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三有机反应的复习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ginalwi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由于该部分知识与同学们认识较早的无机化学存在着较大区别,学生在学习中费力费时却收效不大。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在高三复习时通过对有机反应的特点、反应机理、反应方程式的正确书写的讲解及对化学反应进行专题训练,短时间内学生的有机化学知识会得以显著提高。
  一、注意有机反应的特点
  有机反应的特点是化学反应较慢,而且比较复杂。这是由于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是在分子间进行的,需要时间较长,通常需要加热或应用催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大多数有机反应常因条件不同而生成不同产物。例如乙醇的反应:在浓硫酸,170℃条件下生成乙烯和水。在浓硫酸,140℃时生成乙醚和水。因此要充分注意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在书写方程式时要特别注意标明反应条件,另外有机反应常常除主反应外还伴有副反应。
  二、弄清反应历程,类比迁移
  在学习每一类有机物时,牢牢把握其能发生反应的反应历程是关键,如:发生化学反应时,键在何处断?键在何处连?反应条件是什么?这些都要理解,并深刻记忆。下面我们总结几类重要有机反应的反应机理。为便于说明问题,规定与—OH、—Cl相连的碳为α—碳,与α—碳相邻的碳为β—碳。
  1、醇的催化氧化机理
  ⑴能发生催化氧化的醇结构上具备的特征:α—碳上一定要有氢原子
  ⑵反应机理:去氢氧化。去掉羟基中的一个氢原子,同时去掉α—C上的一个氢原子,α—C和羟基O之间的单键变为双键,取下来的两个氢原子和氧气分子中的氧原子结合生成水,由于一个氧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可以和四个氢原子结合成两个水,所以2mol醇和1molO2反应会生成2molH2O和2mol醛或酮。
  ⑶反应条件为:铜或银作催化剂,加热。
  ⑷反应后的产物:①若α—C上有两个氢原子,则得到的有机产物为醛。
  ②若α—C上只有一个氢原子,则得到的有机产物酮。
  ③若α—C上没有氢原子,则该醇不能被氧化。
  2.、醇或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机理
  ⑴能发生催化氧化的醇或卤代烃结构上具备的特征:一定要有β-C且β-C上一定要有氢原子。
  ⑵反应历程:在β-C上去掉一个H原子和α-C上去掉羟基,α-C和β-C之间形成双键(若原来α-C和β-C之间为双键,则消去后有机物变为三键),下来的氢原子和羟基结合成H2O。
  3、酯化反应机理。
  (1)反应机理:醇和酸发生酯化反应是分子间脱去一个分子水,其本质是酸分子中的羟基和醇羟基中的氢原子结合成一分子水而脱去,其余部分结合成酯。
  (2)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加热。
  4、醛的催化氧化反应机理:①在 H上断开碳氢键,在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加上一个氧原子,得新的官能团OH(羧基)。
  2RH+O2→2ROH
  ②反应条件:催化剂、加热。
  5、醛的还原反应机理:①反应机理:在H上断开碳氧双键中的一条,在碳和氧上分别加上氢原子,得到具备—CH2OH结构的醇。
  R—CHO+H2→RCH2OH
  ②反应条件:镍作催化剂、加热。
  6、烯烃的加成。
  (1)反应机理:断开碳碳双键中的一条,分别在两个碳上加上原子或原子团。
  (2)反应产物:
  ①若双键两边对称则不管和单质或化合物的加成,其产物只有一种。
  ②若双键两边不对称则和单质加成,其产物只有一种,和化合物加成时产物不止一种
  例.写出CH=CHCH2与HBr加成的反应方程式。
  分析:CH3=CHCH2的结构特点是分子中的双键偏于一端,是个不对称结构,HBr分子是个极性分子。对于不对称不饱和链烃与极性试剂加成时,可得两种烯烃,但遵循马科尼科夫规则,即试剂的正电性部分总是加到含氢原子较多的双键或叁键碳原子上,而负电性部分则加到含氢原子较少的碳原子上。所以常将反应方程式写为:
  CH3CH=CH2+HBr→CH3—CHBr—CH3
  7、酯的水解:①反应机理:将R1CO┇CR2从虚线处断开,有碳氧双键的一段补上羟基,变成羧基,另一部分变为醇。
  ②反应条件:稀硫酸,加热。
  8、苯酚的取代反应:
  (1)反应机理:苯环上羟基的两个邻位和一个对位处的氢原子活性增强易于发生取代,这三处的氢原子被三个溴原子代替,下来的三个氢原子与三个溴分子中余下的三个溴原子结合成三个溴化氢分子。
  (2)该反应只要把溴水滴加到苯酚溶液中即可发生,不需反应条件。
  还有一些重要反应,如醛的银镜反应,烷烃与卤素的取代,苯的卤代,苯的硝化,糖的水解,多元醇和多元酸的缩聚等的反应机理在复习时也应作相应说明。
  三、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能准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可以客观地反映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对实验现象的认识以及对物质性质的掌握有机化学方程式是有机化学的主干知识。书写有机化学方程式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1)用箭头“→”不用等号“=”。
  (2)特别注重反应条件。
  (3)常见的小分子有机物要求写成结构简式,不能写成分子式。
  (4)大分子或高分子有机物要在化学式下面注明物质名称。
  (5).还应强调书写有机化学方程式时,不可丢三落四,缺少小分子水,不配平,缺少反应条件等。尤其注意酯化反应,醇的消去产物、醇的催化氧化不要丢水及检查生成水的个数。
  四.有机反应方程式专题训练
  以上三方面的教学复习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有机方程式的专题训练,才能收到好的复习效果。
  以上感受,是我在高三学年复习有机反应时的所得,连缀成文算我在化学教学方面的经验积累。行文中有不妥的地方,赐教于大方之家。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0分钟的学习效率,这对于刚刚接触高中教学的我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要把握以下几点:①要对新课标和新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这样才能将知识系统化,注意知识前后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②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和认知结构,了解学生此阶段的知识水平,以便因材施教;③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④要把握教
