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l5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几减8、7”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几减9”的基础上学习的,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计算退位减法的方法和经验,所以这一节课教学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背景: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与反思的过程。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主动探求知识、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发挥各自才能和进行多向交流的条件,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品尝到克服困难后的喜悦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案例:探索15-8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们根据军号图列出了15-8的算式,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算出它的得数等于几呢?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呢?
  生:有。
  师:老师对你们很有信心,相信你们一定会想出很多计算方法的。下面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想吧!(给学生三分钟独立思考的时间)
  师:大家想到方法了吗?
  生:想好了。
  师:那么,现在就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吧!如果有小朋还没有想出方法也没有关系,就听听你的同桌是怎样想的。(生互相交流)
  师:刚才你们同桌互相说的时候,老师听到有些小朋友的想法非常棒,你们能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全班的小朋友听听吗?
  生1:因为8 7=15,所以15-8=7。
  师:非常好!和这个小朋友想法一样的,给自己鼓鼓掌吧!
  生2:我先算15-5=10,再算10-3=7。
  师:你的想法真棒!和这个小朋友想法一样的,给自己竖竖大拇指吧!
  生3:我先算10-8=2,再算2 5=7。
  师:这个想法也很棒!和这个小朋友想法一样的,就点点头吧!
  师:听了大家的想法,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太了不起了,老师没有教,大家就想到了这么多的想法。还有其他的想法吗?(这时有个小朋友正犹豫举不举手)
  师:小朋友有什么想法就大胆地说出来,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交流。
  生4:老师,我想到15-9=6,那么15-8=7。
  师:老师为你的想法感到自豪!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节课的新问题,我们一齐把掌声送给这位小朋友。
  ……
  评析:
  在设计探索算法这一教学环节时,我考虑到学生能够借助学习十几减9的经验想到一些计算15-8的计算方法,所以这一环节我就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苏霍姆林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在探索算法之前,教师要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使学生从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
  2.缓解学生自主学习的压力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一开始,我就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设计避免了学生之间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在学生独立思考后,我没有让他们直接进行全班性的交流,因为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尽相同,这时可能有学生还没有想出计算方法。我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使他们在同桌之间展示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让各个层次的学生互相启发,促进思维的发展。同时,在同桌交流之前,我鼓励那些没有想到算法的学生听听同桌是怎样说的,这样就减轻了个别学生自主学习的压力。
  3.使学生品尝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在学生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后,进行全班性的交流时,可以说,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了一定的计算方法,甚至有的学生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所以,在学生进行全班性交流的过程中,我对合理的算法都给予了肯定,并且用不同的方式对想到一种计算方法的学生进行表扬。特别让我感到欣喜的是,前面三个学生的回答是学习十几减9以及这一课例题中提到的三种计算方法,而第四个学生利用知识间的迁移想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具有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所以我让全班学生都给予他掌声鼓励。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形成了学生思维互相碰撞的局面,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有效发展,让学生不但积极主动地学习了数学知识,还能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收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上述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是巨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培养和提高。只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的发展。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教育学认为,进入课堂前每位学生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因此,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建一个符合成长的环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尝试、探索,获得智慧和认知的生长。通过教学“体积与容积”一课,从理性剖析数学的本质、冷静审视当前教学的一些“热”现象以及创新实践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一些思考和做法,意在表明把握数学本质、巧设数学活动是促进学生智慧自主生长的关键。  [关键词]
在小学阶段,口算是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数学教学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抓好专项训练,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经常练习,才能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在每次讲授新课之前,坚持用5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基本训练,逐步调整为让学生在预备铃响后的2分钟之内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现代数学教育观的引领下,引进其他领域的成熟先进思想,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之一。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也应该是一个个PDCA循环,不停地巩固和提升。    一、有效策划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
教学案例一:主题图中找规律  片断A:   师(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生1:图中有彩旗、彩灯和盆花。彩旗是按“红红黄黄”的规律排列的,彩灯是按“红紫绿”的规律排列的,盆花是按“蓝红”的规律排列的。  师:照这样排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请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后进行交流)  生2:我是画图的发现的,即○●○●○●○●○●○●○●○(○表示
教学是一门艺术。第斯多惠也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曾听过黄丽娟老师执教“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下课铃声虽然响起了,但学生喜悦兴奋的面庞,让人知道他们意犹未尽。黄老师用数学的理性之美和教学的情感之美感染、激励着学生,让我为之感叹:新课程、新理念,让课堂如此美丽!我想留住这份美丽和精彩,故撷取其中几个精彩的教学片断,与大家回味、共享。  精彩一:从科学世界回归
前不久,学校和市实验小学开展校际交流研讨活动,由两所学校的两位教师共同执教“认识三角形”一课。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环节时,两位教师以对文本的不同解读,设计出各具特色的教学流程。现结合他们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对此的粗浅认识与体会。  教学片断一(教学材料为4根长度不一的小棒和探究记录单):  师:同学们,接下来请大家拿出信封里的小棒(4cm、5cm、6cm、10cm),任意取三根看能否围成三
[摘 要]面对传统的复习课,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复习效果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师希望达到高效的复习,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使复习课成为学生温故知新,提炼升华,享受学习的快乐殿堂。  [关键词]思考 复习课 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1-053  【问题描述】  以下是一部分
[摘 要]“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经常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不会。通过教学“连除解决问题”一课,以窥一斑见全豹,概括出“问题解决”教学的普法,即“审题、分析、择优、建模、练习”五个基本步骤,能有效提高“问题解决”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问题教学 基本步骤 连除 策略 审题 分析 择优 建模 练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
[摘 要]数学课堂是一个生活大世界,生活化演绎是优化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背景,引导学生感悟“处处留心皆学问”,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数学教学更丰盈、更深刻。  [关键词]生活素材 优化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40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摘 要]儿童的思维特点是由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过渡至抽象的逻辑思维。一年级的小学生,其抽象思维的水平远弱于形象思维的水平。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尊重教材,而且要遵循儿童的年龄及思维特点,注重直观操作,让学生经历具体的实物或学具的操作过程,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建构知识体系。以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为例,说明如何从这样三个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操作结构与知识本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