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之忌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same_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作文,对开头极为重视,称为“凤头”,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写文章是这样,上课亦如此。在课始的导人上,我们也得极尽其能事,想方设法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有的老师在引人过度地渲染,看似精彩,实则低效,过犹不及也。
  
  一、导入的现状
  
  现象一:“乱花渐欲迷人眼”
  借助图片资料引入课题,是常用的方法,但使用过度了,容易迷惑学生的眼睛。请看《鲸》(语文版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导入:
  (依次出示幻灯图片——蓝鲸、虎鲸、抹香鲸、海豚……)
  教师分别介绍:蓝鲸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曾出现过的最大动物。虎鲸善做各种技艺表演,是海洋公园和水族馆中的“水族明星”……
  师:看了这么多图片,听了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一定对鲸非常感兴趣。要深入了解这个家族,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一张张精美的图片、老师生动的解说,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课堂看似精彩,好像学生也被引入了奇妙的鲸的世界。但是,这热闹的背后,究竟有多少价值呢?用图片给学生感性的认识,了解离我们生活较远的动物,能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欲望。但引入那么多的图片,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达到目的不多,取得的成效不大,倒是有将语文课上成科学课之嫌。教师应该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走入文本,了解鲸的特点,掌握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再者,课一开始似乎就进入高潮,学习课文时反倒显得枯躁而静寞,这样的反差与课堂的导入不无关系,它迷惑了学生的眼睛,让图画之美盖过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现象二:“移花接木情生变”
  
  以熟悉的事例导入课堂,可消除陌生感,拉近情感,给学生搭建认识新知的桥梁。但用得不适当,也会适得其反,过犹不及。请看《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版第九册)的教学导入:
  (播放汶川地震录像)
  旁白: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的特大地震,同学们一定还记忆犹新。那一刻山体滑坡,出现泥石流,公路被压垮,许多大楼倒塌了,无数无辜的人离开了人世间……
  师:地震无情,人有情。记起那个婴儿的妈妈,用自己的身体护佑着孩子,临终前留下这样的一则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活着,一定记住,妈妈爱你……”这是一种多么无私的爱,多么感天动地的爱啊!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去感受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吧!
  上述的导入,利用了汶川地震的录像,让学生感受地震的情景,给学生感性的认识。不能否认5.12汶川地震,给孩子们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但在时空上与洛杉矶地震是不尽相同的,加上课中用汶川地震中的人物帮助学生理解父亲的坚持和伟大,课后用汶川地震的故事拓展学生的表达,使课文变成了“汶川地震中的父与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有喧宾夺主之势,有背离文本之嫌。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学完课文后,可能给学生留下的是汶川地震中的人或事,可谓移花接木,留下的痕迹太过明显。
  
  现象三:“未成曲调先给情”
  
  新课开始,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暗示,给课堂定了调子。这样似乎教起来易于把握,学起来容易理解,但恰恰忘了给学生予充裕的时间去读书、去体味。我们很容易走进这样的误区。例如,《泊船瓜洲》(人教第十一册)的教学导入:
  师:同学们有学过表现思乡主题的古诗吗?
  生:有。
  师:谁能来背一背体现诗人思乡的诗句?
  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新诗《泊船瓜洲》,想一想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心中的乡愁是什么。
  这样的导入,似乎流畅自然,课堂充满朗朗的诗声。但细细品味,不当之处十分明显。课刚开始,老师便引出那么多思乡的诗句,课堂似乎充满诗味,但等于告诉学生要学的新诗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有了这样先入为主的印象,学生在其后的品读中,只要依据思乡这一基调,寻找思乡的理由即可。这样教给学生谜底再去寻找揭开谜底的理由,实有欠妥之处。我们不禁要问:未成曲调情何来?
  
