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为例,深入分析了高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认知、正向影响、意义与作用,梳理了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提出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师生全员应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为平台,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传承特色“京商文化”,“诚信文化”行业文化、产业文化,深入开展地域文化研究,构建以财贸文化为特色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为高职院校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调查;思考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12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7-0017-04
传统文化是由传统、文化两个概念组合而成的。所谓“传统”,从文化学角度诠释,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如逐代延续的思想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制度规范等。美国学者爱德华·希尔斯认为,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传统又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在中国,“文化”一词最早源于《周易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的意思。文化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与中华民族生存方式相适应,由历史积淀起来的一切文化成果。国学大师张岱年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列为中华传统文化四大要点。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考察孔府、孔子文化研究院并同专家学者座谈。习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为逐步了解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设,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笔者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现状问卷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94份,回收率为99%。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大学一年级学生人数为332人(占55.9%),大学二年级学生人数为185人(占31.1%),大学三年级学生人数77人(占13%)。其中,女生人数为381名(占64.1%),男生人数为213名(占35.9%)。专业覆盖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金融、会计、旅游艺术、商贸、建筑管理五大专业群所有专业,专业覆盖率100%。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高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兴趣
1.72.7%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有30.8%的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比较和非常了解
调查数据显示:有33.3%的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有兴趣,有39.3%的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较有兴趣,只有0.84%的学生表示对中华传统文化没兴趣。数据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较高,这为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奠定了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高职院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文化遗产层面看,包括有重要传承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规范文化层面看,包括传统节日习俗、中华传统美德、隆礼重法等;从认知文化层面看,包括汉字汉语、古代文学、书画艺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精髓、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中华民族精神等。数据显示:有30.8%的学生表示对中华传统文化比较和非常了解。而在高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认知的调查中,排名靠前的为中国茶文化424人,中国传统服饰、民族服饰414人,民俗405人,传统节日398人,书法、国画、曲艺、武术、音乐等348人,二十四节气304人。而中国古代思想262人,礼、乐、射、御、书、数190人,相對比较靠后。高职大学生文化基础相对弱,文化认知层面相对较低,但高职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规范层面认知相对较高。
2.大多数学生希望更多了解传统文化,92.0%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有重要作用和比较重要的作用
调查数据显示,有46.1%的学生表示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1.5%的学生表示不太希望和不希望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据表明高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需求度较高,这有利于高职院校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传播等六大功能。有46.6%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有重要作用,有45.4%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只有7.9%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作用可有可无或没有作用。数据表明传统文化在高职大学生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
3.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对高职大学生成长的正向影响与意义的认同为大多数
调查数据显示,有498名学生认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实现自我增值;有436名学生认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立德树人的作用;有234名同学认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是一种兴趣爱好;只有19名同学认为没有影响,14名同学不知道有没有影响。
而意义认同的数据显示为,有486名高职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高人文素质,有443名高职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意识,有342名高职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有314名高职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工匠精神养成,有306名高职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行为规范养成,有265名高职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职业素质,有126名高职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职业礼仪能力,有46名高职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职业技能,只有5人认为没有意义。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而调查数据表明,我院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意义与正向影响有比较理性的思考。
(二)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情况
1.83.1%的高职大学生认为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是必要与非常必要的,60.1%的高职大学生认为所在系部(院)开设了传统文化课程
调查数据显示,有41.9%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有40.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有1.1%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在问及所在系部(院)是否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时,60.1%的学生表示已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有39.3%的学生表示没有开设传统文化课程。
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课程第一、第二课堂的学习需求较高,但目前高职院校在第一、第二课堂存在着传统文化教育供需失衡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以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忽视了传统文化课程有利于提升的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格修养的作用。作为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我院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门数多于其他高职院校。
2.立足高职学生特点,以“明礼”为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自2011年起,我院在开学典礼上设计了拜师礼环节,教育学生尊师重道。自2012年起,我院在北京孔庙国子监博物馆为年满18周岁的学生举办汉式成人礼仪式,教育学生有敬畏、能担当。学生在“穿越”的礼制中继承、学习、弘扬了传统文化。汉代成人礼让参礼和观礼学生均能感知社会秩序的严肃、感恩父母师长的教导、敬畏道德规范的约束、承担国家赋予的责任。我院以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月为平台,教育学生爱人、爱家、爱国,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院主办北京市高职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多年,为北京市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逐步提升做出了贡献。
