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京剧的魅力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u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它那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色彩斑斓的舞台服饰、各具韵味的流派唱腔,无不充满着神奇的魅力。但由于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京剧,大多只是听一些流行音乐,因此对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缺乏了解,有的甚至是一无所知。怎样才能让学生对传统的音乐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京剧的内在动力呢?
  一.抓住“新鲜感”激发兴趣
  我尝试着在上音乐课前播放一些关于京剧的动画片,学生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各种人物的脸谱让学生们兴奋得不得了,课堂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看完后谈感受时,回答最多的是“好看!”“好玩!”“有意思!”……
  虽然京剧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但对现在的这些孩子来说实在是太新鲜了,可以说是充满了“诱惑”。她的身上有太多地方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起孩子探究的欲望,无论是唱腔、唱段,还是服饰、伴奏乐器,在孩子的眼中都是新的,这种新鲜感正是我们开展京剧教学最好的切入点,为京剧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利用“说故事”学习做人的道理
  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听故事的。而京剧中,每一出戏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俗话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都说学唱京剧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因为京剧剧目当中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忠、孝、礼、仪”,而这些美德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十分的重要。古代目不识丁的人都能从听京剧的过程中悟出做人的道理,何况这些孩子呢?孩子们从“儿行千里母担忧”中理解什么是“孝心”;从“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理解什么是“坚强”;从“猛听得”中知道什么是“舍家为国”……京剧走进课堂,是学生了解历史、了解做人一个绝好的桥梁。
  三.通过“多听赏”学会唱段
  京剧进课堂让大多数的音乐老师都面临着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自己都还没学会,又如何去教好学生呢?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京剧的教学一定要从模仿开始,“多听多模仿”是开口唱京剧最有效的方法。
  刚开始教学生演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唱段时,心里很担心:自己唱得不是很好,怎么去教呢?索性就让学生多听,变着花样听;碰到难唱的地方,像开头弱起的节奏、一些字的长音、前后速度变化等略加提醒一下。以听为主,在多次的模仿跟唱中,学生会唱了,还唱得津津有味呢!
  四.采用“多欣赏”模仿表演
  京剧对于学生来说是极具新鲜感与吸引力的,无论是精彩的身段、漂亮的服饰,还是夸张的脸谱都足以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学生们的个性喜好不同,有喜欢跳的、喜欢唱的、喜欢画画的等等,在与京剧的“亲密接触”中,都能寻求到心理上的满足。
  怎样的“亲密接触”呢?“多看多欣赏”是学生了解京剧的重要途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介绍京剧表演的“唱、念、做、打”时,我选了京剧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片段,让学生切身体会。画面刚一出来,学生的表情就不一样了,有惊讶的,有眉飞色舞的……远比老师的“讲”要有效得多。
  光是欣赏还不能满足孩子们的表现欲,自己亲自登台表演更能让孩子们有成就感。在教学中,我常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来增强自信心,锻炼与别人合作的能力,共同享受音乐。在教《你待同志亲如一家》时,我让学生进行合作表演,虽然孩子们唱的不是很“字正腔圆”,动作也不是很到位,但是参与表演的兴致非常高,表演的效果也很不错,学生对京剧的认同感更强了,和京剧的距离更近了。
  京剧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让京剧走进课堂,形声并茂地再现京剧艺术的魅力,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环节,既掌握了京剧常识,又对京剧有了更为形象的认识,在不知不觉中走近京剧、感受京剧,体会到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
  (作者通联:336300江西省宜丰县新昌一小)
其他文献
我有幸参加县教科所举办的“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研讨”活动。现将不成熟的一家之言拿出来,希望能引发大家探讨。  一.直面文言文课堂教学现状  1.“字字落实”  我们常常发现,文言文笔记,学生是最认真的,字里行间,密密麻麻。全无疑难重点,无归纳提练,结果教师累,口干舌燥,学生累,头昏脑涨。  2.“冰冷解剖”  有些教师把文言文的教学目标理解为单一的、片面的,仅仅着眼于字、词、句。  3.“涣散刻板”
期刊
课改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位学生都得到自我完善的最佳发展,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重心,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的相互的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只有把课堂变成一种和谐、平等、互动、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富有个性发展的乐园,才能充分挖掘出双方潜在的动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方面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能力、以教支配学。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深感到,德育工作不仅仅是思想品德教师的任务,其他学科的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同样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工作呢?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生观教育  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数学教材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只要稍加运用就可以诱发、引导学生热爱劳动,争做好事等等。
期刊
作文教学是一个难题,许多学生一听说上作文课就唉声叹气,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在十几年的教学中,我创设欢乐、愉悦的作文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作文。  一.先玩后写  先让学生尽情地玩耍、嬉戏,然后选择时机中途停止游戏,接着现场指导学生作文。如,秋天,我让学生们自制了各种风筝,它们五光十色、形态各异。我让同学们带着纸和笔,到操场进行一次放风筝比赛,引导学生尽情地玩耍,然后精心地观察。正当孩子们玩得兴致
期刊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和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实践过程。因此,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教师为其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才能有效地实现。因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训练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关键。  
期刊
外语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把培养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把这一思想贯穿在教学环节之中。以教师中心,偏重语法结构的分析、讲解,及机械的句型操练的教学模式既违背了素质教育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又背离了英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训练指导,加大学生自学的活动量,从而发挥其“主体”作用,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来加强口语训练。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口语训练呢?我是从以下
期刊
【摘 要】人们常说:“谁拥有未来的教育,谁就拥有未来”。21世纪的主人,就坐在我们中小学的课堂内,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为他们的今后发展做好充分准备,让他们成功地跨入21世纪。虽然每一个学生在认识和能力上都存在差异,但是每个学生身上都存在着有待开发的潜能。为此,教师必须充分展示地理新课程的魅力,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成功。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
期刊
一年级学生的训练重点是字、词、句的训练,学生只有在实践动手中,才能温故而知新,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为中、高年级段篇的学习及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从一年级上学期的后半学期开始,搞了一项“写一句完整的话”的小实验。其目的一是巩固已学过的汉语拼音、生字词,二是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指定运用某些词语写一句话   让学生用给定的词语写话,能给学生某种启示,使他们
期刊
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思维,是学生自身的一种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它包括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要大胆抛弃 “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
期刊
转化学习困难生,简称转化“学困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是当前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急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教学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把学困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对学习有兴趣、思善会学,学习成绩合格的学生,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进行了在语文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研究,探索在语文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有效策略。  一.学困生的心理及表现特征  要转化学困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