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晓韵,中国新生代美女摄影师。她23岁获得法国摄影大奖,25岁成立摄影公司。她还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全国十佳影像先锋年度人物和Getty Images签约摄影师。她2012年在英国举办Jolie罗晓韵英伦印象摄影展,2015年发布新书《冰岛迷梦》……
眼前的罗晓韵,依然是那么娇小、美丽,带着出水芙蓉般的气质。当摄影师是一件“苦差事”,常常要风里来雨里去,罗晓韵偏偏将其当作“寻找白日梦”的支柱。她把镜头对准自己,将自己与自然风景水乳交融。她觉得记录这些时刻,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出生于1983年的罗晓韵,从2岁开始就生活在一堆相机中。她的父亲罗大万是国家一级摄影师,经常带她去野外拍摄、采风。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照相机内隐藏着神秘莫测的世界。梦想的种子悄悄在发芽,她渴望用镜头去记录。从那以后,她始终对照相机“不离不弃”。
罗晓韵最初的摄影风格与父亲截然相反,父亲擅长拍风光,而她更喜欢拍人像。她觉得把人的情绪拍出来是件趣事,而且认为自己怎么拍风光照也不可能超过父亲,所以一开始就拍人像。直到后来与朋友出国旅行时,她被那些风景深深吸引,从此慢慢爱上拍风光,并把风光与人像结合起来。
2006年,她开始接触商业摄影,那时她还在读大学,突然有人找她和飞鸟拍照。几次合作成功后,她决定将兴趣爱好变成事业——创办花图摄影公司,并担任摄影视觉总监。经过8年发展,花图摄影已经初具规模。“穿着婚纱去旅行,把旅行和拍摄婚纱照相结合”的想法,受到广大年轻人的追捧与喜爱。她习惯拖着沉重的器材,辗转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享受在烈日和寒风中忘我工作的每一分钟。她奋不顾身地投入,挥洒着年轻的激情。
公司慢慢步入正轨后,罗晓韵不再整日沉浸在公司事务中。她喜欢浪迹天涯,喜欢旅行自拍,并得到了Jolie这个雅号。Jolie在法语中有“漂亮”“可爱”的意思,而罗晓韵正有着邻家女孩的清纯。她始终认为,自拍不是自恋,她的摄影作品讲究景物与人的和谐相处。她会先对好镜头,随后走入画面中,连续按动快门,最后选一张自己最满意的。有时因为很难取到某些角度,需要跑得更远一些,她会先对好角度,让朋友、同事或同行司机来按快门。她不喜欢那些擅长摄影的人来帮忙,因为他们会加入自己的取景习惯。因此,她总是对帮忙者说:“不要移动我的照相机,哪怕是一点点。”
为了摄影这个“白日梦”,罗晓韵注定要不停地行走、流浪。2013年2月,她来到英国约克郡某湖区,想拍摄星空倒映在湖面上的景象。她对好镜头,站到湖中央一块石头上,正准备按下快门,不小心脚下一滑,跌落到冰冷的湖水中。幸好是枯水期,水位只到她的腰部。换作其他人,可能会赶紧上岸换衣服。当时室外温度接近冰点,泡在冰水中肯定不好受。不过罗晓韵却不慌不忙。她想,既然已经掉下来了,那就站在水中拍摄。这份淡定从容,让她得到了“罗大胆”这个外号。
罗晓韵去过世界上很多国家,最让她魂牵梦绕的,却是北欧小国——冰岛。近两三年里,她有100多天待在这个国家。10岁时,她在书上认识了冰岛,觉得只有那里孤寂的空气才适合自己呼吸。长大后,她的足迹踏遍了每一个大洲,却始终没有去冰岛。也许是在逃避曾经的自己,也许是舍不得就这样回到梦中的岛屿。
2014年年初,罗晓韵宿命般地踏上了这片土地。那年,她最爱的外婆去世了,没多久可爱的弟弟又因车祸丧生。她陷入空前的绝望,从来不知道“永远失去”这四个字竟离自己这么近,而曾经说的永远却是真的那么远。她想到一直想去却始终未去的冰岛,或许那里能慰藉她受伤的心。
