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与客的回旋及其背后的精神困境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写作无论在何种意义上指向最后的那个“自我”,其实都面临着一个如何处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只不过有的诗歌对这一关系呈现得过于明显,有的看起来则十分隐蔽。1990年代以来的“个人化写作”在新世纪愈演愈烈,任何自由写作的模式都可以拿来实验,也都有可能成为一种深刻的成功。但不论如何,作为写作者的主体在借助客体以探索和审视自己的经验上都要通过一条真实而新颖的道路,以期完成对隐藏在日常生活之下的人的心灵大海的揭秘。
  “诗在本质上是隐喻的。正如心灵的想象虽然是独立的构成,但这种想象永远是世界的,与我们所寓居的世界有关。”(尹国均语)为此,寻找隐秘的主客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乃成为诗人对自我建构的一个必须。一般而言,主与客的回旋程度视诗人借助客体的多少和深度而定。有的完全以客抛头露面,主体的意志深藏其后;有的主与客轮番出场,推杯换盏,意志交错;有的则以主体为主,客体只是作为辅助。从这三个角度来观察和对应,胡弦的《马戏团》属于第一种,兰童的《头陀颂》和离离的《动物的爱情》属于第二种,第三种则没有诗能够兑现。细致而言,胡弦的《马戏团》完全笼罩在了一种以“排除法”为策略的全知叙事当中,主体始终都以旁观者的姿态出现,而“马戏团”不过是他认知世界的一个切入口,是他传达经验的一个载体。兰童的《头陀颂》,从传统的视角而言,应该是一种“赋”的写法,然而通篇却以“我”为终始,主体占据了叙事的主导地位,只是中间穿插了对头陀的镜像照应,完全出乎人的意料。相对而言,离离的《动物的爱情》则是一种平淡而客观的叙述,虽然主与客在诗中也交替出现,但是“我们”一直处在弱势的观察者地位。应该说,这种表征方式与诗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记忆以及他们处理经验的模式和对语言的调动能力有关。兰童处理的经验和文化记忆比较宏大,而离离处理的则是日常场景;在对语言的驾驭上,兰童纵横捭阖,注重能指与所指的转化;离离则以平为奇,注重“看见”与内心的干凈传达。
  当然,诗人们对形式上的主客回旋的遣置不一定是有意识的。但有一种“意识”却永远都无可回避,那就是他们都企图通过对主与客关系的平衡或调和达到对精神困境的消除。胡弦的《马戏团》虽然表面上看都是对马戏团里常见物事的阐释,但实际上却处处以其中的常用物什(如锣、铃铛、皮大衣等)和动物设喻,尤其是否定性的“意志”排比,直接曝露出作为主体的诗人内心游荡着一股愤懑之气。诗人因了对世事的洞察,一连串的“不可能一开始就……”似乎就是在向世人宣告,这个世界永远都是在破坏既定的秩序,然后在混乱中重建各种利害关系。然而这一重建又是对理想精神的打破。诗人的精神隐忧似乎正在于此。兰童的《头陀颂》则喻示了一种精神焦灼的困境。首先是诗人个体理想的“不遇”之悲,为此诗人只能幻想着寻找替身(如李白)来放纵自己,或者幻想着以牺牲自我来回报天地与“中原之地三万里的哀鸿与白骨”,应该说这还仅仅是肉体上的浅层救赎。其次是诗人在信仰抉择上的矛盾自弑,他虽然以头陀为精神的导师,然而作为一个世俗的人,在“出世与入世,阴间与阳间”之间,他始终无法弃绝非此即彼的任何一端,最后只能落下一个“身首异处”的结局。很显然,诗人努力地欲实现精神上的救赎,然而却失败了。这种精神的困境乃是在一种无形的自嘲中造成一个看得见的悲剧,不能说不让人痛心疾首。离离的《动物的爱情》相对比较简单,它呈现的精神困境是作为主体的孩子通过对“动物爱情”的观察而及于对人类的一种自然转换,隐隐之中透露出对性之感知的神秘暗示。
  然而,以诗歌中主与客的关系为视角来探讨诗歌似乎也存在冒险。那就是,当主体处于异化的状态时,如何判别诗人主体意识的准确性,并且将它与客体的关系厘定。所幸的是,这三首诗都不存在主体被异化的问题。
  (作者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在当代诗歌创作中,只要提到“女性诗歌”,翟永明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作为女性诗歌创作的代表和领军人物,翟永明已成为当代女性诗歌创作的一个重镇[1]。从八十年代的《女人》《静安庄》到九十年代的《咖啡馆之歌》《盲人按摩师的几种方式》,再到新世纪的《关于雏妓的一次报道》《大爱清尘》等,每一个阶段都有属于自己的重要作品产生。翟永明是一个不喜欢重复写作的诗人,“始终饶有兴趣地在这个写作领域里寻找变化”[2],
期刊
