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告别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jo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台、银幕、荧屏为什么都是四方形?四方的世界就通过这些媒介融聚在你的眼前。四方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在戏剧和影视的海洋中,我们更深入理解本期主题的意蕴,并以文字之抽象来再现视觉的冲击。

葬礼


  导演:伊丹十三
  编剧:伊丹十三
  主演:山崎努/宫本信子/菅井琴/大泷秀治/尾藤功男
  上映日期:1984年
  片长:124分钟

父后七日


  导演:刘梓洁/王育麟
  编剧:刘梓洁
  主演:王莉雯/吴朋奉/陈家祥/陈泰桦/太保
  上映日期:2010年
  片长:91分钟


  记得一本书里说,人类都是善忘的,所以在值得纪念的日子需要举行盛大的仪式来记住那个时刻。在各种仪式中,我想葬礼是最具仪式感的一种。在一个人人生最后一场盛大的仪式中。我们需要烦琐的流程去记住那一天,去记住那个离开的人。
  在日本导演伊丹十三的电影《葬礼》中,我们看到老人离开前的最后一刻。导演将电影语言处理得十分有趣,盘子里看似挣扎的肉,兑混的酒,抽搐癫狂嚼食的嘴,日落的余光,组接的蒙太奇镜头隐喻具有死亡危险性的情景。它出现在影片的伊始,而这是个讲述生命的故事,把死亡放在前头,让人深思死亡的偶然性,生命无时无刻不在面临危险,那么一开始,父亲就死去了。送去医院到准备葬礼,直至最后尸体火化燃成灰烬,这些细节巨细靡遗展现在镜头前,导演伊丹十三选取的角度十分通俗,充满许多生活细节。比如一直在棚内演戏的夫妇没有操办过丧礼。还需要去看葬礼礼仪光碟来学习在葬礼上如何礼貌应对宾客。在日本社会中,类似葬礼的各种礼仪,是日本文化特征的体现。这些仪式本身也是日本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的润滑剂。正像仪式中所规定的,每个人不得过分地按主观意识行动,他们只应在规定的“角色”中,遵照规则去处理事务和人际关系。日本的葬礼规则繁多,要举办得妥帖体面,一丝也不能懈怠。外人所不能理解的一切虚伪、客套、对礼仪的重视程度,正是维护日本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作者是用喜剧方法表现那些个人意志“过分”的人物的。导演伊丹十三用喜剧的手法解构一场葬礼,充满对生活的戏谑与讽刺。
  这种手法让我想到另一部电影。中国台湾导演刘梓洁的《父后七日》。这部电影也是在记录一场葬礼;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女儿阿梅从台北回到老家,和哥哥一起为父亲操持后事。在师公严格指挥下哭丧,折纸莲花的唠叨妇女们,被太阳晒爆的罐头塔……乡下荒诞的丧葬习俗,复杂麻烦的乡里人情让阿梅哭笑不得。而在举办仪式的过程中,过往与父亲的回忆渐渐涌上心头,在成年后与父亲关系的疏离也是在回忆里才慢慢变得贴近。而电影里所呈现出的葬礼形式和前段提及的伊丹十三电影里的日式冷峻完全不同,更带有民间乡土味,烧纸钱,诵经,哭爸,俗艳又迷信,少不了的仍是烦琐的仪式。
  这两部电影都是在记录至亲离去后所举办的葬礼,记录那些复杂的仪式、往来的人情世故,有荒诞可笑的部分,也有无法抹去的伤感,无论是哪种形式,所呈现出的悲喜就在这样的烦琐仪式中被融合在了一起,就像人生所要面临的种种一样。在忙碌的过程中甚至还来不及感到悲伤,只有当葬礼结束后,才慢慢发现父亲已经不在的那种失落与怅然。
  电影《葬礼》里,我印象最深的画面要属葬礼的后半段,尸体被送至火葬场进行火化,众亲人围在焚烧炉外讨论起炉膛里熊熊燃烧的尸體,人们抬头望向天空,镜头切至焚烧炉的烟囱冒出浓烟。人生旅途的终点只是一缕白烟。而当亲属们捡起燃烧剩下的遗骨装入骨灰坛的时候,亲人的离世才有了真实感,从一具完整的尸体变成骨灰坛里的几块遗骨和灰烬。葬礼结束。家属答谢时最后陪伴在身旁的妻子静静说着:“我唯一感到遗憾的是。他死的时候……我没有进屋子……要急救嘛,没让我进去,让我在外边等着……急救过程中咽了气……如果知道要死,那么,我想还是两个人在一起。比方说吧,两人手握着手。死在一起……当然我没有死……我是说,我想和他始终在一起。我是这么希望的。我深感遗隧的就是这一点。我觉得他孤零零地撒手而去,他一定深感寂寞。
  “幸好有诸位帮忙,热热闹闹地办完丧事,所以我感到,他业已成佛,又回到我的身旁。我想从今以后,已经成佛的他和生活在人间的我,将开始下一步的共同生活。”
  她越说声音越小,甚至几乎听不见。这时我们才从平静的记叙中感受到了悲伤,当仪式结束即将回归平静生活的时候,我们才能察觉,生活里稀松平常的一切都已经不同了。
  而电影《父后七日》也是在有些荒诞感的乡土葬礼仪式结束后,回归城市生活的女儿一如往常生活,能够和朋友闲聊时随意谈起父亲已经过世,却在机场习惯性地给父亲买一条“黄长寿”烟时才想起,父亲已经不在了。她希望自己能够轻盈地处理,将这些忘记,却因习惯性而想起的这半秒钟的念头泣不成声。父后七日之后。才是习惯“失去”的开始。而我们总是太习惯拥有,太难适应失去。


