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然、孤独与真诚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20080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在时间的维度中栩栩如生,时间赋予了个体或浓或淡、或俗或雅的生命意识。生命与时间的关系不是包含与被包含,而是互相交融的关系。关于生命意识的诗句如“逝者如斯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等,都是靠与读者有关生命的共鸣才得以被吟唱至今的。
  生命意识是个体对生命的自知。它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即生存意识、安全意识和死亡意识。而个体每一维度的意识都有其丰富的形态,悲哀的、豁达的、痛苦的、焦虑的……诗人把这些有关生命的领悟以诗歌的形式呈现,而这些诗歌正是侧重不同、形态不同的生命意识的体现。
  毛子的《咏叹调》直指个体普遍存在的死亡意识。毛子是一个温暖的诗人,他温暖地对待生活,温暖地面对现实。“活着。我从诗歌里获得一点自信/在女人那里,窃取温暖。/除此之外,只有书籍和我保持持久的关系。”如诗所言,诗歌、女人、书籍,使诗人在寒冷、孤独的生命旅途中不失风度地前行,即使对于冰冷的死亡,他仍报之以温情。在《咏叹调》中,“墓地”不是肃杀黑暗的,他抛开象征、隐喻,将墓地作为“风景”呈现,因此他捕捉到了墓地原本的特色——安静。毛子从不回避现实,但他的诗鲜有戾气,他敏锐地发现生命的残酷,却泰然处之——死亡,只是生命里的事情——这也正是《咏叹调》中所呈现的诗人的死亡意识。诗人从容地面对死亡与诗人温暖地面对生命互为因果,这与诗人能够敏锐地察觉生命的残酷并不矛盾。事实上,命运的残酷在某种意义上成就了诗人温润的性格,因此诗人温和地回应冰冷与残酷,获得心灵的自在洒脱。
  有安全感地活着是个体本能的追求。东荡子的《他却独来独往》反映的是安全意识这一维度。诗歌简单勾勒出了一个与众生格格不入的“他”:他不与任何人拥抱,不对谁“发号施令”,也不许谁以“盛大的承诺”。淡泊孤傲的形象似乎反映了他强大的内心,但实质上他踽踽独行,形单影只,是一个彻底的孤独者。他的孤独寂寞与浮躁喧哗的环境形成巨大反差,妥协式的独来独往是对现实无奈的背离。与鲁迅笔下的孤独者颇有些相似,他们的理想追求在外人看来愚钝不堪。在安全意识层面,他人的不理解增强了个体对孤独的体验。全诗弥漫着浓烈的孤独感,正是个体缺乏安全感的一种隐形体现。只有不惧孤独的人,生命于他才有安全感。诗中的孤独者享受孤独,但在诗人看来,他面对孤独时浑然自得的状态更加凸显了孤独的存在。也就是说,诗人从这位享受独来独往的“他”身上感受到了个体生命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正是安全意识的一种形态。
  生命意识的第三个维度是生存意识。尘轩的《我听见了时间的声音》用细腻的笔调展示了诗人的生存意识。这与毛子“看破红尘”之后的从容泰然不同,它是一种身处尘世的朦胧感。诗人既若即若离地感受到尘世的残酷,又若隐若现地流露出对生命的热爱,对时间的虔诚。前者如“我们充做乐器,不可避免地被世界聆听”所展现的,个体被世界窥视、窃听,失去了应有的私人空间。后者如“听得见的青春和听不见的未来,都很琐碎/我相信,时间正将声音一点点递给我们”传达出的诗人对时间的信任。这种时间观与法国作家萧沆所言的“我们都是时间的仆人”刚好相反,在诗人看来,个体与时间是平等的关系,时间不主宰个体的存在,反而友好地记录着个体的生命历程,甚至使个体在当下所展望的未来也显得真实可靠。虔诚的时间意识使诗人得以在生命长河中悠然前行,并且更加真诚地对待生存。
  如前文所述,这三首诗的共同之处在于诗人生命意识的呈现。毛子的泰然、东荡子的孤独、尘轩的真诚都是生命意识的不同形态。三位诗人所展现的生命意识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他们用各自的诗意之火从不同维度给生命意识这旷远的空间带来了温暖与光亮。当然,生命意识的形态不止这三种,它是千姿百态、多元共生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诗人的“慧眼”将会捕捉到生命意识的更多形态。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其他文献
如果需要典范,我们就要经常回到希腊人那里去找,他们的作品所描绘的总是美好的人。  ——歌德  希腊诗人埃利蒂斯(Odysseus Elytis,1911-1996)可以说终其一生都在打破那种将欧洲与希腊等而视之的看法,他曾多次公开声明希腊是被欧洲误解、征用的希腊,“我与我的同时代人千方百计地寻找希腊的真实面目。这样做十分必要,因为迄今为止,它一直被欧洲人眼里的那个希腊所冒充。为了去伪存真,就必须废
期刊
