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如一首隽永的小诗、一幅优美的画卷、一支美妙的歌,让学生在文本的学习中感悟。要使语文课堂凸显生命的灵动,展现生命成长的气息,就要努力加强学生与文本对话,实现心灵对接;就要让学生感悟生命,激发情感的火花。
关键词:语文课堂;生命;成长气息
灵动的语文课堂是灵活、真实、生动的。但纵观当今课堂,许多教师只在一味地追求“活”,而离真实越来越远。课堂只呈现了精彩的学习结果而忽略了复杂的学习过程,以部分优生的活动替代了大部分学生学习,用一些虚浮的表扬替代了潜心感悟,犹如一束束“塑料花”,很艳,但缺乏真实,没有生命,没有成长的气息。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应该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真实,实现心灵的对接。
一、生本对话,心灵对接
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学生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做到:感言于心,以心化言。正是学生有创见性的语言,为课堂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带来了一次又一次高潮,收获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感悟。
1.充分朗读。平时的语文课上,常常见到学生书还没读好,老师便急着开始交流。此时,学生未充分与文本对话,无情感共鸣,对话自然流于形式,缺乏实效。因此,语文教学要放手让学生读,通过练读、朗读、诵读的方式解读文本,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这样学生的独特感受的涌现就能水到渠成了。如教学《草丛的村落》时,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悟;然后带着同学们一起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学生知道了草丛的村落中蕴藏着浓浓的亲情。我还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草丛的村落里蕴藏着的秘密,让学生在文中找答案,学生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读,顺利的找到答案,并且还出现很多创造性的想法。其实,当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们会发现文本已经被学生熟记于心了。这样,学生就能在整体上很好地把握文章的灵魂和意蕴,这样到课堂“对话”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2.话题交流。对话是围绕话题展开的。有价值的话题一定是有思考的价值且具有适当的深度,对学生理解文本能起关键作用的。如在学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季羡林先生的话:“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变”,从文中找到体现“美丽”的词语。根据这些词语,我设计了一个话题:看着这些词,你脑海会呈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根据教师板出的词语进行了充分的想象。在学生根据词语想画面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这样的话题:看到这一幅幅美丽诱人的画面,你从中又感受到什么?这个话题一出,学生又从多角度去畅谈自己的感受。有的说,街道上有这么多美丽芳香的鲜花,真正说明德国是爱花的民族;有的说:这么多美丽的鲜花,是我感受到种花人为了美化环境,给他人带来愉悦付出了多少心血啊;还有的说:走到德国任何一条街都能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鲜花,使我感受到德国人那种高尚的境界,自己的花给别人看,自己又看别人的话花,整个社会都沉浸在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氛围中……孩子们畅所欲言,读出了文本中的画面,读出了文本中寄予的深刻含义。
“石本无光,相击而成灵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回归原生态的课堂本身,实现知识的积淀,人文的浸润。这样的课堂一定是精彩美丽的,这样的课堂也是我们共同潜心追求的。
二、感悟生命,激发真情
1.读中悟情。叶圣陶说:“读者如果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的符号,又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可以说,“情”是语文的灵魂。当学生通过初读,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后,还要记他们将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样才能真正走近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如《掌声》一课,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到残疾而忧郁的孩子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讲故事。学生通过对人物的不同情感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得以体现,就会对小英在大家的鼓励下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2.练笔激情。想象,能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表象,去深刻体味文章意境,进而达到情感的共鸣。语文课文中有些语言看似简单,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让学生把文章读得更丰满,在简单的文字中读出不简单,常常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精心设计,以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起学生。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救助车夫”这个片段,我设计了如下环节:“在那个凄冷的傍晚,难道就只有鲁迅先生他们发现这位受伤的车夫的吗?但是他们都……这时的鲁迅先生可能在想些什么呢?请拿起你的笔,把先生想的写下来。在学生练笔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进而让学生再想想,当小周晔长大成人之后,直到现在,她“清清楚楚”的,难道仅仅是伯父的面庞吗?她“清清楚楚”的还有什么?当学生情感被激发,想象的闸门被打开,表达的欲望被激起,对文本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和透彻了。
3.课后延情。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大语文观,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学生的语言学习不应该只局限于课本和课堂,而应该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因此,教师可以布置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让课堂上的所学变得更有意义。如学习了《陶罐和铁罐》后,我让学生编排课本剧。学生在扮演陶罐和铁罐的过程中,通过语言和对话,将铁罐的神气、陶罐的谦逊表现得惟妙惟肖,对课文内容更加充分感悟。又如学完《掌声》一课,我让学生编写小诗,再把全班同学的精彩小诗汇编成集,并上传到班级博客,供大家欣赏。学生通过学写诗,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更加深刻,理解更加到位。这样的作业,能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走进课文,也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去体悟、去思考。
总之,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如一首隽永的小诗、一幅优美的画卷、一支美妙的歌,让学生在文本的学习中去体验、感悟生命的真实,充分展现生命本真,使语文课堂凸现生命的灵动,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庙前中心小学)
