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对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深远影响,要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应构建合理的教育课程体系,实践并精通一门知识;改进教育制度固有模式,感知力会让大脑更容易创新;培养青少年善于思考,习惯把多个想法结合起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将使想象力成为长久不衰的水源;还要学会自我筛选,不要轻易否认青少年的每一种创新。
【关键词】青少年;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1 如何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许许多多的青少年在社会生产、文化输出和信息交流的创新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日趋明显。现实情况表现在谁能更快更好的掌控最先进的技术、最核心思想,而且还能把它们转化成生产力或最高效益,谁就拿到了更高社会地位;这是一种对创新能力的现实需求,也是对青少年们的现实需求。在这个属于青少年的时代里,是否具有开拓创新能力,是经济不断发展,国力不断提升的关键,也是国运所在。那么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成为重要问题。
首先,构建合理的教育课程体系,创新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实践并精通一门知识。在自然、艺术、哲学、科学、音乐等领域中,我们不仅可以在正式的课堂中学习到相关知识,还可以从良师益友,书刊杂志,网络等其他方式进行学习与探索。感知力、记忆力、思考力会不断提升,你只有某一方面的知识水平到达一定的高度和层次才会发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想法,从而实现创新。在考试制度上,我们可以进行适量的开卷考试。学生可以随身携带相关的考试材料、作业本等记录参加考试,允许学生发表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意见,对那些有创造性想法的考试答题方式要给予相应的的鼓励,以激励学生主动地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在考试内容方面,尽量地安排一些没有完全统一标准答案但有统一主旨答案的研究性问题,需要学生通过自己充分而深刻地思考才能够做出解答,并在评卷中根据创新能力的程度给与成绩。这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和创新能力,并对他们起到一种重要的导向作用。
其次,改进教育制度固有模式,大胆培养学生感知力,感知力会让大脑更容易创新。法国著名画家亨利·罗梭曾说过:“重点不在于你看了什么,而在于你看到了什么。”留意指的是注意到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事物的更多可能性后加以深度思考的过程。青少年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留意你周围的各种事物,不仅留意常见的事物还要留意新奇的东西,锻炼思考力,真正理解如何去打破常规,冲破定向的思维,做出意想不到的联想。拒绝人云亦云的思维方式,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面对新鲜事物,应热切地、毫不犹豫的去体验,不断探索新的信息,新的想法。
再次,培养青少年善于思考,习惯把多个想法结合起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将使想象力成为长久不衰的水源。但是,如果不有效的对现行的知识和深厚经验进行互补的发展,来碰撞出绚烂的的知识和经验的火花。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在自然观上坚持辩证法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把几何学和代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解析几何。这种伟大的创新使瑰丽灿烂的数学殿堂中又多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从次,不要轻易否认青少年的每一种创新。毫无疑问的是青少年拥有比成年人更加多元化,更加活跃的创新思维。当今社会是一个以青少年为主体地位的时代,他们可以在丰富有趣的健康有益的游戏及生活中放飞自己的想象力,任由自己的思想驰骋在未知的领域里,在大脑中创造出各种世界。孩子们的想象力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头脑总会充满新的思想,即使大多数想法不可能实现,但也不要压制它们的出现,因为在它们当中,总有一些想法会很了不起的,总有一些想法在未来中的某一天会被实现的。我们必须通过有效途径来培养和发展我国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最后,青少年应学会自我筛选。创新的思维包括两种。一种是不加评判、完全开放、尽情让你的想法放散;另一种思维则是批判性地筛选,提炼。苏格拉底曾说过:“没有经过内省式思考的生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想要学会如何去实现创新,确立一个正确的评判标准很重要,它不仅决定是否能选择一个符合目标的创意组合,同时也能让你避免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没有实质意义的想法上,对于一个有着超强创新能力的头脑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无比宝贵的。
2 结论
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既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手段,也是顺应时代的潮流与国际接轨。当今国际竞争中,人才之间的比拼正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无论是欧美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科技创新做为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大力加强人才的培养和资源能力建设。只要我们按以上方法对表少年进行培养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那么实现我们“中国梦”就有了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凯斯·索耶(Keith Sawyer).Z创新[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9.24:2-28.
[2]罗子欣.提升你创新力[M].内蒙古:内蒙古出版集团,2012.6.72-7.
[3]郭强.创新能力培训全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9.1:22-89.
[4]杰弗里.A.哈里斯 叶硕 谭静译.创新的经济秘密[M].北京:译林出版社, 2015.9.1:56-197.
