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呈现与教学思考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承载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它也是传承中国文化的载体,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然后承担起传承中国优秀文字与经典文化的责任,并将这一传承责任延续到学生身上,让作为未来栋梁的学生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渗透与发展,懂得主动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文化传承;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05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2-0031-02
  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结合的概述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我们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并且致力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实际上传统文化传承是比较系统化的工程,小学语文课程则是具有较强复杂性的学科,但是语文学科始终是汉语教育的基础学科,兼容了工具性和人文性,既有表达思想、开发思维以及学习知识等方面的功能,又具有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人文关怀,并且引领正确价值观发展等方面的功能[1]。将传统文化传承与语文教育结合,可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的功能,将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并且传达给学生,让传统文化内化成为学生的知识文化,进而传承和发扬下去。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呈现
  语文教材内容实际上始终与中华传统文化保持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为传统文化本身就为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渗透传统文化是教材编写中一个重要理念。
  就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而言,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保持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而且小学语文教材与传统文化之间是不可分割的,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教材中呈现了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
  比如在低年级教材中,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姓氏歌》渗透了中华民族百家姓的传统文化,《古对今》渗透了“对对子”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汉语言传统文化,《端午粽》则渗透了屈原的爱国精神、端午节的节日文化和包粽子的习俗文化;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大禹治水》传达了为百姓奉献、英雄主义的传统文化精神,《曹冲称象》一课传扬了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等品质,《传统节日》则传达了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能够让学生走进传统节日文化的浓郁氛围中。
  在中年级教材中,三年级语文教材中《司马光》彰显了勇敢、机智等品质,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则传扬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和地域习俗文化,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渗透了更多的传统节日文化,能够全面地熏陶学生的个人情操;四年级语文教材中《中彩那天》一文颂扬了一种诚信的美好品质,《巨人的花园》一文传达了懂得分享、无私付出的精神,《去年的树》则表达了遵守承诺、保护环境的精神。
  在高年级教材中,五年级语文教材中《遨游汉字王国》渗透了中华优秀汉字文化,《梅花魂》凸显了梅花的可贵品质和爱国精神,《落花生》一文则表达了懂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一道理,渗透了正确的价值观;六年级语文教材中《轻叩诗歌的大门》传达了诗歌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中华少年》则表达了中华少年热爱祖国、为祖国自豪的精神,《詹天佑》一文则宣扬了不畏挑战、刻苦奉献的精神。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始终贯穿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体现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及其教育理念[2]。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依托于教材,在课堂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塑造其美好的内在品质,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通过诵读经典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诵读经典活动是可以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活动形式,学生能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文化经典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吸取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而且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音韵,不少的文化经典作品都很适合运用在诵读经典活动中,教师应让学生在有感情的诵读中加强自身对文本内容的记忆与理解,体会其中传统文化的獨特美感与魅力[3]。且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具有传承悠久和内容丰富的特点,为了切实发挥其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来组织诵读经典活动。比如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的文化经典作品有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静夜思》《回乡偶书》等古诗,《三字经》《弟子规》《孝经》等音韵独特的经典文化作品,让小学生可以受到熏陶。对中高年级学生,则可引导他们诵读比较长的唐诗宋词或者元曲歌赋,如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七步诗》《清平乐·村居》《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等。通过有效的经典作品诵读活动,学生可以感受作品中的美,接受其中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学的艺术实际上并非在于传授本领,更多地是在于激励、唤醒以及鼓舞。
  以《清平乐·村居》这篇课文为例,整首词都是围绕着小溪布置诗文画面,并且由此展开诗词中人物的活动,如“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溪头卧剥莲蓬”等都连续采用了“溪”这个字,让这个画面既有布局紧凑的特点,又具有清新优美之感,还能让学生在诵读的时候培养语感。这首词总体来说,表达了辛弃疾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而从写作背景来看,这首词却是辛弃疾在晚年志不得伸的情况下,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的时候所写。虽然这首词里都是描写农村和平安静之画面,但是作者始终在关心宋朝恢复大业。越是向往和平宁静的生活,其背后的抗争精神就更强烈,传达出作者对抗击金兵、收复中原以及统一祖国的爱国之心。因此,这首词并非辛弃疾的主观想象产物,而是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
  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作品的时候,还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诵读的时候进行自主思考,感受其中的抗争精神与爱国主义等传统文化精神。   (二)通过意境解读的方法渗透传统文化