调查数据显示,在问及所在系部(院)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有210人表示系部(院)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有187人表示开展了国学知识竞赛,有151人表示系部(院)组织了孝亲尊师等传统文化讲座,有149人表示系部(院)组织了学生到敬老院、福利院开展社会关爱活动,有116人表示系部(院)设立了道德讲堂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有87人表示系部(院)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有67人表示系部(院)没有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调查数据表明,我院近10年来,开展了以“明礼”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这也是在调查中有83.1%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化功能效果的突出體现,我院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的认知较高。
3.高职院校中华传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有373名学生认为缺少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有308名学生认为缺乏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有155名学生认为缺乏优质教师资源,有154人认为缺乏适用的教材,有118名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有待改进,有209名学生认为大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学习不够重视,有136名学生表示传统文化典籍是古文,因此读懂和理解有一定难度。
4.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注重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相结合、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相结合、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为人处世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点
调查数据显示,有426名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应加强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相结合。有391名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应加强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相结合。有335名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应加强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为人处世相结合。有212名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应加强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有169名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应加强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调查数据表明,高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与专业学习结合的认知度低,对传统文化教育与职业素养相结合的认知需求度高。我院十五年来深耕“感恩、爱心、诚信、责任、创新”五板块职业素养教育,在高职业界赢得了声誉,荣获教育部第七届全国高校优秀育人成果一等奖。我院荣获全国高校创业五十强,在对接企事业单位就业工作显著,在教育各个节点将职业素养教育贯彻始终,引导学生做重德、孝亲、知礼、行义的好公民,引导学生做敬业、乐群、忠义、诚信、勤俭的好员工。我院将传统文化教育深入融入高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为人处世中,为高职大学生在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奠基精神底子,为高职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筑就人生根基。
三、思考与建议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调查数据显示,有73.4%的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有立德树人的作用有价值认同,有74.5%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高职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有81.8%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72.7%的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有兴趣,有92.0%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对高职大学生成长重要作用。我院应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线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文化认识,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教书育人第一课堂主阵地作用,由一线教师引导大学生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引导大学生拥有“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家国情怀,由浅入深、逐步开展人格修身、社会关爱教育。根据调查数据,开设茶文化、民族服饰文化等传统文化课程,能够满足高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需求,提升全校师生的人文素质,逐步增强一线教师、高职大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键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调查;思考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12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7-0017-04
传统文化是由传统、文化两个概念组合而成的。所谓“传统”,从文化学角度诠释,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如逐代延续的思想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制度规范等。美国学者爱德华·希尔斯认为,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传统又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在中国,“文化”一词最早源于《周易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的意思。文化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与中华民族生存方式相适应,由历史积淀起来的一切文化成果。国学大师张岱年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列为中华传统文化四大要点。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考察孔府、孔子文化研究院并同专家学者座谈。习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为逐步了解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设,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笔者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现状问卷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94份,回收率为99%。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大学一年级学生人数为332人(占55.9%),大学二年级学生人数为185人(占31.1%),大学三年级学生人数77人(占13%)。其中,女生人数为381名(占64.1%),男生人数为213名(占35.9%)。专业覆盖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金融、会计、旅游艺术、商贸、建筑管理五大专业群所有专业,专业覆盖率100%。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高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兴趣
1.72.7%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有30.8%的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比较和非常了解
调查数据显示:有33.3%的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有兴趣,有39.3%的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较有兴趣,只有0.84%的学生表示对中华传统文化没兴趣。数据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较高,这为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奠定了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高职院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文化遗产层面看,包括有重要传承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规范文化层面看,包括传统节日习俗、中华传统美德、隆礼重法等;从认知文化层面看,包括汉字汉语、古代文学、书画艺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精髓、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中华民族精神等。数据显示:有30.8%的学生表示对中华传统文化比较和非常了解。而在高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认知的调查中,排名靠前的为中国茶文化424人,中国传统服饰、民族服饰414人,民俗405人,传统节日398人,书法、国画、曲艺、武术、音乐等348人,二十四节气304人。而中国古代思想262人,礼、乐、射、御、书、数190人,相對比较靠后。高职大学生文化基础相对弱,文化认知层面相对较低,但高职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规范层面认知相对较高。
2.大多数学生希望更多了解传统文化,92.0%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有重要作用和比较重要的作用
