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对“伪城镇化”的忧思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7820723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城镇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作为一个农民,一个农村城镇化的一线亲历者、见证者,我对当下农村城镇化的一些现象充满忧思。
  在城镇化的推进中,农民的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这种权益不仅指农民的土地权益,更为重要的是农民进城后的发展权益——并由此造成大量没能得到市民待遇的“伪市民”。
  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使农民的权益得到保障?在谈这个问题之前,必须要厘清一个根本问题,即农村城镇化是由经济发展自然催生(即“自然城镇化”),还是无视发展规律人为强行推动(即“人为城镇化”)。如果是前者,那么农民的权益就能够最大程度得到保障;反之,如果是后者,农民权益就难免被层层盘剥。
  一个农民,如果他已经长期在工厂上班,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和厂里为他缴纳的基本福利保障,那么此时他身份虽是农民,也有土地,但土地于他成了一种副业,他实际上已是一名产业工人。他的这种身份转换显然是由经济发展自然催生,而非人为强行推动。经济发展了,工厂、商场自然增多,农民就业就有了支撑,此时如果他的土地被政府征用,他就随之被城镇化。这种城镇化不仅自然而然,也能使这位农民土地被征后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当前农村城镇化的一个最大问题,恰恰就是农民进城后生活有无保障。
  而“人为城镇化”,常常是一种典型的“伪城镇化”,是借发展经济之名,行掠取土地利益之实。以为将农民的地征掉,一次性补偿一笔征地款,再将农民赶上楼,就是城镇化了。至于农民“上楼”后有没有稳定工作获取经济来源以支撑生活,有没有基本的福利保障以解除后忧,则不管不问。
  于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结果就出现了。这些土地被征掉进城的农民,你说他是市民,他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和福利保障;你说他是农民,他没有土地。人是到城里了,也住在楼上了,但生活反而比以前更难。由于这种城镇化并非经济发展自然催生,有限的补偿款只能短期保障农民进城后的基本生活,却无法提供长期的生活支撑。
  外观这种城镇化,高楼林立,新城拔地而起,不断攀升的地方GDP,官员闪亮的政绩。与此对应,缺乏后续生活保障的农民越来越多,民怨越积越大。这不是真正的城镇化,虚有城镇化之表,没有城镇化之实。
  这样的城镇化,出问题是迟早的,最终损害的是农民和国家的利益,为此买单的是整个社会。有人说这是城镇化的错,其实不是,城镇化本身没有错,错在这种城镇化的路径是无视发展规律人为推动。是一些人的急功近利,鼠目寸光,利欲熏心,造成了“伪城镇化”,产生了大量“伪市民”。
  令人忧虑的是,“伪城镇化”如今仍然在一些地方进行得如火如荼。这些地方的官员不知道这样的城镇化会出问题吗?不,他们可能比谁都清楚背后的重重隱患,可这样做能以最快的速度提升GDP和政绩,先捞取政绩,再提拔走人,出问题也与自己无关。
  这是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的问题,也是一个农村城镇化的一线亲历者、见证者深切的忧思和呼吁。农村城镇化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如果选择了错误的路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摘自《时代邮刊》 图/CFP)
其他文献
在西班牙,尤其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和巴斯克地区,存在着很多公共房屋,却被当地人侵占,长期不付房租,死活不搬的情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个普遍的情况是,在城市急速扩大化的过程中,住房困难是肯定的。很多来城市谋生活的贫困人们,对西班牙来说应是Romas或Gitanos(吉普赛人),找不到便宜住房,就会搞个棚户区。   棚户区所占地皮肯定不属于那些穷苦百姓的,这就是所谓非法建房的
