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格局转换对小布什时期美中台三边关系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q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类号】:F426.31
  美国历经冷战后十年的养精蓄锐,美国国力在小布什就任时达到了顶峰。因此继续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成为小布什政府初期的战略观点,任何可能挑战美国地位的国家,都将成为美国必须关注和防范的目标。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整体国力显著增长,在21世纪初已成为东亚首屈一指的强国,未来还有可能达到或超过美国的水平,因此成为美国继续称霸全球的潜在障碍。
  冷战后,布里辛斯基为美国所设计的?大棋盘?战略,特别强调美国的全球盟主地位直接依赖它在欧亚大陆的优势能维持多久。欧亚大陆是争夺全球霸业的大棋盘,主要棋手位于棋盘的西边、东边、中央及南边。
  在亚洲方面,布里辛斯基认为,远东大陆是一个越来越强大,且不听拘束的棋手。在这里,中国已经是一个区域大国,鉴于其历史上的大国地位,以及它以全球中心自视的心态,很可能会有更大的雄心。中国所做的抉择已经开始影响亚洲的地缘政治权力分配,同时它的经济动力也使它实质力量大增,野心也因此而更大。
  为了保持美国在东亚的影响力,防范中国势力的崛起,小布什政府在外交上不惜采取单边主义手段完成其目标,在军事上则积极强化军事战备,主张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区域安全体制,除了将军事战略的焦点从欧洲向亚太地区转移,增加美军在亚太地区的部署,扩大美日安保范围,强化与亚洲菲律宾、澳大利亚等盟邦之间的军事关系外,并加强在核战略上,由核威慑战略转向追求防御和进攻兼备的绝对安全战略,坚持大力研发和布署全国飞弹防御系统。这些作为有很大的企图在因应中国军事力量的崛起。
  在台湾问题方面,小布什政府重申对“台湾关系法”的承诺,在对台政策上逐步将战略模糊调整为战略清晰,改变柯林顿政府的“三不”政策,反而强调“中国不武,台湾不独”,采取两岸平衡政策以稳定台海局势。2001年4月,小布什总统接受采访时,强调要“竭尽所能协防台湾”,同时提升美国对台军售的质与量,以提高台湾对中国大陆的吓阻力量。
  一、“九一一事件”后,美国调整其战略观点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本土防务成为国家安全战略中最急迫的任务。为了对抗国际恐怖组织,中国成为美国积极争取的重要伙伴之一。因此,小布什政府调整战略观点,搁置对中国崛起的顾虑,以美中合作反恐为优先,以保卫美国本土安全为核心思考,在作法上以先发制敌和防卫性干预的新思维,结合盟邦进行全球性的反恐行动。但是美国与中国在反恐合作的同时,美国仍强调不把台湾做交换的条件。换言之,短期间内,美国为了反恐和中国合作;但长期来看,美国仍把中国视为防范的对象。
  九一一事件后,美中双方在共同反恐和防恐扩散方面的合作缓和了紧张和对立,但基于美国自身利益的考虑,为了维持国际霸权地位,对于中国崛起的潜在威胁,仍采取防范的态度,这种既联合又斗争的战略性伙伴关系的思考,可以在美国的国家安全报告中找到证据。
  美国政府在2002年的《四年防务报告》和《2001年度国防报告》中,都明白强调,东亚有一个拥有潜在资源优势的军事竞争者,指的就是中国。同年发表的《关于中国军事力量问题的年度报告》也指出,中国的军费开支是公开宣布的四倍,质疑中国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态度,并且把中国军队看成是在亚太地区的安全威胁。而同时的《美中经济关系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也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和军事发展及影响的增强,中国的作为将对美国国家利益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二、美中台三边关系维持不统不独基调
  此刻,基于争取中国组织反恐统一战线的需要,小布什政府已经多次对台湾问题明确表态,不支持台独,不鼓励台独势力的发展,迥异于上任初期的态度,而有往中国方面倾斜的趋势。中国学者孙云认为,中国能够理解美国因为战略需要而在两岸关系上采取暧昧的作法,却不会产生美国要改变“以台制华”战略的误判。但美国在两岸政策上的一些调整与变化,仍然值得留意和观察:
  1、美国两岸政策的立足点始终是美国的国家利益。
  2、美国不希望因台湾问题与中国对抗。尤其自90年代以来,中国迅速崛起,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突显出来,美国还是希望维持一个稳定的对华关系。