当代诗坛在最近一些年好像很热闹,不仅写者众多,而且发表的作品也不计其数,有人便乐观地以为诗歌大有复兴趋势。然而在我看来这表面的热闹背后,却难掩极大的瓶颈与深重的危机,那就是诗歌艺术的粗疏与低劣,尤其在互联网发达、几乎任何人都能在网络上“发表”诗作的情况下,这种艺术粗疏与低劣只会愈加严重,不少写者以为只要分行书写,那一定就会是诗,而完全忽略诗应该有的艺术要求与限制。如果当今写诗者还不认识到这其中的严
期刊
柏桦是第三代诗歌一个独特的存在,他先锋化的诗歌探索一直持续到当下。  柏桦从第三代“诗到语言为止”的理念一直深入了进去,使他的诗作有了浓郁的语言意味。他的写作可以命名为“逸辞式写作”,他反叛血性的、阳刚的、带有道德意味的写作,在轻逸、柔软、濡湿的路上滑行前进。他沉溺于想象性的“逸乐”生活,迷恋美食、声色、“江南”、唯美的古典,流露出耽美和颓废的气味。这样的写作为新诗的创作、审美开拓了新的空间,但是
期刊
生命在时间的维度中栩栩如生,时间赋予了个体或浓或淡、或俗或雅的生命意识。生命与时间的关系不是包含与被包含,而是互相交融的关系。关于生命意识的诗句如“逝者如斯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等,都是靠与读者有关生命的共鸣才得以被吟唱至今的。  生命意识是个体对生命的自知。它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即生存意识、安全意识和死亡意识。而个体每一维度的意识都有其丰富的形态,悲哀的、豁达的、痛苦的、焦虑的…
期刊
相较于常人,优秀的诗人对岁月的流逝总是敏感而多情的,他们不仅游走于芸芸世界的无垠空间,在时间这个维度中也能够自由穿行;他们会怜悯路旁无人问津的野花,也就会发现慵懒午后、日落黄昏和焦急等待中的妙义;他们可以让属于自己的时间“停滞不前”,在静止中去打量、审视和拷问内心与灵魂。正如穆齐尔将诗人定义为“对自我在世界中和在人之间那无可救药的孤独有着最强意识的人”,诗人们的孤独感不单单是与世俗世界和庸常之辈的
期刊
去诗十五年的成都青年诗人彭志强回诗后所做的一项工作——唯一的诗歌工作,是把文物翻译成诗歌。我读他此前的《金沙物语》(四川人民出版社),现在的《草堂物语》(长江文艺出版社),其实是在读文物——读翻译成了诗歌的文物。志强不像好些去国的人,去了就不回来了,或回不来了。读读志强的诗就知道,他是回来了的,真正回到了他的冰清玉洁、烟朦雾胧的诗国的。  我有过在成都东郊某区文化局工作十年的经历。这段经历让我对文
期刊
南 鸥:本刊栏目主持人。  谢克强:1947年生,湖北黄冈县人。当过兵,上过大学,作过文学编辑,曾任《长江文艺》副主编、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诗歌》执行主编,黄冈民间文化学会名誉会长。  1972年开始在《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发表作品,已在国内外数百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诗二千余首(章);有诗入选《新中国50年诗选》《中国百家哲理诗选》《新时期诗歌精粹》及各类年选等二百余部诗选;大学毕
期刊
诗美学巨著《人间词话》中,王国维独具慧眼地把诗人归类为“客观之诗人”和“主观之诗人”,二者区分是除却才华、想象和情感等共有特征外,“客观之诗人”需要经受社会磨练,及其作品能够承载起丰富阅历,这为后世留下一个判识诗人个性风格的特质的“路标”。照此生发,跟着个人感觉走的诗人即为“主观之诗人”,把自己的写作置于时代和社会的大背景中去考量去运笔即为“客观之诗人”。  在有些浮躁和喧嚣的当下,诗人中绝大多数
期刊
正是午后初霁,阳光一颗一颗掉下来,世界安静到没有声音。我坐在窗前,手捧着周庆荣的散文诗集《预言》,在静静地读。窗外,昨夜疏风骤雨,落花拂下来,一地胭脂,一地雪。而树也会在这个时候落叶,落叶的同时生出了新叶。因此,上海的五月是万物新旧交替比较繁复的时节。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上海的秋天,那个时节的上海,少了些浓妆,多了些骨秀与清朗。这样的骨秀与清朗,亦如周庆荣给我的感觉。  身怀对散文诗的虔诚,钟爱与思
期刊
诗人王钻清首创“大时空诗”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关注。我与北京、上海等几所大学的专家学者讨论,用解释学来分析的话,可以说“大时空诗”找到了一种新的言说方式,可能更好地使诗人视野开阔且有超越常见时空的想象,内容丰富且有深远的意境和充分的意向,形式新颖且呈现独特的风格与深厚的韵味。  自2005年以来,王钻清一直尝试写作“大时空诗”,早期只是将天体和星系等太空元素移植诗中,意图在于突破诗作中的陈词滥调,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