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严肃背后的温情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风云激荡中的美院生活
  1958年9月,我第一次来到杭州南山路98号的浙江美院,校门外柳浪闻莺,风光旖旎。3个月前,它刚由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更名过来,因此我们这批学生是顶着浙江美院的校名第一批入校的。
  我们同期入学约有40个人,油画系六到八个,版画系五六个,雕塑系不到十个,国画系最多,十七八个,我就读的正是国画系。
  日常教学,平日往来,校园里基本就这四个系。但如果认为浙江美院1958级,只有四个系,却是错了。这一年,美院也未置身世外,同全国大学一样,掀起了讴歌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多快好省”地创作和大放“美术卫星”的热潮。
  我们入学时,学校机构已经膨胀起来,新办了工艺美术系、民间美术系、工农专修班、舞台美术班和连环画宣传画工作室。这些专业纷纷向外招生,本科生由上年的213人,骤增至444人。同时,还增设了浙江美术出版社、浙江工艺美术研究所、浙江幻灯片制片厂等附属机构。只是,这些都是适应形势的外围组织,传统优势专业仍是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四个。
  美院生活的确如我预想的那样,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先说团结,上世纪50年代本是个讲集体主义,讲团结合作的时代,无论是下生活采风、写生,还是教育与生产结合,大办工厂、大炼钢铁,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互助;再说活泼,美院是艺术院校,汇集着一群艺术青年,大家思想驰骋、创意无境,即便是在“大跃进”这种纲举目张的年代,依然浪漫不改,氛围轻松灵动。而说到紧张和严肃,既与当时的政治氛围相关,也是时任院长潘天寿教授的教学风格使然。
  我入学这年,潘天寿正式执掌美院。他的大名,我们入学前就如雷贯耳。大学的本科教育基本都是四年制,但浙江美院不循此例,潘院长规定学制五年,第一年有点预科或考察期的意味。美院自20年代传承下来的灵魂是“清醇之兴趣,高尚之精神”,强调德艺并重。多出的一年时光,既考察学生在技艺和学识上是否跟得上,适合走艺术道路;也考察德行,包括艺术态度,艺术追求,艺术精神,强调做真正艺术家。
  前面说过,第一年属于试读性质,因此没有班主任,靠学生自治自理。我是团员,根正苗红,思想进步,主持团支部工作。杭州一中考上来的陈家泠做班长,那时他叫陈家邻,还没有给自己取这个风雅的名字。我们一见如故,沟通融洽,配合默契。
  1958年,中央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方针。政治运动的热浪日益高涨,美院虽是艺术院校,但全国一盘棋,也不能例外,又是下乡参加秋收劳动,又是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现场教学。但觉校园内人潮涌动,川流不息,各项活动风起云涌。
  教素描课的顾生岳老师,画得好,水平高。当时他在政治上追求进步,要求入党,所以非常积极地投入到下乡劳动中,带领我们到半山钢铁厂写生、劳动,谦虚接受工农兵教育。我们班就在顾老师带领下,在这家钢铁厂上了第一节课,非常具有时代意象。
  两个月后,全班回校,稍事安顿。连轴转,还是下乡。
  这次去海宁。海宁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观潮胜地,每年中秋节前后,可以在此观看有“天下奇观”之称的海宁潮。但我们没有观潮,也没有寫生,纯粹去劳动。具体点说,就是拔络麻,做麻绳,做粗麻绳。劳动持续了两个礼拜,我们又打道回府。
  此时,第一学期已经临近结束。一入学就劳动,一劳动就两三个月,同学们都在想,什么时候可以真正进入学习阶段呢?大家都渴望进入教室画画。
  潘天寿院长亲自上课
  学院当然要教学,劳动结束后,便让同学们上专业课。
  专业课以临摹为主,临摹是基本功,国画班集中临摹永乐宫壁画、任伯年的手稿、王石谷的山水,还有夏圭、马远、沈石田……大师都是大师,但临摹枯燥,又没有创作的乐趣,可能当时的氛围如此,大家兴趣不大,我也是。但院里有要求,这是必修课,规定动作。老师说,一定要临,不临不行,否则啥叫科班出身呢。
  我们临古代名家,也临老师的画。顾坤伯老师,山水画名家,将自己的作品拿来给学生们临摹。那年老先生六七十岁,眼睛看不清楚,不久去了香港。虽然不情不愿,通过临摹,我们也因此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现在回想起来,应该在这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和专业课相应的是文化课,院里开设了“中国美术史”,王伯敏主讲;“西洋美术史”,严波主讲。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诗词”,潘天寿院长亲自上课,同学们高兴极了。他来上课,我们老早就端正坐好,既喜且怕。喜的是聆听大师教诲,怕的是他的严肃认真。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结合,缺乏深厚的文化修养,是无法攀上国画的高峰的,这样的道理现在说起来都懂,但当时我们还是感到懵懂。
