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体同自然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cfje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終于钻出了那片连白天还是夜晚都分不清的樟树林。当我重见天日时,悬挂在山后的月亮已不知所终,取而代之的是几束刺眼的白光。
  这是一条宽宽的泥路,不要说樟木,就连野草也看不到。其实,在这种荒郊野外,只要不是长满了树的地方,都可以看作一条路。然而,在这片樟树林中,却有这么一条如同现代都市里的大马路一样宽一样平整的路,难免让人觉得奇怪。我沿着这条大路向前走着。希望能够尽快离开这个令人恐惧的地方。可眼下这一幕。越发令我恐慌了……
  映入眼帘的是几块不规则的巨石,上面刻着各种奇怪的图案,有的是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有的是奇怪的符号。更加引人注目的是一条百丈高的石梯,石梯边上矗立着一块宽大的石碑,石碑上同样有许多匪夷所思的文字。但最令人不解的是,这块石碑最显眼的地方,居然写有笔画清晰的隶书。内容是:
  老来独登道,命归雾山前。
  巧逢前日泪,适逢今时眠。
  生有群人恨,死无众鬼怜。
  登台上百步,融身聚于天。
  聚于天?我抬头俯视那百丈高的天空。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在上面飞来飞去,发出沉重的叫声,十分令人反感。我对这一切既好奇又恐惧,但后者却是愈来愈强烈了。
  忽然,一阵擂鼓声惊动了我,那声音渐渐逼近,只见一个长满胡子的老头持一根手杖在石碑前挥舞了几下,念了一大段拗口的文字,随即登上了那近百尺的石梯,紧跟在他后面的是四位抬着棺材的壮士。
  直到阳光直射石碑之时。他们才登到顶上。他们从棺材中抬出葬者,天空中盘旋的大鸟蜂拥而至,良久之后,大鸟散去了。
  五年后,我再次去到那个叫雾山的地方,那里仍然是一片樟树林,可奇怪的是,那条宽路,那块石碑,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随着年龄渐长,读书日丰,我渐渐明白了这种关于死亡的仪式。它寄托着人们对于死亡、对于生命、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理解。陶渊明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或许在当地人看来,死后托体给自然万物才是最合适的归宿。这场仪式将永存于我的记忆之中。

点评


  这篇文章写的不是赋予平凡的日常生活以意义的仪式,而是一场本身就承载了独特地域文化与深厚底蕴的丧葬仪式。作者不是受邀来观看,而是像误入桃花源的武陵人一样,是误入其中,适逢其会,这让全文笼上了一层奇遇色彩。文章通过对石梯、碑文、仪式流程的详细描写,展现出这一仪式背后的文化内涵,又通过自己的再寻不遇,带出自己对仪式的认识的深化和心灵的成长。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卒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撰了大型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等。  简洁、凝练、克制而有分寸的文字如何写就?文言文篇章是磨练文字功底的必读之物。在古意中探寻主题的侧面,在古文中聆听遥远的回响。如今,我们的心灵仍能与之共振,激起穿越千年的默契和声。
期刊
作者|宇向  我想拥抱你  现在,我的右手搭在我的左肩  我的左手搭在我的右肩上  我只想拥抱你,我想着  下巴就垂到胸口  现在,你就站在我面前  我多想拥抱你  迫切地紧紧池拥抱你  我这样想  我的雙手就更紧地抱住了我的双肩  荐诗|楚歌  为什么有时愿望越迫切人却会越胆怯,内心越疯狂举止却越克制?明明连一起结婚生子都想过无数遍了,却把一次几秒钟的拥抱当作不可能完成的壮举。  “我想拥抱你”
期刊