刚到冰岛,罗晓韵觉得那里很荒凉、很黑暗。那时是极夜,一场多年未遇的暴风雪正在当地肆虐。她在那里尝试找回昔日的自己,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自己与自然景色的对话。冰岛的裂缝和冰川、升腾的大海、暴怒的火山,它们时而激烈时而平静。她在黑沙滩找到隐形翅膀,放下那沉重的过去。她压抑的心情,慢慢在这些冲撞中重生。冰岛曾经安抚厌倦奔波與杀戮的维京海盗的灵魂,也让她彻底走出了悲观。面对自然,人类如此渺小,那些烦忧又有什么放不下?在当下,在冰岛,她找到了那个勇敢、乐观、平静、伟大又渺小的自己。
2015年,罗晓韵出版了一本关于冰岛的书——《冰岛迷梦》,书中的一幅幅照片和一段段文字说明,将冰岛独有的韵味展现了出来。她是用心去了解那个地方,记录那里的故事。这本书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还引发了国人去冰岛的热潮。
寻找北极光是罗晓韵一直追求的拍摄主题。极光主要是由太阳喷射出来的等离子体团,经过地球时,被南北极的磁场吸引,再跟地球大气层的分子产生化学反应而发出光芒。在芬兰语里,北极光是“狐狸之火”的意思。古代的芬兰人相信有只神奇的狐狸在雪间奔跑,它的尾巴扫起雪花在月下反射,幻彩便映照成美丽的北极光。她10次深入北极圈,在零下极寒中守候,就是为了等待那惊鸿一瞥。2014年11月,罗晓韵幸运地碰上了11年来最大的一次太阳黑子爆发。那是她在芬兰拉普兰的最后一个晚上,同行者大多进入梦乡。她拿着三脚架出发,只带了一个相机和备用镜头。她一直往城镇边缘走,忽然发现天边有一抹绿光,她爬上雪堆,将三脚架定位。远处紫绿色极光越来越亮,在她头顶盘旋。她不停按动快门,最终留住了这难得一见的自然奇观。
既然是“白日梦”,那就不能带有太多功利性。罗晓韵只是按照记录的态度去拍照,定格那一天、那一刻的美好瞬间。比如拍客人,她会先简单准备一下线路和地点,但不会去准备道具、预想动作,她习惯于在很自然的状态中留下一个个精彩瞬间。
走的地方多了,自然会有很多人生感悟。有次罗晓韵来到英国一个小渔村,村中有位老人,他在自己的家中,天天画窗外的风景。整整40年,满屋子都是老人的画作。他没有卖掉任何一幅作品,可他每日都过得非常快乐。这件事对罗晓韵触动很大,她想,如果以后没有机会去行走,就找一个喜欢的地方,专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摄影。哪怕只是极其普通的风景和人物,也能在一双慧眼中迸发出炫目的光芒。
正是这份自由、随性、率真,让罗晓韵拥有难以计数的粉丝。每次自拍作品上传网络,都会吸引大批粉丝围观。粉丝们渴望与罗晓韵进行互动,自发在微博上发起一个活动——“寻找Jolie”。
这个活动的肇始也是一个偶然因素。有位20岁出头的女粉丝,在一次国外旅行中,意外发现罗晓韵照片中的场景。她随手拍下来,上传到微博上,并“@罗晓韵”。罗晓韵觉得很有趣,转发了这幅作品,引发其他粉丝点赞。此后就一发不可收,越来越多的粉丝出国旅游时,会特意去她曾经拍照的地方,拍下跟她相同的姿势与场景,掀起一阵“寻找Jolie”的热潮。虽然其中有些网友拍得不是很专业,但这种精神让她非常感动。有段时间,她只想自己拍着玩,不愿和别人分享。然而看到有这么多粉丝支持自己,她重拾心底的那份阳光并且觉得有义务为粉丝们做些什么。她用作品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可以用更多视角看待世界。
从2011年出版第一本书《360°零死角的绝美自拍法》至今,罗晓韵已出版五本个人专著。这些书都曾位列畅销书排行榜前几名,总销量达上百万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给予了罗晓韵很高的评价。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执行总裁王中磊这么评价她:“用镜头记录旅行,留下美丽的记忆。”《失恋33天》《等风来》的导演滕华涛一语中的:“除了拍摄风景,最美摄影师Jolie本身也是一道风景。”台湾著名音乐人方文山更是送来最盛大的赞美:“罗晓韵才女,如诗一般的你。”
