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几减8、7”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几减9”的基础上学习的,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计算退位减法的方法和经验,所以这一节课教学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背景: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与反思的过程。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主动探求知识、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发挥各自才能和进行多向交流的条件,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品尝到克服困难后的喜悦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案例:探索15-8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们根据军号图列出了15-8的算式,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算出它的得数等于几呢?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呢?
生:有。
师:老师对你们很有信心,相信你们一定会想出很多计算方法的。下面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想吧!(给学生三分钟独立思考的时间)
师:大家想到方法了吗?
生:想好了。
师:那么,现在就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吧!如果有小朋还没有想出方法也没有关系,就听听你的同桌是怎样想的。(生互相交流)
师:刚才你们同桌互相说的时候,老师听到有些小朋友的想法非常棒,你们能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全班的小朋友听听吗?
生1:因为8 7=15,所以15-8=7。
师:非常好!和这个小朋友想法一样的,给自己鼓鼓掌吧!
生2:我先算15-5=10,再算10-3=7。
师:你的想法真棒!和这个小朋友想法一样的,给自己竖竖大拇指吧!
生3:我先算10-8=2,再算2 5=7。
师:这个想法也很棒!和这个小朋友想法一样的,就点点头吧!
师:听了大家的想法,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太了不起了,老师没有教,大家就想到了这么多的想法。还有其他的想法吗?(这时有个小朋友正犹豫举不举手)
师:小朋友有什么想法就大胆地说出来,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交流。
生4:老师,我想到15-9=6,那么15-8=7。
师:老师为你的想法感到自豪!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节课的新问题,我们一齐把掌声送给这位小朋友。
……
评析:
在设计探索算法这一教学环节时,我考虑到学生能够借助学习十几减9的经验想到一些计算15-8的计算方法,所以这一环节我就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苏霍姆林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在探索算法之前,教师要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使学生从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
2.缓解学生自主学习的压力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一开始,我就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设计避免了学生之间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在学生独立思考后,我没有让他们直接进行全班性的交流,因为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尽相同,这时可能有学生还没有想出计算方法。我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使他们在同桌之间展示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让各个层次的学生互相启发,促进思维的发展。同时,在同桌交流之前,我鼓励那些没有想到算法的学生听听同桌是怎样说的,这样就减轻了个别学生自主学习的压力。
3.使学生品尝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在学生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后,进行全班性的交流时,可以说,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了一定的计算方法,甚至有的学生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所以,在学生进行全班性交流的过程中,我对合理的算法都给予了肯定,并且用不同的方式对想到一种计算方法的学生进行表扬。特别让我感到欣喜的是,前面三个学生的回答是学习十几减9以及这一课例题中提到的三种计算方法,而第四个学生利用知识间的迁移想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具有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所以我让全班学生都给予他掌声鼓励。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形成了学生思维互相碰撞的局面,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有效发展,让学生不但积极主动地学习了数学知识,还能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收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上述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是巨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培养和提高。只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的发展。
(责编 杜 华)
背景: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与反思的过程。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主动探求知识、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发挥各自才能和进行多向交流的条件,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品尝到克服困难后的喜悦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案例:探索15-8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们根据军号图列出了15-8的算式,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算出它的得数等于几呢?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呢?
生:有。
师:老师对你们很有信心,相信你们一定会想出很多计算方法的。下面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想吧!(给学生三分钟独立思考的时间)
师:大家想到方法了吗?
生:想好了。
师:那么,现在就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吧!如果有小朋还没有想出方法也没有关系,就听听你的同桌是怎样想的。(生互相交流)
师:刚才你们同桌互相说的时候,老师听到有些小朋友的想法非常棒,你们能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全班的小朋友听听吗?
生1:因为8 7=15,所以15-8=7。
师:非常好!和这个小朋友想法一样的,给自己鼓鼓掌吧!
生2:我先算15-5=10,再算10-3=7。
师:你的想法真棒!和这个小朋友想法一样的,给自己竖竖大拇指吧!
生3:我先算10-8=2,再算2 5=7。
师:这个想法也很棒!和这个小朋友想法一样的,就点点头吧!
师:听了大家的想法,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太了不起了,老师没有教,大家就想到了这么多的想法。还有其他的想法吗?(这时有个小朋友正犹豫举不举手)
师:小朋友有什么想法就大胆地说出来,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交流。
生4:老师,我想到15-9=6,那么15-8=7。
师:老师为你的想法感到自豪!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节课的新问题,我们一齐把掌声送给这位小朋友。
……
评析:
在设计探索算法这一教学环节时,我考虑到学生能够借助学习十几减9的经验想到一些计算15-8的计算方法,所以这一环节我就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苏霍姆林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在探索算法之前,教师要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使学生从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
2.缓解学生自主学习的压力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一开始,我就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设计避免了学生之间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在学生独立思考后,我没有让他们直接进行全班性的交流,因为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尽相同,这时可能有学生还没有想出计算方法。我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使他们在同桌之间展示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让各个层次的学生互相启发,促进思维的发展。同时,在同桌交流之前,我鼓励那些没有想到算法的学生听听同桌是怎样说的,这样就减轻了个别学生自主学习的压力。
3.使学生品尝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在学生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后,进行全班性的交流时,可以说,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了一定的计算方法,甚至有的学生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所以,在学生进行全班性交流的过程中,我对合理的算法都给予了肯定,并且用不同的方式对想到一种计算方法的学生进行表扬。特别让我感到欣喜的是,前面三个学生的回答是学习十几减9以及这一课例题中提到的三种计算方法,而第四个学生利用知识间的迁移想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具有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所以我让全班学生都给予他掌声鼓励。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形成了学生思维互相碰撞的局面,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有效发展,让学生不但积极主动地学习了数学知识,还能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收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上述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是巨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培养和提高。只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的发展。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