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逊理想主义与国联之梦的破灭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zhiw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尔逊是理想主义学派的奠基人,全面构筑了理想主义理论。他让美国摆脱了孤立主义,以美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中心角色为毕生追求,他的外交理念一方面反映了美国的民族文化传统,一方面也开创了美国领导世界的战略先河。威尔逊试图借助国联实现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但终因主客观条件的不成熟而未能如愿。本文旨在对威尔逊的理想主义与他倡导的国际联盟进行粗浅的分析,以期能更好地理解威尔逊理想主义外交的实质。
  理想主义作为一个思想流派,与现实主义并称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两大主流学派。威尔逊作为这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理想主义在国际关系领域影响深远。
  威尔逊担任美国总统期间(1912-1920),恰逢美国经济急剧发展时期,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威尔逊力图使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也日益膨胀起来。他决心建立一个由美国主宰的世界新秩序。在威尔逊看来,此时美国的义务不再是维持世界的均势秩序,而是开始厌恶均势。1918年12月28日威尔逊在伦敦市政厅演讲时公开指出:“均势会造成不安,它是建立在虎视眈眈的窥觎及利益之上的”。为此他提出了一个理想的解决办法,即建立一個以集体安全为指导思想的国际联盟来调解各国关系,维护世界共同的和平与民主,使得世界各国无论大小均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威尔逊极力倡导的国际联盟是否如他所说的那样娓娓动听呢?在他崇高的理想主义幌子下,让我们沿着其国联这梦由产生到破灭的轨迹来看个究竟。
  
  一、威尔逊国联思想的产生
  
  威尔逊的国联思想产生于一战爆发后的外交调节中,这时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征是在保持中立的基础上,对欧洲冲突进行调节,调节外交的主要承担者是豪斯,他是威尔逊的密友兼顾问,对威尔逊的决策有重大影响。早在战争爆发前,威尔逊就派豪斯上校前往欧洲,希望调节欧洲冲突避免战争,但没有什么结果。大战爆发后,威尔逊立即宣布中立,在战争中保持中立,本来是威尔逊政府权衡得失后做出的一种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最佳选择,它保证了美国在纷乱动荡的国际环境中国家利益的最大实现。但在中立时期,威尔逊常常用所谓的“理想”语言来解释美国的政策,试图用华丽动听的辞藻造成一种迷乱视听的虚像,给本来利己的政策披上一层“利他”的外衣。在战争爆发后的当年秋天,豪斯在华盛顿徒劳地试图在交战国大使之间调节,但是这种在中立立场上的调节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明确告诉豪斯,美国应参与对最后和平的“某种全面的保证”。格雷坚持美国应参战并对维护和平承担义务,建议建立一个由美国参与的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不过国联要放在战争结束之后再考虑,而不是战争中决定和平的先决条件。这与威尔逊所希望的美国对欧洲战争中立,但要参与结束欧洲战争的政策是一致的。威尔逊因此对格雷提出的建立国际组织发生了兴趣,立即指示豪斯给格雷复信表示赞成,因为它可以使美国在保持中立的前提下对欧洲战争进行调节。但这时的中立已经变质,传统的中立是不在政治和军事上卷入欧洲事务,也不承担任何义务,现在要以中立的身份去调节欧洲冲突,而且要在其中作一个仲裁者,这其实是要参与欧洲事务,只是仍然坚持不承担义务并且不在军事上卷入。这些变化反映了美国一方面深受传统的束缚,另一方面又在时代的推动下要改变政策。此后,威尔逊在对欧战的调节中开始明确地提到国际联盟,将国际联盟的目标与中立政策相结合,既不支持美国参战,也不承担任何义务,只使用道义的力量。威尔逊在“合适”的时机阐述了他关于国联的基本思想:“国联应是以合作来防止战争及保护各国不受侵略的国际组织,要点是保证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但是威尔逊的中立立场使得他的建议和美国的调节无法被协约国接受。
  1916年威尔逊总统争取连任时,又再次重申了美国保持中立和战后建立国联的思想。他坚信美国是惟一对战争无利益的国家,因而也是可以既保持中立,又为重建欧洲和平作出贡献的惟一国家。1917年,威尔逊在参议院发表了后来被称作“没有胜利者的和平”的演讲,在演讲中威尔逊表示出更感兴趣的是未来的普遍合作,他反复提到国际合作(international con-cert)、各国合作(concert of powers)、和平联盟(league for peace)等等,强调由国际组织来维护和平。威尔逊继续坚持美国中立,但认为美国可以参与战后和平及国际组织的活动并且应该在其中起一个主导作用。他在演讲中说:“难以想象美国人民将不参加这一伟大事业,作出这一奉献是一个机会,为此,他们自建立新国家起,一直在以他们政府历经检验的实践及他们政体的原则和目标来完善自己,满怀着崇高和真诚的希望,这可能,也确实向人类显示了通向自由的道路。”