对于未来,罗晓韵没有特别宏大的计划,她崇尚活在当下,尽力做好眼前的事。她希望通过“女行团”这个平台,号召不同领域的女性在旅行中发现别样的风景,致力于打造一个关于摄影与旅行的主题空间。她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个主题作品的拍摄中,她会继续在世界各地流浪。摄影是她记录、表达思想的工具,在这个梦一般的光影世界,她渴望永远不要醒来。
眼前的罗晓韵,依然是那么娇小、美丽,带着出水芙蓉般的气质。当摄影师是一件“苦差事”,常常要风里来雨里去,罗晓韵偏偏将其当作“寻找白日梦”的支柱。她把镜头对准自己,将自己与自然风景水乳交融。她觉得记录这些时刻,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出生于1983年的罗晓韵,从2岁开始就生活在一堆相机中。她的父亲罗大万是国家一级摄影师,经常带她去野外拍摄、采风。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照相机内隐藏着神秘莫测的世界。梦想的种子悄悄在发芽,她渴望用镜头去记录。从那以后,她始终对照相机“不离不弃”。
罗晓韵最初的摄影风格与父亲截然相反,父亲擅长拍风光,而她更喜欢拍人像。她觉得把人的情绪拍出来是件趣事,而且认为自己怎么拍风光照也不可能超过父亲,所以一开始就拍人像。直到后来与朋友出国旅行时,她被那些风景深深吸引,从此慢慢爱上拍风光,并把风光与人像结合起来。
2006年,她开始接触商业摄影,那时她还在读大学,突然有人找她和飞鸟拍照。几次合作成功后,她决定将兴趣爱好变成事业——创办花图摄影公司,并担任摄影视觉总监。经过8年发展,花图摄影已经初具规模。“穿着婚纱去旅行,把旅行和拍摄婚纱照相结合”的想法,受到广大年轻人的追捧与喜爱。她习惯拖着沉重的器材,辗转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享受在烈日和寒风中忘我工作的每一分钟。她奋不顾身地投入,挥洒着年轻的激情。
公司慢慢步入正轨后,罗晓韵不再整日沉浸在公司事务中。她喜欢浪迹天涯,喜欢旅行自拍,并得到了Jolie这个雅号。Jolie在法语中有“漂亮”“可爱”的意思,而罗晓韵正有着邻家女孩的清纯。她始终认为,自拍不是自恋,她的摄影作品讲究景物与人的和谐相处。她会先对好镜头,随后走入画面中,连续按动快门,最后选一张自己最满意的。有时因为很难取到某些角度,需要跑得更远一些,她会先对好角度,让朋友、同事或同行司机来按快门。她不喜欢那些擅长摄影的人来帮忙,因为他们会加入自己的取景习惯。因此,她总是对帮忙者说:“不要移动我的照相机,哪怕是一点点。”
为了摄影这个“白日梦”,罗晓韵注定要不停地行走、流浪。2013年2月,她来到英国约克郡某湖区,想拍摄星空倒映在湖面上的景象。她对好镜头,站到湖中央一块石头上,正准备按下快门,不小心脚下一滑,跌落到冰冷的湖水中。幸好是枯水期,水位只到她的腰部。换作其他人,可能会赶紧上岸换衣服。当时室外温度接近冰点,泡在冰水中肯定不好受。不过罗晓韵却不慌不忙。她想,既然已经掉下来了,那就站在水中拍摄。这份淡定从容,让她得到了“罗大胆”这个外号。
罗晓韵去过世界上很多国家,最让她魂牵梦绕的,却是北欧小国——冰岛。近两三年里,她有100多天待在这个国家。10岁时,她在书上认识了冰岛,觉得只有那里孤寂的空气才适合自己呼吸。长大后,她的足迹踏遍了每一个大洲,却始终没有去冰岛。也许是在逃避曾经的自己,也许是舍不得就这样回到梦中的岛屿。
2014年年初,罗晓韵宿命般地踏上了这片土地。那年,她最爱的外婆去世了,没多久可爱的弟弟又因车祸丧生。她陷入空前的绝望,从来不知道“永远失去”这四个字竟离自己这么近,而曾经说的永远却是真的那么远。她想到一直想去却始终未去的冰岛,或许那里能慰藉她受伤的心。
刚到冰岛,罗晓韵觉得那里很荒凉、很黑暗。那时是极夜,一场多年未遇的暴风雪正在当地肆虐。她在那里尝试找回昔日的自己,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自己与自然景色的对话。冰岛的裂缝和冰川、升腾的大海、暴怒的火山,它们时而激烈时而平静。她在黑沙滩找到隐形翅膀,放下那沉重的过去。她压抑的心情,慢慢在这些冲撞中重生。冰岛曾经安抚厌倦奔波與杀戮的维京海盗的灵魂,也让她彻底走出了悲观。面对自然,人类如此渺小,那些烦忧又有什么放不下?在当下,在冰岛,她找到了那个勇敢、乐观、平静、伟大又渺小的自己。
