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五次“小病”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p54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癌症,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死亡,认为这是一种倒霉且可怕的晦气病。但90岁的廖泽美不这么认为。三十多年来,廖泽美陆续战胜了宫颈癌、乳腺癌、细胞癌、皮肤癌、淋巴瘤。每次生病,她都积极就医,如今癌细胞已无影无踪。
  瞒着家人去外地做手术
  1980年,当时还在山西霍州矿务局中学任教的廖泽美,在送走一批高中毕业生后,因过度劳累而病倒。在省城的各大医院多次检查后,一位大夫告诉她:“你有可能患上宫颈癌,需要立即手术。”
  廖泽美不相信自己会患上這种病,反复问大夫:“大夫,是不是看错了?我还有救吗?还能活多久?”
  大夫安慰她:“只要处理及时,是可以治好的。”廖泽美情绪渐渐稳定下来。她不断给自己打气:“我还有三个念书的儿子,还有疼爱我的家人,还有自己喜爱的教育事业,不能败在病魔手里,一定要顶住。”
  当务之急是立即手术,为了不让家人知道实情后担心,廖泽美没有在太原做手术,而是独自前往西安的医院。她对家人谎称自己想去散散心、旅旅游,就坐火车出发了。
  在西安的手术非常成功,癌细胞得到很好的控制,廖泽美在医院休养10天就出院了。一个月后,廖泽美发现自己恢复得很好,没有什么异样,才把实情告诉家人。
  面对家人的担忧,她笑着安慰他们:“没事了,反正已经好了。”
  化疗不让孩子帮忙
  1995年,刚退休不久的廖泽美正在规划晚年生活,没想到癌症再次袭来,这次是乳腺癌。当时,廖泽美的三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身边只有老母亲。这一次,廖泽美虽然没有刻意隐瞒,但为了不让孩子们分心,她仍然选择自己去医院化疗、手术。
  亲朋好友们得知实情赶到医院时,廖泽美已经从手术台回到了病房。在护士帮她处理手术留下的伤口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巴掌大的黑洞,那是切除一部分乳腺后留下的。
  面对众人的惊恐,廖泽美笑着说:“这有什么可怕的?长好了还跟以前一样,关键是我活着从手术室出来了,我又一次战胜了癌症。”
  在乳腺癌刚刚得到控制时,皮肤癌、细胞癌又接踵而至,廖泽美只好又奔波于省城的各大医院,尝试各种各样的治疗。
  当时,由于接受的治疗比较密集,各种药物的副作用让廖泽美的气色看起来很差。但每次结束治疗后,身体虚弱的廖泽美都会使劲挤出一个笑脸,自豪地对众人说:“怎么样?我这状态,什么病都不怕,什么病都能好,没必要向病魔低头。”
  得了病治就是了
  2003年,廖泽美被查出患上了淋巴瘤,她没有像人们想象中那样精神崩溃,而是乐观地表示,不就是又一次“小病”吗,治就是了。
  她还开玩笑地说:“这些病,几乎让我把太原的医院都住遍了,但这就是我的态度,有什么病我都要治好。”
  此时,廖泽美已经年逾古稀,在治疗时,医生劝她保守治疗,以免身体负荷过大。廖泽美却对医生说:“放心大胆地治,我之前战胜了那么多癌症,这次也要打败它。”
  化疗、手术,廖泽美在面对病痛时的态度始终是乐观如一。她对大夫们说:“你们要把我的病治好,让我活到100岁,我要亲眼看着祖国越来越强大。”
  经过十多年的治疗,前不久,山西大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廖泽美体内的癌细胞全部消失,这一结果让周围的人啧啧称奇。
  当有人问她,有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时,廖泽美笑着说:“没有。但是有三点,比灵丹妙药管用:听医生的话,不该吃的不吃,该吃的多吃。其实癌症不可怕,为什么我可以一次次战胜癌症?因为我相信医生,也相信自己。”
  主治医师一点都不意外
  从2003年开始,山西大医院淋巴瘤科主任医师张巧花就担任廖泽美的主治医生。对于廖泽美身上发生的奇迹,张巧花认为:“一点都不意外,都在情理之中。”