  但事态的发展最终将美国卷入了战争的漩涡,美国参战后不久,俄国爆发了举世震惊的十月革命,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了《和平法令》,要求各交战国和平结束战争,苏维埃的举动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也使各国人民对战争目的产生了强烈的怀疑。为了抵消《和平法令》在全世界各国人民中的影响,为了扼杀摇篮中的苏维埃政权,借机排挤英、法、日和其他竞争者,争取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威尔逊于1918年1月8日在向国会致词中抛出了他称之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计划,公开了美国的具体战争目标以及对战后世界秩序的总构想,其核心是第14点,即建立国际联盟。“官方注释”作者将这一点誉为“达到永久和平的全部外交结构的基础”,威尔逊自己则更为坦率地宣称建立国联的目的是“要为世界的其余地区做门罗主义为西半球世界所做的事情;是门罗主义应用于全世界逻辑的延伸。”由此可见,威尔逊是理想主义地提出目标,行动上却以美国利益之上为原则而进行的,正如他自己所说:“没有人比我更关心把美国商人的企业带到地球上每一个地方”。英国学者,卡尔弗特指出,威尔逊“更加具有那个时代爱国主义、种族优越、扮演警察的大国义务的习惯观。”
  威尔逊关于建立国联的实质目的把美国要左右战后世界事务的野心公布于众,也把美国与其他列强的矛盾暴露了出来,他国联之梦的破灭也悲剧性地拉开了序幕。
  
  三、威尔逊国联之梦的破灭
  
  1918年11月11日,交战双方以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为基础签署了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但是,紧接着列强在巴黎和会的谈判桌上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较量,威尔逊对巴黎和会十分重视,认为这是他实现其新秩序最理想的场所,坚信美国的“自由主义的价值观代表了世界政治的新潮,世界将追随美国的领导”。会议刚一开幕,威尔逊就坚持首先讨论国际联盟盟约,他的目的很明显,首先成立国际联盟确立美国的世界领袖地位,然后在国联盟约的指导下解决各国的具体问题,这样一方面有利于使最终达成的和约与美国愿望相符,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先解决具体问题使国际联盟变成空架子的弊端。一句话,这就是保证美国能够支配和会的方法。但是威 尔逊的建议遭到了英法的质疑,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后双方达成了妥协,决定先讨论国联,在威尔逊看来,批准国联盟约标志着一个国际新秩序的到来,美国将在威尔逊设计好的这个秩序中发挥领导作用。威尔逊在与协约国的最初交锋中似乎占取了上风,实现了战争爆发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但是协约国政治家们并没有对这位“现代耶稣”俯首称臣,反而在许多问题上要求威尔逊作出与其宣称目标不相符的让步,威尔逊在满足于世界领袖地位的同时,正是以放弃自己虚伪的“承诺”和牺牲弱小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为代价的。为了得到英、法等国对国联盟约的支持,威尔逊被迫一次次地妥协退让,对英国,威尔逊放弃了“海洋自由计划”,满足了英国对殖民地的分配要求;对法国,威尔逊同意了法国对德国的苛刻制裁,以及自身安全保证问题;在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面前,威尔逊又一次以牺牲中国为代价满足了日本的野心……,在英、法、日等一个又一个的要求面前,威尔逊象母亲一样,不把自己年幼的儿子拿去喂狼,以拯救长子。而这个长子就是国际联盟。有人批评威尔逊违背了自己的理想,在一系列对帝国主义利益和报复要求的妥协中出卖了自己的原则,但威尔逊对此却不以为然,他还沉浸在国际联盟盟约对未来和平保障的美好幻想中,殊不知严峻的国内斗争彻底粉碎了他的梦想。
  1919年6月29日威尔逊从欧洲返回美国,此时他的心中仍然残留着“救世主”的思绪。虽然他也知道要想获得参议院对国联盟约的批准尚须一番激烈的斗争,但他相信能在这场斗争中胜出,当时盛行于全美的和平主义思潮给了他很大的自信,国内的舆论动向也似乎有利于威尔逊。但是,威尔逊忽视了美国外交传统对美国人的影响,他们想要世界和平得到保障的目的之一是避免美国再次卷入战争。威尔逊倡导的国联不但增强了英、法、日的实力,而且使美国有可能承担许多不必要的义务,这恰恰是美国人民所不能接受的,而威尔逊又自信满满地拒绝对国联盟约条款作出任何的妥协,这为他的政敌提供了有力的反对借口。最终,威尔逊的国联盟约遭到了参议院的否决,他试图建立以美国为领袖的“战后世界新秩序”的构想也以失败而告终,威尔逊除了得到一个所谓的国联创始人的虚名外一无所获。他精心设计的国联反而成为英、法操纵的外交工具,英国政府曾直言不讳地宣称国联是“英国外交政策的附属物”,法国政府也公开聲明,要利用国联作为“推行凡尔赛体系的有利工具”,历史给了威尔逊多大的嘲弄!
