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读梁衡著的《官德》一书。该书深刻分析官德的种种表现,也涉及古代为官的伦理道德,书中许多有关清廉与贪贿的故事令人感慨。读了该书,对官德会有新的理解;尤其会感到,不贪不贿是官德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历览古今多少官,成由清廉败由贪。”《官德》书中列举了多名古今毁于贪贿的官员。秦时指鹿为马的赵高,曾位至丞相,最终被诛夷三族;东汉的跋扈将军梁冀,贪婪奢靡,富可敌国,当其被诛杀时,受牵连者达三百余人;北宋宰相蔡京,贪婪成性,晚年时“既贵而贪益甚”,甚至不惜做假账,领双份俸禄,被流放而死;明代的“大丞相、小丞相”严嵩严世蕃父子,骄横贪腐,最终被斩杀于街市;至于“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事情,就更为人们所熟知了。
朱熹说得很透彻:“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意思是说,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而误了一生。当一个人拿着人民给的权力,肆无忌惮地去做营私的买卖,必然招来法律的制裁。白居易诗云:“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贪污腐败可以满足贪鄙的心理,然而等着他的是火光烧屋、波涛覆舟,引来灭顶之灾。
自古以来人们对贪贿现象总是给予揭露、批评、鞭挞和惩罚,老百姓对于这种以受贿而昧心的官员痛恨不已。在桂林,有一块惩贪官碑。碑文为:“浮加赋税,冒功累民。兴安知事,吕德慎之纪念碑。民国五年冬月闰日公立。”指名道姓,为贪官立碑,彰显其恶,以诫后人。
官员要做到不贪不贿,首先要端正物质观,正确地看待和控制自己的欲望。革命烈士吉鸿昌的父亲曾教导他说:“做官即不许发财。”吉鸿昌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他还向瓷厂定做了几百个饭碗,将这句话搪印在碗上,发给全体士兵。林则徐有一句更为人熟知的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要做到不贪不賄,必须把不贪不贿作为自己为官从政的“金绳铁矩”。清康熙年间,有个叫张伯行的地方官,他在任江苏巡抚时曾书一匾额悬于堂上,其内容是“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膏脂。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这话说得多好!良言如玉,大音稀声。一个封建官吏能够把“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作为自己为官从政的“金绳铁矩”,的确难能可贵。
要做到不贪不贿,就要在自己的心底筑起一道不贪不贿的防线。《后汉书·杨震传》记载:“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与杨震的“四知”类似的,还有一个“畏己知”的故事。清朝雍正年间,有名的清官叶存仁为官30多年,两袖清风,从未收取过任何礼品。有一次,他离任升迁时,僚属们派船送行,但船只却迟迟不启程。直到夜半时,才见一叶小舟划来。原来,僚属们为他带来了馈赠礼品,为避人耳目,特意在深夜送来。他们想,叶存仁向来严以律己,从不收礼,但在夜深人静的离别之时送礼,神不知鬼不觉,必定能收下。叶存仁见此情景,挥笔题写一首拒礼诗:“月白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叶存仁把礼物退回后,轻舟简从,飘然而去。
党员干部要处处留戒心,时时存“四知”,刻刻都坚守,始终保持“风吹云动星不动,水涨船高岸不移”。
“历览古今多少官,成由清廉败由贪。”《官德》书中列举了多名古今毁于贪贿的官员。秦时指鹿为马的赵高,曾位至丞相,最终被诛夷三族;东汉的跋扈将军梁冀,贪婪奢靡,富可敌国,当其被诛杀时,受牵连者达三百余人;北宋宰相蔡京,贪婪成性,晚年时“既贵而贪益甚”,甚至不惜做假账,领双份俸禄,被流放而死;明代的“大丞相、小丞相”严嵩严世蕃父子,骄横贪腐,最终被斩杀于街市;至于“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事情,就更为人们所熟知了。
朱熹说得很透彻:“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意思是说,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而误了一生。当一个人拿着人民给的权力,肆无忌惮地去做营私的买卖,必然招来法律的制裁。白居易诗云:“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贪污腐败可以满足贪鄙的心理,然而等着他的是火光烧屋、波涛覆舟,引来灭顶之灾。
自古以来人们对贪贿现象总是给予揭露、批评、鞭挞和惩罚,老百姓对于这种以受贿而昧心的官员痛恨不已。在桂林,有一块惩贪官碑。碑文为:“浮加赋税,冒功累民。兴安知事,吕德慎之纪念碑。民国五年冬月闰日公立。”指名道姓,为贪官立碑,彰显其恶,以诫后人。
官员要做到不贪不贿,首先要端正物质观,正确地看待和控制自己的欲望。革命烈士吉鸿昌的父亲曾教导他说:“做官即不许发财。”吉鸿昌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他还向瓷厂定做了几百个饭碗,将这句话搪印在碗上,发给全体士兵。林则徐有一句更为人熟知的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要做到不贪不賄,必须把不贪不贿作为自己为官从政的“金绳铁矩”。清康熙年间,有个叫张伯行的地方官,他在任江苏巡抚时曾书一匾额悬于堂上,其内容是“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膏脂。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这话说得多好!良言如玉,大音稀声。一个封建官吏能够把“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作为自己为官从政的“金绳铁矩”,的确难能可贵。
要做到不贪不贿,就要在自己的心底筑起一道不贪不贿的防线。《后汉书·杨震传》记载:“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与杨震的“四知”类似的,还有一个“畏己知”的故事。清朝雍正年间,有名的清官叶存仁为官30多年,两袖清风,从未收取过任何礼品。有一次,他离任升迁时,僚属们派船送行,但船只却迟迟不启程。直到夜半时,才见一叶小舟划来。原来,僚属们为他带来了馈赠礼品,为避人耳目,特意在深夜送来。他们想,叶存仁向来严以律己,从不收礼,但在夜深人静的离别之时送礼,神不知鬼不觉,必定能收下。叶存仁见此情景,挥笔题写一首拒礼诗:“月白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叶存仁把礼物退回后,轻舟简从,飘然而去。
党员干部要处处留戒心,时时存“四知”,刻刻都坚守,始终保持“风吹云动星不动,水涨船高岸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