[5]王竹.历史洪流之青少年创新[M].江苏: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6.26:124-204.
作者单位
沈阳市第十一中学 辽宁省沈阳市 110034
【关键词】青少年;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1 如何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许许多多的青少年在社会生产、文化输出和信息交流的创新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日趋明显。现实情况表现在谁能更快更好的掌控最先进的技术、最核心思想,而且还能把它们转化成生产力或最高效益,谁就拿到了更高社会地位;这是一种对创新能力的现实需求,也是对青少年们的现实需求。在这个属于青少年的时代里,是否具有开拓创新能力,是经济不断发展,国力不断提升的关键,也是国运所在。那么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成为重要问题。
首先,构建合理的教育课程体系,创新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实践并精通一门知识。在自然、艺术、哲学、科学、音乐等领域中,我们不仅可以在正式的课堂中学习到相关知识,还可以从良师益友,书刊杂志,网络等其他方式进行学习与探索。感知力、记忆力、思考力会不断提升,你只有某一方面的知识水平到达一定的高度和层次才会发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想法,从而实现创新。在考试制度上,我们可以进行适量的开卷考试。学生可以随身携带相关的考试材料、作业本等记录参加考试,允许学生发表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意见,对那些有创造性想法的考试答题方式要给予相应的的鼓励,以激励学生主动地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在考试内容方面,尽量地安排一些没有完全统一标准答案但有统一主旨答案的研究性问题,需要学生通过自己充分而深刻地思考才能够做出解答,并在评卷中根据创新能力的程度给与成绩。这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和创新能力,并对他们起到一种重要的导向作用。
其次,改进教育制度固有模式,大胆培养学生感知力,感知力会让大脑更容易创新。法国著名画家亨利·罗梭曾说过:“重点不在于你看了什么,而在于你看到了什么。”留意指的是注意到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事物的更多可能性后加以深度思考的过程。青少年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留意你周围的各种事物,不仅留意常见的事物还要留意新奇的东西,锻炼思考力,真正理解如何去打破常规,冲破定向的思维,做出意想不到的联想。拒绝人云亦云的思维方式,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面对新鲜事物,应热切地、毫不犹豫的去体验,不断探索新的信息,新的想法。
再次,培养青少年善于思考,习惯把多个想法结合起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将使想象力成为长久不衰的水源。但是,如果不有效的对现行的知识和深厚经验进行互补的发展,来碰撞出绚烂的的知识和经验的火花。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在自然观上坚持辩证法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把几何学和代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解析几何。这种伟大的创新使瑰丽灿烂的数学殿堂中又多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从次,不要轻易否认青少年的每一种创新。毫无疑问的是青少年拥有比成年人更加多元化,更加活跃的创新思维。当今社会是一个以青少年为主体地位的时代,他们可以在丰富有趣的健康有益的游戏及生活中放飞自己的想象力,任由自己的思想驰骋在未知的领域里,在大脑中创造出各种世界。孩子们的想象力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头脑总会充满新的思想,即使大多数想法不可能实现,但也不要压制它们的出现,因为在它们当中,总有一些想法会很了不起的,总有一些想法在未来中的某一天会被实现的。我们必须通过有效途径来培养和发展我国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最后,青少年应学会自我筛选。创新的思维包括两种。一种是不加评判、完全开放、尽情让你的想法放散;另一种思维则是批判性地筛选,提炼。苏格拉底曾说过:“没有经过内省式思考的生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想要学会如何去实现创新,确立一个正确的评判标准很重要,它不仅决定是否能选择一个符合目标的创意组合,同时也能让你避免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没有实质意义的想法上,对于一个有着超强创新能力的头脑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无比宝贵的。
2 结论
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既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手段,也是顺应时代的潮流与国际接轨。当今国际竞争中,人才之间的比拼正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无论是欧美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科技创新做为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大力加强人才的培养和资源能力建设。只要我们按以上方法对表少年进行培养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那么实现我们“中国梦”就有了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凯斯·索耶(Keith Sawyer).Z创新[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9.24:2-28.
[2]罗子欣.提升你创新力[M].内蒙古:内蒙古出版集团,2012.6.72-7.
[3]郭强.创新能力培训全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9.1:22-89.
[4]杰弗里.A.哈里斯 叶硕 谭静译.创新的经济秘密[M].北京:译林出版社, 2015.9.1:56-197.
[5]王竹.历史洪流之青少年创新[M].江苏: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6.26:124-204.
作者单位
沈阳市第十一中学 辽宁省沈阳市 1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