  在亲历过葬礼的流程后,会理解这两部电影里对仪式本身烦琐的戏谑。而生活中也从来不缺乏荒诞的元素,人生和八点档也没有太多差别。严肃与荒诞只在一线之间,死亡也只是与吃饭睡觉一样的平常事。何不妨用幽默又浪漫的态度对待死亡。葬礼是关于生命结束的仪式,是在为逝去的人关上与这个世界相连的那一扇门,我想也是在安慰活着的人,就算冗长又带点荒谬,但在这段时间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陪伴,也不会太过悲伤和孤单。
其他文献
“行”,这个字有点意思,写得松散一点就是兩个字——“彳”与“亍”,合起来构成一个词——“彳亍”。戴望舒那首很有名的诗《雨巷》就写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跟自己一样地“默默彳亍着”,这“彳亍”自然就是缓步慢行。“彳亍”,篆书作“行”,两个相对,应该是左右腿的象形。两腿都直直的,合起来也就是小步慢走的样子吧。而合成一个字呢?——“行”,篆书作“行”,意思当然差不多,《说文
期刊
这是一部颜值倾城却偏要拼才华的电影。  1997年,伊桑·霍克,裘德·洛,乌玛·瑟曼。三位气质独特的大美人在倾城的年纪聚集在同一个故事里,本身就足够促成一场靡丽的盛宴。影片的布景,人物造型,镜头,灯光,等等,也都和倾城三人组年轻的脸庞一样,精致简洁之中透着喷薄的张力。少女招牌坏男友、王尔德的情人和大毒枭的娇妻齐聚一堂,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挑战一种强势的价值观——基因决定论。  ××97年,只要有钱,
期刊
这是一本不太友善的书。  我们喜爱一本书,常常是因为作者说出了我们想说而又不知道该如何说的话。《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却不同,它令人惊叹,恰恰是因为它说出了很多我们不愿甚至不敢说出口的话。  首先要指出的是,这本书的中文译本在出版营销上所做的努力实可谓捧杀。译本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副题“爱与传统价值以及心灵成长的新观”被翻译成“心智成熟的旅程”,有过度解读之嫌。同时,贯穿全书的心灵成长(sp
期刊
千人一面最是无趣,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一个话题,千种声音,一切有趣想法和鲜明观点都可以在这个互动平台上恣意发声。观点激荡、错落纷杂之态,即我们智慧萌芽之时。  你听说过这条新闻吗?广州市36所中小学开设理财课程引起了社会的热议。当时适逢全国股市大跌,有的家长忧心忡忡:教小孩子理财,不就等于教他们炒股吗?我可不想孩子一回家就跟我讨论今天的股票是涨了还是跌了!也有家长表示反对,教中小学生理财,会不会影
期刊
朱自清先生在描绘春天的美文《春》里头,起笔以“盼望着,盼望着”的呼唤,道出人心对生命活力之渴慕。大概无人不等待着复苏,而等待总是难熬的;越盼望,等待就越漫长。于是我们便听到了另一种叹息声:“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  这叹息便来自莫怀戚先生的《散步》。不似朱自清的欢欣歌唱。《散步》全文似乎都在一种淡淡的口吻中冥想,情绪被慢慢地沉淀,要去抵达更加本质的所在。严冬过后,作者看到“大块儿小块儿的
期刊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卒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撰了大型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等。  简洁、凝练、克制而有分寸的文字如何写就?文言文篇章是磨练文字功底的必读之物。在古意中探寻主题的侧面,在古文中聆听遥远的回响。如今,我们的心灵仍能与之共振,激起穿越千年的默契和声。
期刊
作者|宇向  我想拥抱你  现在,我的右手搭在我的左肩  我的左手搭在我的右肩上  我只想拥抱你,我想着  下巴就垂到胸口  现在,你就站在我面前  我多想拥抱你  迫切地紧紧池拥抱你  我这样想  我的雙手就更紧地抱住了我的双肩  荐诗|楚歌  为什么有时愿望越迫切人却会越胆怯,内心越疯狂举止却越克制?明明连一起结婚生子都想过无数遍了,却把一次几秒钟的拥抱当作不可能完成的壮举。  “我想拥抱你”
期刊
还记得最初学习语文的情境吗?字组合成词,词再连缀成句。每一个汉字是语文最基础的元素,一笔一画都是先人的智慧,音形义中蕴藏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以字开篇,让你从头开始感受汉语的美妙与魅力。  信,不管是篆体“信”还是楷体“信”,都看得非常明白,“人言为信”。当然是会意字了。《说文》就这样解释:“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看来,我们的先民们认定了一项做人的基本准则:说话诚实或说话算数,也可见对“
期刊
这“费”字一提起,就让人马上想到今天的这费那费的,现代商业社会,离开了“费”,便是寸步难行。也许,我们的先民们早就预见到这“费”的作用和价值,《说文解字》就是这样解释:“费,散财用也。”请看,虽说成事在天但也谋事在人,往往是要耗散财用的,于是,财而为用,便是“费”,便是“费用”。“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付费办事理所当然,当然也希望这“费”不要超过自身的承受力。  做什么事,都会有“花费”,要么是财
期刊
“行动”这个词,很抱歉,最先让我想到的是另外两个流行语,一个叫作“拖延症”,另一个是“Deadline(死线/截止时间)是第一生产力”。我经常用它俩来嘲笑期末考前或是论文截稿前挑灯夜战的自己,但仔细一回忆,它俩其实在我成年后才高频率地出现。小学到高中的十二年里,从七点三刻的早自习到放学后的作业,从周周练到月考,除了寒暑假偶尔拖欠作业外,我们是没有多少机会无所事事和习惯性拖延的。毕业后,我们不再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