  3、美国希望在台海维持和平。美国在亚太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安全以及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利益,台湾又是其利益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维持一个和平的台海环境攸关美国的利益。
  台湾问题是美国全球战略布局的一环,但中国对美国的重要性远大于台湾;美国必须在“一个中国”原则和美国“台湾关系法”这两者中间保持平衡,以从中国和台湾之间得到美国的最大利益。因此,美国不能让台湾“制造麻烦”使局面失控;也不能让中国“加快统一进程”,从而损害美国的利益。换句话说,美国既要“抑独”,又要“防统”。这就是小布什政府一方面争取中国加入反恐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又没有放弃对台军售作法的原因。
  三、伊拉克战争对美中力量消长的影响
  (一)美国先发制人,发动伊拉克战争
  2003 年,美国以阻止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采取“先发制人”战略,发动伊拉克战争,这场战争对于当今由美国主导的多元化或多极化的国际格局,产生复杂的、不规律的多重影响
  1、这场战争破坏了现存的国际关系准则。虽然国际社会支持世界政治民主化,主张建立国际政经新秩序,但这不能成为美国单边霸权主义的理由,它与全世界人们和国家的反战立场发生冲突。
  2、伊拉克战争是对联合国权威的挑战和对联合国宪章的破坏。
  3、伊拉克战争在全世界清楚地揭露了单边霸权主义的危险性。伊拉克战争挫败了美国的形象,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虽可维持其超级大国的地位,但它的整体力量也将逐渐下降。
  4、中东将处于更加复杂和困难的形势,它将成为国际冲突的中心及混乱和斗争不断的地区。
  5、伊拉克战争将导致伊斯兰和阿拉伯世界的反美极端主义浪潮,可能促针对英、美目标的恐怖主义活动再起。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说,伊拉克战争可能会产生一百个宾拉登。中东地区现已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重灾区,伊拉克战争没有消除,而是进一步刺激和增强了中东国家发展核武器的愿望。   (二)中国在伊拉克战争时展开全球布局
  基于国家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中国在伊拉克战争时展开全球战略布局,透过经济、文化、贸易、科技等方面的软实力,和先进国家发展互利交流,对落后国家发展援助交流,填补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泥淖所留下的权力空间,在力量彼消我长的情形下,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产生影响。
  事实上,从伊拉克战争的结果来看,不但反恐成绩不佳,而且造成美国经济的巨额赤字,也让许多国家对美国的单边干预主义的策略产生疑虑。但伊拉克战争也让美国体会到,国际格局不再是单一国家的单边意志所能决定,面对今后可能发生的国际冲突问题,美国必须更加依赖传统盟国的支持,国际秩序中的多极化发展情势将更加确定。
  四、走向务实理性的美中竞合关系
  美国理解到中国的快速崛起已经是一股沛然莫之能御的趋势,美国体认到必须和中国携手合作才能有效解决复杂的国际问题,随着双方的经济依存度日益提高,即使美中双方因利益不同而在战略思考上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但都不会改变美中互赖日益深刻的事实,因此美中的竞合关系将会朝向务实理性的方向发展,认清事实,调整策略,审慎应对,将成为美国对中国的最佳战略思考。
  (一)地缘经济提升,美中经济互赖日益深刻
  2006年美中贸易政策评估中指出,美中贸易关系已成为两国经济的中心问题,两国贸易关系迅速发展。2001年以来,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以高于其他地区5倍的速度增长,中国已经从当时美国的第九大出口市场变成目前的第四大出口市场。美中贸易最近20多年来的发展“帮助拓宽和加深了美国和中国在各个层次的关系”,使两个国家共同受益,当然同时也引起一些摩擦。
  中美之间的贸易自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迅速增长到目前突破二千亿美元的规模,美国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技术进口来源地;中国是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双方之间的经济互赖关系深厚,在一个深具企业与大公司背景所支持的共和党政府中,稳住与中国方面的经贸往来,并进一步加强合作,成为对双方都有利的发展方向。
  (二)邪恶国家的问题,必须透过美中合作来解决
