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一项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任务,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多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煞费苦心的难题,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虽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了认真指导,在批改作文时也对学生的作文从内容、结构、形式、语言、卷面进行全面的、细致的标注,但这些工作却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学生往往在作文本到手后,看看分数和批语,就搁置一旁。教师的评价似乎对提升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乃至能力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如何改变这一局面?笔者认为: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避免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应尽可能地把作文看作是师生关系的连接纽带,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如此,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一、让作文点评成为思想交流的阵地
写作是为了表达自我和与人交流,学生的习作应该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是自己构思的结果,都是学生情感和思维的体现,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不能不考虑学生的思维情感,仅仅关注对文本的修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从作文中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适时地给予肯定和帮助,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让学生明白写作的目的,体验写作的快乐。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个性上有一种渴望独立、渴望成熟、渴望得到肯定的愿望。对于他们作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意见、愿望,只要教师与之交流、分享,他们便会产生极大的满足。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心理交流,深入其内心世界,参与他们的心灵漫游,师生同处在一种平等、和谐的心态中,学生则会产生更强烈的写作热情。笔者班上有一个男生,理科学得特棒,但文科成绩一塌糊涂,考试作文卷往往一片空白。对此我很生气,也很茫然,对其百般训斥。在一次作文中我找到了该男生这样做的原因,他写道:妈妈每次看到我的语文试卷不是大发雷霆,就是暗暗哭泣,作文作文,难哉难哉!看来,这是家长和孩子沟通出了问题,这使孩子对作文存在着思想上难以逾越的鸿沟,如果我能激发他的写作热情,他的作文水平肯定能提高。因而点评中我致力于跟他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这样使我们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而他的写作热情也提高了。后来,他给我回复道:老师,我不会让你和妈妈失望的!
二、让作文点评成为写法交流的阵地
不可否认“童稚化”“伪圣化”现象在我们学生作文中也是甚为严重的,很多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充斥着空话、假话、套话,这样的文章空而不真、华而不实、虚情假意,感动不了自己,何以打动别人?真正好的文章不在于字数有多少,而是要把想说的话说出来,要把想表达的意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曾要求学生写过一篇以“我的母亲”为题的作文。有一位学生在文章中借助母亲的手来表达母爱——以儿时记忆中母亲那双白白嫩嫩的手和现在母亲那双布满青筋的粗糙的手作对比,给我们刻画了一位勤劳善良的母亲形象。我在点评课上朗读这篇文章时,连最调皮的学生都震慑住了,因为他们的母亲也是那样为他们日夜操劳着。以此为契机,我要求学生做一个情感丰富的“多情人”,要以“吾手写吾心”,敞开自己的胸怀,展示自己的个性,真实、真切、真挚地反映和表现生活 ,这样才能以浓烈的情感力量打动人心。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同学们畅所欲言,我最后作总结: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社会,多与别人交往,细心观察、用心感悟;写作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认真品味细节,让自己情不自禁地走进某一境界中;在充沛的情感基础上,锤炼自己的语言,进行艺术的选择与加工,适当使用比喻、排比、对偶、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让自己心中的真意倾泻而出……當然,写作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授之以“渔”很重要。
三、让作文点评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
因为教师强调学生作文要“说真话,抒真情”, 所以学生作文多是围绕身边发生的事展开,因而从学生作文中颇能发现他们情感上的一些波动。比如,有一次数学教师反映说课代表好像有心事,上课一脸的茫然,回答问题牛头不对马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个答案竟让我在作文中找到了,那周的作文话题是“友谊”,从她的作文中可以看出她对班长的一种矛盾情感。她突然觉得自己如此折服于班长,觉得他的自信与阳光很吸引她,觉得自己好崇拜他,好想拥有他的友谊,可对方却好像对此毫无感觉。她觉得自己的心就如在黑暗的原野上乱跑乱撞,渴望光明、渴望希望、渴望阳光普照的小兽。她用细腻的文笔表达了自己异常矛盾的心理,直至最后她也没下定决心,甚至还求助月亮星星告诉她该怎么办。这种事如果任其发展,学生彷徨无措,很有可能走上弯路;找她面谈,又会引起学生心理的恐慌,让她无地自容。于是我借助作文批改进行了一次旁敲侧击的教育:“友谊的真谛是什么?是心心相印。就像鲁迅先生所说: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敲打。能换得真心的只有真心,一曲高山流水,成就伯牙子期的千古美谈。爱的真谛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苏霍姆林斯基的《写给女儿的一封信》,相信聪明的你会明白该怎么做的。”下次作文再交上来时,我发现“月亮不再昏暗,星星不再眨着迷惑的眼睛”,她已经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于是我心中的那块石头也落了下来。借助作文评语来跟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既避免了与学生面对面的尴尬,又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何乐而不为?