  二、導入的策略
  
  什么样的导人才是好的导入呢?导入的方法很多,不可详尽。但有几点,是教学中应该倡导的:
  
  1 导入要倡“简”
  一节语文课短短40分钟,导入的时间不宣过长,应讲求效率,做到精练简洁。
  教《一夜的工作》(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教师深情述说:1976年1月8日上午10时57分,有一个老人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大地撼动,江河哭嚎。十里长街,男女老少,泪已流干。灵车早已远去,人们还是肃立街边,静静地望着,望着……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怎么会受到人们如此的爱戴,请让我们一起走进总理《一夜的工作》。
  学生深情地齐读课题。
  课伊始,情已生。一段简短的述说,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澜。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十里长街送总理》,对人物已有了解,教师巧妙的描述,寥寥数语,诱其旧情,引发新知。
  
  2 导入要求“趣”
  富有趣味的导人,能吸引眼球,提高注意力;以趣激疑,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教学《推敲》(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
  我先做“推”和“敲”的动作,让学生用一个字来描述,随后,这样展开:
  师:两个动作连成一个词——推敲。“推敲”就是指推和敲两个动作吗?我国的文字很有意思,请同学们拿出字典查一查“推敲”的意思。(学生查)
  师:两个简单的字连起来,意思却不一样了,说起这个词语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学习《推敲》这篇课文。
  教师做动作让学生猜字,别出心裁,有趣有味。这样,不经意间引出了课文,在趣味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导入要有“味”
  
  语文课的导入,需讲究语文味,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走语文的路子,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
  《爱之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导入,我的设计如下: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爱之链》。
  师:谁能用“链”字组词?
  (学生说铁链、链子、项链等)
  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说)
  师:说得真好,那么你们说“爱之链”是什么意思?
  生:用爱连起来的链子。
  这样的导入是以语文的方式进行的,从组词人手,使一个较难理解的课题变得容易了,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巧妙地引入课题,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成功的导入能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语文的氛围,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进入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日前,由北京鑫茂华商进出口有限公司申请的进境澳大利亚肉牛(屠宰用)检疫许可证获质检总局批准,这是渤海新区首个获得这一资格的企业,标志着黄骅进境澳大利亚肉牛项目正式进入运营
为进一步提升规模养猪场、屠宰企业生物安全水平,2019年,浙江将开展生猪产业全链条严管“百场示范、千场提升”行动,力争全年完成1000家规模养猪场、屠宰企业改造提升,好中选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场生产作业的重要疾病之一,防治不当将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对四川雅安地区某牛场的86头泌乳期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的调查统计。采用兰州乳房
我校地处农村边远山区,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对于作文,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学生作文水平不高。針对作文能力难以提高的问题,我校教研人员深入乡属各小学,深入课堂进行调研,全面了解作文教学的情况。以下是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作文教学的研究活动少,阅读与作文脱节,作文教学未得到重视。  2.作文训练少。大部分教师只对语文园地的习作进行训练,而作文是一种技能,仅靠这几次习作训练是很难提高习作水平的。  
朗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功。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还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品德教育、审美教育,从而更深入地去理解文本。因而,抓好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在角色中诵读,体验文章情感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是十分有道理的。对文章的理解光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往往是教师说得磨破了嘴,学生还是“云里雾里”。而让学生自由
《鱼游到了纸上》(人教版国标本四下),记叙的是作者在西湖玉泉看鱼时,发现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经过多次观察,作者不仅发现他所画的鱼活灵活现,还发现了他是一位聋哑人,所以钦佩之情
体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是个高频用词,更是重要的理念。课标中的“体验”,尽管吸收了哲学、心理学、还有美学的有关“体验”的研究成果,但它只能是课程论视野里的“体验”。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与认知发展相伴相随的情感体验,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的、活生生的、对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感性把握。    一、课标中的体验具有以下特点    (一)亲历性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学
课堂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进行中的动态评价。最及时、最灵活、最具感染力,评价成为学生进步的推动力。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非常重视课堂评价。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有一些老师却把握不准课堂评价的正确方向,使课堂教学评价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失。    一、评价内容只定位于表面而失于虚    曾经听过一位老师上《四个太阳》一课,老师问:“课文里的四个太阳你最喜欢哪个呢
从有关方面获悉,自2014年2月开工的九硒农牧有限公司向家坝生态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将于2014年12月底全面竣工,正式投入运行。作为2014年万源市推进的重点生
《青年探索》创刊于1983年,是国内青少年研究领域较早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一直深耕在青年研究领域,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