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人际交往 负罪感 道德水平 黄金规则
一、一般资料
初二姓侯的男生,14岁,家境良好。因为人际关系前来咨询,自己一个人来到咨询室,主要问题是如何与同学融洽相处,得到同学的理解和尊重?具体讲,如何摆脱同桌女生不留情面的指责带来的烦恼?自己很重视和班长的关系,而他认为班长把他当工具,该怎么办?侯同学认为,任何事情只要讲究方式方法,用心去做一定能达到天衣无缝、完美至极的效果。
二、主述与班主任呈述
主述:一次,前排的女同学口渴,想喝同桌女生的水,同桌女生就直指着侯同学的水说“喝这个”,就像拿自己水送人一样慷慨。侯同学认为如果是一男生喝自己的水倒也罢了,但女生就觉得很不方便,用侯同学的话说“我是男生,能让就让,我们同学三年,还想给大家留个好印象,不想伤和气,关键她太越权。”并且很多事情她自己做的不好,还经常指责别人。还有一次,班里组织话剧表演,需要一束花,班主任问,谁能帮借来一束花?侯同学举手答应老师带来一束花。这花是侯同学的奶奶亲手做的,他答应奶奶妥善保管,用完后完好无损地还给奶奶。侯同学把花拿来交给班长,告诉班长一定要把花保管好,用完后要还回去。话剧演完了,班长把花拿回来时已经被弄坏了,侯同学问了一句,怎么成这样了?班长立刻从口袋掏出三四十元递给侯同学说,拿回去摆平,实在不行到花店买个新的。侯同学感到班长伤害了他的感情,后来他还向班长主动解释这件事。接下来几天班长也和自己疏远了,他认为班长把他当成工具,用得着时找他,但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用不着时就踢到一边。侯同学说:花弄坏了,说个道歉的话我就满意了,把钱甩给我,就没有把我当朋友,我一直都把他看得很重,爸爸说这样的朋友不交也罢。奶奶已经把花修好,明天表演话剧还要用,我答应老师明天再把花带来。
班主任呈述:侯同学在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尤其很热心班集体的各项工作,顾全大局,助人为乐,但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中等水平。
三、他人观察
心理教师观察:衣着整洁,说话彬彬有礼,特别谨慎,又爱面子。
四、精神状态
求助者感知觉正常,注意力正常,记忆力良好,思维完整,情绪表现与内心体验相一致,意志力完整,精神状态良好。
五、诊断与分析
艾森克情绪稳定性测验结果显示,侯同学负罪感情绪22分,按测验分值这种情绪处于不稳定范围,侯同学的自卑倾向加重了他的负罪感情绪,和同学关系融洽是他人际关系追求的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在处理与同学的关系时,因自卑、自责,常常为良心的折磨所烦恼,不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真正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六、咨询目标
1、近期目标:了解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学会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真的应该受到道德谴责;进行行为指导,了解人际交往原则和技巧。
2、远期目标:形成高一级的道德思维方式,走出自卑自责的阴影,摆脱负罪感的困扰。
七、咨询方案
(一)咨询方法主要运用认知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认知疗法”是以人的情绪和行为受认识过程影响为理论依据,认为人的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与错误的认知或思维方式有关。
合理情绪疗法是以情绪ABC理论为基础,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来改变、控制其情绪和行为。
(二)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求助者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求助者的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咨询师的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咨询师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咨询师的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有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咨询应提前告知求助者。
(三)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共四次。
(四)本校学生进行咨询,不收取任何费用。
八、咨询过程
咨询分为四次:第一次咨询(用60分钟),对侯同学的心理及行为表示理解,通过共情建立信任关系,侯同学倾述。用认知疗法了解侯同学的问题,分析产生原因。侯同学面临道德两难境地,在和同桌的关系中,一方面,自身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错误,理应被指出来;另一方面同桌的指责不留情面,感到自尊心受到威胁,很失面子。依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分析,侯同学不愿意给别人带来麻烦,更不愿意把同学关系搞僵,说明他努力做符合他人期望的事情,做事倾向于取悦父母、老师和同学,说明他的道德水平处于习俗水平的阶段3。因为他对规范制度的遵守仅为了取悦别人,或是一些外在的理由或是某些偶尔的情形迫使他委屈求全,倍感沮丧,内心很痛苦。因此,侯同学的道德水平还有待于提升到阶段4,即以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为定向,把规则与社会利益甚至与人类利益联系起来,让他了解规范、接受规范,并且愿意站在更高的高度去身体力行,而不仅仅是取悦他人。 让侯同学回去思考:(1)同桌对你的指责都有哪些方面,你自己认为做得好不好?(2)同桌指出缺点后是否能从心底里接受?(3)为什么要搞好和同学的关系,给老师同学留个好印象?
