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影

来源 :散文海外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脸膛,绿底盘金软靠,绿冠上横一抹蓝结带,剑眉入鬓,长须,背插四只令旗,时而弓步磨刀,时而将一柄大刀舞成团花……我认出了他,关公。虽然与我在江西南丰傩舞中看到的形象并不一致,面具的细部、舞蹈的范式、音乐的节奏都不相同,可那经典的红脸膛,一脸正气的岸然貌,具有鲜明的辨识度。
  自大门透进的一方阳光,印在大堂正中,他就舞动在这方光亮里,动作刚劲,顿挫有力,仿佛自带一身光芒。关公,作为武圣人,在时光的演进中化身为忠与义的象征,一直领受着民间的尊崇。民间传说,故事演绎,庙堂里,戏台上,还有傩舞中,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此时,他与将军环护在太子身边,挥动双刀的太子步态颠动,不时与将军交错身形;此时,他与颜良激战数回合,双双将大刀舞动成团花,迈步,挥拳,身影回旋,锣鼓声激烈应和,直看得人眼花缭乱。
  这段专为中国作协采风团表演的湘东腊市大沙塘傩舞,长约七八分钟,想来是乡间跳傩的精缩版。回到家,回放现场录制的视频,比对相关资料,将傩神们一一辨认清楚:太子、土地爷、钟馗、展昭、包公、判官、小鬼……也才发现傩舞队入场时,“关公”摘下了面具,红巾裹头,在吹一只号角,那是军队出征时嘹亮的先声。
  与南丰县石邮村的乡傩不同,位于赣西的湘东傩舞,传承自古代的宫廷傩和军傩。此地最早的傩舞可远溯至唐代,如麻山镇的汶泉傩舞,系唐朝为官的黄氏祖先及其后代,为避人祸与战乱辗转迁至汶泉一带,插标为记,安下基业。宫廷傩舞就被带到了偏安一隅的赣西山村。而腊市镇的大沙塘傩舞,属于军傩。
  傩舞最早出现在周朝礼仪中,“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由宫廷傩到军傩,再到乡傩,深深植根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厚土中,随着大地上人的流动与迁徙,在时光中开枝散叶,并因地因时化变,靠灯灯相续、口耳相传,逐渐繁衍出缤纷多样的形态。从傩神角色、面具、服装到跳傩仪程、舞蹈与音乐样式,不同地方的傩舞各各有别,风味独具,参差互映。但其内核还是驱鬼逐疫、禳灾祈福,在每年的农历新旧年交接之际,为新一年拥有清明吉祥的年景而舞动。
  宋代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记载了一次大傩仪:“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浩荡的千人队伍穿城而过,浓金重铜软胄装扮的将军,体魁形丑面相狰狞的判官,钟馗、灶神、土地爷等一长溜队伍,鼓点铿锵,锣鸣喧腾,沿途百姓争相观看。寄身在傩面具中的“众神”,将一众邪祟驱逐出城门外,还都城一片清明祥和。那时的傩舞正向着傩戏演变,与“景色浩闹”的宋代市井生活相匹配,酬神意味逐渐淡化,娱人的意趣日益浓厚。
  “五隅年例扮迎春,忙煞城中城外人,所幸太平冇得事,项(我)随恨(你)去跳傩神。”这首《竹枝词》是清乾隆年间任萍乡知县的胥绳武所写,道尽了当时湘东的傩事之盛。跳傩,是迎春的一桩大事,是倾动全城的盛事,也是民间人人参与的美事、乐事。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城镇化进程,人们观念与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傩舞生存的土壤已不复存在,在很多地方随着老一辈傩舞人的年迈或辞世,傩班后继乏人,傩舞的延续由自发自为的传承,而逐渐依靠政策性保护传承。