  潘院长说,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成就,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要求同学们倒背如流。这项要求只针对国画系,还是美院全体,我没考证过,只记得他在我们国画班上这么说。
  大家上课都绷紧精神,聚精会神,战战兢兢,因为潘院长随时会叫同学起立背诵古诗,其中不乏生僻之作。同学们都有一定基础,也都认真准备过,但总归有不熟悉的,或者一紧张而忘了,一站起来,往往背得语无伦次,这时就会被潘院长狠狠批评。也有的同学,课前课后背得顺畅,能够当场站起来解释诗意,或者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自己也感到洋洋得意。我也不止一次被潘院长点名,所幸,都还顺利,印象里没有特别狼狈的记忆。
  潘院长负责教“诗”,吴昌硕的弟子诸乐三教“印”。诸乐三19岁拜吴昌硕为师,比王个簃早入师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已经鬓生华发。其时,在国画系,潘天寿、诸乐三、吴茀之号称“三杰”,关系亲密无间。陆维钊教我们“书”。陆先生书法好,绘画也好,是个全才,以前在杭州大学做教授,潘院长从杭州大学将之请来。还有一位潘院长挖来的人才,就是上海人熟悉的陆俨少。   老师们上课就用自己编写的教材,王伯敏的《中国绘画史》,陆维钊的《诗词》,诸乐三的《篆刻》,潘院长也有自己的教材。
  美院的前身是国立杭州艺专,创校校长林风眠先生,曾留学声名显赫的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故而浙江美院,也深受西方美术教学模式的影响。虽然解放了,但林先生打下的西洋教育的传统和底子还在。潘天寿懂艺术,懂教育,美院继续承袭西式绘画教学的部分手法。模特教学就是一例。模特有男有女,专职的、兼职的都有。模特理解艺术,非常敬业。杭州的冬天,空气湿冷,偌大的教室,没有空调,中间放一个炉子,以木炭取暖,模特保持一个姿势让大家作画,是极为辛苦的,大家都非常尊重他(她)们。
  对于油画系、雕塑系、版画系,模特写生是必修课。国画系跟着画,技法上和他们有差别。他们画素描,光影结合。我们重线条,白描为主。我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两张作业。一张是一个男模特,戴斗笠、穿蓑衣,我用工笔描绘,上色。另一张是一位26岁的女性。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方方面面都封建闭塞,特别是男女关系之间,鸿沟壁垒,界限分明。第一次上女模特写生课,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女性胴体,内心忐忑紧张,手上出汗,纸和笔几乎都沾湿了。又不想让人看出我的局促,于是强装镇定,竭力表现出一名美术专业学生的淡定从容。不知道其他同学是不是和我一样的情形,大家从来没有交流过,大概都不好意思吧。
  大学三年级结束时,我分去人物画组,因为有这段模特写生训练打下的基础,在人体造型、色彩调配、线条表达方面,比其他画种的学生来得更为准确敏锐。
  毕竟是学生,我与潘院长没有什么直接的接触,但知道他不光教学认真严肃,严格要求学生,而且对待自己的艺术创作也相当苛刻,不满意的作品随手扔到废纸篓里。逢春节,大家都会集体去潘院长家拜年。每年都去,这是传统。他家就在学校边上。每天清晨,潘天寿后门一推,便进入校园。
  有一年,我们依例仍去拜年。一位同学坐在画案边,脚底下纸篓里有潘院长废弃的作品。人多嘴杂,同学们热烈地彼此交谈,相互探讨时,他悄无声息,从纸篓中捞出一张画稿,悄悄地带回了家。
  回来后,这位同学急不可待,将这幅捡来的潘院长作品送去装裱。装裱师傅以为是潘院长送他的,按要求帮他托裱。裱画厂是潘院长经常去的地方,一天他意外地发现了自己的废画,于是问裱画师傅,哪来的?答案当然很清楚。潘院长说,你告诉同学,带上这幅画到我家里来。
  这可不得了,这件事先在同学们之间传开了,大家都估计这位同学要倒霉了。第二天,这位同学硬着头皮,带着画去了潘家。据后来传闻,潘天寿并没有如大家预计的那样,火冒三丈,大声斥责,而是态度平和,还让他坐下,问他为什么拿画,说:“我作廢的画,你为什么拿走?这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这样的行为符不符合一个学生的身份?你回去写个检查,一定要认真检讨。”后来这位同学做了检讨,写了一份认识深刻到位的检查,潘天寿看后,竟然另外送了他一幅画。
  这位同学因祸得福,也让我们了解到,潘天寿严肃背后的温情。
其他文献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丛书”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为充分挖掘文史馆馆员群体所特有的珍贵而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保存历史记忆、记录时代风云、推动口述历史研究工作而策划组织编撰的口述历史系列丛书。从2015年10月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第一辑以来,基本保持每年一辑、每辑4-5种新书的频率,迄今出版3辑15种(含即将付梓的《高云龙口述历史》),第四辑《胡振郎口述历史》《武重年口述历史》《杜维善口述历史》《阮