第二次来访,一周以后(60分钟)。独自来到咨询室,大汗淋漓,说是刚下体育课。这次,侯同学承认,同桌指责自己出发点是好的,并且能提醒自己,心里还是愿意接受的,只是指责的方式就像长辈指责晚辈,太过了。我接着说,那就是同桌的批评方式方法有问题,还有待于提高。侯同学点头同意,说她指责我时就像我妈一样。我接着说,那你不觉得很有趣吗?想一想,一个和你一样年龄的人说出的话竟像长辈一样,她岂不是很有表演才能吗?侯同学听了有点释然。想必,同桌批评侯同学时一定使他产生了移情,使他重新体验到挨母亲批评时不快的体验。所以,真正伤害侯同学的不是同桌,而是侯同学的母亲。侯同学愿意用自我解嘲或幽默的方法调节尴尬的局面。接着,我介绍了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即“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这样一种理性观念。如果相反,“要求别人像我所希望的那样来对我”违反了“黄金规则”。我继续分析到,你有何理由要求同学必须和颜悦色的批评你或赞赏你?就因为你是和善的对待同学,所以你要求同学也必须很和善的对你?要求别人按照你所期望的方式行事,实际上违反“黄金规则”。侯同学逐步认识到是自己的不合理观念引起不良情绪及后果。对此,自己应该深刻反省。回去让侯同学思考:(1)如果你是班长,遇到那种情况你会怎么办?(2)在和班长的关系中,你认为班长为什么用钱来解决问题?(3)你尽力助人,到底想得到什么呢?
第三次来访(70分钟),侯同学自己来到咨询室,衣着整洁。他说班长承担班里很多事情,会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他表示理解,如果自己是班长,可能会和同学多沟通,再采取解决办法。班长用钱解决问题,没有看重我俩之间的友谊,我把他当好朋友,他没有把我当好朋友。你的意思是你把他当好朋友,他也必须把你当好朋友吗?否则,你会觉得很不平等,就感觉受伤害?他沉默了。这不是要求别人按照你的期望做事吗?他若有所思的说,我又违反了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我继续说,当班长掏出钱来给你时,班长代表整个班级还是代表他自己?这花是你借给班长个人还是班集体?如果你答应借花是为了得到老师、同学和班长的赞许,就很容易受到伤害。如果你是为班级做你所能做的事情,为了体现你是班级体的主人,这样你就把道德判断的主动权掌握到自己手中了。侯同学点点头。回去想想该如何具体处理与同桌和班长的关系?
第四次来访(40分钟),侯同学自己来到咨询室,兴致勃勃的说,运用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和同学相处的状况有很大改善,面对同桌的指责,侯同学能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和班长顺其自然相处,而不是苛求某种自己看重的友谊,并且能主动和其他同学相处。认识到做事应该根据班级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和评价,而不是为了取悦他人。
一、一般资料
初二姓侯的男生,14岁,家境良好。因为人际关系前来咨询,自己一个人来到咨询室,主要问题是如何与同学融洽相处,得到同学的理解和尊重?具体讲,如何摆脱同桌女生不留情面的指责带来的烦恼?自己很重视和班长的关系,而他认为班长把他当工具,该怎么办?侯同学认为,任何事情只要讲究方式方法,用心去做一定能达到天衣无缝、完美至极的效果。
二、主述与班主任呈述
主述:一次,前排的女同学口渴,想喝同桌女生的水,同桌女生就直指着侯同学的水说“喝这个”,就像拿自己水送人一样慷慨。侯同学认为如果是一男生喝自己的水倒也罢了,但女生就觉得很不方便,用侯同学的话说“我是男生,能让就让,我们同学三年,还想给大家留个好印象,不想伤和气,关键她太越权。”并且很多事情她自己做的不好,还经常指责别人。还有一次,班里组织话剧表演,需要一束花,班主任问,谁能帮借来一束花?侯同学举手答应老师带来一束花。这花是侯同学的奶奶亲手做的,他答应奶奶妥善保管,用完后完好无损地还给奶奶。侯同学把花拿来交给班长,告诉班长一定要把花保管好,用完后要还回去。话剧演完了,班长把花拿回来时已经被弄坏了,侯同学问了一句,怎么成这样了?班长立刻从口袋掏出三四十元递给侯同学说,拿回去摆平,实在不行到花店买个新的。侯同学感到班长伤害了他的感情,后来他还向班长主动解释这件事。接下来几天班长也和自己疏远了,他认为班长把他当成工具,用得着时找他,但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用不着时就踢到一边。侯同学说:花弄坏了,说个道歉的话我就满意了,把钱甩给我,就没有把我当朋友,我一直都把他看得很重,爸爸说这样的朋友不交也罢。奶奶已经把花修好,明天表演话剧还要用,我答应老师明天再把花带来。
班主任呈述:侯同学在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尤其很热心班集体的各项工作,顾全大局,助人为乐,但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中等水平。
三、他人观察
心理教师观察:衣着整洁,说话彬彬有礼,特别谨慎,又爱面子。
四、精神状态
求助者感知觉正常,注意力正常,记忆力良好,思维完整,情绪表现与内心体验相一致,意志力完整,精神状态良好。
五、诊断与分析
艾森克情绪稳定性测验结果显示,侯同学负罪感情绪22分,按测验分值这种情绪处于不稳定范围,侯同学的自卑倾向加重了他的负罪感情绪,和同学关系融洽是他人际关系追求的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在处理与同学的关系时,因自卑、自责,常常为良心的折磨所烦恼,不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真正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六、咨询目标
1、近期目标:了解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学会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真的应该受到道德谴责;进行行为指导,了解人际交往原则和技巧。