  在湘东,依然保持活力的乡村傩班,散布乡野的一座座古傩庙,还有一代代钟情于傩面具雕刻的民间艺人,使得这一在当地俗称“仰傩”“踩傩”“耍傩”的民俗活动,依然像一株千年古樟,根深枝展,呈现繁盛活态。
  “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位于赣湘交界处的萍乡市湘东区,古时是巫楚文化和百越文化的交汇之地,两种个性鲜明的文化碰撞、交融而形成傩文化植根生发的丰沃土壤。
  汶泉村的傩神庙门脸古朴,红墙朱瓦,迎面一窄门、两素窗,檐下嵌一长条彩绘图画和文字,始建于明朝正统元年(1436)。湘东傩尊崇的“三元主”唐宏、葛雍、周武,化身三个高逾一米的傩神面具,端坐在中央的神龛上。长案上摆有十多个小傩神面具,是村中傩班跳傩时佩戴的面具。
  供案上,三杯酒,三碗米饭。旁立一个嵌玻璃、门敞开的小木龛,内里一盏油渍斑驳的油灯,举一朵光亮。这朵光亮,据管理傩神庙事务的师傅说,自建庙伊始点亮后,就再未中断过。灯火相续,即便是十年动荡岁月,村中大小傩神面具、神像被付之一炬,灰烬装了几簸箕,这朵光亮还是在暗中被护佑、接续。
  大殿一侧的偏屋内,供奉着一尊武财神赵公明騎虎木雕像,虎头微仰,咧嘴似笑,眼珠滚圆突出,头顶“王”字,一派天真憨态。而赵公明一手举鞭过头,一字长眉,圆睛暴突有神,金甲衣,雕工与漆色都让人惊叹。据说这尊木像有一百多年历史,也是村民暗中守护才得以留存下来。它出自民间工匠之手,那股朴拙天真之气,加上时间的包浆,历史的脉息正是经由这些古老物件,被有形地感知。
  《唐太宗出兵》《方相氏坐阵》《太子耍双刀》《关公拖刀斩颜良》《三大将军耍剑》《钟馗捉小鬼》……汶泉傩舞尚存十多个传统节目,结尾还有傩戏《十个月怀胎》和《孟姜女哭长城》。与之相应,汶泉傩神面具中有女性角色,头饰花朵,弯眉喜目,咧嘴展颜。
  腊市镇的大沙塘傩神庙显得清寂,大门紧锁。跳关公的傩舞队员邬尾元匆匆赶来开门。走进去,右庙、左戏台。傩神庙四柱三开门脸,倒是气派,十二扇对开木门,中腰都饰有彩绘雕花。踏入庙门,正中神龛镶有玻璃木门,隐约可见内里三座雕花木轿,“三元主”傩面具端坐轿中。而一应跳傩用的傩神面具,据邬尾元介绍,放在神龛背后的“日月箱”中,须等到腊月底,才被跳傩人从箱中取出,清水洗尘,判茭之后开始跳傩。
  邬尾元八岁学傩,经历了“海选”。那时跳傩的人在村中备受尊崇,家家都送孩子来学傩,百余少年站满了一方空地。邬尾元有幸被选中,十岁开始跳关公,一跳三十年。当年教傩的师父早已作古,而傩舞队也“更新换代”,新人中有邬尾元的大儿子,十六岁的少年郎。   青涩的面容和苍老的面容,一起隐匿在傩神面具的背后;青春的身影和年迈的身影,一起隐身在宽大华美的傩服下。他们脚踩鼓点,尽情舞动,将源自祖辈的古老信仰和对人世的美好期盼,一代代传递下去。
  刚刚搭起框架的大屋,大门居中嵌一个用樟木雕刻的三层傩面具,关公居中,低眉垂目,长须悬垂,背饰四支令旗。其上一枚龙头,昂首向天。向两侧伸展的三层木托上,满饰牡丹。这是湘东傩面具雕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赖明德为新宅专门设计雕刻的。
  在政府的支持下,他在老家麻山镇幸福村开建心心念念多年的傩面具展示馆。这位头发和胡楂花白的老人,从事傩面具雕刻五十年,一心一意系念一物,迷在其中,乐在其中,择一径而忘归途。
  俗语说“戴上脸子(面具)是神,摘下脸子是人”。傩面具,是凡人通往神灵世界的媒介。在俗世崇拜中,傩面具不只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而是信仰崇拜的寄托之所。在湘东,雕刻傩面具的人,被尊称为“处士”。