还记得最初学习语文的情境吗?字组合成词,词再连缀成句。每一个汉字是语文最基础的元素,一笔一画都是先人的智慧,音形义中蕴藏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以字开篇,让你从头开始感受汉语的美妙与魅力。  信,不管是篆体“信”还是楷体“信”,都看得非常明白,“人言为信”。当然是会意字了。《说文》就这样解释:“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看来,我们的先民们认定了一项做人的基本准则:说话诚实或说话算数,也可见对“
期刊
这“费”字一提起,就让人马上想到今天的这费那费的,现代商业社会,离开了“费”,便是寸步难行。也许,我们的先民们早就预见到这“费”的作用和价值,《说文解字》就是这样解释:“费,散财用也。”请看,虽说成事在天但也谋事在人,往往是要耗散财用的,于是,财而为用,便是“费”,便是“费用”。“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付费办事理所当然,当然也希望这“费”不要超过自身的承受力。  做什么事,都会有“花费”,要么是财
期刊
“行动”这个词,很抱歉,最先让我想到的是另外两个流行语,一个叫作“拖延症”,另一个是“Deadline(死线/截止时间)是第一生产力”。我经常用它俩来嘲笑期末考前或是论文截稿前挑灯夜战的自己,但仔细一回忆,它俩其实在我成年后才高频率地出现。小学到高中的十二年里,从七点三刻的早自习到放学后的作业,从周周练到月考,除了寒暑假偶尔拖欠作业外,我们是没有多少机会无所事事和习惯性拖延的。毕业后,我们不再有“
期刊
舞台、银幕、荧屏为什么都是四方形?四方的世界就通过这些媒介融聚在你的眼前。四方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在戏剧和影视的海洋中,我们更深入理解本期主题的意蕴,并以文字之抽象来再现视觉的冲击。葬礼  导演:伊丹十三  编剧:伊丹十三  主演:山崎努/宫本信子/菅井琴/大泷秀治/尾藤功男  上映日期:1984年  片长:124分钟父后七日  导演:刘梓洁/王育麟  编剧:刘梓洁  主演:王莉雯/吴朋奉/陈家祥/
期刊
创作谈:  和几个老同学坐在咖啡馆里聊着以前的一些趣事,提到一件在当时比较轰动的事时大家七嘴八舌交流起来才发现伴随着时间的发酵,就同一件事每个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偏差,大家在自己的脑海中恣意美化过往,而事件的真相并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它成了回忆的一部分,印上了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收集戳。  想到最近常听的一首歌,麦浚龙的《念念不忘》歌词里说着一对已经分手的情侣,在十年后男生回忆过往流露出对于过去恋情的不舍
期刊
偶然观看了一部关于花的纪录片。片中含苞的玫瑰被插入装水的花瓶中,第二天竟齐整地全开了。多么有仪式感啊!仿佛约好了,那一整瓶花便在那日举行了一个仪式,将自己的生命燃得热烈。  忆起早年读席慕蓉,其书中有关花的几篇——“仿佛世间所有生命都应约前来,在这刹那里,在透明如醇蜜的阳光下,同时欢呼,同时飞旋,同时幻化成无数游离浮动的光点”,这是在写桐花盛放,那么多的“同時”,桐花们不也在举行一场庄严的仪式吗?
期刊
“彭老爹快断气了!”  这天一大早,这个消息就像插了翅膀似的传遍了彭家村。且不论旁人如何议论纷纷,彭家老大正蹲在自家田埂上发愁呢。  如今,爹已经半只脚踏进了阎王府,指不定哪天就走了,这倒是其次,老爹的身后事如何料理,才是关键。论辈分,彭老爹是彭家村辈分最高的人,所以为他而作的这场白喜事,得是这村里最有排面的,可是……现今家中不说揭不开锅,却也是穷得要命。  “彭老大,”路过的人问他,“那事儿,准
期刊
当人们生活得并不如意时,往往会构想一个黄金时代,用以排解自己的不满。对大部分人来说,这个黄金时代必然是古早的,至少要自己的父辈都不曾见。人们怀古时,会追忆黄金时代的每一个细节,目光流连于过去美好的人、事、物,而不自觉地忽略了古时的缺点。比如夏商时礼正乐存,人民和乐,这是孔子对上古三代的怀念;又如民国时环境宽松,大师辈出,是时人对民国的追捧。正因这黄金时代的存在,对比当下的不如意,许多人不禁会发出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