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FP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ku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Visual FoxPro(VFP)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基础课程之一。VFP既是一个高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又是一个集可视化和面向对象的应用系统快速开发工具。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如何教好VFP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对VFP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 VFP;程序设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8)24-0044-02
  
  VFP程序设计为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目前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西南大学也把VFP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的必修课。学习VFP程序设计课程,不仅要掌握必要的数据库操作,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使用VFP来设计和开发满足实际用户个性需要的信息管理系统。因此,VFP程序设计课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从2个方面着手:第一是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据库,并具备初步的管理系统的能力;第二是能够在学生毕业后适应相应的工作岗位,显示出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成效[1]。笔者在VFP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发现,VFP程序设计课程采用以下3种模式比较适合,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1 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具有内容丰富、形象直观的特点,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节省板书时间,给教师留下更大的发挥余地,大大提高课堂的利用率,是一种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课件的制作。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需要,把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方式体现,弥补传统的教具、模型、幻灯等不足,设计出的课件应具有界面友好、形式多样、信息量大、系统稳定、可靠性高的特点。多媒体课件在进行设计创作时应包含确定总体设计、教案规划、脚本编写、数据准备、课件制作、课件调试等一系列制作过程。其中总体设计是一项基础工作,它关系到整个课件质量的优劣。
  多媒体课件设计上力求清晰、美观。制作时,教师应避免在教学软件中加入过多的文字,因为过多的文字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但对一些基本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可较详细地进行叙述。字体大小要适宜,以便学生能看清内容,并可采用不同的字体。图片、动画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之一。制作教学课件时应特别注意把握内容的安排,在内容编排上尽量与教材保持一致,尽可能多地使用图片图像、动画、声音等信息载体,但要避免动画效果过多。过多的动画效果,只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忽视课堂内容的学习,不能达到教学目的[2]。
  
  2 互动式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一的师生关系,而忽视生师、生生之间教学的作用。由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来进行教学活动,则充分体现了多边互动式教学的作用。
  1)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以后,把具体的教学任务分配到各学习小组。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教师应先给出整个系统结构设计模块(如图1所示),由各小组单独完成其子模块的设计。2)各小组提交各自的设计思想,并听取其他小组的意见。3)各子模块进入系统集成阶段,这时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各小组之间充分协作。
  
  通过互动式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培养他们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激发学习热情,挖掘潜能,使每一个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也从学生身上学到一定的知识。
  VFP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据库并具有初步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采取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互动式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对VFP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案例教学法
  