作为“第三代诗歌”的重要诗人柏桦,人们惯常用“抒情诗人”、“颓废”、“逸乐”、“速度”、“挽歌”等关键词予以标识,并且学界不断地以这些词为坐标进行阐释,固然廓清并深化了对于柏桦诗歌的认识与理解,然而寥寥标注的背后也遮蔽了柏桦诗歌丰富的意义。在我看来,柏桦诗歌中隐寄着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其背后彰显出柏桦深厚的文化焦虑意识,这种历史感的存在对于今天的诗歌创作无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历史感的多态呈
期刊
南 鸥:本刊栏目主持人。  吉狄马加:彝族,著名诗人、作家、书法家。1961年生于四川大凉山。1982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兼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长、中国诗歌协会顾问。是当代著名的少数民族代表性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诗人,已在中国出版诗文集近二十种,其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近三十个国家或地区出版发行。多次荣获中国国家文学奖和国际文学组织机
期刊
雅斯贝尔斯对人生极限情景的定义是“我们从未选择过它们,而它们却使我们面对‘在此世存在’之彻底开放性和疏远性。……这些情景中最重要的有偶然、过失以及死亡。它们是人生不可逃避的,但又无法改善的状况。它们向我们的生活注入一种使人不舒适的对危险和不安全的感觉,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脆弱和无家可归”。[1]从人生经历来看,诗人樊忠慰遭遇了雅斯贝尔斯说的他自己无法选择的不可逃避又难以改善的“极限情景”,而他遭遇的
期刊
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一生都在诗歌的丛林里穿梭,从未言放弃,但即便如此,他总共也就发表了200来首诗,这样的产量,对于一个堪称“大师”的人来说,的确不算多。然而,他的声誉并不由作品多少决定,而是在于他对诗歌探索的执著与坚持,在于他给我们带来了何种独特的诗歌美学与价值观。2011年,特朗斯特罗姆80岁,也就是在这一年10月,诗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通过凝练、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
期刊
《毛诗序》有云:“诗者,志之所知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自古以来,在中国就有“诗言志”、“诗缘情”的传统,唯有来自心灵最深处的歌唱才最为动听。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商品化社会的到来,文学渐渐失却了轰动效应,文人下海的现象俨然是数见不鲜。而青年诗人任怀强,这位山东大汉却像一条与时代精神相逆反的鱼,始终秉承着对生活
期刊
在众多的台湾诗人中,痖弦是一个注定要被文学史关注的标志性诗人。他是“创世纪”诗歌的“三驾马车之一”,著有《痖弦诗抄》《深渊》等诗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陆对其诗歌的推介和研究成果却鲜有令人满意的。目前最全的集子是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的《痖弦诗集》,而相关研究也只是停留在其某些诗篇的介绍和分析。究其原因,是我们对诗人和诗歌的评价一直停滞在题材、主题等传统研究方法上,自然很难做到对诗歌价值的
期刊
在当代诗歌创作中,只要提到“女性诗歌”,翟永明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作为女性诗歌创作的代表和领军人物,翟永明已成为当代女性诗歌创作的一个重镇[1]。从八十年代的《女人》《静安庄》到九十年代的《咖啡馆之歌》《盲人按摩师的几种方式》,再到新世纪的《关于雏妓的一次报道》《大爱清尘》等,每一个阶段都有属于自己的重要作品产生。翟永明是一个不喜欢重复写作的诗人,“始终饶有兴趣地在这个写作领域里寻找变化”[2],
期刊
当代诗坛在最近一些年好像很热闹,不仅写者众多,而且发表的作品也不计其数,有人便乐观地以为诗歌大有复兴趋势。然而在我看来这表面的热闹背后,却难掩极大的瓶颈与深重的危机,那就是诗歌艺术的粗疏与低劣,尤其在互联网发达、几乎任何人都能在网络上“发表”诗作的情况下,这种艺术粗疏与低劣只会愈加严重,不少写者以为只要分行书写,那一定就会是诗,而完全忽略诗应该有的艺术要求与限制。如果当今写诗者还不认识到这其中的严
期刊
柏桦是第三代诗歌一个独特的存在,他先锋化的诗歌探索一直持续到当下。  柏桦从第三代“诗到语言为止”的理念一直深入了进去,使他的诗作有了浓郁的语言意味。他的写作可以命名为“逸辞式写作”,他反叛血性的、阳刚的、带有道德意味的写作,在轻逸、柔软、濡湿的路上滑行前进。他沉溺于想象性的“逸乐”生活,迷恋美食、声色、“江南”、唯美的古典,流露出耽美和颓废的气味。这样的写作为新诗的创作、审美开拓了新的空间,但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