2、远期目标:形成高一级的道德思维方式,走出自卑自责的阴影,摆脱负罪感的困扰。
七、咨询方案
(一)咨询方法主要运用认知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认知疗法”是以人的情绪和行为受认识过程影响为理论依据,认为人的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与错误的认知或思维方式有关。
合理情绪疗法是以情绪ABC理论为基础,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来改变、控制其情绪和行为。
(二)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求助者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求助者的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咨询师的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咨询师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咨询师的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有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咨询应提前告知求助者。
(三)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共四次。
(四)本校学生进行咨询,不收取任何费用。
八、咨询过程
咨询分为四次:第一次咨询(用60分钟),对侯同学的心理及行为表示理解,通过共情建立信任关系,侯同学倾述。用认知疗法了解侯同学的问题,分析产生原因。侯同学面临道德两难境地,在和同桌的关系中,一方面,自身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错误,理应被指出来;另一方面同桌的指责不留情面,感到自尊心受到威胁,很失面子。依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分析,侯同学不愿意给别人带来麻烦,更不愿意把同学关系搞僵,说明他努力做符合他人期望的事情,做事倾向于取悦父母、老师和同学,说明他的道德水平处于习俗水平的阶段3。因为他对规范制度的遵守仅为了取悦别人,或是一些外在的理由或是某些偶尔的情形迫使他委屈求全,倍感沮丧,内心很痛苦。因此,侯同学的道德水平还有待于提升到阶段4,即以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为定向,把规则与社会利益甚至与人类利益联系起来,让他了解规范、接受规范,并且愿意站在更高的高度去身体力行,而不仅仅是取悦他人。 让侯同学回去思考:(1)同桌对你的指责都有哪些方面,你自己认为做得好不好?(2)同桌指出缺点后是否能从心底里接受?(3)为什么要搞好和同学的关系,给老师同学留个好印象?
第二次来访,一周以后(60分钟)。独自来到咨询室,大汗淋漓,说是刚下体育课。这次,侯同学承认,同桌指责自己出发点是好的,并且能提醒自己,心里还是愿意接受的,只是指责的方式就像长辈指责晚辈,太过了。我接着说,那就是同桌的批评方式方法有问题,还有待于提高。侯同学点头同意,说她指责我时就像我妈一样。我接着说,那你不觉得很有趣吗?想一想,一个和你一样年龄的人说出的话竟像长辈一样,她岂不是很有表演才能吗?侯同学听了有点释然。想必,同桌批评侯同学时一定使他产生了移情,使他重新体验到挨母亲批评时不快的体验。所以,真正伤害侯同学的不是同桌,而是侯同学的母亲。侯同学愿意用自我解嘲或幽默的方法调节尴尬的局面。接着,我介绍了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即“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这样一种理性观念。如果相反,“要求别人像我所希望的那样来对我”违反了“黄金规则”。我继续分析到,你有何理由要求同学必须和颜悦色的批评你或赞赏你?就因为你是和善的对待同学,所以你要求同学也必须很和善的对你?要求别人按照你所期望的方式行事,实际上违反“黄金规则”。侯同学逐步认识到是自己的不合理观念引起不良情绪及后果。对此,自己应该深刻反省。回去让侯同学思考:(1)如果你是班长,遇到那种情况你会怎么办?(2)在和班长的关系中,你认为班长为什么用钱来解决问题?(3)你尽力助人,到底想得到什么呢?
第三次来访(70分钟),侯同学自己来到咨询室,衣着整洁。他说班长承担班里很多事情,会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他表示理解,如果自己是班长,可能会和同学多沟通,再采取解决办法。班长用钱解决问题,没有看重我俩之间的友谊,我把他当好朋友,他没有把我当好朋友。你的意思是你把他当好朋友,他也必须把你当好朋友吗?否则,你会觉得很不平等,就感觉受伤害?他沉默了。这不是要求别人按照你的期望做事吗?他若有所思的说,我又违反了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我继续说,当班长掏出钱来给你时,班长代表整个班级还是代表他自己?这花是你借给班长个人还是班集体?如果你答应借花是为了得到老师、同学和班长的赞许,就很容易受到伤害。如果你是为班级做你所能做的事情,为了体现你是班级体的主人,这样你就把道德判断的主动权掌握到自己手中了。侯同学点点头。回去想想该如何具体处理与同桌和班长的关系?
第四次来访(40分钟),侯同学自己来到咨询室,兴致勃勃的说,运用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和同学相处的状况有很大改善,面对同桌的指责,侯同学能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和班长顺其自然相处,而不是苛求某种自己看重的友谊,并且能主动和其他同学相处。认识到做事应该根据班级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和评价,而不是为了取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