这种以交流为目的的作文批改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更满足了学生对作文的期待心理。因为当学生觉得自己写出来的作文能够引起他人的共鸣时,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会大大增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方法,又有了兴趣,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不是一个大难题了。
一、让作文点评成为思想交流的阵地
写作是为了表达自我和与人交流,学生的习作应该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是自己构思的结果,都是学生情感和思维的体现,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不能不考虑学生的思维情感,仅仅关注对文本的修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从作文中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适时地给予肯定和帮助,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让学生明白写作的目的,体验写作的快乐。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个性上有一种渴望独立、渴望成熟、渴望得到肯定的愿望。对于他们作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意见、愿望,只要教师与之交流、分享,他们便会产生极大的满足。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心理交流,深入其内心世界,参与他们的心灵漫游,师生同处在一种平等、和谐的心态中,学生则会产生更强烈的写作热情。笔者班上有一个男生,理科学得特棒,但文科成绩一塌糊涂,考试作文卷往往一片空白。对此我很生气,也很茫然,对其百般训斥。在一次作文中我找到了该男生这样做的原因,他写道:妈妈每次看到我的语文试卷不是大发雷霆,就是暗暗哭泣,作文作文,难哉难哉!看来,这是家长和孩子沟通出了问题,这使孩子对作文存在着思想上难以逾越的鸿沟,如果我能激发他的写作热情,他的作文水平肯定能提高。因而点评中我致力于跟他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这样使我们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而他的写作热情也提高了。后来,他给我回复道:老师,我不会让你和妈妈失望的!
二、让作文点评成为写法交流的阵地
不可否认“童稚化”“伪圣化”现象在我们学生作文中也是甚为严重的,很多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充斥着空话、假话、套话,这样的文章空而不真、华而不实、虚情假意,感动不了自己,何以打动别人?真正好的文章不在于字数有多少,而是要把想说的话说出来,要把想表达的意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曾要求学生写过一篇以“我的母亲”为题的作文。有一位学生在文章中借助母亲的手来表达母爱——以儿时记忆中母亲那双白白嫩嫩的手和现在母亲那双布满青筋的粗糙的手作对比,给我们刻画了一位勤劳善良的母亲形象。我在点评课上朗读这篇文章时,连最调皮的学生都震慑住了,因为他们的母亲也是那样为他们日夜操劳着。以此为契机,我要求学生做一个情感丰富的“多情人”,要以“吾手写吾心”,敞开自己的胸怀,展示自己的个性,真实、真切、真挚地反映和表现生活 ,这样才能以浓烈的情感力量打动人心。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同学们畅所欲言,我最后作总结: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社会,多与别人交往,细心观察、用心感悟;写作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认真品味细节,让自己情不自禁地走进某一境界中;在充沛的情感基础上,锤炼自己的语言,进行艺术的选择与加工,适当使用比喻、排比、对偶、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让自己心中的真意倾泻而出……當然,写作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授之以“渔”很重要。
三、让作文点评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
因为教师强调学生作文要“说真话,抒真情”, 所以学生作文多是围绕身边发生的事展开,因而从学生作文中颇能发现他们情感上的一些波动。比如,有一次数学教师反映说课代表好像有心事,上课一脸的茫然,回答问题牛头不对马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个答案竟让我在作文中找到了,那周的作文话题是“友谊”,从她的作文中可以看出她对班长的一种矛盾情感。她突然觉得自己如此折服于班长,觉得他的自信与阳光很吸引她,觉得自己好崇拜他,好想拥有他的友谊,可对方却好像对此毫无感觉。她觉得自己的心就如在黑暗的原野上乱跑乱撞,渴望光明、渴望希望、渴望阳光普照的小兽。她用细腻的文笔表达了自己异常矛盾的心理,直至最后她也没下定决心,甚至还求助月亮星星告诉她该怎么办。这种事如果任其发展,学生彷徨无措,很有可能走上弯路;找她面谈,又会引起学生心理的恐慌,让她无地自容。于是我借助作文批改进行了一次旁敲侧击的教育:“友谊的真谛是什么?是心心相印。就像鲁迅先生所说: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敲打。能换得真心的只有真心,一曲高山流水,成就伯牙子期的千古美谈。爱的真谛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苏霍姆林斯基的《写给女儿的一封信》,相信聪明的你会明白该怎么做的。”下次作文再交上来时,我发现“月亮不再昏暗,星星不再眨着迷惑的眼睛”,她已经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于是我心中的那块石头也落了下来。借助作文评语来跟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既避免了与学生面对面的尴尬,又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何乐而不为?
这种以交流为目的的作文批改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更满足了学生对作文的期待心理。因为当学生觉得自己写出来的作文能够引起他人的共鸣时,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会大大增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方法,又有了兴趣,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不是一个大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