  在单边主义的力量已无法主导世界局势的现实考虑下,美国必须仰赖中国的帮助与合作来处理国际冲突事件,即使美中双方因利益不同而在战略思考上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但因双方之间还有共同利益,在经贸合作之外,还有邪恶国家的问题需要处理,包括:
  1、伊拉克问题
  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小布什政府想在中东建立以色列之外的另一个民主政体。但2005年伊拉克大选结果揭晓,亲伊朗的什叶派穆斯林在大选中获得超过半数的优势,重挫了美国扶植,代表什叶派世俗力量的“竞选联盟”,而伊拉克在此期间内战加剧,也增加了中东地区的动荡不安。
  2、伊朗核问题
  中东局势因为美国陷身伊拉克战争泥淖中而出现巨大的变化,伊朗加快了研制核武器的步伐,强化了阿拉伯地区国家争相获取核武器的动机,将使得原本就充满宗教、种族冲突的中东地区陷入更不可测的危机之中,并彻底改变中东在全球的战略格局。
  从以上说明可知,美中关系不同于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因此美国对中国采取全面围堵策略是昩于现实的愚昧作法,必须加以修正。首先,因为美国单边主义的出击,让它跟欧盟各国关系出现分歧;其次,九一一事件的冲击和伊拉克战争的教训,让美国体会到自身实力有限,必须扩大结盟;第三,中国崛起后,政治与经济实力跟外围国家建立良性互动,使得亚太地区国家在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时,也希望发展与中国的伙伴关系。
  (三)美中竞合关系下,对台湾问题的处理
  在上述美中竞合关系下,双方处理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有二:
  1、“台湾不独,中国不武”。
  2005年中国制定“反国家分裂法”,虽然引发国际舆论的谴责,但探究中国立法的本质,不过是想把“台湾不独,中国不武”的默契纳入法律规范,将两岸关系的发展底线更为明确化。
  2、美中共管台湾以维持现况。
  两岸维持现况符合美国最大利益;台海发生冲突对美国利益破坏最大。在美国累积了与两岸政府多次交手的经验后,已经学会了充分运用其对台湾的影响力,来约束台湾领导人的“台独言行”。从小布什于2003年12月在温家宝总理访华时的“反对台湾片面改变现状”,到鲍威尔2004年10月所说的“台湾不是主权独立的国家”,美方的“抑制台独”外交言论似乎有逐渐升温的趋势。相对而言,中国也从美国的作法中发现,在没有更好的方法前,“通过华盛顿到台北是(外交途径上的)最短距离,又有效果,两国遂在‘台海危机处理’上合作了起来。”
  六、结论
  当小布什政府的战略观点,随着不同时期国际格局的转换而进行调整,美中关系由战略竞争对手变成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后,随着双方在处理国际事务的进行深化合作和互赖发展时,出于对美国国家利益的考虑,美中台三边关系的调整,在“台湾不独,中国不武”和“美中共管台湾以维持现况”的框架下,将使台湾角色被边缘化。
  面对中国崛起,以及随着中国崛起与全球布局能力的加强,美中的战略竞争关系在现在出现了实质化与全球化的趋势。美国开始调适(adjust)其对中政策,并呼吁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害关系者”,意图建立美中共管全球秩序的新战略安排。而这个呼吁则很可能会进一步被美国的亚太盟邦,视为这是美国对中国崛起挑战美国在亚太影响力的战略妥协,总而言之,美国在亚太区域的影响力出现被中国蚕食鲸吞而有大幅下降的现象。美国在亚太区域作为提供区域稳定的公共财(common goods)角色,随之出现下挫的趋势。
  参考书刊
  Ernest N. Paoino,1973,The Foundations of the American Empire, William H. Seward and U.S. Foreign Policy,Ithaca and London。   中国时报,2004年4月13日,版 A2 ,?地缘战略转换与台湾的战略思维?。
  中国时报,2006年2月4日,?中国学者解读美国四年一度国防检讨报告?。
  中国经济网,2007年1月23日,?中国经济对世界不构成威胁 增长对世界贡献大?。http://big5.ce.cn/xwzx/gnsz/gdxw/200701/23/t20070123_10178275.s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2006年2月15日,?美国贸易代表公布美中贸易政策评估报告?。http://www.china-embassy.org/chn/zmgx/t235537.htm
  王波,2003年,?浅析小布什政府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世界、美国和中国-新世纪国际关系和国际战略理论探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台湾日报,2005年12月21日,?『忽视台湾Taiwan Passing』:美台关系的新隐忧?,国际现场专栏。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林添贵译,1998,大棋盘,台北:立绪文化。