调查数据显示,有46.1%的学生表示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1.5%的学生表示不太希望和不希望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据表明高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需求度较高,这有利于高职院校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传播等六大功能。有46.6%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有重要作用,有45.4%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只有7.9%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作用可有可无或没有作用。数据表明传统文化在高职大学生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
3.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对高职大学生成长的正向影响与意义的认同为大多数
调查数据显示,有498名学生认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实现自我增值;有436名学生认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立德树人的作用;有234名同学认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是一种兴趣爱好;只有19名同学认为没有影响,14名同学不知道有没有影响。
而意义认同的数据显示为,有486名高职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高人文素质,有443名高职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意识,有342名高职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有314名高职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工匠精神养成,有306名高职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行为规范养成,有265名高职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职业素质,有126名高职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职业礼仪能力,有46名高职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职业技能,只有5人认为没有意义。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而调查数据表明,我院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意义与正向影响有比较理性的思考。
(二)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情况
1.83.1%的高职大学生认为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是必要与非常必要的,60.1%的高职大学生认为所在系部(院)开设了传统文化课程
调查数据显示,有41.9%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有40.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有1.1%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在问及所在系部(院)是否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时,60.1%的学生表示已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有39.3%的学生表示没有开设传统文化课程。
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课程第一、第二课堂的学习需求较高,但目前高职院校在第一、第二课堂存在着传统文化教育供需失衡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以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忽视了传统文化课程有利于提升的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格修养的作用。作为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我院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门数多于其他高职院校。
2.立足高职学生特点,以“明礼”为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自2011年起,我院在开学典礼上设计了拜师礼环节,教育学生尊师重道。自2012年起,我院在北京孔庙国子监博物馆为年满18周岁的学生举办汉式成人礼仪式,教育学生有敬畏、能担当。学生在“穿越”的礼制中继承、学习、弘扬了传统文化。汉代成人礼让参礼和观礼学生均能感知社会秩序的严肃、感恩父母师长的教导、敬畏道德规范的约束、承担国家赋予的责任。我院以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月为平台,教育学生爱人、爱家、爱国,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院主办北京市高职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多年,为北京市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逐步提升做出了贡献。
调查数据显示,在问及所在系部(院)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有210人表示系部(院)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有187人表示开展了国学知识竞赛,有151人表示系部(院)组织了孝亲尊师等传统文化讲座,有149人表示系部(院)组织了学生到敬老院、福利院开展社会关爱活动,有116人表示系部(院)设立了道德讲堂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有87人表示系部(院)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有67人表示系部(院)没有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调查数据表明,我院近10年来,开展了以“明礼”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这也是在调查中有83.1%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化功能效果的突出體现,我院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的认知较高。
3.高职院校中华传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有373名学生认为缺少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有308名学生认为缺乏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有155名学生认为缺乏优质教师资源,有154人认为缺乏适用的教材,有118名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有待改进,有209名学生认为大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学习不够重视,有136名学生表示传统文化典籍是古文,因此读懂和理解有一定难度。
4.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注重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相结合、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相结合、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为人处世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点
调查数据显示,有426名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应加强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相结合。有391名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应加强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相结合。有335名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应加强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为人处世相结合。有212名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应加强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有169名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应加强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调查数据表明,高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与专业学习结合的认知度低,对传统文化教育与职业素养相结合的认知需求度高。我院十五年来深耕“感恩、爱心、诚信、责任、创新”五板块职业素养教育,在高职业界赢得了声誉,荣获教育部第七届全国高校优秀育人成果一等奖。我院荣获全国高校创业五十强,在对接企事业单位就业工作显著,在教育各个节点将职业素养教育贯彻始终,引导学生做重德、孝亲、知礼、行义的好公民,引导学生做敬业、乐群、忠义、诚信、勤俭的好员工。我院将传统文化教育深入融入高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为人处世中,为高职大学生在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奠基精神底子,为高职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筑就人生根基。
三、思考与建议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调查数据显示,有73.4%的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有立德树人的作用有价值认同,有74.5%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高职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有81.8%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72.7%的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有兴趣,有92.0%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对高职大学生成长重要作用。我院应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线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文化认识,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教书育人第一课堂主阵地作用,由一线教师引导大学生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引导大学生拥有“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家国情怀,由浅入深、逐步开展人格修身、社会关爱教育。根据调查数据,开设茶文化、民族服饰文化等传统文化课程,能够满足高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需求,提升全校师生的人文素质,逐步增强一线教师、高职大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