  承载着浓浓传统文化的文学作品非常讲究意境,若是能够对其意境进行解读,则可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绝句》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其中的意境进行深刻的解读。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是其蕴含的内涵却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字面上的含义。实际上这首诗中的每一句都代表了一幅独立的图景,总揽了全境,传达了一种胸怀天下的意境。教师可以突破以往逐字逐词来进行解析的传统教学方法,选择意境体验的方式展开教学。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诗句中蕴含的景物,如“黄鹂”“白鹭”“西岭的雪”“泊船”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个时候正是阳春三月,天气甚好,清风拂来,杜甫正在窗前研读着书籍,突然听闻窗外黄鹂的鸟鸣,看到两个黄鹂,它们正在说些什么呢?随着杜甫将视线往蓝天望去,可以看到一行白鹭……”通过延续这样的想象,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这一首诗的意境之中,感受其中由近及远、由低及高、有声有色的优美意境,这有利于学生感悟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体会其胸怀天下之胸襟。借此意境,教师可以渗透“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的传统文化与优秀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让其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
  而除了可以通过教学语言艺术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融入直观形象的意境之中,更好地体验其中的意境。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播放相關影视片段,让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其中的文章意境,接受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奉献精神等传统文化中优秀品质的熏陶。通过这样的形象性体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作品的意境之美,能够将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增强学生对文章中思想情感的直观体验,有利于快速地塑造其美好的内在品质,提升其精神涵养。
  (三)通过课内外拓展阅读渗透传统文化
  课内外拓展阅读方式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型阅读方式,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而通过这一阅读方式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也可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可在课堂上渗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传统文化,树立起与时俱进的拓展阅读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地拓展课外阅读。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走遍天下书为侣》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渗透“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传统文化,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树立起奋发图强、勤奋读书的意识。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推荐《陈平忍辱苦读书》《不求甚解》《神童诗·劝学》等文章,让学生在拓展阅读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读书的用处,同时也体会自古以来关于读书的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让学生在受其熏陶的过程中,可以纠正不良的学习态度,发扬刻苦读书的精神。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呈现了非常多的传统文化,贯穿了低年级至高年级,充分突显了立德树人的理念。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教材和传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将传统文化合理地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可以接受其中的人文熏陶,塑造美好的内在品质,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样既保障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又保障了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桂英.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和传播[J].时代教育,2017(12):219.
  [2]周肖华.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32-33.
  [3]谭 苏.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师素养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188.
其他文献
目的:考察质子泵抑制剂( PPI)联合康复新液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炎症因子及免疫能力的调控作用。方法消化性溃疡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观察组62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
摘 要:伴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发展呈现出多样性、高速性、创新性、规模性等良好特征,探索教育与大数据相融合、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已成为大势所趋。大数据能改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全面发展。文章基于高职院校改革在大数据背景下出现的问题,探索相应解决途径,促使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G7
摘 要: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有效利用“情境教育”理念深化“三彩导学”教学实效性的一些具体观点,为教育同仁深入研究“情境教育”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情境教育;“三彩导学”;预学;共学;延学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03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1-0039-01  “三彩导学”教学法倡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坚持“以学定教”,做到
在跨企业的成本管控中,有一些重点环节需要关注,同时,只有梳理了整个产业链流程,这种协同才能真正实现。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对语文教学有重要作用。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制约着语文教学的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摘 要:“体验式学习”是新课改背景下幼儿园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幼儿通过体验式学习调动多种感官感知,获得社会认知、行为习惯、知识能力和心理情感等多方面的提升。文章通过从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幼儿亲身体验、利用多媒体辅助幼儿间接体验及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集中教育活动;体验式学习;真实情境;多媒体;间接体验;亲身体验  一、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幼儿亲身体
为使变电站地表面的电位分布更均匀,进一步降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更好的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本文提出接地网优化设计方法。在不等电位模型基础上,以接触电压的最大与最小值
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发展,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为了进一步了解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本文利用吉林省2000年至2009年间的相关经济数据,采用
以聚乙二醇为表面活性剂,FeCl3·6H2 O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溶剂热还原方法,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合成Fe3 O4纳米微粒。采取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傅立叶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即将在全国城乡展开,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人口普查形成的材料,将是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依据,对今后党政领导工作和编写地方志等都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