年老先生六七十岁,眼睛看不清楚,不久去了香港。虽然不情不愿,通过临摹,我们也因此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现在回想起来,应该在这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和专业课相应的是文化课,院里开设了“中国美术史”,王伯敏主讲;“西洋美术史”,严波主讲。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诗词”,潘天寿院长亲自上课,同学们高兴极了。他来上课,我们老早就端正坐好,既喜且怕。喜的是聆听大师教诲,怕的是他的严肃认真。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结合,缺乏深厚的文化修养,是无法攀上国画的高峰的,这样的道理现在说起来都懂,但当时我们还是感到懵懂。
潘院长说,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成就,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要求同学们倒背如流。这项要求只针对国画系,还是美院全体,我没考证过,只记得他在我们国画班上这么说。
大家上课都绷紧精神,聚精会神,战战兢兢,因为潘院长随时会叫同学起立背诵古诗,其中不乏生僻之作。同学们都有一定基础,也都认真准备过,但总归有不熟悉的,或者一紧张而忘了,一站起来,往往背得语无伦次,这时就会被潘院长狠狠批评。也有的同学,课前课后背得顺畅,能够当场站起来解释诗意,或者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自己也感到洋洋得意。我也不止一次被潘院长点名,所幸,都还顺利,印象里没有特别狼狈的记忆。
潘院长负责教“诗”,吴昌硕的弟子诸乐三教“印”。诸乐三19岁拜吴昌硕为师,比王个簃早入师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已经鬓生华发。其时,在国画系,潘天寿、诸乐三、吴茀之号称“三杰”,关系亲密无间。陆维钊教我们“书”。陆先生书法好,绘画也好,是个全才,以前在杭州大学做教授,潘院长从杭州大学将之请来。还有一位潘院长挖来的人才,就是上海人熟悉的陆俨少。 老师们上课就用自己编写的教材,王伯敏的《中国绘画史》,陆维钊的《诗词》,诸乐三的《篆刻》,潘院长也有自己的教材。
美院的前身是国立杭州艺专,创校校长林风眠先生,曾留学声名显赫的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故而浙江美院,也深受西方美术教学模式的影响。虽然解放了,但林先生打下的西洋教育的传统和底子还在。潘天寿懂艺术,懂教育,美院继续承袭西式绘画教学的部分手法。模特教学就是一例。模特有男有女,专职的、兼职的都有。模特理解艺术,非常敬业。杭州的冬天,空气湿冷,偌大的教室,没有空调,中间放一个炉子,以木炭取暖,模特保持一个姿势让大家作画,是极为辛苦的,大家都非常尊重他(她)们。
对于油画系、雕塑系、版画系,模特写生是必修课。国画系跟着画,技法上和他们有差别。他们画素描,光影结合。我们重线条,白描为主。我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两张作业。一张是一个男模特,戴斗笠、穿蓑衣,我用工笔描绘,上色。另一张是一位26岁的女性。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方方面面都封建闭塞,特别是男女关系之间,鸿沟壁垒,界限分明。第一次上女模特写生课,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女性胴体,内心忐忑紧张,手上出汗,纸和笔几乎都沾湿了。又不想让人看出我的局促,于是强装镇定,竭力表现出一名美术专业学生的淡定从容。不知道其他同学是不是和我一样的情形,大家从来没有交流过,大概都不好意思吧。
大学三年级结束时,我分去人物画组,因为有这段模特写生训练打下的基础,在人体造型、色彩调配、线条表达方面,比其他画种的学生来得更为准确敏锐。
毕竟是学生,我与潘院长没有什么直接的接触,但知道他不光教学认真严肃,严格要求学生,而且对待自己的艺术创作也相当苛刻,不满意的作品随手扔到废纸篓里。逢春节,大家都会集体去潘院长家拜年。每年都去,这是传统。他家就在学校边上。每天清晨,潘天寿后门一推,便进入校园。
有一年,我们依例仍去拜年。一位同学坐在画案边,脚底下纸篓里有潘院长废弃的作品。人多嘴杂,同学们热烈地彼此交谈,相互探讨时,他悄无声息,从纸篓中捞出一张画稿,悄悄地带回了家。
回来后,这位同学急不可待,将这幅捡来的潘院长作品送去装裱。装裱师傅以为是潘院长送他的,按要求帮他托裱。裱画厂是潘院长经常去的地方,一天他意外地发现了自己的废画,于是问裱画师傅,哪来的?答案当然很清楚。潘院长说,你告诉同学,带上这幅画到我家里来。