关键词:语文课堂;生命;成长气息
灵动的语文课堂是灵活、真实、生动的。但纵观当今课堂,许多教师只在一味地追求“活”,而离真实越来越远。课堂只呈现了精彩的学习结果而忽略了复杂的学习过程,以部分优生的活动替代了大部分学生学习,用一些虚浮的表扬替代了潜心感悟,犹如一束束“塑料花”,很艳,但缺乏真实,没有生命,没有成长的气息。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应该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真实,实现心灵的对接。
一、生本对话,心灵对接
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学生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做到:感言于心,以心化言。正是学生有创见性的语言,为课堂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带来了一次又一次高潮,收获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感悟。
1.充分朗读。平时的语文课上,常常见到学生书还没读好,老师便急着开始交流。此时,学生未充分与文本对话,无情感共鸣,对话自然流于形式,缺乏实效。因此,语文教学要放手让学生读,通过练读、朗读、诵读的方式解读文本,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这样学生的独特感受的涌现就能水到渠成了。如教学《草丛的村落》时,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悟;然后带着同学们一起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学生知道了草丛的村落中蕴藏着浓浓的亲情。我还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草丛的村落里蕴藏着的秘密,让学生在文中找答案,学生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读,顺利的找到答案,并且还出现很多创造性的想法。其实,当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们会发现文本已经被学生熟记于心了。这样,学生就能在整体上很好地把握文章的灵魂和意蕴,这样到课堂“对话”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2.话题交流。对话是围绕话题展开的。有价值的话题一定是有思考的价值且具有适当的深度,对学生理解文本能起关键作用的。如在学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季羡林先生的话:“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变”,从文中找到体现“美丽”的词语。根据这些词语,我设计了一个话题:看着这些词,你脑海会呈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根据教师板出的词语进行了充分的想象。在学生根据词语想画面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这样的话题:看到这一幅幅美丽诱人的画面,你从中又感受到什么?这个话题一出,学生又从多角度去畅谈自己的感受。有的说,街道上有这么多美丽芳香的鲜花,真正说明德国是爱花的民族;有的说:这么多美丽的鲜花,是我感受到种花人为了美化环境,给他人带来愉悦付出了多少心血啊;还有的说:走到德国任何一条街都能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鲜花,使我感受到德国人那种高尚的境界,自己的花给别人看,自己又看别人的话花,整个社会都沉浸在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氛围中……孩子们畅所欲言,读出了文本中的画面,读出了文本中寄予的深刻含义。
“石本无光,相击而成灵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回归原生态的课堂本身,实现知识的积淀,人文的浸润。这样的课堂一定是精彩美丽的,这样的课堂也是我们共同潜心追求的。
二、感悟生命,激发真情
1.读中悟情。叶圣陶说:“读者如果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的符号,又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可以说,“情”是语文的灵魂。当学生通过初读,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后,还要记他们将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样才能真正走近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如《掌声》一课,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到残疾而忧郁的孩子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讲故事。学生通过对人物的不同情感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得以体现,就会对小英在大家的鼓励下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2.练笔激情。想象,能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表象,去深刻体味文章意境,进而达到情感的共鸣。语文课文中有些语言看似简单,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让学生把文章读得更丰满,在简单的文字中读出不简单,常常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精心设计,以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起学生。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救助车夫”这个片段,我设计了如下环节:“在那个凄冷的傍晚,难道就只有鲁迅先生他们发现这位受伤的车夫的吗?但是他们都……这时的鲁迅先生可能在想些什么呢?请拿起你的笔,把先生想的写下来。在学生练笔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进而让学生再想想,当小周晔长大成人之后,直到现在,她“清清楚楚”的,难道仅仅是伯父的面庞吗?她“清清楚楚”的还有什么?当学生情感被激发,想象的闸门被打开,表达的欲望被激起,对文本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和透彻了。
3.课后延情。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大语文观,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学生的语言学习不应该只局限于课本和课堂,而应该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因此,教师可以布置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让课堂上的所学变得更有意义。如学习了《陶罐和铁罐》后,我让学生编排课本剧。学生在扮演陶罐和铁罐的过程中,通过语言和对话,将铁罐的神气、陶罐的谦逊表现得惟妙惟肖,对课文内容更加充分感悟。又如学完《掌声》一课,我让学生编写小诗,再把全班同学的精彩小诗汇编成集,并上传到班级博客,供大家欣赏。学生通过学写诗,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更加深刻,理解更加到位。这样的作业,能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走进课文,也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去体悟、去思考。
总之,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如一首隽永的小诗、一幅优美的画卷、一支美妙的歌,让学生在文本的学习中去体验、感悟生命的真实,充分展现生命本真,使语文课堂凸现生命的灵动,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庙前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