  “处士”赖明德心中,有明晰的律令。这律令传自久远的岁月深处,由他的先祖一刀一凿实践,又一笔一画记录在册:《傩面具神谱》《神灵处士咒》《易经》《药谱》……五十年前的一个夜晚,赖明德的父亲神神秘秘地将他叫进房中,自角落取出老旧的樟木箱,打开来,里面铺满了生烟叶。拨开烟叶,父亲取出一个布包裹,白蜡包覆,封得严严实实,里面是一本古书——四十多代赖氏子孙传递了一千余年的《傩面具神谱》。
  灯火摇曳,那些端凝在泛黄纸页上,有着夸张诡异形态、散发肃穆威严气息的面谱,让时年十五岁的赖明德心神震荡。他从小喜欢雕刻,课桌上留下了不少游戏之作,原来这份喜欢的线索渊源久远,一直流淌在赖氏子孙的血脉中。
  父亲嘱他好好承继祖宗传下来的这门手艺,可保一生衣食无忧,但首要的一条——恪守祖制,心存敬畏。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从父亲手中接过祖传手艺的赖明德,白天在生产队做事,夜晚才敢拿出《神谱》研读。家中的四方桌,锯短了四条腿,方便他伏案学习雕刻,斧凿轻起轻落,刀刃无声驱动……
  赖明德说自己拥有108只工具,刀、斧、凿、刨等等。单是刀,就有斜口刀、圆口刀、半圆口刀、方口刀、三角刀、刻线刀……“只”这个量词,让我感觉,他所说并不是无生命的工具,而是一路陪伴自己的有生命有灵性的小兽,它们被他宠溺着,驱策着,助他去完成一个个傩面具的雕刻。那是他们共同的事业。
  赖氏“处士”都要将《神谱》手抄一份,于一笔一画间将祖制刻进脑海。赖明德翻看最多的是父亲那本,毛笔蘸墨写在“皮纸”与生布上。每一傩神的“咒语”与其身份、职务、德性对应,相当于跳傩时的台词。只是年代太过久远,许多唱词和音调散佚在风中,现在的湘东跳傩基本不唱词了。
  说得兴起,赖明德哼唱起谱书中关于雷公的一段:“龙生龙凤生凤,你晓得么,天上的雷公有几百斤?我晓得天上的雷公有九百斤,三百斤头,三百斤尾,三百斤肝肚并肠肺……”乡音浓重,幸亏湘东文化馆的老师从旁翻译,唱词以“九百斤”渲染了雷神的神力。
  赖明德说,雕刻傩面具最重要的是“贵在实讲”“应神德的德位”。每一傩神之所以受到尊崇,就在于其拥有德性、智慧、力量。千神千面,傩面具通过夸张的造型将每一傩神的德性展现出来。
  在《神谱》中,每一傩神面具都有详细图谱和文字说明,每一细节都有讲究、有法度。整本谱记载有1240尊傩神,有的慈眉善目,有的狰狞可怖,有的威武有神,有的调皮有趣……赖明德谨记祖训,刻刀的每一下起落都力求合于律令,那是有形的律令,也是无形的,他奉之为圭臬,又教导给同样握起雕刻刀的两个儿子。
  祖传谱书中有一本《易经》,赖明德早已熟读于心。《易经·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五十年来,在一刀一凿的雕刻中,赖明德渐渐明白:在傩面具的器形中,实储有“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人伦之理,和天地万物应和共处之道。
  正是一代代传承人严谨的态度,才保证了湘东傩面具的原汁原味,古意盎然。二〇〇六年,湘东傩面具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来平方米的屋子,长条木案面窗而放,地上的木屑、刨花积起有十来厘米厚。这是省级非遗传承人陈全富平时雕刻傩面具的工作室。
  凿、斧、锤、刻刀、锉刀,浮雕、透雕、圆雕、线刻,陈全富按照祖谱已经雕刻出四百来尊傩神面具。傩神庙神龛中供奉的,形制最大,为“坐神”;安放傩轿中巡游的,为“行神”;用于跳傩的,薄而轻,为“耍神”。与现代流水线上每个工人完成的只是产品“局部”不同,手工制作的每一副傩面具,都与制作者建立起完整而紧密的联系,从选料、开胚、雕琢、打磨、上漆到安腹臓、开光,等同于一个新生命从无到有,一点点孕育成形。在制作的过程中,两者的心脉是相通的,隐秘的心跳节拍是一致的……
