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SiO2改性竹纤维/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

来源 :复合材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乙烯基树脂(Ⅶ)为基体,竹纤维(BF)为增强材料,通过偶联剂KH602对纳米SiO2进行改性处理,并利用改性后纳米SiO2分别对竹纤维和树脂进行改性处理,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VARTM)制备了BF/VE复合材料.采用FTIR、SEM对改性后纤维和树脂的表面物理化学状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纳米SiO2成功化学接枝到竹纤维表面且分散到树脂基体中,改性纳米SiO2在BF1/VE0.5(用1.0wt%改性纳米SiO2改性纤维和0.5wt%改性纳米SiO2改性树脂)复合材料中分散更为均匀;采用力学试验机和SEM对复合材料力学、断口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考察改性纳米SiO2的添加量对BF/V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界面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BF1/VE0.5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及冲击强度分别达到最大值49.0 MPa、70.6 MPa和150.4J/m,与未处理的复合材料相比分别提高了18.9%、26.1%、70.7%.此外,还初步探讨了改性纳米SiO2的界面增强机制.
其他文献
以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phenylene sulfide,CF/PPS)复合材料层合板为研究对象,采用感应焊接方法对CF/PPS层板进行了焊接,重点研究了湿热环境对CF/PPS层板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吸湿前后PPS树脂未发生化学变化;室温环境下,随着吸湿时间的增加,焊接接头剪切强度逐渐下降,与干态焊接接头相比分别降低了15%、18%、23%、32%和38%,不锈钢网-树脂基体-碳纤维界面处的湿应力不断增大,削弱了焊接接头界面的结合性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边缘计算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快速发展,预见性维护在工业互联网方面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预见性维护是通过采集数据分析设备的状态,预测可能的失效时间,提前进行维护,以防止故障的发生。传统的风电机组维护模式多以“被动式运维”为主,主要依靠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维护和故障检修,不仅运维成本极高,也容易出现由于人员水平不一导致的过度维护或欠维护,从而引起发电量损失。而对风电机组采取有效的状态监测和提前的故障信号捕捉,及时进行预见性维护,不仅能够大量减少计划外停机时间和维护时间,还能大幅降低故障维修成本,进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环氧树脂(Epoxy resin,EP)纳米复合材料中树脂含量、分布、CNT取向及其与树脂间界面结合是制备高性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关键因素.为了探究树脂分布和CNT/EP复合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浮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CNT薄膜和EP为原料,通过浸渍、牵伸、清洗和热压固化工艺制备CNT/EP复合薄膜.利用聚焦离子束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定性表征树脂在复合膜中的分布状态.结果 表明,随着树脂含量增加,树脂在复合薄膜表面富集程度增加.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纳
碳纤维/环氧树脂预浸带复合材料在铺放成型时,由于树脂基体与碳纤维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存在差异以及成型时热-力参数作用下由于纤维的变形而导致纤维与基体接触处产生应力集中等原因,在制品材料中会产生热残余应力.针对碳纤维/环氧树脂预浸带复合材料的实际结构特点,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含有界面的碳纤维/环氧树脂预浸带复合材料的细观代表性体积单元(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RVE)有限元模型,采用实验研究和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法,研究在温度-压力参数作用下预浸带铺放制品残余应力的分
采用直接缩聚法制备了乳酸低聚物,用该物质对纳米碳酸钙(CaCO3)进行改性,得到改性纳米碳酸钙(g-CaCO3).将g-CaCO3与聚乳酸(PLA)通过溶液共混制备了g-CaCO3/PLA复合材料.通过FTIR、吸油值等对g-CaCO3进行了表征,并采用SEM、DSC、万能试验机、流变测试仪、透湿仪、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AIR)分光光度计研究了g-CaCO3对PLA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乳酸低聚物的改性降低了CaCO3的吸油值,改善了CaCO3与PLA的界面相容性,促进了CaCO3在
增速箱是风电机组传动链中的关键环节,也是风电机组中故障频发的部件。提高增速箱传动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对机组安全高效运行至关重要,尤其是大型风电机组,对其高速重载的齿轮传动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提高齿轮与轴承等部件安装精度会大大增加制造工艺的难度及成本,且投入使用的增速箱各个部件互相制约,难以调换,而微观修形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调换灵活的优点,是降低齿面载荷及传动误差、改善偏载现象的有效措施。
近几年来,叶片长度呈现迅速增加的趋势,国际上如LM、Vestas、SGRE等均提供了100m以上的叶片设计方案,国内如中材科技、中科宇能、金风科技等企业也相继推出了80m以上的叶片型号。疲劳测试是风电叶片得到认证的关键环节之一,通常使用激振器与叶片共振实现疲劳振动效果。由于叶片长度进一步增加,叶片在振动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也越来越大,而空气阻力通常与投影面积成正比关系,因此,叶片振动过程中的空气阻力也越来越大。激振器除了要克服越来越大的叶片自重带来的阻尼,还要克服越来越大的空气阻力。因此,为了保证测试能够顺利
激光超声技术具有无需耦合剂、快速及高分辨等特点,适用于各向异性碳纤维增强树脂编织复合材料的缺陷检测.运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激励位置和编织结构对激光点源激发超声波信号的影响,获得了弹性波在材料内部的传播规律以及能量分布特征,并采用1 MHz空气耦合换能器搭建了一套小型化、低成本的非接触激光超声C扫描成像系统,开展了斜纹和缎纹碳纤维增强树脂编织复合材料的近表微结构和内部缺陷检测实验.结果 表明,基于空气耦合换能器的激光超声成像可以高精度地再现碳纤维增强树脂编织复合材料的近表树脂囊、碳纤维束形状、取向、尺寸及其内部
采用聚磷酸铵(APP)与不同比例三聚氰胺(MA)和三嗪成炭剂(CFA)复配对环氧树脂进行阻燃改性.系统研究了不同配比阻燃剂(总量保持40wt%)的加入对环氧树脂流变特性、固化行为、热机械性能、力学性能及阻燃性能的影响.将优化后的阻燃改性环氧树脂用于制备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GFRC),对并其力学和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APP单独与MA或CFA复配改性环氧树脂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协同阻燃效应,但它们组成的三元复配阻燃体系(30wt%APP-5wt%MA-5wt%CFA)具有良好的协同阻燃效应.
目前,全球已有众多国家和地区公布气候目标,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直到最终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实现气候目标的关键路径.然而,那些没有国家电网或地理位置偏远的国家和地区可能难以赶上时代大势,甚至连低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都难以实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