这可不得了,这件事先在同学们之间传开了,大家都估计这位同学要倒霉了。第二天,这位同学硬着头皮,带着画去了潘家。据后来传闻,潘天寿并没有如大家预计的那样,火冒三丈,大声斥责,而是态度平和,还让他坐下,问他为什么拿画,说:“我作廢的画,你为什么拿走?这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这样的行为符不符合一个学生的身份?你回去写个检查,一定要认真检讨。”后来这位同学做了检讨,写了一份认识深刻到位的检查,潘天寿看后,竟然另外送了他一幅画。
这位同学因祸得福,也让我们了解到,潘天寿严肃背后的温情。
1958年9月,我第一次来到杭州南山路98号的浙江美院,校门外柳浪闻莺,风光旖旎。3个月前,它刚由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更名过来,因此我们这批学生是顶着浙江美院的校名第一批入校的。
我们同期入学约有40个人,油画系六到八个,版画系五六个,雕塑系不到十个,国画系最多,十七八个,我就读的正是国画系。
日常教学,平日往来,校园里基本就这四个系。但如果认为浙江美院1958级,只有四个系,却是错了。这一年,美院也未置身世外,同全国大学一样,掀起了讴歌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多快好省”地创作和大放“美术卫星”的热潮。
我们入学时,学校机构已经膨胀起来,新办了工艺美术系、民间美术系、工农专修班、舞台美术班和连环画宣传画工作室。这些专业纷纷向外招生,本科生由上年的213人,骤增至444人。同时,还增设了浙江美术出版社、浙江工艺美术研究所、浙江幻灯片制片厂等附属机构。只是,这些都是适应形势的外围组织,传统优势专业仍是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四个。
美院生活的确如我预想的那样,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先说团结,上世纪50年代本是个讲集体主义,讲团结合作的时代,无论是下生活采风、写生,还是教育与生产结合,大办工厂、大炼钢铁,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互助;再说活泼,美院是艺术院校,汇集着一群艺术青年,大家思想驰骋、创意无境,即便是在“大跃进”这种纲举目张的年代,依然浪漫不改,氛围轻松灵动。而说到紧张和严肃,既与当时的政治氛围相关,也是时任院长潘天寿教授的教学风格使然。
我入学这年,潘天寿正式执掌美院。他的大名,我们入学前就如雷贯耳。大学的本科教育基本都是四年制,但浙江美院不循此例,潘院长规定学制五年,第一年有点预科或考察期的意味。美院自20年代传承下来的灵魂是“清醇之兴趣,高尚之精神”,强调德艺并重。多出的一年时光,既考察学生在技艺和学识上是否跟得上,适合走艺术道路;也考察德行,包括艺术态度,艺术追求,艺术精神,强调做真正艺术家。
前面说过,第一年属于试读性质,因此没有班主任,靠学生自治自理。我是团员,根正苗红,思想进步,主持团支部工作。杭州一中考上来的陈家泠做班长,那时他叫陈家邻,还没有给自己取这个风雅的名字。我们一见如故,沟通融洽,配合默契。
1958年,中央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方针。政治运动的热浪日益高涨,美院虽是艺术院校,但全国一盘棋,也不能例外,又是下乡参加秋收劳动,又是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现场教学。但觉校园内人潮涌动,川流不息,各项活动风起云涌。
教素描课的顾生岳老师,画得好,水平高。当时他在政治上追求进步,要求入党,所以非常积极地投入到下乡劳动中,带领我们到半山钢铁厂写生、劳动,谦虚接受工农兵教育。我们班就在顾老师带领下,在这家钢铁厂上了第一节课,非常具有时代意象。
两个月后,全班回校,稍事安顿。连轴转,还是下乡。
这次去海宁。海宁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观潮胜地,每年中秋节前后,可以在此观看有“天下奇观”之称的海宁潮。但我们没有观潮,也没有寫生,纯粹去劳动。具体点说,就是拔络麻,做麻绳,做粗麻绳。劳动持续了两个礼拜,我们又打道回府。
此时,第一学期已经临近结束。一入学就劳动,一劳动就两三个月,同学们都在想,什么时候可以真正进入学习阶段呢?大家都渴望进入教室画画。
潘天寿院长亲自上课
学院当然要教学,劳动结束后,便让同学们上专业课。
专业课以临摹为主,临摹是基本功,国画班集中临摹永乐宫壁画、任伯年的手稿、王石谷的山水,还有夏圭、马远、沈石田……大师都是大师,但临摹枯燥,又没有创作的乐趣,可能当时的氛围如此,大家兴趣不大,我也是。但院里有要求,这是必修课,规定动作。老师说,一定要临,不临不行,否则啥叫科班出身呢。
我们临古代名家,也临老师的画。顾坤伯老师,山水画名家,将自己的作品拿来给学生们临摹。那年老先生六七十岁,眼睛看不清楚,不久去了香港。虽然不情不愿,通过临摹,我们也因此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现在回想起来,应该在这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和专业课相应的是文化课,院里开设了“中国美术史”,王伯敏主讲;“西洋美术史”,严波主讲。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诗词”,潘天寿院长亲自上课,同学们高兴极了。他来上课,我们老早就端正坐好,既喜且怕。喜的是聆听大师教诲,怕的是他的严肃认真。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结合,缺乏深厚的文化修养,是无法攀上国画的高峰的,这样的道理现在说起来都懂,但当时我们还是感到懵懂。