期刊
悬浮原指物体悬在液体中部上下浮动,基层政权悬浮喻指基层政权失去支撑力,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按理说,取消农业税后,基层政府“征、收、罚、惩”的任务几乎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执行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基层治理应该如鱼得水,然而云南“玉湖水利事件”、“孟连事件”、广西“博白事件”、遵义“06.1”群体事件、海南“3.23”群体性事件、贵州“瓮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等暴力抗法、越级上访的群体性事
期刊
我们都意识到在美术教育中情境创造力的培养很重要,不过,这种创造能力的培养许多教师大都只停留在表面。多年来,我在美术教学中的发现,普遍的现象是教师强加给儿童的,是成人的思维和经验在儿童头脑中再现。如:画天空,他们只看到一片蓝天,还有几片差不多的云彩。成人正是利用儿童善于模仿的特点,有意或无意地教给他们一种思维定式。针对这一现状,我认为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指导儿童画创作时,创设情境让儿童置身于画境,倾泻情
期刊
李阳认为“英语是说出来的”。英语口语教学可以从李阳的“疯狂英语”理论中得到几点启示:1、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信.2、想方设法,运用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3、加强训练,运用各种手段,强化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本文以此三点为线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英语口语教学进行初步探索。  一、培养学习趣,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许多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际时有畏惧交
期刊
历史知识的三要素是时间、空间、人物,由此构成历史事件。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是第一步,但对于没有入门的同学来说,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简直无从下手。其实这里边是有很多巧法的,用后可以既记得准、又记得狠。以下几种方法,如果学会用活,做到举一反三,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一类推导式  所谓“推导式”,即根据记住的历史年代,经过推导而记住另一个或几个历史年代。这只要有一个基点数,然后通过人
期刊
高效用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但仅研究教学法是不够的。教师应该换一下位置,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研究一下“学法”,即“教会学生学习”。讲一个问题之前,先假设我是学生,该从什么角度去理解?如何才能透彻掌握?能否多方位巩固?教师研究学法,相对学生而言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相当的优势,所以教师不妨暂且充当一下“两面派”,体会一下教学中的辩证法。在教学实践中,我归纳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并有意识地
期刊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做法。它能刺激学生积极去学,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现代初中生,充满活力,涉猎面广,思想活跃,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因此,对初中生语文兴趣激发是一项重要工作,它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现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二。
期刊
根据现行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和当前初中语文教材的实际,语文教学的功能,就是通过教师的科学导学方式,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入细致地读解文段,从中领悟课文的文学理论、语法、修辞知识,以及艺术手法,从而理解文章所揭示的内涵,达到既获得知识,又有效地提高对文章的分析、思维、理解、记忆、概括、模拟、实践、开创等能力的目的。尤其是在当前“减负”的要求下,语文教学更要体现科学的教授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
期刊
摘要:美术课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但目前中学美术课教学还存在着单纯追求技法训练的现象。为了实现美术课对学生审美能力、智力和才能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重感知的升华,让学生在直观感觉中提高“眼力”;变临摹为想象力的培养;发挥欣赏教学作用,培养学生情感能力等三种变革思路。每位美术教师都要积极探索,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个性发展,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培养开拓精神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美术 教学
期刊
“中考”对于九年级毕业班的学生来讲,可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牵动着学校、老师、家长、亲朋好友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心。如何在最后两个多月的总复习中使所有学生的数学成绩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是我们教师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探索的问题。眼下,初三进入了紧张而忙碌的系统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怎样科学地设计、精心地组织课堂教学,使复习获得满意的最佳效果,这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