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用所学历史知识解释社会现象的能力。要做好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改变落后观念,进行大胆创新。教学创新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字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102-02
众所周知,思维力在智力结构诸因素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控制并制约其他因素的发展,指挥并调节其他因素的运用,如果没有思维力的参与,其他诸因素就不可能发挥作用。因此,历史教学应把开发思维力放在重要位置上。求异思维,集合思维,逻辑思维和迁移思维是历史思维的基本形式。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改经验,谈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贯彻创新理念,以与广大同仁切磋交流。
1思维能力的特点及创新
1.1求异思维的发展。求异思维有叫发散性思维,它具有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和独创性等特点。
1.1.1思维的敏捷性,即思维的速度。它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对某一问题,经过短时间的思考迅速作出反应,也就是快速抓住问题本质,迅即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的主要方法是巧设疑难,激发思维。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中,教师应严格限定时间,有意训练学生答题的速度,帮助学生养成快速思考的习惯,课外可定期举办历史知识竞赛,通过抢答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思维,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
1.1.2思维的广阔性,即思维的广度。它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善于打开思路,全面地观察问题抓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事物本质的能力。如,讲述北美独立战争进程后,教师问:“为什么北美人民能以弱胜强取得最后胜利?”学生从美英双方力量对比的史实中分析提炼,得出是“由于战争的正义性和人民性”的结论。
1.1.3思维的深刻性,即思维的深度。它是指在历史学习中,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来揭示历史事物内在的联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抽象概括史实的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的主要方法。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的名词解释供学生练习。教材用了大量篇幅叙述其背景、经过及意义。学生必须通过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才能作出言简意赅的解释。
1.1.4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用新观点或丛新角度认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独创性是求异思维的最高层次和终极目标,教师须格外重视培养。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置身局内。然后启发学生:要求学生联系从前所学知识来思考。同学们个个自比郑和,兴趣很浓,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1.2集合思维的发展。集合思维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对知识进行分析、比较、鉴定、归纳、整理加工的思维过程。这是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关键,也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发展集合思维的方法有:
1.2.1纵横归纳法。即归纳整理出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和横向联系。其中纵向归纳是指依据历史现象的先后顺序和发展线索,将散见在各章节的历史知识加以整理,以体现历史知识的系统性。横向归纳是指截取一个历史横断面,把同一时期、同一性质的历史现象按其内在联系分门别类,以找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1.2.2要点浓缩法。即将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浓缩成要点,便于学生提纲挈领地掌握基础知识。历史教学中经常进行这种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集合思维。如,秦末农民战争可以浓缩为八个字:赋役繁重,严刑苛法。许多教师的板书是对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与浓缩,学生应注意消化理解,逐步做到自己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浓缩内容,提炼要点。
2丰富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创新目标
教学手段创新是整个历史教学创新的重点。历史教学手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和技术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现在的高中历史教材和课程内容都发生了变化,相应地,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手段上也必须发挥创新精神。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的知识。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训练。因为,学生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性及创造性的思维,特别是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思考,这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考验。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它不仅需要教师、学生来完成,更要借助网络技术与其它媒体才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讲课前要充分准备。不仅是通过语言,还要发掘校本的资源,尽可能地调动学生自己动手,通过网络信息搜集和查找资料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源的进一步探究和开发的能力。以达到创新历史教学的目标。
3创新发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措施
3.1改善教学环境,增强软件和硬件设施目前的教育改革是一场“绿色”教育革命,它与以往改革的关系是继承与扬弃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否定与抛弃。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质疑、探究、交流,营造了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研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3.2豐富教学内容,增强多元化属性。增强历史课程教学需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改变,增强自身对教学内容特殊性要求的改变,课堂上相当普遍的采用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讲条条、背条条”为基本方式的畸形化的应考教学模式。按照这种模式,教师照本宣科、单纯说教,学生被动听讲、死记硬背。历史教学就像是特殊化的教学环境需要特殊的教学内容一样,从课程的安排和内容的拟定上就需要改变和创新,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更新,从教学内容上引导学生去发现更有意思的历史课程,在人生中更能辅导我们去面对困难和障碍,利用课程活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对历史课程学习的多元化。
3.3加强教师素质培训。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原则,树立师生平等的思想,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作积极主动的求知者。教师不仅要真诚地亲近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此外,还要营造民主、互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现自己思想情感的机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秩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全力探究历史知识、学习历史知识,使其把所学的历史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
总之,进行创新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学创新势在必行。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训练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所采用的历史教学手段必须能激发、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标。