  张巧花总结道:“廖泽美老人的生活习惯特别好,每天都读书、看报,喜欢和人聊天、说笑,面对病痛,心态已经占了上风。还有就是特别注重饮食,尤其是在得知苦瓜能抗癌后,老人几乎顿顿都吃它。”
  说到上述几点,张巧花认为,对于疾病,哪怕是恶性肿瘤,最关键的还是病人自己。“如果所有病人都能在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习惯的前提下,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我相信任何疾病我们都可以治愈,这是病人和医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其他文献
我14岁那年初中毕业,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市五中。在别人家里,这是天大的喜事,可是在我家,却成了天大的愁事。当时,我家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母亲病重,长年卧床不起。两个妹妹还小,全家五口人只有父亲一个劳力,种着几亩贫瘠的土地,每年的收成只能勉强填饱几张嘴,不可能供我继续读书。  可我不甘心,即使不能到那所向往已久的“圣殿”去上学,我也要见一见它的模样。于是,在放假后的第五天清晨,我背上一罐凉
期刊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们家里小孩多,政府给了我们家一點儿粮食补贴,补了五至十斤粮食。月底的最后一天,家里一点儿粮食都没有了,母亲就拿着饭盆将几个空面粉袋子一边抖一边刮,刮出了一些残余的面粉,做了疙瘩汤。  正在我们吃饭的时候,来了一个讨饭的。这是一个留着长胡子的老人,衣服穿得很破,脸看上去也有几天没洗。母亲给他端来洗脸水后,又把她自己的那份疙瘩汤盛给了他,自己饿着肚子。然而这件事被邻居看到后,不知是
期刊
吴登荣幼年家境殷实,长大后却历经坎坷。老人把人生中遇到的艰苦、逆境、幸运、进步,都以诗记录,真情赋咏。退休后,吴登荣又开始了硬笔书法创作,用美工笔在宣纸上写下自己的诗作。他家中挂满硬笔书法作品,“这些都要留给孩子们”。接下来,吴登荣计划完成《家史》的写作,一并留给孩子们。“我的一生算起来,‘坎坎坷坷,岁月如歌’”。  六十年攒一柜子诗  六大本厚厚的16开诗集,是吴登荣17年来整理和陆续创作的诗作
期刊
连日来,我的牙龈发炎、肿胀,伴口臭,刷牙出血,时有阵痛感.去看中医时,大夫说这是由于沉积在牙面上的牙菌斑而引起的牙周炎,推荐我喝菊花甘草汤.该方由菊花、乌贼骨、生甘草各
依赖别人是多数人的一大心理障碍.我们鼓励帮助别人,却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自从得了中风后,我确实碰到过不少这样的问题.rn要是你必须依靠别人,何不快快乐乐地去依去靠?这虽
期刊
乡下老人进城养老已很寻常,可城里人寄住乡下村民家养老却不多见。在江苏南京,有社区和医院正在运营这种“城乡联动”的新型养老模式。  跟着保姆下乡住  在南京徐慕社区杨家村,45岁村民童道云是第一个把城里人接到自家来养老的。寄住者、65岁的盛文发在2012年得了脑中风,长期住在医院,昂贵的住院费用让他承受不起,家人就请了保姆童道云上门照顾。刚来了半年,童道云因为家事要回家。盛文发没人照顾,她就带着盛文
期刊
周末,我和几个初中同学到KTV唱歌。路过隔壁包房时,发现里面是清一色的老头儿老太太。看着老人唱歌时神采飞扬的样子,我不禁想到了母亲。母亲很喜欢唱歌,没事时经常在家里哼,可她还没来过KTV。要是带母亲来这里唱歌,她一定很开心。  聚会结束回到家,母亲正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我拉着她的手说:“妈,明天我们一起去KTV唱歌吧!”  母亲笑了:“KTV是年轻人去的地方,我去凑什么热闹?而且那里都是唱流行歌曲,
期刊
用麝香0.5克,金蝎14条,共研细末,贮于有盖瓶内.使用时,采新鲜荷叶一张轻揉后,取小片包少量药粉塞到耳朵里,第二天清晨取出来.
我曾经长期在山区工作,山高水冷,常常下乡,涉溪水,钻山沟,生活没有规律,冬天最怕冷,身体很瘦弱,患有胃病(主要是胃病)十多年.1978年秋,经中医诊断为胃寒,在医师的指导下,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