期刊
来比利时前,一位友人故作神秘地对我说:“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在那个无政府的国家中享受自由吧!”自2010年4月,荷兰语政党与法语政党,因分歧过大闹翻,首相(相当于总理)辞职以来,比利时经历了约500天的无政府状态。   无政府就意味着自由吗?还是到处充满垃圾?无治安可言?一系列的问号和可怕场景在我的脑海浮现。   飞抵布鲁塞尔,我遇到了第一个问题:运的行李不见了。焦急地等待了近两
期刊
敢于亮丑的人,才会近乎完美;敢于亮丑的城市,才会更具人文内涵。   开普敦是一座很美的城市。这里集欧洲和非洲人文、自然景色于一身,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凡是到过这座城市的人,无不被开普敦的美丽所吸引。开普敦的美,叫人难忘;还有一种“不美”,也同样叫人深思、叫人难忘。   开普敦的建筑,有现代特色,也有古典风情。有人说:这座城市,就像一座雕塑。而在开普敦市中心地段,有一座断
期刊
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最近被人刨了一回老底。《纽约每日新闻》称,1789年10月5日,华盛顿从纽约社会图书馆借了两本书:《国际公法》和英国《下院辩论》第12卷,还书日期应为当年的11月2日,但是,他一直没有完璧归赵。如今,220多年过去了,华盛顿的还书逾期滞纳金已累计高达30万美元。   在那则消息中,《纽约每日新闻》不是说这两本书被“骗走”(stiffed)了,就是说被“偷走”(fi
期刊
2012年2月6日,英国隆重庆祝女王登基60周年。自1952年2月6日登上宝座至今,86岁的伊丽莎白二世已成为除维多利亚女王之外在位时间最长的英国君主。与半个多世纪前相比,今天的英国王室正在朝着更富时代感、现代化的方向蜕变,也成为英国人维系爱国主义价值的一个节点。   风云变化的60年间,看似一成不变的英国王室如何找准定位,主动或被动地适应时代变革和社会变迁?女王的60载君主路或许就是英
期刊
不在医院中行窃。但凡携带大量现金到医院的人,往往是重病患者的家属,而且都是一些倾家荡产东挪西借来的救命钱,丢了这笔钱,就会断送一个人的性命,如果偷了,那就会从小偷变成杀人犯。   不把旅客的钱偷光。如果将外出旅游的人身上的钱偷个精光,旅客无法回家,势必就会怒而报案,警察一来,封锁现场,挨个盘查,想走都走不掉。如果留一些给他们,大多数人归心似箭,只要有足够的钱回家,一般都不会主动报案的。 
期刊
多年前,美国《幸福》杂志曾做过一个调查:在你和对手之间,你最希望得到什么?100份问卷在一个月后返回了99份。结果,希望得到金钱、智慧和机遇三者的答卷各占1/3!  究竟哪一个才是一个人与对手之间最希望得到的呢?有人提议去找那最后一份问卷。按照发送问卷时的地址记录,最后一份问卷很快就水落石出了。  答卷人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当工作人员找到他并说明来意后,他却说:“我真不知怎么回答。我刚开始创业时
期刊
曼利厄斯市原本是美国纽约州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最近因为市长卷入一桩罕见的官司受到关注。   曼利厄斯市的人口不到5000,市民比较富裕,多为中产阶级。要想了解该市市长塞拉芬“偷垃圾”一事的来龙去脉,还得从该市的垃圾回收条令说起。   在曼利厄斯市,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用来装可回收垃圾的蓝色大垃圾箱,大家把可回收垃圾放在这个箱子里。每周,回收公司的工人会挨家挨户地收垃圾,这时,居民只需
期刊
我在沿海一家有着80多名员工的鞋厂打工6年。但在鞋厂,我却不是做鞋,而是搞后勤服务,说白了,就是在食堂帮厨师择择菜、打打下手,帮老板跑跑腿、买点日用品,在厂内公共场所换换洗手液、摆摆卫生纸,代老板为员工传传话、发点福利性用品等。随着鞋厂的不景气,我也就被精简了出来。   回到家,我不想再出去了,就想在家乡找个合适的工作。于是,我制作了一份求职简历:首先说明后勤工作的重要性,然后着力美化自
期刊
女儿出生后,日子无比忙乱。她腹泻,一哭闹,这边拉脏的衣服还没顾上洗,那边又拉了一床一地,我忙着给她擦洗屁股,上护臀膏。外面,送快递的大喊我的名字,“啪啪”地拍门;屋里,电话催命似的响个不停。我手忙脚乱地把女儿收拾干净放在床上,蓬头垢面地去开门,还没到门口,只听见她在我身后哭得几乎背过气去……  终于腾出手来接电话,是母亲。她的焦灼之火急切顺着电话线烧过来:“你怎么不接电话?出什么事了?你吓死我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