2015年,罗晓韵出版了一本关于冰岛的书——《冰岛迷梦》,书中的一幅幅照片和一段段文字说明,将冰岛独有的韵味展现了出来。她是用心去了解那个地方,记录那里的故事。这本书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还引发了国人去冰岛的热潮。
寻找北极光是罗晓韵一直追求的拍摄主题。极光主要是由太阳喷射出来的等离子体团,经过地球时,被南北极的磁场吸引,再跟地球大气层的分子产生化学反应而发出光芒。在芬兰语里,北极光是“狐狸之火”的意思。古代的芬兰人相信有只神奇的狐狸在雪间奔跑,它的尾巴扫起雪花在月下反射,幻彩便映照成美丽的北极光。她10次深入北极圈,在零下极寒中守候,就是为了等待那惊鸿一瞥。2014年11月,罗晓韵幸运地碰上了11年来最大的一次太阳黑子爆发。那是她在芬兰拉普兰的最后一个晚上,同行者大多进入梦乡。她拿着三脚架出发,只带了一个相机和备用镜头。她一直往城镇边缘走,忽然发现天边有一抹绿光,她爬上雪堆,将三脚架定位。远处紫绿色极光越来越亮,在她头顶盘旋。她不停按动快门,最终留住了这难得一见的自然奇观。
既然是“白日梦”,那就不能带有太多功利性。罗晓韵只是按照记录的态度去拍照,定格那一天、那一刻的美好瞬间。比如拍客人,她会先简单准备一下线路和地点,但不会去准备道具、预想动作,她习惯于在很自然的状态中留下一个个精彩瞬间。
走的地方多了,自然会有很多人生感悟。有次罗晓韵来到英国一个小渔村,村中有位老人,他在自己的家中,天天画窗外的风景。整整40年,满屋子都是老人的画作。他没有卖掉任何一幅作品,可他每日都过得非常快乐。这件事对罗晓韵触动很大,她想,如果以后没有机会去行走,就找一个喜欢的地方,专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摄影。哪怕只是极其普通的风景和人物,也能在一双慧眼中迸发出炫目的光芒。
正是这份自由、随性、率真,让罗晓韵拥有难以计数的粉丝。每次自拍作品上传网络,都会吸引大批粉丝围观。粉丝们渴望与罗晓韵进行互动,自发在微博上发起一个活动——“寻找Jolie”。
这个活动的肇始也是一个偶然因素。有位20岁出头的女粉丝,在一次国外旅行中,意外发现罗晓韵照片中的场景。她随手拍下来,上传到微博上,并“@罗晓韵”。罗晓韵觉得很有趣,转发了这幅作品,引发其他粉丝点赞。此后就一发不可收,越来越多的粉丝出国旅游时,会特意去她曾经拍照的地方,拍下跟她相同的姿势与场景,掀起一阵“寻找Jolie”的热潮。虽然其中有些网友拍得不是很专业,但这种精神让她非常感动。有段时间,她只想自己拍着玩,不愿和别人分享。然而看到有这么多粉丝支持自己,她重拾心底的那份阳光并且觉得有义务为粉丝们做些什么。她用作品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可以用更多视角看待世界。
从2011年出版第一本书《360°零死角的绝美自拍法》至今,罗晓韵已出版五本个人专著。这些书都曾位列畅销书排行榜前几名,总销量达上百万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给予了罗晓韵很高的评价。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执行总裁王中磊这么评价她:“用镜头记录旅行,留下美丽的记忆。”《失恋33天》《等风来》的导演滕华涛一语中的:“除了拍摄风景,最美摄影师Jolie本身也是一道风景。”台湾著名音乐人方文山更是送来最盛大的赞美:“罗晓韵才女,如诗一般的你。”
对于未来,罗晓韵没有特别宏大的计划,她崇尚活在当下,尽力做好眼前的事。她希望通过“女行团”这个平台,号召不同领域的女性在旅行中发现别样的风景,致力于打造一个关于摄影与旅行的主题空间。她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个主题作品的拍摄中,她会继续在世界各地流浪。摄影是她记录、表达思想的工具,在这个梦一般的光影世界,她渴望永远不要醒来。