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物流、生态环境治理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来源 :统计与决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anga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3—2019年的数据,测算了数字物流、生态环境治理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并对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三者耦合协调度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各省份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态势,但地区间差异较大;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且表现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在耦合协调度的驱动因素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灰色关联度较大,表明其对总体耦合协调度起到重要作用,其他驱动因素依次为物流产业增加值、区域GDP、R&D经费、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及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
其他文献
建立蜡油加氢中试模型,预测加氢蜡油中硫、氮含量,一直是工艺研发人员的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基于深度学习框架,建立了蜡油加氢4种不同催化剂的数据驱动模型,该模型可同时预测产品的硫、氮含量。传统的深度学习框架训练多任务模型时,其损失函数简单表示为各任务损失函数求和后再平均,由于该方式未考虑各任务优化时的梯度冲突,其结果通常不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根据硫、氮任务的数据分布特点,赋予硫、氮损失函数不同
<正>地热能是分布广泛、稳定可靠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山西是极具潜力的“地热新区”,资源纵贯南北的五大盆地,地热资源星罗棋布,开发历史悠久。今年以来,山西省紧紧抓住当前实现碳达峰的关键窗口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地热能产业发展,出台《关于全面推动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山西省地热能分级分类利用指南(试行)》相关文件,统筹做好资源评价、规划管控、要素保障、集约利用、联合监管等工作,促进地热能
期刊
<正>《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在教育评价领域“探索增值评价”,小学德育发展性测评是对增值性评价探索的响应与落实。今年7月出台的《四川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要求“紧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坚持素养导向”,这为小学德育发展性测评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增添了信心。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核心素养立意,小学德育发展性测评在遵循思想教育、道德法治教育规律基础上落实教学评合一,抓住思政课关键课程落
期刊
目的 比较伊曲康唑与灰黄霉素治疗儿童头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及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头癣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5例,接受伊曲康唑治疗)与B组(35例,接受灰黄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第4、6、8周的临床疗效与真菌清除率,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0周的血清胱抑素C(Cys-C)、头癣症状改善时间、视黄醇结合蛋白(RB
随着铁路信息系统业务量和数据量的日益增加,迫切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架构,提升系统的自治能力和响应能力。文章结合铁路信息系统业务特点,提出了适用于铁路信息系统的云边协同体系架构,详细阐述了云边协同的技术体系和微服务、容器编排、边缘计算等关键技术,并介绍了其在铁路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可对云边协同技术在铁路领域的落地实施提供参考。
大学语文这类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隐性育人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想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隐性思政育人功能。本文着重探讨了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隐性思政育人功能考评机制的建设。笔者认为,高校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重视考试方式、评价方法等考评机制建设,重视将语文课程的知识教育与思政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创新是新时代教育发展之所需,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战略举措。“公共政策学”课堂教学变革,围绕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痛点”问题,秉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基于组合式创新思路,从革新教学理念、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及优化考评体系四个方面出发,构建了一套“公共政策学”课堂教学创新模式,对以往课堂教学进行了丰富和优化,实施效果得到了学生、教师及同行专家的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资质管理是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筑施工企业顺利实施工程项目的关键所在。如果建筑施工企业是在没有获得相应资质的情况下私自承揽工程,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同时,在资质管理中,资质的等级、类别、范围等与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也直接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文章在资质改革历程基础上,重点对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的维护及完善措施进行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发展十分迅速,对于质量、技术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岩土施工工程中,注浆技术属于常用技术,技术运用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实际发展速度较快。注浆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极大程度地提升工程效率,而且可以保证工程良好的抗震性和稳定性。
<正>玉米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是云南省主要作物,味道鲜美、用途多样。近年来,玉米需求量愈渐增长,但中国耕地面积有限,要想满足玉米食用需求,需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基于现有品种基础条件,发挥增产潜力,增加种植密度是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趋势[1-2]。在适宜的种植密度下,玉米个体和群体间能够获得良好的协调性,增加穗粒重、千粒重;若密度进一步增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