  关于威尔逊的失败,许多人从各自的认识和立场出发作出了评论。不可否认,威尔逊的失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实,即使美国当时参加了国联,也很难出现威尔逊所期望的世界领袖地位,不过是在资本主义大国吵吵闹闹中增加了一名成员而已,国联只是徒有虚名,从这个意义上讲,威尔逊世界领袖之梦的破灭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全面推进农村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改革。2007年,河南省县级财政原安排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和中央补助提高的公用经费,加上免学杂费补助,各级财政安排的公用经费,农村小学将达到生均166元,初中224元;县镇小学196元,初中254元,比原有公用经费标准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为了进一步探索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对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笔者在南阳市教育
期刊
音乐欣赏指的是人们运用听觉去聆听音乐、运用心灵去感受音乐并从音乐中获得了审美享受的实践活动。音乐欣赏是了解音乐作品的基本手段,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拓展音乐艺术视野、培养纯正高尚的音乐审美趣味和丰富音乐美的体验。因此,音乐欣赏不仅是要在感受音乐作品的同时学习一些有关的音乐知识,而且还需要在掌握音乐欣赏方式的同时提高欣赏者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  有效的音乐欣赏方式是充分理解所体验的音
期刊
由于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于是就有大批的毕业生加入到创业的大军中。经过几年的时间,有些人的创业进入了良性循环,也有些人退出了创业的行列。研究发现,加大对艺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创业教育力度,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质,有助于他们在企业、在职场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所以创业教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创业教育”已从具体的操作技能为主要目标的狭义教育转向以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
期刊
2007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495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增幅达19.9%,已超过当年新增就业岗位计划的50%以上,虽然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但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而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同时,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还常常遭遇“性别歧视”。江苏省妇联针对本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十周年情况的专题调查也显示,有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生
期刊
和谐文化是安定详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灵魂,具有民族的公信力和向心力。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经典之石,对建设和谐文化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民间艺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思路和实现途径,并倡导借鉴先进经验及其优势,通过创新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其文化内涵并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本土民间艺术,从而进一步促进新农村的和谐文化建设。    一、民间艺术的
期刊
信息产业是21世纪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和经济规模已跃居全国工业之首,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当前市场对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人才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为此,信息工程系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确定为系部发展的重点建设专业。  依据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作为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计算机网络技能人才,必须突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束缚。从2000年开始,笔者学院计算机网
期刊
《游春图》的作者展子虔,是隋代最为称著的画家,其经历北齐、北周而入隋,曾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从其传世著录作品看,他作画题材广泛,山水、台阁、车马、人物俱佳,但历来评论,多以为他在山水画方面成就尤为突出。《宣和画谱》认为展子虔圃山水“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之趣。”元代《画鉴》也认为他的绘画“可为唐画之祖。”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由南北朝至唐初,是山水画形成与发展的最重要阶段,此期画家们初步
期刊
一、山东高校R&D活动发展状况    1.总体概况  山东高校2005年教师与科研人员36437人,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34874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3695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3503人。R&D人员16396人,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15693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6163人。  2005年山东高校筹集科技活动经费123102.9万元,其中R&D经费83444.3万元,占全部经费的67.78%。当年的
期刊
相对水平上的比较优势战略难以实现后发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文章通过对我国改革前后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理论透视和经济绩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该从斯密的内生比较优势观来思考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即应该在分工和专业化理论指导下。从内生的角度来选择比较优势战略。    一、问题背景    1.经济发展战略转轨的理论透视  新中国建立以来,经济发展与改革不断推进,先后经历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和向市场经
期刊
一、DEA方法与C2R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是数学、运筹学、数理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的一个新的交叉领域。  DEA使用数学规划(包括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具有锥结构的广义最优化、半无限规划、随机规划等等)模型进行评价具有多个输入、特别是多个输出的“部门”或“单位”(称为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简记DMU)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