  随着刻刀的掘进,游走,剔除,傩神的面目逐渐从散发香息的樟木上浮现,拥有了轮廓与细部。“处士”们为之上漆,金、红、黄、黑、白,使之面目愈加生动。在面具头顶后部,“处士”会凿一个小方洞,将祖谱中记载的中药材用红纸或红布包裹,放置其中,封板后用油膏密封,此为“安腹臓”;杀鸡取血涂抹在面具上,给额头和眼睛“开光”……草木和生命之血点染过的面具,才真正获得了生命力,具有了“神灵”。
  陈全富的父亲陈团发是湘东有名的傩面具雕刻艺人,系陳氏一脉的第七代传承人,五十年间雕刻傩面具两千多尊。陈全富读初一那年,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家传的词谱和图谱,其中一本是父亲抄写的。
  陈全富将这本谱书拿给我看,红色布封上的字迹已漫漶不清,内里记有每一傩神“安腹臓”的内容。竖排,繁体字,毛笔书写。原来“安腹臓”之物,虽然都是中药材,但与每一人物的德性、特点、职务相呼应,各有不同。
  关于关公的文字起头是“聪明聚于顶上,节义见于生平……”包公则是“精华毓于顶上,忠孝昭于生平……”三十六味药材,为“小安”;七十二味,为“中安”;一○八味,为“大安”。陈全富从箱中取出一副“小安”包,清晰可辨的有陈皮、蝉蜕、红豆。陈全富指着红豆说:“这是‘眼睛’。”这些中药材,赋予傩神超越常人的感官知觉、强健脏腑、丰沛元气。
  一尊眉目已然清晰的傩面具躺在陈全富的刻刀下,那是韩信。随着平口刀的驱动,一朵木屑翻卷着脱离胚体。陈全富说无须用尺,只手一比,尺度自在心中,不差分厘。
  陈全富有双粗糙的大手。他用这双手握紧刻刀,让一尊尊傩神显影。他也用这双手拌灰土砌砖墙。傩面具雕刻艺人的身份不足以养家糊口,泥瓦工的身份却可以帮他和妻儿过上从容的生活。他放不下斧凿与刻刀。坐在属于自己的条案前,驱策着刀凿斧锯,在那些专注的时刻,自有庄严虔敬的愉悦弥漫身心,那一种光亮,经由刀尖进入傩面具之中,构成傩神精魂的一缕,与日月同轮回。
  多年后,傩面雕刻艺人们用双手创造的傩面具,也将成为珍贵遗存、有形记忆,被后世之人珍视如宝,一如汶泉傩神庙供案上那朵不萎的光亮。
  (选自2021年第3期《湖南文学》)
  原刊责编  胡汀潞
其他文献
辣椒  我小时候,老家徐州乡下有句话很流行:窝头就辣椒,越吃越添膘。那时几乎家家吃红薯窝头。新出锅的窝头黑亮亮的,中间的凹坑里放一勺辣椒泥,就(掺和)着吃,哧哧溜溜的吸气声中,不知不觉,一筐窝头就被全家人消灭掉了。  徐州乡下的窝头很大,赛过拳头,这么大个的窝头,其他地方不知有没有。那时生活困难,一天到晚只有红薯吃,不免让人厌烦,需要菜肴相佐才咽得下,俗称“哄饭”,即利用菜的好味道把饭骗进肚子里之
期刊
馋——舌头最锋利坚硬的刃。  为了不被人发现我的秘密,每次经过,我都低头快走。那家麥当劳开在青年路与人民中路交叉口,也钉在我痛痒的十字上。只有坐74路公交车从人民中路转向青年路时,隔着两层玻璃窗,我才敢看向那亚当的苹果、我的诱惑。  但车在移动,车窗昏花,鲜亮的麦当劳幻化成幽深变幻的隧道迷宫。我的目光被扭曲、拉长,最终被横进眼幕的坚硬楼房铡断,坠入无涯的空漠。篆刻的眼睛隐痛,我用力眨了一下眼,摇头
期刊
我呼吸到人生之旅的第一缕空气,有着潺潺水流映照植物的芳香,五月植物与太阳的浓荫熏染了我的最初生命——以至于后来的我总是主观感觉,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自己才对各种植物花卉发自内心地喜爱,仿佛是我生下来,她们就已然在我的生命中了,与我不可分割……  据母亲说,我小的时候,内向得很。六岁还怕见生人,到哪里都不说话,被人打了不会还手,被人骂了不会还口,母亲为此很是担心,她常常对着我无奈地说:“从小看看,到老
期刊