期刊
2018年7月间,散文作家孙小琪告诉我,她应《世纪》杂志之约,正在撰写有关小说《伤痕》的文章。孙小琪当年是复旦中文系高年级学生,正是她向《文汇报》推荐刊登一年级新生卢新华写的这篇小说。如今在《伤痕》发表40周年之际,撰文回忆这件富有历史意义的事,我对此表示十分期待。我还对她说:巧了,我也正打算写一写有关《伤痕》问世的故事呢!  孙小琪写的《我推荐小说〈伤痕〉发表前后》一文,主要说的是:以她“文革”
期刊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变革轰轰烈烈。但凡经历其中,谁都会有刻骨铭心的记忆。而保存这些记忆,就是留下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录,既可启迪后人,更可服務现实。  正是出于这样的初心,25年前,在改革开放精神的鼓舞下,我们的前辈创办了这份《世纪》杂志。双月刊,每年6期,迄今共计出版了150期,排列起来,总共近2000万字,可谓洋洋大观矣!我虽不敢说字字珠玑,却敢说其中的确凝聚着众多作者和编者的心力、汗水与情感。
期刊
引言:大姨名陈国志,是我大舅母陈秋辉的大姐。上世纪50年代初,大舅沈之瑜任上海博物馆负责人(后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大舅母也是单位领导,两个人都忙,大姨就从家乡安徽来上海,五个孩子和一大家就全交给她管着。  1955年,母亲带着我和妹妹王安忆从南京部队转业到上海,住在淮海路思南路口的文化局宿舍,距离大舅住的淮海路雁荡路口的培文公寓只隔两条横马路,母亲常带我们去大舅家玩。  母亲兄妹五个,父母在他们童
期刊
戊戌岁杪,一位朋友问我,明年是萧乾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你不写点什么?我说我想写的都写过了。说来也巧,就在此后的不久,我在一页没有报眉没有日期、发黄发脆的旧报纸上,读到萧乾20世纪50年代初的两则轶事,觉得十分新鲜:一则是当时某英文报刊约老舍写篇短文,老舍当时手边事多,委托萧乾代笔。文章发表后,老舍收到二十元稿费,转给萧乾。萧乾婉谢璧还。后来老舍留下一半,将另一半再送萧乾,萧乾收了。另一则是某年巴金进
期刊
邱国渭是我在上海图书馆20年的同事,我调到复旦分校后一直同他有来往,我看到系里有一门课是西文编目,缺任课老师,我就想起了邱国渭。  战犯之子的身份带来的无形压力  他是原国民党将领邱清泉的儿子,邱清泉在解放战争淮海战役时被打死在战场,这样邱国渭等于是死于战场的战犯的儿子。他父亲死时,他是上海圣约翰大学外语系学生。1949年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时,邱国渭随他母亲和弟妹跟随国民党军队南逃,在福建被解放军
期刊
1931年,我出生于上海浦东一个贫民家庭。因为生活所迫,13岁进日商纱厂当童工。上海解放后,我发扬主人翁精神,工作积极主动,刻苦钻研业务,在“郝建秀工作法”的基础上,发明了“单线巡回,双面照顾”操作方法,纺纱接头、疵品等指标名列国棉十七厂前茅,先后被评为首届纺织工业部劳模和1953年度上海市勞模。正当我贯彻落实市劳模大会精神,为全国人民多纺纱、纺好纱时……突然接到出国观礼通知  1954年“五一”
期刊
1958年秋,我负笈进入华东师大中文系,倏忽至今已过去一个甲子了。自1962年毕业留在中文系任教,后虽从中文系调至对外汉语系,但我在师大的绝大部分时间还是在中文系。我求学时教过我的或工作后给过我教诲的中文系的老师,除徐中玉等几位人瑞外,很多都已驾鹤西归了,但前尘往事仍经常浮现在眼前。徐中玉先生为中文系的建设费尽心血  2014年12月17日晚,第六届“上海市文学艺术奖”给12位先生颁发了“终身成就
期刊
海上名家 驾鹤仙去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文联终身成就书法家、上海市文联第七届和第八届荣誉委员、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顾问、上海书画出版社《书法》杂志资深编辑、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和金石篆刻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传承人高式熊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月25日4时50分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逝世,享年98岁。弥留之际
期刊
1971年3月的一个晚上,总理在一次例行的招待会上告诉韩叙,他要见苏新任大使托尔斯基科夫和苏联政府代表团团长伊利切夫。在我们匆匆忙忙着手准备时,钱家栋同志又来电话告诉我们,总理这几天看日本的消息比较多,并介绍了一些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的词语,如:“产经新闻”“马六甲海峡”“三岛由纪夫”等等。他还告诉我们,在同苏联人谈话时,总理很可能涉及日本军国主义复活问题。  会见于3月21日晚上12点在人民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