关键字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102-02
众所周知,思维力在智力结构诸因素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控制并制约其他因素的发展,指挥并调节其他因素的运用,如果没有思维力的参与,其他诸因素就不可能发挥作用。因此,历史教学应把开发思维力放在重要位置上。求异思维,集合思维,逻辑思维和迁移思维是历史思维的基本形式。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改经验,谈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贯彻创新理念,以与广大同仁切磋交流。
1思维能力的特点及创新
1.1求异思维的发展。求异思维有叫发散性思维,它具有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和独创性等特点。
1.1.1思维的敏捷性,即思维的速度。它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对某一问题,经过短时间的思考迅速作出反应,也就是快速抓住问题本质,迅即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的主要方法是巧设疑难,激发思维。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中,教师应严格限定时间,有意训练学生答题的速度,帮助学生养成快速思考的习惯,课外可定期举办历史知识竞赛,通过抢答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思维,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
1.1.2思维的广阔性,即思维的广度。它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善于打开思路,全面地观察问题抓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事物本质的能力。如,讲述北美独立战争进程后,教师问:“为什么北美人民能以弱胜强取得最后胜利?”学生从美英双方力量对比的史实中分析提炼,得出是“由于战争的正义性和人民性”的结论。
1.1.3思维的深刻性,即思维的深度。它是指在历史学习中,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来揭示历史事物内在的联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抽象概括史实的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的主要方法。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的名词解释供学生练习。教材用了大量篇幅叙述其背景、经过及意义。学生必须通过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才能作出言简意赅的解释。
1.1.4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用新观点或丛新角度认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独创性是求异思维的最高层次和终极目标,教师须格外重视培养。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置身局内。然后启发学生:要求学生联系从前所学知识来思考。同学们个个自比郑和,兴趣很浓,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1.2集合思维的发展。集合思维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对知识进行分析、比较、鉴定、归纳、整理加工的思维过程。这是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关键,也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发展集合思维的方法有:
1.2.1纵横归纳法。即归纳整理出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和横向联系。其中纵向归纳是指依据历史现象的先后顺序和发展线索,将散见在各章节的历史知识加以整理,以体现历史知识的系统性。横向归纳是指截取一个历史横断面,把同一时期、同一性质的历史现象按其内在联系分门别类,以找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1.2.2要点浓缩法。即将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浓缩成要点,便于学生提纲挈领地掌握基础知识。历史教学中经常进行这种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集合思维。如,秦末农民战争可以浓缩为八个字:赋役繁重,严刑苛法。许多教师的板书是对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与浓缩,学生应注意消化理解,逐步做到自己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浓缩内容,提炼要点。
2丰富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创新目标
教学手段创新是整个历史教学创新的重点。历史教学手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和技术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现在的高中历史教材和课程内容都发生了变化,相应地,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手段上也必须发挥创新精神。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的知识。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训练。因为,学生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性及创造性的思维,特别是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思考,这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考验。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它不仅需要教师、学生来完成,更要借助网络技术与其它媒体才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讲课前要充分准备。不仅是通过语言,还要发掘校本的资源,尽可能地调动学生自己动手,通过网络信息搜集和查找资料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源的进一步探究和开发的能力。以达到创新历史教学的目标。
3创新发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措施
3.1改善教学环境,增强软件和硬件设施目前的教育改革是一场“绿色”教育革命,它与以往改革的关系是继承与扬弃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否定与抛弃。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质疑、探究、交流,营造了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研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3.2豐富教学内容,增强多元化属性。增强历史课程教学需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改变,增强自身对教学内容特殊性要求的改变,课堂上相当普遍的采用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讲条条、背条条”为基本方式的畸形化的应考教学模式。按照这种模式,教师照本宣科、单纯说教,学生被动听讲、死记硬背。历史教学就像是特殊化的教学环境需要特殊的教学内容一样,从课程的安排和内容的拟定上就需要改变和创新,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更新,从教学内容上引导学生去发现更有意思的历史课程,在人生中更能辅导我们去面对困难和障碍,利用课程活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对历史课程学习的多元化。
3.3加强教师素质培训。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原则,树立师生平等的思想,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作积极主动的求知者。教师不仅要真诚地亲近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此外,还要营造民主、互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现自己思想情感的机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秩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全力探究历史知识、学习历史知识,使其把所学的历史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
总之,进行创新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学创新势在必行。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训练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所采用的历史教学手段必须能激发、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