在东西方思想者那里,人文精神宛若一座灯塔,为人类照亮了精神的指向。当大多数人在为衣食忙碌着的时候,总有一些人在构想着人类精神的蓝图。漆黑的夜色下,当人们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他们仍在绞尽脑汁,为沉睡者设计着清醒后理想的生活。  一身布衣的孔子在古旧的时光里缓缓前行,且吟着独创的灵魂曲:仁者爱人。他吃着素食,四处奔走游说。他提醒人们,除了吃穿,你们还要注重道德,要有泛爱之心。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向
期刊
在青阳听青阳腔  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  最近两年,我三次到皖南的青阳县,也三次到陵阳镇,这个在春秋时期即为江南名邑的小镇子,有徽墨歙砚的静逸气,清婉淋漓的水气,也有梨花入井栏的人间烟火气。传说古之仙人陵阳子明于此地得道成仙,镇子因而得名。仙人的居所,自然是上佳福地,陵阳镇往古来今富贵安乐,每次来都生欣羡之心。镇上的谢家村却是第一次来,走在被脚板磨得发亮的青石路上,看瓦舍人家古祠石狮,如入南朝
期刊
引言  戊子乾隆三十三年(1768)八月十五,昌吉屯田遣犯不满屯官盘剥压迫而聚集数千人举行暴动,他们杀死屯官,占领昌吉城,并向乌鲁木齐进发。  引自《乌鲁木齐大事记》  昌吉的月亮  这一天是八月十五,月亮很圆,像一面刚刚出炉的金黄馕饼。正当收获时节,月亮颜色像熟透哈密瓜的黄色。  眼前就铺满了馕饼、哈密瓜、石榴,还有酒。酒香弥漫,有一种节日气氛笼罩,也许有种先兆但人们还一点没看到。  三天前,掌
期刊
很久没去保国寺了。  说是很久,也只是三五年。三五年的时光算长吗?我也不知。总觉得该再去看一看。我并没有对它是如何挂念于心,又或者已经在谋划着要前去拜访。只是,偶尔想起这么个清凉的所在,想到世上总有可去之处,不免有些安慰。  去过两次保国寺,每次都是在雨天。  第一次去,是在初冬,有朋自北地来。青女生于北方,长于北方,此前从未来过这长江以南的城市。飞机一落地,她就被这厢绵绵的阴雨冻得直跺脚。脸色发
期刊
二〇〇六年秋,因为一个机缘,我从内陆生活了多年的郑州抵达海口,开始了为期十年的海南生活。经年累月在内陆养成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在海南经受了考验。这里的风、土、人情,都与内陆不同。语言像一堵墙一样,将我隔离在海南的日常生活之外;还有饮食、衣物的选择,道路的方向感,以及待人接物的种种生活细节。这些差异,既是对我以往人生的补充,也是对我认知世界的扩大与修正。海南十年,我在逐渐融入的过程中,也扩大了自己
期刊
当我因嗜饮而渐入昏沉时,那最后的清晰意象总是卡弗,雷蒙德·卡弗为自己画的漫画自画像。除了最后十年,卡弗的生活是与酒连在一起的,卡弗因为拥有了酒而失去很多,卡弗又因为失去了酒而拥有了许多。十年的时光是短暂的,但卡弗一直为这灿烂的十年而欣慰,经常是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作为一个写作者,能说出下面的话真是令人羡慕,我曾将这段话抄送给许多朋友,他们无不惊叹:  要想写小说,一个作家就应该生活在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期刊
市区有高阳桥,横跨连接东山和西山的河道上。桥边的粽子店开了三十几年,店名就叫高阳桥粽子。然而我不知道海宁还有一座高阳山,是杭州湾北岸海拔最高的山。可能翻过山就是海盐的地界,那边有南北湖,农历十月还能看日月并升,把海宁这半边山映衬得暗淡无光。  教过很多年语文的老麦老师一直念念不忘,要从海宁这边而不是海盐那边爬到山顶一次。  海宁人从海宁这边登山有这么重要吗?对于我这种没有故乡归属感的人来说,有点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