  3.1 案例教学法的含义案例教学法源自医学教育中的问题导向学习,它借助真实的案例连接学习的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希望引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强化学习者主动参与的学习行为,增进学生自我引导的学习技巧,增强知识迁移,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此种方法较口述与文字叙述更能有效连接知识与实际应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就其课程本身而言,与传统课程教育相比,VFP课程应更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因为它更具有实用性、技术性、灵活性。VFP课的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体现“以案例中的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形成基于研究、基于交互的”先进教学思想,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VFP知识,提高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3]。
  3.2 案例教学法遵循的原则VFP 教学中的案例可以来自教材、参考书或教师自己撰写。如果学习者已经熟悉案例教学法,也可让学习者自行创作,最主要的是能选择一个适合教学的案例。在VFP课程中进行“案例”设计时,应坚持尊重教材、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创设环境等原则,不能离开这些原则想当然设计“案例”,否则采用案例教学法就因脱离VFP教学核心而失去意义。
  3.3 具体步骤
  1)课前准备。在还没有开始讲解课程内容之前,教师先制作2个完整的、内容不相同的管理系统实例(如“学生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这是上好VFP课程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所开发的管理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教学进行铺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教师要确保实例准确、调试成功、功能性强。另外,实例要覆盖书中重要的知识点,能映射教材各章节的内容。
  2)课堂演示。上课时,教师先演示实例,对系统提出功能需求,待实例演示结束后,教师应明确指出,演示的系统就是VFP将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演示案例让VFP课的讲授更加直观、形象,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VFP课程与以往学过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不同,它要完成的并不是单纯的程序设计,而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由上述教学过程,能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程序设计与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根本区别,进一步把零散学习的内容组织在一起, 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框架。
  3)学生操作。通过对实例的课堂演示,学生对使用“VFP数据库程序设计”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产生感性认识,同时也会对VFP课程产生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将演示的系统逐一进行分解,让学生看清楚整个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了解数据库应用与系统开发的真正含义。即:一方面是基础数据的存储,另一方面是对基础数据的操作。教师要亲自演练操作过程,并指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操作。
  4)归纳总结。通过课堂上的实例演示、学生操作、教师分析等几个阶段之后,学生基本了解VFP系统开发过程。教师给学生分析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让学生把实例中学到的知识“对号入座”到教材上,使学生对全部的学习内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VFP是一门连贯性很强的课程,需要由始至终地来完成一个小型管理系统的开发。学生要完成学习任务,必须从第一节课到最后一节课,都围绕同一个问题(系统开发)进行学习,所以学生要改变以往分散式记忆方式,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参考文献
  [1]禹树春.高职计算机教学内容改革与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5(4)
  [2]高职高.专贯通制教材编写组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3]陈雪莲.“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新西部,2007(6)
其他文献
摘 要 Web2.0正吸引更多的人走进数字化、网络化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且导致人们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的全民织网时代的到来。在解读Web2.0内涵的基础之上,分析Web2.0的“学习化生活”特征,并以Web2.0的典型元素为例,阐述其在学习中的应用。  关键词 Web2.0;学习化生活;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8)03
摘要 根据Intel未来教育培训课程及对问题式教学法的理解,针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提出Intel未来教育培训课程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Intel未来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27-0054-02  On Considerations of Intel Teach t
摘要 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对高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围绕工科专业学生的施教特点,总结新模式下高校班主任的工作特点,为新形势下高校班主任工作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导向;高校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27-0057-02  Guidance Cultivate and Innovation Growth:
《好的故事》第一次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编排在统编本六年级上册“走近鲁迅”单元。编者要求“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是的,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容易“理解”,必须“借助相关资料”。为什么?要“借助”哪些“相关资料”呢?  《好的故事》选自鲁迅的《野草》。关于《野草》,鲁迅先生有一段回忆:“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可见,《野草》是一本散文诗集,《
摘 要本文介绍了利用QQ这种大众化即时通讯工具,对远程教育有效教学与管理进行的探索和创新,方法独特、形式新颖,可供参考。  关键词QQ功能;远程教育;有效教学与管理;探索    前言      通过实践探索,构建现代教育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是电大系统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研究课题。本课题组成员在多年的远程教育实践中,摸索了一套利用QQ这种大众化即
写作者通过想象创造出的假想事物和假象世界,只有遵循某种规律或作者创设的某种特殊法则时才能得以存在。只有在这一法则行得通的前提下,假想世界里的人物才能得以生存,想象故事才可能得以顺利叙述。这些内在规则,就是想象作文的写作策略,通过阅读经典想象文学作品,可以从中发现规律。学生写作之前,首要任务就是探寻出其中一个规则。  一、探路(挖掘内容,发现规则)  习作前教师给学生留阅读任务,要求从《绿野仙踪》《
新课程教学中,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如何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新课标的初中政治教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降低了理论难度,但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    1 创设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应善于给学生营造
“光的全反射”现象是几何光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当然,用实验仪器成功地演示该实验是至关重要的,若能用信息技术制成具有动画效果的演示课件,则能对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笔者现将该课件的制作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新建一个Flash文档,将影片大小设置为:640×480px,连续插入8个图层,由下至上分别命名为“背景”“标题”“玻璃”“入射光”“反射光”“折射光”“说明文字”“按钮”,并将每个图层
经验是经历过以后的体验。阅读经验是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体验,对如何阅读某类作品,解决某类问题所产生的认识。  自动自发的阅读经验是学生在阅读作品过程中经过筛选比对产生的,这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课堂上进行的阅读,应该在教师的设计下,进行有目的的过程体验,从而积累一定的阅读经验,这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  在积累阅读经验的目标下,学生阅读理解一部作品是为了个人的阅读经验积累,超越了单单理解作品的目标。近期
课堂实录  一、导入激趣,指导生字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们先来猜一则谜语:白天草丛待,夜晚空中游。一盏小灯笼,挂在身后头。  生:我觉得是萤火虫,我看到“一盏小灯笼”就猜出来了。  师:萤火虫是一种昆虫,它生活在草丛中,我们看这个“萤”是——  生:草字头,下面是“昆虫”的“虫”。  (师板书“萤”,生齐读。)  师:关于萤火虫,还有这样一则谜语:小飞虫,尾巴明,夜黑闪闪像盏灯。谜语中说,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