  多维新闻,2006年5月24日,?美国防部报告 中国军事扩张目标锁定全球?。
  自由时报,2001年4月26日,?布什:竭尽所能协防台湾?。
  李毓峰,?从布什政府的中国政策看美中战略竞争?,国家展望文教基金会。
  东森新闻网,2006年5月24日,?中国军力报告:长程核武能力扩张 质量提升让美吃惊?。
  林利民,2004年,?九一一事件以来美国的地缘战略调整及其影响?,反恐背景下美国全球战略,北京:时事出版社。
  林中斌编,2005,以智取胜:国防两岸事务,台北:全球防卫杂志。
  袁易、严震生、彭慧鸾合编,2004年,中国崛起之再省思:现实与认知,台北:政大国关中心。
  袁鹏,2005年,?中国崛起:美国的评估及战略应对?,布什的困境-海外专家透视美国外交政策走向,北京:时事出版社。
  唐永胜、徐欧,2003年,?超越传统的地缘战略?,世界、美国和中国-新世纪国际关系和国际战略理论探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云,2002年,?近期美国两岸政策解读?,中国台湾网,http://big5.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5268662/Uadmin/A187564.html。
  郝雨凡,2005年,?布什主义的前途与未来中美关系?,布什的困境-海外专家透视美国外交政策走向,北京:时事出版社。
  陈舟,2002年,美国的安全战略与东亚-美国著名国际战略专家访谈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庄建中,2003,?布什政府对华新战略和中国对美战略初探?,世界、美国和中国-新世纪国际关系和国际战略理论探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国防部史政编译室,2004年,中华民国九十三年国防报告书,台北:国防部。
  莫大华主编,2002年,亚太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台湾的角色与作为,台北:财 团法人两岸交流远景基金会。
  华盛顿周刊,2004年12月15日,?战争与和平—2004年美、中、台三角关系盘点?。
  华盛顿周刊,2005年12月07日,?美中关系,台湾还是不定时炸弹?。
  华盛顿周刊,2005年12月28日,?牵台湾一发,动中美全身?。
  程广中,1999年,地缘战略论,国防大学出版社。
  新新闻,2005,?田弘茂谈台海新趋势 两岸动武机率愈来愈低?,970期。
  赵全胜,2005年,?布什的亚洲政策和变化中的战略环境?,布什的困境-海外专家透视美国外交政策走向,北京:时事出版社。
  谢曙光、高铦,2005,?霸权主义与世界政治:伊拉克战争及以后?,霸权与反霸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一、区域成矿条件  阜新地区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内蒙—兴安(地槽)褶皱系、吉黑(地槽)褶皱系三个一级构造单元交接部位。北邻兴蒙加里东—海西造山带南缘,东接中—新生代下辽河盆地,区内太古宙、中元古界、中生界地层发育,古生界仅零星分布于北部地区,岩浆活动以太古代和中生代为主,其独特的构造、地层和岩浆岩特点,为区域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区域地质特征  拟普查区出露地层及岩性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良性和持续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掌握知识和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他们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实现他们的内心需求,从而实现有效激励。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 需求 激励  【分类号】:F426.31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企业的竞争、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知识、科技和信息的产生、创新及应用。而一切知识、科技、信息无不以人为载体,专业技术人员作为高新知识的载体和创新者
期刊