潘院长说,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成就,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要求同学们倒背如流。这项要求只针对国画系,还是美院全体,我没考证过,只记得他在我们国画班上这么说。
大家上课都绷紧精神,聚精会神,战战兢兢,因为潘院长随时会叫同学起立背诵古诗,其中不乏生僻之作。同学们都有一定基础,也都认真准备过,但总归有不熟悉的,或者一紧张而忘了,一站起来,往往背得语无伦次,这时就会被潘院长狠狠批评。也有的同学,课前课后背得顺畅,能够当场站起来解释诗意,或者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自己也感到洋洋得意。我也不止一次被潘院长点名,所幸,都还顺利,印象里没有特别狼狈的记忆。
潘院长负责教“诗”,吴昌硕的弟子诸乐三教“印”。诸乐三19岁拜吴昌硕为师,比王个簃早入师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已经鬓生华发。其时,在国画系,潘天寿、诸乐三、吴茀之号称“三杰”,关系亲密无间。陆维钊教我们“书”。陆先生书法好,绘画也好,是个全才,以前在杭州大学做教授,潘院长从杭州大学将之请来。还有一位潘院长挖来的人才,就是上海人熟悉的陆俨少。 老师们上课就用自己编写的教材,王伯敏的《中国绘画史》,陆维钊的《诗词》,诸乐三的《篆刻》,潘院长也有自己的教材。
美院的前身是国立杭州艺专,创校校长林风眠先生,曾留学声名显赫的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故而浙江美院,也深受西方美术教学模式的影响。虽然解放了,但林先生打下的西洋教育的传统和底子还在。潘天寿懂艺术,懂教育,美院继续承袭西式绘画教学的部分手法。模特教学就是一例。模特有男有女,专职的、兼职的都有。模特理解艺术,非常敬业。杭州的冬天,空气湿冷,偌大的教室,没有空调,中间放一个炉子,以木炭取暖,模特保持一个姿势让大家作画,是极为辛苦的,大家都非常尊重他(她)们。
对于油画系、雕塑系、版画系,模特写生是必修课。国画系跟着画,技法上和他们有差别。他们画素描,光影结合。我们重线条,白描为主。我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两张作业。一张是一个男模特,戴斗笠、穿蓑衣,我用工笔描绘,上色。另一张是一位26岁的女性。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方方面面都封建闭塞,特别是男女关系之间,鸿沟壁垒,界限分明。第一次上女模特写生课,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女性胴体,内心忐忑紧张,手上出汗,纸和笔几乎都沾湿了。又不想让人看出我的局促,于是强装镇定,竭力表现出一名美术专业学生的淡定从容。不知道其他同学是不是和我一样的情形,大家从来没有交流过,大概都不好意思吧。
大学三年级结束时,我分去人物画组,因为有这段模特写生训练打下的基础,在人体造型、色彩调配、线条表达方面,比其他画种的学生来得更为准确敏锐。
毕竟是学生,我与潘院长没有什么直接的接触,但知道他不光教学认真严肃,严格要求学生,而且对待自己的艺术创作也相当苛刻,不满意的作品随手扔到废纸篓里。逢春节,大家都会集体去潘院长家拜年。每年都去,这是传统。他家就在学校边上。每天清晨,潘天寿后门一推,便进入校园。
有一年,我们依例仍去拜年。一位同学坐在画案边,脚底下纸篓里有潘院长废弃的作品。人多嘴杂,同学们热烈地彼此交谈,相互探讨时,他悄无声息,从纸篓中捞出一张画稿,悄悄地带回了家。
回来后,这位同学急不可待,将这幅捡来的潘院长作品送去装裱。装裱师傅以为是潘院长送他的,按要求帮他托裱。裱画厂是潘院长经常去的地方,一天他意外地发现了自己的废画,于是问裱画师傅,哪来的?答案当然很清楚。潘院长说,你告诉同学,带上这幅画到我家里来。
这可不得了,这件事先在同学们之间传开了,大家都估计这位同学要倒霉了。第二天,这位同学硬着头皮,带着画去了潘家。据后来传闻,潘天寿并没有如大家预计的那样,火冒三丈,大声斥责,而是态度平和,还让他坐下,问他为什么拿画,说:“我作廢的画,你为什么拿走?这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这样的行为符不符合一个学生的身份?你回去写个检查,一定要认真检讨。”后来这位同学做了检讨,写了一份认识深刻到位的检查,潘天寿看后,竟然另外送了他一幅画。
这位同学因祸得福,也让我们了解到,潘天寿严肃背后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