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校公寓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文明行为养成的重要阵地.目前,在高校大力开展“第三课堂”的大背景下,高校公寓文化创建存在建设机制不健全、服务体系不完善、活动开展不生动等问题.针对这些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短板,可以通过创新公寓文化建设机制、完善公寓生活服务体系、丰富公寓文化活动开展等具体路径加以补足,从而为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提质提效,更好地为促进学生成长服务.
【机 构】
:
闽江学院 美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闽江学院 学生工作部(处),福建 福州 350108;福建江夏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公寓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文明行为养成的重要阵地.目前,在高校大力开展“第三课堂”的大背景下,高校公寓文化创建存在建设机制不健全、服务体系不完善、活动开展不生动等问题.针对这些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短板,可以通过创新公寓文化建设机制、完善公寓生活服务体系、丰富公寓文化活动开展等具体路径加以补足,从而为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提质提效,更好地为促进学生成长服务.
其他文献
大学生作为特定的群体,其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会直接影响其将来步入社会后的生态观念和生态行为.在积极倡导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当下,如何引导大学生从生态危机角度理解自身的道德责任,是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任务.为增强大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和生态责任感,促使他们主动将保护生态环境融入自身的发展实践,努力践行生态环境道德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可以结合当前人类面临的严峻生态危机,在明晰生态危机语境下大学生承担的道德责任及其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做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顶层设计,强化生态文明社
充分发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这一国际化教育平台的优势,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新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以“两性一度”要求为基准,对中外合作教学模式中各个环节进行智慧解码和编码,构建中外合作智慧教学模式,是有效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有效路径.
从“互联网+”的视角出发,搭建高校“四位一体”的教学管理模式.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变化和面临的挑战进行调查,并就“四位一体”教学管理模式的基本概况进行分析.通过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教学平台及数据库建设等多途径,搭建优质的高校教学管理框架,有助于推进“四位一体”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治校”的理念深刻影响了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但在“数字治校”的背景下,高校校友工作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对此,高校应建立协同机制,建立“大”校友的网络运作平台;识别、采集、整合数字资源,完成“制度唯上”到“智治”的升级;以数字赋能为技术驱动,打造高校和校友的“发展共同体”.
书法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书法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应了解书法教育在引导学生承继人文传统、培养道德情操、塑造审美观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师资队伍等方面大力推进书法教育,培养学生审美意识,落实美育要求.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最为重要的教学理念,就是结合人的自然和生理等各方面的特点,发掘人本身存在的音乐潜能.这种教学法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挖掘人的潜能,帮助学生减轻负担,同时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关于节奏、游戏形式、语言形式和肢体的训练都对钢琴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教师可从这几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优势,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优质生源能够提高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高度,因此各大高职院校始终将招生作为重点,通过各种有效举措促进招生工作有序开展.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便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探索,如在强化优势方面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在优化布局方面广泛考察、重点落实,在关注个体方面提供支持、跟踪服务,切实提高了学院招生工作的实效性,促进了高职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新阶段,应用型本科高校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而服务地方产业需求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使命.闽江学院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兼任闽江大学校长时期提出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精准对接福州产业需求,通过智库引领福州产业发展、通过应用型实践教学培养产业人才,可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服务地方产业提供参考.
将中国书法文化应用于高校留学生文化融入教育是提高汉语在国际上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以重庆市主城区某理工类高校留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发现外国留学生对书法学习期望与现实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需从对外汉语师资培养标准、国际文化育人体系、书法实践教学手段等方面,研究中国书法文化在留学生文化融入教育中的应用方法,以强化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托幼一体化”是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教育一体化则是“托幼一体化”的根本和关键.作为培养托幼师资主体的高职院校,依托“双高计划”开展学前教育专业群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学校可以采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深化“三教”改革、共建实训基地、整合校企资源等措施,发挥专业群集聚效应,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群建设,提高“托幼一体化”师资的培养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