摘要:随着高产高效矿井的发展及采掘工作面开采掘进强度的增加,工作面煤尘浓度日益增大,高浓度煤尘对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煤矿安全生产影响极大。本文介绍了韩家湾煤矿井下所采用的防尘控尘措施,并对防尘中存在的问题做以简单的概述。  关键词:韩家湾煤矿 防尘技术 应用 发展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2-01-01  韩家湾煤矿位于陕北神府煤田最北部,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消费理念的逐渐更新,内燃设备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交通和生产工具。然而,当我们在尽情享受现代内燃设备工业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我们也无法回避这么一个现实,那就是内燃设备随着使用时间的延续和行驶里程的增加,其技术状况将不断恶化。因此,我们不仅要不断研制性能优良的内燃设备,也要借助维护和修理水平的提高来恢复其技术状况。  「关
期刊
胜利煤田沉积特征表现为:由于盆地升降的差异性和补偿关系的变化,在湖相沉积过程中,仅局部出现沼泽化现象,但均衡补偿的时间持续比较短,所形成的煤层均较薄。岩性变化总体为由聚煤中心向两侧粒度逐渐变粗。  胜利组上含煤段是在锡林组泥岩段沉积期的大型湖泊淤浅基础上逐步发育的。随着沉积时间的延长,沉积物的堆积,浅水湖泊逐渐沼泽化,开始以沼泽相和泥炭沼泽相沉积为主,标志着含煤沉积的开始。在含煤沉积开始时便形成了
期刊
[摘 要] 作为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近40年来,可编程控制器从无到有,其功能从弱到强,其应用领域从小到大。今天的可编程控制器正在成为工业控制领域的主流控制设备,在世界各地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概述了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特点。  [关键词] 可编程控制器;工业控制;继电器;特点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2-01-01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
期刊
摘 要:随着钻井工艺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欠平衡钻井技术(UBD)和水平井钻井技术(DD)得到迅速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泛。欠平衡钻井技术能够大幅降低钻井成本以及有效地发现和保护油气层。水平井钻井技术提高了井眼与油藏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采收率。而这两项技术结合,欠平衡水平井技术则更加有利于发现和保护油气藏、提高采收率,以达到降低勘探开发费用的目的。  关键词:欠平衡;水平井;技术优势;操作应用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关于莱钢RH精炼工艺原理,西门子冗余系统在RH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利用西门子冗余系统,大大提升了精炼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使得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关键字:RH精炼技术 冗余 可靠性  【分类号】:TF046.6  1.引言  RH精炼全名为RH真空循环脱气精炼法。现在随着真空炼钢技术的开发与发展,之所以RH精炼技术能做到处理时间短、效率高、能够与转炉连铸匹配的优点而被转炉
期刊
摘 要:煤矿井下测量工作是煤矿高效、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运用现代数字化测量技术进行矿山测量有助于提高矿山测量精度,降低测量工作劳动强度,提高矿山测量效率,促进矿山建设与生产工作的科学进行。文中主要就数字化测量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进行了概括分析。  关键词:煤矿;测量;施工;方法  分类号:TD17  矿山测量工作是指导和监督安全生产的基础,为采矿一线服务及平衡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煤矿测量工作是
期刊
[摘要] 针对埕东油田西区馆陶4砂组边底水稠油油藏特点,分析油藏的开采特征,对比水平井开发与直井开发的差异,针对蒸汽热采后转变开发开发形势稳产难度大的问题,摸索该块稳产的主要做法,实现了老区内部的“二次找油”,夯实了埕东老油田的稳产基础。  [关键词] 普通稠油油藏;二次找油;稳产  分类号:TE345.13  一 地质概况  埕东油田西区馆陶4砂组所在的埕东油田构造上位于呈子口凸起的东端高点,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