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式转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β-磷酸三钙促成骨效应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与支架材料三维培养后,可控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音猬因子(Shh)的时序基因传递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成骨效应的调控作用.方法:使用受四环素调控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tet-off-bFGF以及rAAV2-Shh共同感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与β-磷酸三钙(β-TCP)复合三维培养.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附着于材料表面的形貌.MTT检测复合物中细胞的增殖状况.实时定量PCR检测复合物中细胞内各成骨相关因子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扫描电镜可见三维培养后15 h两组细胞已黏附于材料表面,至培养后4 d,细胞呈多角形向材料内部孔隙伸展.MTT显示转基因BMSCs与β-TCP复合三维培养5 d后细胞增殖明显,与其它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实时定量PCR及碱性磷酸酶检测发现双因子时序表达组,不管贴壁培养还是三维培养,胞内成骨相关因子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升高.结论:四环素调控下能成功实现bFGF及Shh在BMSCs中的时序表达,与β-TCP复合三维培养后,转基因细胞的增殖速度、成骨相关因子的表达均有显著提升.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大鼠肝再生启动阶段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3(CEBPβ)mRNA、miR-369-3p和mo-Rmdn2_0006调节肝细胞处于G0期还是G1期的途径和方法.方法 按Higgins等方法制备大鼠2/3肝切除(PH)模型,按Smedsrod等方法分离肝细胞,用大规模定量分析技术检测大鼠肝再生中肝细胞竞争性内源RNA(ceRNA)表达的变化,用Cytoscape 3.2软件构建ceRNA的相互作用网络,用ceRNA综合分析等方法解析它们表达的相关性和作用相关性.结果 PH后0h和6h时,CEBP3
《解剖学会》第十四届编委会于2021年10月5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解剖学报》第十四届主编章静波教授,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书记万有教授,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解剖学报》副主编张绍祥教授,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解剖学报》副主编李云庆教授,《解剖学报》副主编徐群渊教授,中国解剖学会期刊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和教授,编辑部前主任邹尚敏教授和安晓意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新老编委和编辑部工作人员五十余人.
期刊
目的 了解大鼠肝再生启动阶段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ζ(CEBPζ) mRNA、miR-136-3p、rno-Got1_0001、rno-Crebrf_0009、rno-Slc38a9_0001和rno-LOC 100362999_0001调节肝细胞处于G0期还是G1期的途径和方法.方法 按Higgins等方法制备大鼠2/3肝切除(PH)模型,按Smedsrod等方法分离肝细胞,用大规模定量分析技术检测大鼠肝再生中肝细胞的ceRNA表达变化,用Cytoscape 3.2软件构建竞争性内源RNA(ceRNA
目的 研究内镜下经翼突联合上颌窦前壁上咽旁间隙的解剖,为临床上内镜经鼻处理上咽旁间隙的病变提供解剖学标志.方法 在新鲜头颅标本上进行内镜经翼突联合上颌窦前壁入路暴露上咽旁间隙,测量翼内板、翼外板与茎突之间的距离;测量蝶骨棘、翼外板与颈动脉管入口之间的距离.结果 共完成10例(20侧)新鲜头颅标本的内镜下上咽旁间隙的解剖,翼内板与茎突之间的距离为(28.1±3.3) mm,翼外板后缘距离茎突的距离为(18.9±4.9)mm;翼外板与蝶骨大翼交界处距离颈内动脉管入口的距离为(14.1±3.7)mm,蝶骨棘位于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评估肿瘤起源及组织学特征能否提高内镜下切除食管平滑肌瘤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6月因食管黏膜下肿瘤于消化内科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8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接受术前超声内镜检查评估后进行内镜下切除.统计患者的肿瘤完整切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超声内镜提示,平滑肌瘤起源于黏膜肌层39例,固有肌层19例.瘤体平均直径1.50(0.2~6.5)cm,其中20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32例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
目的 通过对颈围与肥胖关系的分析,探讨颈围对肥胖预测的可行性,进而为早期预防肥胖及相关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临高人、黎族、羌族、白马人4个族群共1859名成人(男性911名,女性948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颈围与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腰围、腰臀比、身体肥胖指数6项国内外公认的肥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u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 颈围与其他几种肥胖指标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与身体肥胖指数和腰臀比相关性最小,与腰围、内脏脂肪等级、体脂率相关性
目的 以人附睾组织为研究对象,进行附睾管三维重建,明确附睾管解剖学及组织学特点.方法 对1例人附睾连续组织切片,Leica-Aperio AT2数字扫描,Photoshop CC 2018配准,VGStudio MAX V3.0三维立体合成,Materialise Magics V22.0后期修饰.另1例用于电子显微镜观察.结合切片及三维重建,分析附睾管的组织学特点.结果 获得7 μm厚的横断面人附睾石蜡切片4331张,矢状面切片543张;人附睾管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分布,附睾头、体和尾部可分别划分为7个、9
目的 探讨局部欧拉角在下肢关节运动仿真模拟中的参数及效果.方法 下肢CT数据1套,分割并重建出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及足骨.将重建骨骼导入3DSMax中进行平滑、优化、轴转置等处理.将处理好的模型导入Unity3D中,结合局部欧拉角对髋、膝、踝和跖趾关节进行仿真模拟,对脚本进行测试并对相关参数进行调整.发布调整后的文件形成可执行文件.结果 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跖趾关节运动符合实际情况并且不超出真实运动的范围(髋关节屈伸-170°~170°,展收-30°~80°,旋内外-40°~60°,膝关节屈伸
目的:探讨精脒(Spermidine)对衰老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骨向分化的影响及其自噬机制.方法:复苏兔BMSCs并将其分为4组:对照组(Vehicle),D-半乳糖诱导衰老组(D-gal),Spermidine组(Spermidine)和自噬抑制剂氯奎干预组(CQ).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成骨诱导后,qPCR检测成骨基因Runx2、Osx、ALP和OCN的转录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成骨蛋白ALP,自噬蛋白P62和LC3B的表达.结果:与Vehicle组相比,D-gal明显抑制BM
Merkel 细胞癌( Merkel cell carcinoma, MCC )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的皮肤神经内分泌癌,发病率低,近年来有逐渐上升趋势. MCC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但其恶性程度高,易复发、转移,故预后欠佳. MCC在颌面部较罕见且较难鉴别,目前国内外颌面部MCC的病例报告很少. 本文将报道1例面颊部MCC 并对颌面部MCC诊治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